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一瞥

2022-07-23 15:08张映勤
红豆 2022年6期
关键词:塞纳河埃菲尔铁塔卢浮宫

张映勤

巴黎是我向往已久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还有很多,世界上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在召唤着我们,而我们大多只能在心中向往、渴望、等待,寻找着机会将我们的视线与它们焊接。但巴黎不一样,它有太多的面孔、太多的诱惑,艺术之都、文化之都、浪漫之都、时尚之都、爱情之都……难怪当年徐志摩曾感叹:“到过巴黎的一定不会再稀罕天堂。”有了这次的法国之行,感受巴黎不仅成为了可能,也将变为伸手可及的现实。这种期盼让我们每一个同行的游客瞪圆了双眼,注视着前方即将出现的城市景象。

中巴车始終快速行驶着,我们在急切地飞速奔向巴黎,确切地说,是在赶往巴黎塞纳河的码头。因为最后一班游船即将开航,错过这班,就要夜游或者第二天再安排,这会打乱我们的旅游计划。意大利籍司机克劳迪奥不仅车技娴熟,而且十分熟悉巴黎的路况,我们的车三转两拐,很顺利地到达了码头。此时,离开船只剩下五分钟。

行色匆匆、急不可待,我们就这样进入了巴黎,登上了塞纳河上的游船。

游船很大,干净整洁,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船舱里回荡着悠扬的音乐和包括中文在内的五种语言的导游词,人们却十分安静,他们耳朵听着,眼睛看着,手里的相机、手机不停地拍照,没有人喧哗,没有人大声说话或走动。“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们被美丽的塞纳河风光所震慑,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两岸的景物。

我注意到,塞纳河的河面不宽不窄,水流不缓不急,洁净的河水微波荡漾,看不到任何漂浮物。河的两岸,树木繁茂,郁郁葱葱,绿色怡人。河床宽阔处的水泥平台上有三三两两的人,他们或躺或坐,或读书或发呆。有的身着泳衣、戴着墨镜,像在沙滩上一样享受着阳光的抚慰;有的伸出手臂,面带微笑向游客友好地招手致意,让素不相识的我们倍感亲切与温馨。

当然,最让人感到惊奇的还是两岸那些瑰丽多姿的建筑,它们风格各异,装饰精美,雄伟壮丽,多姿多彩。一座座古老的建筑,随着游船的缓缓行驶,像画卷一样在人们眼前慢慢展开。

巴黎的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塞纳河两岸,星罗棋布,尽收眼底。富丽堂皇、流光溢彩的亚历山大三世桥,高耸入云、巍峨挺立的埃菲尔铁塔,气势恢宏、庄严神秘的巴黎圣母院,历史悠久、藏品丰富的卢浮宫,以及荟萃人文艺术精华的法兰西学院、石头砌就的火车站式的奥赛博物馆、矗立着埃及方尖碑和精致雕像的协和广场、安葬着拿破仑的荣军院、戴安娜王妃遇难处的隧道,等等。塞纳河犹如巴黎艺术画廊的流动通道,集中展示了巴黎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巴黎的浪漫与潇洒……

坐在游船上,尽览两岸风光,满目的恢宏、炫丽与壮美让人怦然心动。塞纳河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充满了高贵的艺术气质,融汇了巴黎特有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目光所及之处,我几乎没有看到一座新式建筑。在城市规划和古城保护上,巴黎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法兰西辉煌的过去让后人感到骄傲,巴黎人为生活在这座城市而感到自豪。我想起了十九世纪的法国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外省人”,难怪他们把巴黎以外的法国人都称为外省人,在他们心目中恐怕再也没有比巴黎更漂亮的城市了。

巴黎的诞生及发展离不开塞纳河。两千多年前,巴黎还只是塞纳河中间的西岱岛上的一个小渔村。从公元六世纪起,它开始成为法国的王都。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历代国王在河的两岸大兴土木,相继建成教堂、博物馆、广场等各种建筑。直到今天,世世代代的巴黎人始终深深地爱着这条缓缓流过的母亲河,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尽力将它打扮得妩媚动人。

