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童年(外一篇)

2022-07-23 14:58白忠强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7期

白忠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着实让人流连忘返。打从我记事开始,童年是妈妈的脊背,困倦了、走累了便安心地躺在妈妈的背上酣睡;童年是新年的美食和新衣,一年的期盼和愿望,都要等到过年才能实现,吃好的、穿新的,心目中,过年就是更新;童年是开心快乐地玩耍,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变着各种的方式尽情地玩耍,哪怕是因为忘记了回家吃饭的时间;童年是清澈甘甜的山泉,他是我每天放学回家时路边上的一股清泉,饿了渴了的家常便饭;童年是夸奖和表扬,每做了一点好事,学习上取得一点成绩和进步,所得到的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奖励,感到无比的兴奋和骄傲。这些便是我对童年记忆的浓缩。

我的童年是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在陕北的一个平凡的村庄度过的。说是平凡,也有它的独特之处。村子依山而建,不算长的一条沟从村头至村尾,三面环山,村掌头有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出的大石崖,崖下一条石头小路直通沟掌,石崖下可供村民放置粮草杂物。沟掌在山峁下形成左右两股水源,流淌着清澈的山泉水,村对面有一座较高的山梁,叫对面梁,拐角处也有股山泉水,所以村民们把地名叫成后沟、悬沟。三股水源,各孕育着村子跟前浇灌着的土地。进村有着一条弧形的南北路,沟深有十几米,沟的中间又有一股山泉眼,常年供给村子人饮用水,那时候都是用水桶担水吃。靠沟中间盘踞了一个凸起的小山包,形成一座孤山,山头上被大自然给加工成貌似一个大圆盆,高约20米,直径10米,顶头稳稳地坐在岩石上,古人留下了名叫捞饭盆圪堵,寓意丰衣足食。所以全村四股山泉水源,依山傍水,借着村口的土地,也可谓旱涝保收。除吃水灌溉之余,沟里剩余的水流注入了村外的大河,也是离镇子上五公里沿公路的一条大川,大河道取名叫洞川。旧社会地主富农们留下来的旧宅院为石窑洞,解放后新建的窑洞多为依山而掘的土窑洞,这也是陕北人独有的黄土风情文化,冬暖夏凉,一盘大炕温暖全家,土生土长的黄土气息尽显其中。我在十岁时家里才新箍了石头窑,搬离了旧宅子土窑洞,生活才渐渐地开始有了新的改变。

虽说住着土窑洞,可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家里的家具几乎就是一个刷了漆的大木箱,应该是值钱贵重的东西都锁在里面,放在炕上的靠墙角边,早上起床后的被子叠起来要摞在上面,再遮上一块花布之类的防尘土。那年月褥子也很少,几条羊毛毡卷成筒,立在箱子边。白天的炕是清静,好像人们没有午休的习惯,生活节奏不算快,但人们也总是都在忙碌着。地上放几个水缸、腌菜缸,大小不同,包括粮食也是放在缸里的,以免老鼠侵吞。其它的锅碗瓢盆依次整摞在灶台上,洗漱的脸盆等其它小件放在地上的一个桌子、凳子上。墙用白灰水刷过,贴着几幅画,记忆中就是毛主席像和一些胖娃娃、喜庆丰收之类的画。这样布置出来,虽然简陋,但也整洁有序。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镇子上的市民驻村有三个女同志,轮流在村民家派饭吃,饭后给交粮票。也是因为我有两个姐姐的缘由吧,她们很喜欢到我家来,时间长了我也管她们叫姐姐,给我辅导作业、讲故事。城里人见世面,听着姐姐们讲的故事就感觉看到一本美丽的画册,有种急不可待感觉,对我幼小的心灵也有了震撼。

那些年,母亲很辛苦,白天跟着生产队下地干活,挣工分、分粮食,日常洗锅做饭、逢新补烂的事情都要经她的手干,经常晚上在煤油灯下缝补衣服,纳鞋底。納鞋底用的麻是一种农作物,茎杆植物,麻籽可以榨油,也可以炒着吃,麻皮制做麻绳,农村水池用麻晏,捆绑货物,背东西,牲畜套具都离不开它,改革开放之后,逐渐由尼龙绳取代。搓细可做成麻线,多用于纳布鞋底,古时至今一直延用制作麻纸,多为书法用纸。麻杆,空心,拨皮麻之后,截断,是很好用的燃火柴。现在也把茎秆提炼做麻质纤维。当我在睡梦中被尿憋醒,朦胧中母亲总是端坐在灯旁,一针一线,手指上带着那个大顶针,其实就是带纹的铁圈圈。有时我彻底清醒了看着油灯嘴上的火花花,也拿个针给挑一挑。母亲说有灯花预示着明天家里来亲戚,到底准不准,也没有认真地考察过。其实这个油灯就是由薄铁皮制成的,类似于现在品茶的带嘴小茶壶一样,只是个头小,能盛下一两石油,用棉花捻成线,从里穿出灯壶嘴外,这样可以节省耗油量,而火苗光线稳定。至于灯花的出现,应该是燃烧时间长油里的积碳而已,反正长相真的像个小花花。

记忆中我七八岁时便开始去大队的供销社买东西。大队由三个小队组成,供销社都是国营的,门头上有全国统一的字样,“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个大字镶嵌在里边,中间一个红色五角星非常醒目。我去了除了买些洋糖、果丹皮、铅笔、练习本外,再就是给家里打点煤油,点灯用。一角钱十一颗糖,打一斤油,售货员要用一两、半斤、一斤和卖酒的器皿一样,从大桶里舀出,一般用玻璃瓶装,打半斤或八两。一斤害怕不小心溢出瓶口。瓶盖多用玉米芯之类的塞住,牢固不易洒落,总之是紧缺物资,小心翼翼,也从没有出现过差错。

陕北农村的人们几乎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歇。除了日常的劳作,走亲戚也不是例外的事情。记得那些年去了亲戚家,总是能吃上几顿像样的饭,特别是经常去外婆家,劳力多,工分多,粮食相对结余得多,距离也近,两公里的路程,有时候跟着同学一起去。可是去外婆家也有负担,总感觉舅舅很严肃,舅妈脾气不好,表弟和我玩得不开心了,舅妈总得教训我一番。不论对与错,自己感到势单力薄,理亏一些。如果跟着母亲一道去了,那自然就自信了很多。那些年去了几趟路远的亲戚三姨家,路程约十公里,翻山下沟。沿路的村庄养的狗比较多。由于路远,打记忆里,几乎都是妈妈背着我,手里还拿着个打狗的棍子。虽说是在母亲背上躺着,但听着狗的追咬和狂吠声,有时也会害怕。好在妈妈说过,出声的狗不咬人。虽然去三姨家路远辛苦点,去了和姊妹、弟弟们可以开心地玩,吃些变样的饭菜还是很开心快乐地出行。

