初中生校本化养成教育体系研究

2022-07-23 15:03张惠明
江西教育C 2022年7期
关键词:初中生

张惠明

摘   要:在养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校内外表现不一致,很难做到知行合一。为提升养成教育的实效,我校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主体进行思路转换,关注德育内容,向构建德育生态的课程结构转变,树立优秀榜样,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以此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初中生   养成教育体系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养成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青云学校(以下简称青云学校)探索出一套校本化初中生养成教育体系,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校内外表现不一致,很难做到知行合一。深入探究后可以发现,这些问题背后是德育的理论困境和现实困境。

一、养成教育的理论困境和现实困境

养成教育的理论困境是由德育自身的特性决定的。德育和学科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知行合一”,但两者的“知”与“行”却很不一样。首先,从外部的“行”来说,学科教育中的行为、行动更多地指向技能,如物理、化学学科中的实验能力等,它解决的主要是会不会做、能不能做的问题;而德育中的“行”指的是符合社会普遍规范的行为习惯,解决的是愿不愿意做、能坚持做多久的问题。例如,一个学生虽然在学校纪律的压力下不乱丢垃圾,但他在校外可能会乱丢垃圾,这便是“养而未成”。其次,从内部的“知”来说,学科教育的“知”指向的是知识、原理、规律、思维方式和技巧等,而德育的“知”指的是内心的观念及依据观念所做的选择,如一个人虽然知道“红灯停”的原因,但他依旧有可能去闯红灯。

除了以上的理论困境,养成教育还面临着现实困境。第一,学校在德育中的影响力小。学科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知识技能大多来自教师的传授,因此学校对学生具有绝对的影响力。道德的形成涉及很多因素,如家庭、同伴、社会、生活经验等,学校只占其中的一部分。第二,学校养成教育的合力不够。学科教育由于具有权威性,得到了社会、家庭的普遍认可,从而形成合力,但对德育来说,社会现象、学生经验和家庭教育并不总和学校同频率,有时甚至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观念和做法。如今,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养成教育在理论困境和现实困境的双重作用下,出现了形式化、碎片化、随意化、边缘化、低效化等问题。

为了突破困境,2019年下半年以来,青云学校开展了题为《初中生校本化养成教育体系优化与完善研究——基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课题研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 三方交互决定论”系统性地概括了影响学生道德养成的因素,揭示了儿童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形成的内在规律,对学校校本化养成教育工作的优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思路的优化,实现教师的思路转换

养成教育工作的优化,核心在于教师思路的转换,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便是方向盘与指南针。2019年10月到12月,课题组成员通过收集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专家培训、成员定期交流等形式,完成了一定的理论储备。教师很快有了思路转换的意识,即从思考“我想教什么”,转换为思考“儿童是怎样学会或养成一项道德品质的”。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社会变量对人的行为的重要影响,阐明了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学习、成长、发展个性,主要包括观察学习理论、三方交互决定论和自我效能理论。观察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不仅可以通过自身条件反射获得,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即“替代性学习”获得。三方交互决定论认为,社会学习中人的行为、环境和认知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相互决定的关系,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人的任何现实表现都是三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自我效能理论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对个体目标的设置和行为选择、兴趣形成和行为坚持、能力发挥和思维情绪反应模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班杜拉认为,人是自我组织、积极进取、自我调节和自我反省的机体,这一观点构成了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些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青云学校以学生自我效能的提升为目标,以观察学习理论、三方交互决定论为方法,确定了养成教育的新方向。

三、结构的优化,促进学校养成教育的生态建构

接下来,课题组对学校的整体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过去,以内容为框架的课程结构强调教育的系统性,却忽视了学生经由观察,在认知、行为、社会环境的三方互动中养成道德品质的内在规律。对此,课题组大胆突破,提出了“促认知,养行为,造环境”的课程结构体系:(1)以“观察学习理论”为主要依据开发《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校本教材,探索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机制的教学策略;(2)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主要依据建立德育评价模式和实施途径,注重学生的行为管理和行为养成;(3)以“三方交互决定论”为主要依据实施德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并将活动外延至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实施的优化,提升养成教育的效能

课程实施是养成教育取得成效的 “最后一公里”。怎样筹备课程?采用哪些策略?如何进行评价?对此,教师应考虑认知、行为、环境三方交互因素的影响,转变教学思维模式。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有理论意识,还要确定有待解决的问题,并研究出有效的策略来落实德育。

例如,外出春游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约法三章:不乱丢垃圾,文明观景,文明离场。再和学生讨论减少垃圾的方法,明确责任人,让大家都不忘保持地面的洁净。最后,将活动反馈做成展板,让学生为自己自豪,于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捡垃圾课程便落地了。

榜样的选取也有学问。传统的榜样往往是很优秀的学生,然而在班杜拉的学习理论中,由于传统榜样难以企及,反而可能伤害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我们可以广泛寻找榜样,只要有“一技之长”,或是某个细微的闪光点,都可以成为表扬的对象。这不仅提高了榜样本人的自我效能,更提升了全体学生的自我效能。

五、成效的优化,养成教育的全新局面

新框架实施之后,学校的养成教育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21年,学校在已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编写了《青云学子养成教育》读本,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德育课程。

在入校课程方面,每年新生入校的第一周都是入学教育周。这几天,学生會上丰富多彩的德育课。入学教育课程让学生知礼、懂礼、尊礼、守礼,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自爱、自律。在离校课程方面,学校有一系列“规定动作”:校长兑现自己的承诺,在中考前组织学生观看教师表演的助力小品,在毕业告别仪式上组织教师夹道欢送……离校课程,既是学生终生难忘的记忆,也是播撒善良与文明的种子。在节日课程方面,学校依据时令,依次开展“青云节日”课程,“读书节”“月季花节”“科技节”“体育节”“赞美节”……学生在不同的节日里感受生命的美好,滋养了心灵,涵养了品格。在榜样课程方面,作为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榜样的选取也是灵活、丰富的,既有革命先辈,也有保安、清洁工;既有教师,也有学生……经过近两年的修改,学校制定了《青云学校养成教育实施纲要》,配套的养成教育读本也已成型。由于课题研究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成效显著。短短几年,学校已成为大家交口称赞的好学校。◆(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青云学校)

本文系江西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初中生校本化养成教育体系优化与完善研究——基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课题编号:20PTZD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冷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