如果说巴黎的主要建筑是一颗颗光彩照人的珍珠,塞纳河就是一条晶莹华贵的丝带,将它们和谐地紧紧相连,使它们浑然一体、熠熠生辉。它蜿蜒曲折,款款流淌,如诗如画,如醉如痴,向世人展示着巴黎古老的昨天与崭新的今天。

在塞纳河上,我的心绪是烦乱的,只觉得时间匆匆、过得太快,许许多多精美建筑还没来得及被我记住名字就在眼前一掠而过。转瞬即逝的美丽,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只能顾此失彼、浮光掠影般走完行程。

是的,通过塞纳河,我感受到了巴黎的美丽、巴黎的高雅、巴黎的妩媚、巴黎的浪漫、巴黎的奢华……虽然只是匆匆一瞥,走马观花,好在还有几天的时间弥补意犹未尽的遗憾,巴黎的方方面面等着我们去慢慢体味。

在巴黎市中心,你想不看到埃菲尔铁塔都难,它实在太高大、太雄伟了,320.7米高的塔身,耸立在美丽的塞纳河畔,似乎整个巴黎都被罩在它的身影下。就像法国一位作家说的:“只有站在巴黎铁塔上,才能不看见铁塔。”

铁塔是法国最高的建筑物,也曾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这个纪录一直保持了四十五年,直到一九三一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我难以想象,一百三十多年前,法国就能造出如此规模的庞然大物。

第一眼看到铁塔,是在进入巴黎的当天下午。我们在塞纳河上乘游船观赏两岸的风光,船驶过亚力山大三世桥,埃菲尔铁塔远远地出现在前方。人群明显有些骚动,人们纷纷站起身,以铁塔为背景留影纪念。河岸上瑰丽多姿的建筑人们大多叫不上名字,唯有埃菲尔铁塔没有人会认错,它是独一无二的巴黎的标志、巴黎的名片。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铁塔脚下,四个呈等边分布的水泥塔座像钢铁大厦般屹立在战神广场四角,举头望去,只见铁塔像一个巨大的A字般高耸入云,巍峨挺立。走上台阶,一楼的标示牌,注明它的建造年代:一八八九年。

那一年是法国辉煌、骄傲的一年,世界万国博览会在巴黎举行,同时又赶上法国大革命百年纪念日。为了隆重庆祝,巴黎市政府决定建造一座铁塔,由法国人古斯塔夫·埃菲尔负责设计。

巴黎人对艺术的酷爱、对历史的珍重是世人皆知的。眷恋旧物、尊重传统往往伴随着对新生事物的怀疑与排斥,要在风景如画的艺术之都建造一座镂空的钢铁巨物,巴黎人在情感上显然是难以接受的。埃菲尔的设计方案遭到了一片抨击、谩骂和反对。有些市民担心年深日久它会倒塌,更多的人则认为它丑陋,与美丽的城市风景不协调,一批艺术家和建筑师联合签名了抗议书《反对修建埃菲尔铁塔》。

抗议书写道:“人们去设想吧,巴黎美丽的建筑怎么能与一个使人目眩的、可笑的、黑色怪异的大烟囱相融合呢?黑铁塔以它野蛮的格调破坏了整个巴黎建筑的氛围,使巴黎传统建筑变得丑陋了,著名建筑随之掉价了,美丽的巴黎将在一场噩梦中消失。在今后的二十年中,我们都将看到世纪怪物——那个用螺栓固定的铁皮柱子——在城中央颤抖着晃来晃去,如同一滴墨水洒在一张白纸上一样,给巴黎脸上涂上了可憎的污点。”

联名抗议的各界著名人士达到三百人之多,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作家左拉、小仲马、莫泊桑、魏尔兰等人。莫泊桑甚至扬言:“铁塔建成之日,就是我出走巴黎之时,我要远离法国。”可见人们对建造铁塔的计划深恶痛绝、极度排斥。虽然巴黎市政府力排众议,支持埃菲尔的大胆设计,但同样没有十足的信心,他们决定在铁塔建成三年之后将其拆除。