其实谈及农村人家养狗,还是用处很多。那些年特别是山村狐狸很多,时不时跑进村子偷吃鸡,或羊羔之类的。如果有只狗护着,大人们夜里睡觉也踏实。人们都说狗是忠臣,无论主人多么贫穷,只要有口吃的绝不离开,有看家的本领。小些时候,我家也养条狗,除非用链子拴在院子,要不然总是跟着家人们走,我放学了,早早地在半路上迎接。有一次上学去,跟着跑在学校,在公路上追起了汽车,让汽车给压折了一条腿,家里人都难过了一阵子。后来这条狗自己远走了,没有找到,更没了消息,或许是怕我们伤心,找了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安息了。

上学的记忆:我上学比其他同龄儿童相对早了一点。由于父亲是教师,所以上学前也跟学校有过接触。七岁正式入学,除了正常的自习、课堂听讲,多数的心思还是用在了玩耍上。第一个书包是厚紫色布的挎包,上盖上有油漆印的八个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很喜欢,别的同学也很羡慕。不只是书包惹人喜欢,关键是里面装着一颗皮球、一把手枪这两宝贝,小朋友们更喜欢。课余时间,你争我抢,着实美美地玩了一阵子。那支塑料模型小手枪,样式造型挺逼真。后来我在部队练习射击时,突然看到咋这么熟悉的枪,想起来是小时候玩过的假手枪,名称叫五四式手枪。

从三年级开始就是半工半读了,上午学习,下午劳动。七十年代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妇孺皆知。我们小同学跟着高年级大同学一起劳动,也算是传帮带的学习干活模式。上山修梯田,那时叫海绵田,学校周边村子不同数量都有我们的劳动成果。夏天给玉米地施肥,这是个苦差事,除钻进玉米林闷热之外,主要是胳膊被玉米秆上的叶子扫得发红,加之出汗,钻心的疼痛。春天翻地,好多的农活都会干一些。劳动光荣,劳动幸福,是那个时代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课余时间玩的项目比较多,看家本领还是打乒乓球。当年的乒乓球案子是用石块砌起来的,上面用砖、水泥,按照大小标准尺寸抹面,中间的网子放砖块或木板条。到七十年代末,学校才更新了标准的乒乓球案子。虽然当年人比案子只高出一个脑袋,但是玩起来还是挺认真、勤恳的。拍子是大人找木工给加工的,叫干板,没有海绵橡胶垫层。为了打乒乓球还有一个小故事:父亲在公社工作时,带回来一块怀表,我稀罕地提出自己揣两天,第一天拿着它不停地看看时间,本来学校上下课都是打铃的,那节自习课我从怀表上看了,到下课时间,就把全班学生都喊下课了,都跑出去玩,其实是和学校打铃的时钟有误差,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训了一通,还不让我回家吃饭,必须要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父亲。当年公社、学校是有电话的,又急又饿得我不知所措,幸好来了个女老师给解了围,躲过一劫。

三年级也算是大一点了,开始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洒水、扫地、擦桌子。最苦恼的是凳子要放在桌子上面,不影响正常扫地,否则空间小,打扫不干净要受罚。十来岁的孩子,十几斤的凳子,往高处放的确不易。还有更难的事情,冬天值日生要带柴火、生火炉子,教室取暖就凭借一架洋炉子(那些年好多物品都带洋字头)的溫度,早上要提前到学校烧火。下雪天就更难了,那个年代的冬天,气温应该是比现在低几度的,又加之衣服的保暖性差,没有里里外外套几层的说法。一件单衣套个大棉袄,棉裤、布鞋。下雪有时一脚踩个坑,在半小腿上。冻烂耳朵、手脚的事常有发生,冻伤了几乎是就地取材,用糜子秆熬水洗,脚后跟冻裂比较厉害,就用烧土豆泥涂上,再加热烤一烤。土药方也挺管用,能及时治愈。说是戴了棉帽,也是里边装了棉花,不是皮呀、鸭绒之类的填充物。冬天冻封河了,河两边冰溜子有几尺长,尽管这样也丝毫没有阻挡住小伙伴们的滑冰车、冰鞋。有时沿河道滑距离较长,过瘾。村子沟里滑距离短,方便一些。冻也快乐着。

从观察认识到实践,在学校的事情几乎都像是在十岁开始。三年级开始办黑板报,个子矮够不到黑板,教室房子侧面用水泥抹出来的黑板有两米高,在桌子上再加凳子站上面,两个同学用力给抓着。先划线,用线绳拉直,再用彩色粉笔在线绳上来回擦两遍,线中间用手指一拉,便弹出一条线,就这样重复,把版面设计好了,再写上内容。这种方法就像木工用的墨斗子一样,只是简便了一些。

童年的小学生,在学校嬉戏打闹过得很快乐,虽说那个时代玩具粗糙了些,可也没有影响孩子们的乐趣。打慢牛,即打陀螺:用粗细合适的木椽子锯成小块,削出锥形的尖,用平板车轱辘上的滚珠镶嵌在里面,即可转动。抽打的鞭子有布条的、麻绳的,更多的用羊皮条、皮匠缝皮衣裁剪下来的条子。滚铁环:旧时用来箍木水桶的环子,接触地面宽,滚起来稳,用头号粗铁线,弯曲个挂钩,长短合适,弯腰高低度适宜且不易让铁环划出推杆,连推带滚地跟着跑,场地允许时小朋友相互比速度,也算是锻炼身体。踢毽子:这项活动不分男女老少,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强健肌肉、开发大脑、推动血液循环,可以和伙伴一起配合踢,也可以一个人踢。我们当年玩的毽子是用一个铜钱,大花公鸡尾巴的毛,五颜六色很漂亮,再缠上布缝在一起,轻重适宜,踢起来很自然。打沙包:这项游戏活动挺好玩,五至七人合适,类似于用包缝制成面包,里面装上黄豆之类的豆子,扔起来比较轻便,又不易伤人。一个人选择打另外几个人,砸中的那一个算输,出列。来回往复,锻炼小朋友的灵活性和胳膊的臂力。捉小鸡:五人以上,多者不限。选择一个人为狼,其他人由排头老大带着,互相拉着后衣襟来回躲避狼。如果让抓住某一个人,就算吃掉了,比较开心热闹的玩法。跳橡皮筋:这个游戏项目男女小伙伴都可以玩,至少三人以上。两人从两端抓着橡皮筋,可用手、胳膊、腰部,甚至往高了举至头顶都可以。人数多可以分组轮流跳,谁踩到了橡皮就退出。那时候我们用的橡皮筋是平板车轮子里边充气的内胎,椭圆剪成条,长约三米左右。之后也有用汽车内胎剪的橡皮筋,比较重,甩起来费力一些。只要能玩,伙伴们累也快乐着。

