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视觉思维”激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2022-07-23 15:03吴敏
江西教育C 2022年7期
关键词:视觉思维小学美术

吴敏

摘   要:“视觉思维”是一种融合了思维的知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视觉意象”,激活学生的“视觉思维”,催生学生的“视觉想象”,引领学生的“视觉实践”。在培养学生“视觉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面向事情本身”,形成新的认知方式,认识新的存在方式;要引导学生练就发现美的眼睛,形成探究美、实践美的大脑与双手,形成健全的美育思维。

关键词:小学美术   “视觉思维”   美术创造力

“视觉”即“视知觉”,是“对客观刺激物的直接反映”。著名艺术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说:“一切知觉都包含着思维”。在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视觉思维”的概念、内涵、外延等,都比“视知觉”来得更深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视觉思维”,激活学生的“视觉思维”,开发学生的“视觉思维”,通过“视觉思维”激活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一、丰富学生的“视觉意象”

“视觉意象”就是“视觉形象”,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视觉意象”,才能激活学生的“视觉思维”。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不仅要丰富学生的感知内容,还要优化学生的感知方式。“意象”不是“物像”,但却是以“物像”为基础的,是以想象、回忆等形式再现的一种形象意象或图像意象。意象包含着思维,是对事物的本质进行直观、形象诠释的产物。

“视觉意象”是学生美术创作的源泉,其形成依赖于学生对空间和直观材料的感知,依赖于学生的抽象性思维,是学生自主积累的结果。因此,帮助学生积累“视觉意象”,教师不是要让学生机械地、盲目地“看”,简单地将学生“抛入”图像的海洋,而是要给学生以引导、启发和暗示,让学生形成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本质直观”,进而激活学生的“视觉思维”。

教师要改变学生原有的、不正确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有计划地“看”,在“看”中融合思维和想象。这样的“看”与观察,就是一种“视觉思维”,才能积累丰富的“视觉意象”。例如,在教学《蔬菜的联想》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蔬菜的摆放位置、组合、拼接等进行直观的画面观察,还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蔬菜的色彩、形状、质感等物质属性,进而形成抽象的“视觉意象”。只有基于抽象的“视觉意象”,学生的想象才会走向“变异”,走向多样化与艺术化;只有基于抽象的“视觉意象”的美术创作,才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

“视觉意象”是学生学习美术的根基,是美术学习与创作的抽象载体。借助“视觉意象”,学生的美术创作能进入新的层次,美术创造力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感知美术的“视觉意象”,让学生积累高质量的、抽象的“视觉意象”,为学生的美术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活学生的“视觉思维”

激活学生的“视觉思维”是美术学习的核心环节。在积累“视觉意象”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发展逆向性思维、联想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从而使美术创作与感知多元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形成更具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发散性、创新性的“视觉思维”,进而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美术作品。

“视觉思维”不同于纯粹感性的思维,也不同于纯粹理性的思维,而是一种融合了感性与理性的思维活动。“视觉思维”是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适用最广的一种思维模式。激活学生的“视觉思维”有助于培育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培育学生“感受美”的心灵,培育学生“创造美”的双手,提升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激活学生的“视觉思维”,教师要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独特想象,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创美,激发学生的“视觉思维”活力,培育学生的个性化“视觉思维”,提升学生的“视觉思维”品质,启迪学生的“视觉思维”创新,生成学生的“视觉思维”素养。

例如,在教学《头饰和帽子》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头饰、帽子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艺术家创作的各种头饰和帽子,让学生将这两种头饰和帽子进行对比。相较于实物观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要更富有艺术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对比和观察。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的角度进行观察,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在学生积累了艺术的“视觉意象”后,笔者引导学生展开“视觉想象”,让学生基于自我的视觉意象进行创造性的美术创作,鼓励学生基于视觉意象大胆想象,进而画出有创意的头饰、帽子。有的学生从色彩方面进行创新;有的学生从形状方面进行创新;有的学生从帽子的装饰进行创新等。创新驱动新的、有创意的作品诞生,同时有创意的作品又倒逼学生进一步创新。

三、引领学生的“视觉实践”

“视觉实践”以“视觉思维”和“视觉意象”为基础,是“视觉思维”和“视觉意象”的外化,是学生感性的外在显现。实践性的思维和过程关系到学生“视觉思维”的培育,“视觉实践”应贯穿学生美术学习的始终,是培育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方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表现、表达、尝试。例如,美术课程相关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等内容,都需要学生展开积极的“视觉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视觉为中心,控制好学生表现、表达的尺度和比例等,要强化学生表现的整体与局部的协调,让学生创作出独具风格特色的作品。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突破传统美术创作的范畴,走向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鼓励学生将“视觉思维”和“视觉意象”转化为“视觉实践”。例如,在教学《我造的花园》时,这节课的内容是造型表现内容,是引导学生展开“视觉实践”的典型素材,但是很多教師将内容窄化、异化。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用陶泥、瓦楞纸等材料创作立体的“花园”。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构思,先从整体上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应用揉、压、搓、捏、刻等方法,创作假山、树林、小桥等。

“视觉实践”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挑战,不仅需要拥有良好的美术素养,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积极谋划、合理布局。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草图,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对草图进行打磨、完善、加工。通过“视觉实践”,培育学生初步的园林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美化环境的意识。

“视觉实践”是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标识,是学生“视觉思维”的外化与表现,是学生的“生命·实践”智慧的确证与表征。“视觉实践”不是机械的、盲目的、重复的,而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实践,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实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实践、表现,鼓励学生尝试造型、表现。同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启发,从不同的视角启发学生,培育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确证美的能力。

总之,培育学生的“视觉思维”,教师要让学生“面向事情本身”,形成新的认知方式。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感知,提升对外界事物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引导学生形成“视觉意象”,开展“视觉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学而.小学美术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教学与管理,2020(17):43-45.

[2]叶丹. 用眼睛思考——视觉思维训练[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视觉思维—— 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0.◆(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

猜你喜欢
视觉思维小学美术
高中数学教学中视觉思维理论的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视觉思维理论的应用研究
视觉思维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陕西民间美术中的图形视觉思维研究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