铁塔建筑在一片反对声中如期完成。一八八九年三月三十一日,当时世界第一高的埃菲尔铁塔正式落成剪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巨大的A形钢筋铁骨不但不笨重,反而显得优美轻盈。它高大耸峙、势压全城,逐渐与巴黎的建筑景致相适应,最终被巴黎人所接受,并成为他们引以为傲的“云中牧女”,成为城市的象征。

埃菲尔也因建造铁塔而名声大噪。这位杰出的设计师曾经设计了一百多座著名建筑,据说天津的万国桥(现解放桥)就是他的杰作之一。

铁塔共分三层,第一层高五十七米,第二层高一百一十五米,第三层高二百七十六米。每一层都设有带高栏的平台,电梯可在各层将游客载到塔顶,在那里游客可以鸟瞰巴黎全景。在镂空的塔身钢架中,我乘电梯来到第二层,塔上的游客密密麻麻,宽阔的塔台上设有各种商店。依栏远望,巴黎的美景尽收眼底。

这座九千吨重、由近两万个部件组成的钢铁建筑,无疑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它竟然诞生在一百三十多年前。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考验,埃菲尔铁塔仍然容光焕发、青春常在。

而在一八八九年——中国的光绪十五年,我们又是一种什么景象?当三百二十多米高的钢铁巨塔屹立在法兰西大地上的时候,中国甚至还没有一家“洋灰”厂;当欧洲大陆上的机车吐着白烟,风驰电掣地拉动西方经济突飞猛进之时,我们的运输工具主要还是咿呀作响的牛车和马车。当然在埃菲尔铁塔建成八年之前,我们建成了第一条运煤铁路,这条铁路从唐山到胥各庄,全长只有9.7公里。而在铁路投入使用之初,朝廷怕火车震坏了皇陵,只准用骡马拉拽着煤车前行。

差距如此之大,埃菲尔铁塔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过去。

卢浮宫有“万馆之馆”之称,这座古老的建筑中收藏着四十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要想将这些展品大致浏览一遍,据说至少要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以为,巴黎“艺术之都”的美称,很大程度上与卢浮宫丰富的藏品有关。当然它不仅仅属于法国,更属于世界。历史上的法国国王和所有统治者一样,强烈的占有欲贯穿着他们生命的始终,他们不仅仅对权力、金钱、女人有占有欲,对艺术珍宝更是如此。长时间的疯狂收集与掠夺,丰富了卢浮宫的馆藏。

八百多年前,为了巩固防御,巴黎人在市中心的西岱半岛上修建了一座桥头碉堡,这就是卢浮宫的前身。经过数十年的扩建和修葺,最初的碉堡成为巴黎重要的军事堡垒。到了十四世纪,酷爱艺术的国王查理五世决定将堡垒改造成一座奢华的庭院式皇家宫殿,并将皇室图书馆搬到宫殿中的一座高塔内。从此卢浮宫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随后不久的英法百年战争使这座皇宫遭到了严重的损坏。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卢浮宫经历了不断的修葺扩建,历代法国国王在此大兴土木,希望在卢浮宫的历史上留下他们的印迹。凯瑟琳王后对卢浮宫进行了最著名的一次扩建:作為宫殿的补充,杜乐丽宫以及花园的修建让宏伟的宫殿更显气派。历经国王与王后的心血,卢浮宫最终恢复了往日的光彩。无论是奢华的内部装修还是精致的室外花园,卢浮宫无处不闪耀着当时建筑艺术的精美。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国王亨利四世决定把卢浮宫修建成宏伟的一体宫殿。为了使卢浮宫与杜乐丽宫间的所有建筑都连成一片,他下令将两座宫殿间的街区夷为平地,并在原址上建造一条巨大的方形长廊作为联结各处的通道。亨利四世去世后,路易十三、路易十四继续对卢浮宫进行修葺扩建,他们不惜财力,希望把卢浮宫建设成为体现法国艺术的皇室。一六六一年,路易十四移情别恋,看中了巴黎郊外的一处村落,将他全部的热情转移到了修建凡尔赛宫上。卢浮宫从此失去了皇宫的地位,却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卢浮宫博物馆。