学校正规的体育课项目跳高、跳远、篮球、乒乓球、拔河、跳绳也都一应俱全。虽比不上城里学校的高档,总之是有的锻炼,也为后来的日常锻炼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在我十二岁那年,经过学校的武术、初级长拳训练、棍术的训练学习,被学校推荐参加全县的武术比赛。全公社共八名学生参加了比赛。那一次的出行真正意义上是见了世面,记忆尤深。夏季的陕北,艳阳高照,我们乘坐解放牌汽车,从高家堡出发。高家堡古城位于神木县城西南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西北距明长城约五公里。古城呈长方形,东西长400余米,南北长300余米,城墙上部建有女儿墙,间有垛口、瞭望洞,数十米处必有马面突出,俗语戏称“城小拐角大”,实际纯为军事防御所需。北城无门,外百余米处横建小城垣,东西贯通,长千余米,高近3米许,兼有防洪御寇之功用。城内现存中兴楼和财神庙,城内街道以中心楼为轴心,向东西辐射为东西街,向南北辐射为南街和北巷。东、西、南街各通巷道。巷道内民居的修筑具有北方古城特有的建筑风格。该镇二水绕城,城四山环护,风物灵秀,景色如画,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留下了不少美名:“北有古长城,东有女王城,南有永兴川,西游六月景,中间座落的像是杏花村”。兵防要寨,一直为军事重镇,1947年,解放军许光达部挥师围城,鏖战三天两夜,解放该镇。商贸重镇,自古即为商贸集散重镇,北通河套,南接河东,物资畅阜,商事如流,人称“旱码头”。旧谚说:“若要富,买卖带庄户”,明清至民国间,该地商事以盐碱、皮毛铜铁治具、茶叶、烟土为重。

高家堡的石峁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位于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距今约4000年左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这个管径的“石城”寿命超过300年。最早为1976年发现石峁遗址,遗址认定最早一处是“皇城台”,修于龙山中期,或略晚,距今4300年左右,存留有300年毁弃。1976-1981年部分发掘,2012年进行了重点发掘,2021年10月12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四五”时期大遗址,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距县城五十公里的路,弯弯曲曲,爬坡下洼。石子路面被烈日烤得车后总是跟着一股土尘。好在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庄稼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心随车行,急切地盼望着县城的美景、美食,还有琳琅满目的各种玩具、用品。神木地名的由来,距道光《神木县志》记载:“县东北杨家城,即古麟州城,相传城外东南约四十步,有松树三株,大可两三人合抱,为唐代旧物,人称神木。金以名寨,元以名县,明代尚有遗迹”。新石器时代神木市境已有先民定居,在窟野河、秃尾河两河流域,有数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五代时,县境先后属唐、晋、汉地域,级置麟州。民国35年(1946年)6月高家堡解放后,神府县政府迁至高家堡,同年9月,神木县城解放,国民党神木县政府互解,新的神木县政府成立,与高家堡、神府县并存,至1961年分为神木、府谷两县,同属榆林专区。2017年撤县设市,由陕西省直辖,榆林市代管。神木市位于陕西省北端,黄河中游,长城沿线,东南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北与内蒙古为邻。神木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考古发现境内石峁是现有史前最大城址,或为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及黄河流域的文明中心。地处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融合前沿的神木,历史上一直是守卫中原、抗击外夷的边关前哨。素为“南卫关中、北平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的塞上重地”。

风景名胜:红碱淖,属高原性内陆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现为4a级旅游景区。二郎山(已做介绍),天台山,距市区六十五千米处,山体拔地而起200余米。天台山庙群主要分布在前山与后山两处,长约两千米的天台山,古建筑群主要以石洞、庙宇、壁画和碑刻著称。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進,到了县城的二郎山桥头边。那年是一九七七年,由于当年下大雨,原有的桥被洪水冲走了,只剩了些桥桩子。这里又要详细了解了一下被誉为“陕北华山”的二郎山:在神木县城西边窟野河西畔,也叫西山,因县城地势而名。县城为南北方向,东西两山,一条河贯通,由于形似驼峰,也叫驼峰山。明正德十三年,武宗皇帝游幸至此,赐名“笔架山”。二郎山拔地而起,峭直险峻,蜿蜒跌宕,颇得西岳华山之神韵。西边兔沟河,东边窟野河,逶迤汇流于前,雄伟的长城穿行其后。山的前后相距一公里多的山脊上,因地就势错落有致地建成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各类建筑三十余处,并存有大量的雕塑、绘画、碑碣、楹联、匾额、题记等最富代表性;明代照壁“九龙戏珠”栩栩如生;虎啸图活灵活现,令人赞叹;明代石牌坊古朴典雅;石窟庙宇地藏洞,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雕刻细腻精美的藻井工艺,更显中国文化之博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参观价值。

就这样,车辆淌过河水进入县城。我们坐在车厢上,切身的感受就是比公社大得多。我们的食宿按当年的生活水平,都是高标准的,听老师讲,运动员的伙食标准为每天0.8元,住在广场前的体委大楼二楼上,吃着白面馍头、鸡蛋汤,几乎是家里过节的食谱。好像当时大伙并没有关注什么比赛成绩,按要求参与,完成了比赛项目,三天的行程结束,返回老家。记得到家里时,妈妈和村民们正在山地里锄草,我高兴地穿着运动服,在庄稼地里给表演了一番,同龄的伙伴们可是羡慕得不得了,一段时间总有人和我套近乎,想知道县城的样子。此行之后,我也暗自下决心,长大后要去城市生活,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

