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2022-07-23 15:03孙菊香
江西教育C 2022年7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高中生物双减

孙菊香

摘   要:“双减”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校和教师向“减负增质”的方向变革,以达到“高效低耗”的高质量教学目标,满足优质教育的普遍需求。在“双减”背景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模式、优化作业形式、延展课堂,提升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方向转变。本文基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问题和改革策略展开深入探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   “双减”政策   改革策略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不仅对“减”有所要求,也对“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意见》强调,要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等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这为“优质教育需求普遍高涨和教育能力相对较弱之间的矛盾”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指导思路。

生物作为我国高中阶段必修的课程,涉及较多的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以及实践操作内容。在“双减”背景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做到“减负增质”,实现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变,是当前生物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本文重点阐述在“双减”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问题,并探析如何更好地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改革,以实现“减负增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僵化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做不到与时俱进,既不会及时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加以革新,也不会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很大一部分的高中生物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课堂的绝对主导者,以教定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也会利用多媒体设备,但仅仅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备课,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没有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将师生之间的主体地位倒置,过于重视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导致教师无法精准把握学生的学情,学生得不到个性化的发展,课堂教学效益低。

(二)课堂枯燥

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或是利用课件展示文字和图片,或是播放相关实验视频,抑或是通过动画演示实验过程等方式进行知识输出。一方面,教师还是围绕教材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得不到有效拓展;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的图片或视频代替了学生亲手做实验的实践体验,导致学生无法深入体会实践的乐趣,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这样的课堂是单调而枯燥的,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三)课堂问题浅薄

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线索,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重要因素。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问题都较为浅薄,只是单纯地设置教学问题环节,设置的问题都较为基础化、表面化且单一化。浅层的、单一化的问题限制了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多元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只会想着“哪个是标准答案”“如何才能得到最高分”,而思维并不能在实质上得到提升。

此外,大部分高中生物教师设置问题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这将会导致学生一味追寻标准答案,而忽视问题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师提问的功利化导致学生盲目追求分數,阻碍学生深入探究,让问题失去其启发性、引导性和探索性。

二、“双减”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策略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传授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对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创新性的改革,帮助学生建立并健全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价值体系,而不是使学生一味地追求标准答案。

(一)转理念,改模式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转换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实践操作的基本能力。同时,教师还要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凸显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将知识内化。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问、勇于质疑,让学生“存疑”,进而自主“答疑”。最后,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分析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的不足和学习需求,设计多层次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

高中生物课程以实验教学为主,在开展生物实验的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可以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在实践操作性强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在亲身感受、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快速掌握生物知识点和基本原理,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差异时,除了以课本上的洋葱为观察对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家中带一些植物的根、茎、叶作为实验材料。生物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融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重反思,建体系

反思是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设置思考点,引导学生在学习途径、学习内容、学习作业等方面进行反思,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内容拓展区、生物实验活动等方面进行反思性学习。同时以这种反思性学习的方法来优化作业的设置,使学生通过作业找到学习与思考的有效切入点,进而构建系统、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

例如,图导示学习是以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等进行思维构建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采取图导示学习的方式,指导学生梳理生物知识点,构建有效的生物知识体系。在学生形成生物知识体系后,教师可以开展线下或线上课堂交流,引导学生进行相互纠错和交流学习,使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实现思维进阶。

(三)研课外,拓课堂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不再局限于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个性发展特点,拓展课外实践活动,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这样学生就能知道,生物知识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既能让学生建立观察生活与自然界的意识,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此外,“双减”文件指出,学校可引进校外优质资源来服务于课后,可以充分使用线上资源,将课堂内容延展至课后。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还可以在课外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巩固课堂所学的生物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分批次、分小组开展生物拓展实验,实验内容可以是课本知识或试卷上的实验,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生物知识等。将生物知识由有限的课内延展至无限的课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开阔学生的眼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生物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就要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同时积极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开展高效、直观的生物课堂教学。此外,教师也要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多给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并做好课外研讨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减负增质”。

参考文献:

[1]王本陆.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学发展格局的两点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10):27-30.

[2]雒进洁.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分析[J].高考,2019(34):126.

[3]黄晓玲.“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课程化实施[J].教育科学论坛,2022(4):25-29.◆(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中学)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高中生物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