卢浮宫经历了由城堡到皇宫再到博物馆的演变、扩建过程。千百年的历史、历代人的心血将它打造成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宫殿。广场前的小凯旋门、两侧的立体雕像与远处的卢浮宫融为一体,古老的艺术氛围和浓重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为美丽的巴黎留下了精彩绝伦的一笔。

但是在卢浮宫的入口处,我看到的是一座玻璃金字塔形建筑,它与周围的建筑风格格格不入。尽管它出自我们的同胞贝聿铭大师之手,尽管这个设计受到了种种赞誉,但是我觉得它建在卢浮宫门口实在是大煞风景。金字塔通体由玻璃建成,作为一座单独的建筑,它是相当别致精美,但矗立在古朴典雅的宫殿式建筑群中,则显然有些不伦不类。当然大师的设计总有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之处,惊世骇俗、匠心独具、与众不同也许正是艺术家所追求的效果。但是作为举世闻名的卢浮宫的附属建筑,过于现代的玻璃金字塔总会给人一种不协调、不舒服的感觉。也许因为浪漫的、富于艺术气质的巴黎人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玻璃金字塔才能在卢浮宫前安身立命。

我们是从玻璃的、怪异的现代建筑金字塔的地下进入卢浮宫的。我无法形容卢浮宫内部的豪华壮丽、展品丰富,中国、印度、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美索不达米亚……世界各地古老、珍贵的文明成果在这里汇聚一堂。短促的半天时间里,我们即使走马观花也只能窥见其中的部分展品。德籍华人女导游事先已嘱咐过我们,只要看到卢浮宫的镇馆三宝——《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像》和《蒙娜丽莎》,就算不虚此行,其他的看到就是白赚。

的确,进入迷宫一样的卢浮宫展馆,到处是壁画、雕像,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旅游旺季已过,馆内的游人比想象中的要少。在标示牌的指引下,我们很快便找到了目标。

熟悉而又陌生的维纳斯女神雕像就在眼前,它伫立在馆内显著之处,格外引人注目。雕像四周圈着隔离绳,观者不能靠近。虽然维纳斯女神已经失去了双臂,但它的魅力依然。作为美的象征,维纳斯女神雕像曾经无数次进入我的视线,今天我终于站在了它的真迹面前。谈不上激动,谈不上惊奇,维纳斯的美丽、庄重、典雅需要细细地品味,而在簇拥的人群中,我只能对它投去匆匆的一瞥,用相机留下它绰约的丰姿。

在蒙娜丽莎神秘复杂的微笑中,我慢慢地走向她。画像前面是站立两旁的保安和工作人员,我的前后是缓步移动的观光游客。达·芬奇的名画装在玻璃镜框中,挂在前方,画中的蒙娜丽莎表情复杂,似笑非笑。是悲是喜?是苦是乐?是亲近还是冷漠?我们实在难以读懂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含义。不准照相,无法驻足,我只能随着络绎的人群走近瞻仰其美丽的尊容。

对《胜利女神像》,我们显然是陌生的。这座缺少头部、背生双翅的女神像虽然已经残破不全,但雕刻精细,气势不凡。

读不尽的卢浮宫,看不够的艺术品,卢浮宫向世人展现着它举世无双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   梁乐欣

特邀编辑   张    凯

猜你喜欢
塞纳河埃菲尔铁塔卢浮宫
锈迹斑斑 埃菲尔铁塔要“整容”
巴黎市长儿子游400公里证明塞纳河不脏
卢浮宫职员罢工被闭馆
夕阳下的塞纳河
安排塞纳河岸浴缸泡澡,宜家挨批
“犯傻”的卢浮宫
“犯傻”的卢浮宫
揭开卢浮宫的赚钱秘密
阿丽亚娜5火箭模型和埃菲尔铁塔比肩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