助人为乐,人人夸。也许是受家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从有能力干活开始,我就得到了大人们的夸奖。平时路上遇到老婆婆、老大爷,主动帮他们提个菜篮子;有人拉着平板车上坡,在后边给加把力,推一推;河里的砟石脚够不到,就和伙伴们一起重新放稳当;村里的水井有人扔进了石头,有时下雨洪水灌进去了,我主动拿着舀水瓢往外淘水。很有成就感的是有一年,一家老婆婆种豆子,前面犁地,后面要紧跟着往前走一步,点几颗豆子,然后再用抹栅子拉着扫平,以防有大土块子把种子埋不严实,我给老婆婆家点了一上午种子,中午给了八个鸡蛋,当时的那个高兴劲,甭提有多乐呵了!那时家里鸡下蛋是不能随便吃的,几乎都卖给供销社,买点油盐日用品之类的东西,所以第一次体会到了劳动出成果。爷爷奶奶也很疼爱我,有点好吃的东西,遇上了,总要给我吃,我也经常用小小的罐子给提水吃,帮着打扫个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那时家里的锅灶比较简单,因为饭菜单一,可是洗个锅还不是件容易的事。记得有一次和二叔一起吃晚饭,叫我给他洗个锅,灶具少,几个人的饭都用大铁锅,熬稀饭总往锅上粘,有时锅底能长出个“锅巴”来,还脆甜可口。不记得是几岁,反正是站在灶台上给洗了好久,也没有彻底洗干净,所以记得比较清楚。总之是能帮别人干的事,我是尽力地帮,时至今日几十年如一日。

校外的日常:村子里石头多,特别是河槽里各种石头都有,有些石头还可以打磨做黑板写字用。当年我们村小孩子们也用了不少。主要石头的用处是大块的叫打阎王的一种玩法,小块的磨成圆或方,很有规则。小石头有很多种的玩法,类似于扑克牌的升级一样,赢家提前过关,每个小朋友都有几块小石块,具体的土名叫“打翁”,翁寓意不倒,农村子会玩这个的较多。冬天烧风火炉,用一块硬黄土,刀子、勺子,削挖出来像灶台的模样,有风口、放柴火的坑,多用干羊粪珠子、柴炭,耐燃烧,重量轻,土楼子用细铁线捆好了,提着夜间捉迷藏,还可做路灯用。农村孩子就地取材,好多种玩具虽然笨拙点,但真正的是土生土长,也有一番农村气息,也铸就农村孩子从小历练出独有的粗旷豪爽的性格。还有个玩具就是抓羊骨头,也叫抓拐、抓子,两个人或以上都可以。羊骨头是取材于羊后腿关节之间的一个骨头,它是连接上下节之间可弯曲处的骨头。小手的抓两三颗,大手的可抓起四五颗不等。把它涂上粉红色和蓝绿色两种,原料是农村过节蒸馍头,给点色用的。抓的时候要区分地抓,只能抓同一种,看谁抓得多则为胜者。但凡是游戏玩法的,都有胜负之分,也就是从小给孩子们培养出了争强好胜的荣誉感。

进入夏季,大人们相对田间地头的活儿多些,小朋友也不能闲着,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帮大人们干点活。空闲里始终不忘固有的本性,那就是玩。

夏日玩得最多的就是下河打水仗。放学回家时顺路过河,男女小朋友都可一起玩,相互用手、用脚把河里的水给往身上泼,有时候玩急眼了,干脆相互拉扯,有站不稳当的就坐在了水里,衣服都要湿透,很开心。好在是夏天干得也快,有胆小的害怕家长训斥,不敢回家,甚至有哭鼻子的,多数还是敢作敢当的勇敢者。捉蝌蚪:河边有小水潭,清澈的水里游着好多黑乎乎的小蝌蚪,路过时不由得蹲下来,总想伸手试一下,也不是那么简单。手探进水里时已惊动它们,成队成团地游走了,还要有技巧和胆识,从小蝌蚪头的方向,找准时机双手狠狠地猛一下子逮住,到手里它们也不会罢休,干脆小朋友有时拿个空墨水瓶子装进去。不过也不能让它死掉,要给瓶里装上水,玩一阵子放回水里,因为过些天它要长出前肢,再过些天,大约一周后,尾巴不见了,长出了后腿,就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是专门吃害虫的,自打老师给我们讲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滥杀无辜,而且从心里开始牢记保护小动物和这些小益虫了。

最有意义的玩法就是冬天的捉迷藏。因为人数多,可以是十来个小伙伴一起,三三两两藏一个地方。首先选好谁来找人,必须把眼睛迷上,不准偷看。其他人分别按照之前想好躲藏的地方。农村不外乎几个地方,放牛羊草的玉米秸秆里、牛羊的圈里、厕所里、墙拐角,最难找的算是躲进草堆里的,也有藏在磨盘下面的,屏住呼吸和寻找者转圈圈,找到者的兴奋和尖叫,被寻到者的无奈和呼喊,一场游戏下来有个把来小时,总之大伙就是开心快乐。

春天来了,布谷鸟叫了,山青了,树绿了,小伙伴们不能错过这个良机。每年这个季节必须叫大人们帮忙给剪几根柳树枝,使劲地扭转,柳枝皮与杆脱开,抽出杆,空心的柳枝皮便是很好玩的哨子。大点孩子气息长可吹粗一些的,大人们也可以吹。后来电视上见过,口技表演者也吹这个。我们小伙伴吹个细点的,凑上几个一起吹起来。不同的发音,还真有一番演奏音乐会的韵味。滑沙坡:村子口左边是一片沙梁,为了拓展耕地,农民们用水将这不算高的沙坡顺着底根修出一条水渠,用水往走冲沙子。后来也算是平整出了几十亩水浇沙地。趁着有大人们招呼,我们就从上面坐着向下滑动的沙子,躺着下来舒服至极。有时候下来掉水里,连滚带爬地出来,可衣服算是弄脏了,就再上去顶端坐在干净的沙滩上,躺着晒一会儿便干爽了。沙子温度高,有时还烫脚丫子。伙伴们把这个滑沙坡比喻成坐土飞机,就像是从空中飘下来一样,伴有悬空的快感。

夏天也是瓜果、桃梨收获的季节,村子硷畔上或多或少的也算有一些,从品种上、口感上和我姑姑家那是不可比较的。姑姑家几孔窑洞院子外有一大片水果树,还有葡萄架。每年这个季节,我便跟着妈妈或者姐姐带着我去吃个水果宴解个馋。金黄的杏子果肥汁甜,满口留香,吃过之后回味无穷,心里暗自祝愿明年的杏子还是这个味。有一年吃姑姑家葡萄,也算是个懵懂的年龄不识饥饱,本来是生津止渴的东西,自己被那诱人的香味,绿莹莹、水汪汪的鲜嫩肉质勾住了味觉口感,像是吃到了一顿稀罕饭一样,不知不觉中吃过了量,嗓子沙哑了,牙齿酸软,着实难受了两天。后来吃葡萄就适可而止了。

村子里的深沟应该是在全国学大寨时间,打坝造田,便筑成一座大水库,深处有十多米。小伙伴们之前在河里游泳练了点基础。面对深水心有余悸,就想出了个办法,把农村用的拉货架子车斗子(也叫车厢,全部用木头制作而成,类似于古代的大马车。架子车是九十年代以前农村的主要运输及交通工具,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在农村发展、城市建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至今,因其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部分地方仍然在使用。它是用很结实的两根大架梁,再加些悬梁组合起来的。两边两个像自行车的轮子一样的两个轱辘,人拉车时站在车把中间,把一根结实的绳子拴在车辕上,套在肩上,两手握住车把,弓腰屈腿向前使劲。也可推着走。日常使用时,拴上大型牲畜的拉具,便由牛、马、驴来拉。粮食、肥料、建房用的石土等物料都可以由它来运输)。大伙把它推入水中,飘在上面。起初几个伙伴抓着它游玩,像是个大的救生船一样,后来就撒手各自游了,渐渐地从自由泳到仰泳、蛙泳,偶尔往深处下去探一下。熟能生巧,后来便喜欢上了这种水里的乐趣,水库便成了伙伴们玩的好去处。夏天游泳,冬天滑冰,不知過了几年后,由洪水泥土灌满后,便真正地成了一片土地,再后来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成了村子里的一道风景线。

水:不是所有的水都是柔情的,也有汹涌险恶的。那些年开荒地,伐林木,山上生态破坏严重,遇有暴雨,山洪暴发,沟沟岔岔、村庄院落、耕地林田,排水沟不能满足出水,导致洪水一泄而过,给牲畜、庄稼、财物、树木等不同程度受到损害。村子外头的大河夏季里经常有发大水的景象,雨过之后,听着汹涌的山洪浪吼声,村民们集队成群去河岸边观看,河床里伴着洪水的物品应有尽有,偶尔有胆大冒险的,拿着长杆爪镰刀,探入洪水中钩东西。听老年人讲,邻村子发生过人掉入河中被洪水冲走的事故,听起都惊心触目。今非昔比,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不再有当年的洪水倾泻,人们也不再为一点小财而付诸生命。

夏天的趣事是讲不完的。摘西瓜,村子脑畔梁有块半沙半黄土地,适宜西瓜种植。这块地里的西瓜沙甜可口,皮薄肉嫩,口感凉爽,饱餐一顿打心里都觉得美滋滋,有时做梦都能梦到,直至流出口水来。村里老大爷看管这片西瓜地,瓜地外侧有一条防水山渠,以备下大雨发洪水时疏导泄洪。在瓜熟的时节,我们几个小伙伴趁大爷不在地里时,有顺着山梁匍匐前进的,有去地里挑瓜的,分工明确。熟透了大点的西瓜用干草遮着,就这样摘走,别人没看见,其实也算得上偷了,打心里有些不自在,可是碍于口馋,没资本买,不顾及那么多了,反正在第二次摘的时候,被老大爷发现西瓜丢了,给村子大人们传出去了,都在猜疑是谁干的,几乎是共同的意见,就是平日里不老实的一个小伙伴。至于我参与了也没有人能和我联系到一起,暗自庆幸。至此再也没有干过这种龌龊不光彩的事了。与给老大娘、大爷帮助干活反差太大,所以打心里自愧、自悔了。

大胆地修理:家里有个闹钟,机械转动型的,还有个收音机,有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时间的报音,与闹钟的时间不一致。突发奇想,刚开始,在闹钟背后的调节旋钮上转动,分针转动后时间吻合,后来调了几次,或快或慢总要有差别,就开始动工具了,用螺丝刀把闹钟壳拆开,拨动紧固一下发条,又好了一阵子。等再次走不准时,我就给动了个大手术,直接拆卸成一堆零部件,苦思冥想,怎么也没找到个还原的方法,只好罢休。就这样好端端的一个闹钟,被我折腾后直接装入了小布袋,算是永远入库了。心里胆怯,害怕家人的训斥,这一切行为都是在秘密行动。只好哄着告诉他们:闹钟时长了,自己不会动了,我给收拾起来了。打那以后,也吸取了一些教训,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随随便便摆弄的,必须谨慎行事。

记忆深刻的一次外出是和爷爷一起回祖上老家,步行十多里山路,走一会儿,歇一会儿,早上从家里出发,晌午时分才到目的地。老家族的老少们见爷爷回去了,很是欢迎,争相礼让到家里用餐、拉话。爷爷说待两天,这才依照自家远近辈分轮流招待,家里好吃的饭菜做上来吃,饭后我就和小伙伴们玩去了。村子在山里的一条沟中,也许古代人就是为了寻求水源,总是把住宅建在沟中,取水方便一些。因为这个村子的人们都是一个祖宗,同姓氏,所以一见如故。小伙伴们都不怯生,问长问短,知道我是从川里来的,有大公路,每天能见汽车,都很羡慕,让我给他们讲那里的玩的、吃的,坐过汽车没有,汽车怎么跑的等等。我也不能怠慢,友好地和伙伴们把自己懂得和所知道的一一交流。第二天早早的,在我晚上休息的家门口,就有伙伴们来找我,一同玩耍。这一天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终生的记忆,解开了很久的疑惑,那就是在三孔互通的窑洞建的造纸房,让我大开眼界,亲眼目睹了家里的窗户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只是那些纸略有粗糙,不适合水笔写字,写毛笔字是可以用的。纸房地上摆着一些大小盆,有纸浆在里面,桌案上摆着一台木制的好似压缩模具的造纸机。成型脱水后便是一张湿纸,再将湿纸分页粘在纸房中间的大墙上,墙体上是有温度的,将纸烤干,再整理裁边,叫一刀一刀地捆扎。除了村子里的人们自家使用外,长余部分卖给外面的商户。这次旅行也是我和爷爷唯一的一次出行,再后来我长大了,除了上学、帮家里干活,加之爷爷的年纪也大了,所以再也没有机会一起外出。和奶奶、爷爷一起照的一张黑白照片至今还留存在影集里,每每闲暇时翻看,还有种忧伤的思念之情。

纸的稀缺珍贵:在我上学的时候,作业本除了学校统一购买发放的田字格外,日常的练习本非常紧缺。我时常在父亲公社办公室拿些废旧纸,在背面做练习题、写生字。有一阵子白纸也不是白色的,几乎是像现在的牛皮纸之类的颜色。大家都说是用树皮制作而成的,有的特别厚,硬得像树皮,有的特别薄,一不小心把笔压重了,写字就给戳了个窟窿,所以同学们对待纸像是珍贵之物。有些家里条件差的同学,我还给接济过练习本,尽管是用过一面,自己用锥子、线绳,剪裁好,装订得整整齐齐,也感到用起来很充实。

那年月在生活光景不好的环境下长大,从小有一种危机感,就是要为大人们帮忙做些事情,害怕生活越来越差,所以经常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很快乐着。其中,割草挖野菜是最拿手的活之一。放学了提个筐子,拿个小锄或者镰刀,今天下川里,明天就上山里。总之,伙伴们一起要轮换着地方,不然那些草呀、菜不是三两天能长大的。说来也奇怪,那些年可能是缺少肥料的原因,庄稼的产量不高,就连地里的草也长得少。村集体组织村民拉网式把地锄一遍,半月二十天我们收草的事儿就成了问题,连地的边畔上也长不了多少能供猪、羊可吃的草了。现在能回忆起的喂猪羊的草有苜蓿、灰条、苦菜、铁干茎、田苣、沙盖等等。农作物的杆叶,包括柳树叶等上好饲料那是冬天必备的料草。

夏天和秋天交季的时节,阴雨天或下过雨之后,石山上土壤表层有苔藓的地方,长出很多地软,类似于木耳形状。村子里老老少少成群结队提着篮子,总要去拣上一些,因为晴天后太阳照晒了,就找不到了,自然干枯而消失。这是一种很好的菜肴,可炒着吃,也可做包子馅,味道纯正,晾晒干之后,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有时候大人们走亲戚还给带一些,算是稀罕食物。有些纯黄土地和沙梁地是没有的,所以在我们的老家村子至今还延续着拣地软的风俗。

通过一些劳动,我便懂得了劳动带来的收获,为家里增加点收入,夏天和伙伴们在杏树下拣一些熟透了的杏核,把自己家吃完了的杏核都存一起,然后晒干砸开,取出杏仁,杏仁具有止咳平喘、降胆固醇、减肥等功效。卖给供销社。同时在山上挖些细辛草,细辛草可是一种中药药材。其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的作用,常用于风寒头痛、鼻窦炎、牙痛、痰饮咳嗽、风湿关节痛等症状,该药物可外散风寒,内散阴寒,一般是很多中医里比较常见的一味中藥,黄土地里生长,细小绿枝叶,根茎入地较长,挖出根部晾干卖给供销社做中药用。那个年代,买卖东西必须要经过供销社,否则就是投机倒把,私人交易货物是违法的事情。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也就是我的孩童时代,可能用得上陈老总的一句话“饥肠响如鼓”也不过分。一日两餐,稀饭是主食,黑馒头、黄馒头、红馒头、咸菜、土豆、黑豆面、玉米面、高粱面,唯独白面馒头是过年才能吃到的。有时咽不下口,就用稀饭汤泡土豆和点咸菜填饱。小同学们都知道我的食谱,两颗山药、一碗菜汤。后来的回忆中我们很多次提到,因为饿,和小伙伴们偷吃村里的牛饲料、煮黄豆,人们只有同情,没有把这件事和这个偷字用在一起定义。八九岁时父亲已调入公社工作。每逢公社镇子上遇集市,村民们有赶着牛驴架子车的,有步行的,我就偷偷地搭伙儿跟着去公社,为了吃顿好饭。现在想起来,夏天的绿豆、黄米稀饭,水萝卜、黄瓜拌的凉菜,有时上午剩下一些两面馒头,白面加高粱面,我饱吃一顿后回家。永远记得那个做饭大师傅姓何,个头不高,非常和善,只要我去了总是招呼着吃饱。或许是看着可怜同情,还是因为和父亲是同事的缘故。不管那么多,也从未想过这些,童年的本真可能就是这样的。时至今日,有两样食品在我的味觉里感到它永远是美食:一种是油炸饼,哥哥上中学时,周末给我带回家两个,也许当时正饿着肚子,反正是满口的香,这种味道伴随了我几十年。另一种是豆腐,老家去镇子上的路途中有一个豆腐作坊,饿了的时候那个味道夸张点真能说得上十里飘香,勾起了路人的味觉。有备而来的带些豆谷,用钱买的人少,有时跟着大人们搭车,他们换了给我吃一小块不解馋,所以留下了多年的味觉。每次吃过了,也没有说以后不想吃了的那种感觉。当然现在吃那种饭食,也只是各种吃一些,没有说哪一种食品饱餐一顿的口味,因为种类太多了,一日三餐都变个样,甚至每周都变换食谱,今非昔比了,不可类比。

为了给家里添上几两粮食,当年在我老家宅子门前是一条通往打谷场的路,人们背着从山上收割的粮谷、黄豆等,秋天作物熟透的季节,因风吹日晒,边走背上的颗粒边往地上洒落。我看准了这是个好机会,便拿上洋瓷碗、半升(升子是那个年代用来量粮食的器具,用木头制作,上大下小的正方形台形,一升约三斤多粮。为了方便端拿,同形状的半升使用较多,小孩子们常用它拣粮食)等器皿,顺着路往回捡。虽然每次收获甚微,但感觉到很欣慰,也算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因为在学校里,有从山里产粮区来住校的小同学,周日返校时总是小布袋里装炒豆子,有花黑豆、玉米豆、大豆、豌豆等。我們属于这个半山半川的生活区域,人多地少,所以日常口粮是没有剩余的。记得有几年还吃过救济粮,不知从什么地方运来的红薯片,甘甜可口。再后来,村子里推开了沙地,也种上了红薯、马铃薯。这样一来,比起救济,这样更富有、长久。它们能在这里生根、发芽、结果、传宗接代。时至今日,我们那个川里还有种马铃薯的人家。

在山上割草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打酸枣吃。酸枣是陕北黄土地山丘上特有的一种食品,多长于山沟崖畔上,枝、叶、花的形态与普通枣相似,但枝条结节较短,托刺发达,叶小而密生,果小,多圆或椭圆形,果皮厚、光滑,紫红或紫褐色,肉薄,味大多很酸,种仁饱满可做中药。其适应性较普通枣强,花期很长,多为蜜源植物,所以小伙伴们在摘取它时,后面的小伙伴拽住前面的摘取者,有时用镰刀将树干从崖畔上勾至平坦处。总之是比较危险的动作,不小心就会掉入渠中或沟里。农村有怀孕的妇女说爱吃酸枣,意味着将要生男孩,说酸儿辣女,只是传说,没有考证。

原来住的老宅子院子外面是一条洪水渠,距离较长,从起源地山坡上到入村的沟里有两公里,所以下大雨时,洪水渠左右两边汇聚的洪水看着让人心里害怕。平日里,这条渠是一条采石灰的架子车路,六七十年代这条渠取名羊路渠,渠底平坦宽敞,架子车可以通行。靠下半山腰有行人和拦羊的道路,顾名思义。因为渠的两边是红胶泥和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那些年,村民们刨拣出来,在石灰窑里类似于烧砖一样,烧过以后,石灰石放入水中起化学反应,成白泥浆,过滤成细白灰,粉刷房子、窑洞、墙壁,非常结实细腻。特别是学校、商店等单位的院墙上,用它来刷写宣传标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等。村子里如果有块没有粉刷过的墙面上,也随处可见到“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宣传标语,用途很广。白灰水还可消毒、杀菌,几乎村子里每家院子角落都或多或少地备一些以便使用。附近的村民也赶着牲畜车来掏石灰石。一阵子,这条渠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像个大集贸市场的景象。我坐在院子外,看着过往的人、车,感觉很是热闹,原本清静的山村也热闹起来。

门前这条渠也是我经常玩的地方。洪水过后,有石头坑里的积水,我就用南瓜空心的枝蔓当水管进行排水,有了这一经验之后,就和伙伴们在川地里的灌溉小水壕也用同样的办法引水,弄好多节,有时把衣服弄得到处都是泥,索性把衣服脱了,在水槽里洗一下,挂在沙梁上的树枝上。沙梁上的沙柳树都是个头不高的树,以多枝干为主,没有粗干。直至晒干了才敢回家。

打有记忆开始,就清楚村子里生产队集体养有两群羊,约100多只,有十几头牛,几头驴,专人喂养。冬天羊除了喂草料,还要出坡去地里吃草;牛驴就只有圈养了,喂饲料、秋天储备的杂草。夏天放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跟着大人们拿个鞭子,甩着鞭子,口里喊着,俨然一个放牛娃的形象,渐渐地看着牛比较稳健、厚道、和善,不像人们所说的倔强执拗的牛脾气,也许是没有惹怒到它。我也请求大人们把我放在牛背上,手里拉着牛缰绳,牛背又宽又平,一步一颠,感到自己的高大上。后来索性站在牛背上也能稳稳地走一阵子。驴脾气是真的,几乎是碰不得的牲畜,想靠近它都难,所以也不敢有要骑它的想法了。后来在书本上也学到了不少赞美牛的句子,的确如此,无论驾车拉料还是套上绳具犁地,都是默默奉献,累极了,大吼一声,也算是发泄一下。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忠心耿耿地对主人,无所苛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一生始终都在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着,所以给我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敬佩牛的精神的深刻印象。在后来的工作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做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我赞美牛,我歌颂牛。

日常的穿着:小时候的衣服几乎都是哥姐穿过的拆剪加工的。后来上学了,看着有同学穿新衣服,开始有了审美观,手工缝得不满意,要找裁缝机做的才满意,脏了不喜欢。有些小同学鼻涕经常抹衣服袖口上,看着很不舒服,我自己总是想办法保护衣服,不愿脏着穿。姐姐比我大十来岁,后来给我调剂得尽量穿上新布料衣服。有一年,我跟着父亲在从学校回家,在村里的路上,有个叔叔哄着我说;“看看你爸穿的新衣服,上衣口袋还别着水笔,你穿老布衣服,要叫我就脱了扔了”。我听后,仔细瞄了一眼爸爸,真是差距太大,随手脱下想撕破,可手劲不够,就扔在了村子的沟里。还真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第二天,父亲给我做了一件新上衣,后来这个故事在村子里传开,有些爷爷辈的,总要和我开玩笑。长大后觉得自己真是幼稚,也真表现出童真的本性。无论怎么样,每年换季时,衣服新旧都要变个样,主要是为保暖、防热。过年必须要换的添件新衣服,所以小时候盼过年,穿新衣,吃好饭,放鞭炮,也是基本的盼想了。

小时候的年是大人们劳作一年回报,改善生活的日子。进入腊月,几乎每家每户都开始筹办年货食品,由过冬时候宰杀的猪羊肉,秋天收获的米面,开始漏粉条、碾压油糕面、烧肉、做豆腐,临近年的前几日蒸馒头。村中间放置了一台石碾子,石碾子可以由人力和畜力拉着把米谷等碾压成粉,或碾压破壳。石碾子由碾台、碾盘、碾滚和碾架等组成,碾盘中心设竖轴,连碾架,架中装碾磙子。为了能尽早按计划干完一天的活儿,勤快的村民半夜里把工具放置在碾盘上,以便早上第一家开始碾压。全村三十几户人家,就这么一个宝贝,每逢过年,运转工作量都是满负荷。等候排队的,闲聊家常的,年前好多人都集中在碾道边。这个地方的选择也是有科学道理的,避风、宽敞,前后视野开阔,碾子下面沟底是吃水井,所以用水也方便,一举几得。难怪古人的智慧不一般。马上过年了,吃是一方面,还要购置点灯的煤油、油盐酱醋、鞭炮、火柴、布匹。供销社也是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去供销总社进货的车子,五公里路,每天往返两趟,才能满足一个大队一千多户人家的购买量。我那时候关心的就是过年家里能多给买些糖果、鞭炮,新衣服能提前穿上,别的与我好像没有太大关系。那些年十二岁以下的小孩都要讲究给缀一串红枣挂在脖子上,有红枣、核桃、甘草节、小鞭炮把捻子给拔掉,把铜钱拿红布头、蓝布头包裹住,再用细麻线一颗颗地把枣穿上,类似于大佛的佛珠一样。小伙伴们每年都要比较一番,从刚缀上看谁的长,到后来看谁挂的时间长,所剩还有多少颗枣。有贪吃的随口叼两颗,没几天便所剩无几了,有的干脆就剩了个线圈子了。从腊月至二月二,几乎隔几天有个节,春节、小年初六、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三、二月二,总之,该讲究的,古人留下来有甚说道的,无论怎样也要照着办;过年水瓮里放大蒜一年不生病,年夜不灭灯,吊灯笼、贴春联、放鞭炮,吓退怪兽;二十三砍酸枣树,树枝有针刺,烧着烤年馍年糕,火苗小的时候往过跳,表示不生病。俗话有传说“正月二十三,老君炼仙丹”,也有“正月二十三,牛马歇一天”之说,还有叫“燎疳节”的说法。说法不一,但都是一个意愿,寓意新一年吉祥如意。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节日几乎一致。可我们小时候还要拿灶灰去围住院落墙,房顶的烟囱也要围,还要给自己围一个圈。家门、牲畜圈舍,传说是为了消毒,防止虫蛇咬。有说道“二月二,灰簸箕,蚊虫蚂蚁飞过去”,种种讲究,都是以辟邪、图吉利。放鞭炮不是一下子放多好,而是一次拿几个鞭炮放,有大麻雷,小孩子是不敢放的,只能看大人们放。提前了解到谁家炮买得多,小伙伴们便跟随着去看,反正前半夜总要绕村子转一圈方可回家。说来也奇怪,那年头夜晚满天的星星亮晶晶,赶上月圆的日子,有种分不清白昼的感觉,地上的人影、树影像是太阳下照出来的似的。在那个环境里,也无需想象过能有路灯、电灯,家里还是用的煤油灯。好在环境空气清新,深蓝色的天空中,偶尔有小流星瞬间划过,仿佛在提醒孩子们该回家休息了。可是那时候还不懂得时间是个啥,只听过大人说,天上有个“厂”字形的星星,如果能看到它在正南,就是要过年,平常里看到它在北的方向。总之年里头每日的玩乐都是很开心的。

看电影:七十年代农村看电影,有《上甘岭》《闪闪的红星》《铁道游击队》《英雄儿女》,总之几乎都是经典的战斗片。看一场电影,我们要翻一座小山,就是从这条沟过到那条沟,一公里多的邻村院子里播映。投影照得那沟里通亮,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有条件的前面坐个小板凳。我们小孩子就坐在前面的地上看。一年也就看那么三五次的稀罕事儿,不怕瞌睡,不怕累。放电影必须要天完全黑下来,否则投影效果不佳。也許是受电影中正反面人物的影响,打小我就想着长大当个军人,上战场杀敌人,老百姓尊敬又欢迎。穿着军装,端着枪,威武飒爽,这也对我后来入伍参军有一定的影响。当年不清楚为什么自己村里不能放电影看,总要跑到邻村才能看电影。只要能看,单纯,童真,没想过。后来才清楚,公社电影院放电影的叔叔家就住在那个村,近水楼台先得月,噢,这再也正常不过了。

调皮的伤痛:七岁那年夏天,家里窑洞的灶火吸风不畅,那些年冬天烧炭,夏天烧柴火的时间也较多,烟尘时常罩在烟囱里,过一阵子就得拿上长木杆子,上窑顶烟囱里捅一捅,把里边的积碳清除,抽风流畅,煮饭快捷。为什么要烧柴火?因为那时候买点炭要去20里以外的炭窑用牲畜往回驮,有条件的用架子车往回拉,而且炭窑上人工挖掏,产量小,去了窑上有时要等上一天半日,所以烧炭紧缺。那天听姐姐拿木杆要上窑脑畔,我要跟着去,妈妈不许我去,我就偷偷地随后跟着去了。上脑畔只有一条人行小路,非常陡,我不小心掉进渠里,约有七八米深。当时掉下去又不会作声,姐姐回家找不到人,原路返回去,才发现我在渠里躺着,碰得鼻青脸肿。两天口肿的吃饭是大人们给喂,好在没有伤筋动骨之苦。

八岁时,有一天上午放学和哥哥一起回家,在村子路上放着一辆架子车,哥哥说要我坐在车子里,他推着我,这下我可高兴坏了,连跳带爬地坐在了车斗子里。谁知刚推了没几没几米,路变窄,且又倾斜,哥哥一下子没把控住,感觉车子向沟里开。我双手死死地抓紧了车厢两侧,随着车子下到了二十几米的深沟里。当时在惊恐中还体会到嗖的一下,车子进沟里了。掉下去我还在车厢里,哥哥跑下来把我拉起来,当时全身也没有看到伤。回到家里左脚踝骨处开始疼了,过了一阵子就不能着地了,这才发现左脚被车厢上的钉子给碰着了,虽然外面没出血,可里面问题严重了,后来去了镇上医院,每天打两次针,伤处里面已经出脓。消毒换药,父亲每天背着从公社到医院。就这样两个多月不能自己走路,出门家人们轮流背。伤口好转后,坐了当年公社唯一的一台55马力大拖拉机回村里,我坐在车斗子里,穿一只鞋,另一只鞋刚开始在手里拿着,可是拖拉机斗子像跳舞似的上下左右乱蹦,两手狠劲地抓着车斗挡风架,鞋子在车斗像筛豆子一样蹦。多年后想起来,这次坐车也是第一次坐这样的车,仍心有余悸。五公里的路总算到了,姐姐接我回了家,悬着的心才算放下了。

九岁那年,村里的小同学们一起玩架子车轱辘,坐在俩轱辘中间的轴上,双脚一蹬,出溜一下子能滚出几米远,玩得很是开心。我第一次玩这个,刚坐上,学着他们的姿势,双脚一蹬,一下子车轮跑前面了,人倒后倒在地上,后脑勺碰在了路面的石头上。当年进村道路为了防止下雨泥滑,铺了一些石板。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鲜血直流,把现场的同学们吓坏了,赶紧叫来大人们用烧棉花给止住了血。约有两厘米长的口子,至今还留有伤疤。

十岁那年,我和村里的一个大哥哥去地里拔草,地中间有几棵杏树,两个人围着树转了几圈,突然抬头发现树梢上面有三颗杏子,又黄又大,看着嘴馋。可是怎么能摘到是个问题。上到树上也没有希望爬到树梢上。为上树,我之前已吃过苦头,人们说上树容易下树难,有一次和小伙伴们赌爬树,三不两下就窜上去了,可树干很粗,怎么试着也抱不拢,下不来,没好办法,最后两米高的树硬着头皮跳下来。幸好下面是庄稼地,土松软,要不然又要出问题了。眼下怎么弄下来这三颗杏,大哥哥说时迟那时快,随手将手里锄草的小锄扔了出来。我在树的这头,很准的,小锄头没打到杏子,落在了我的头上,顷刻间又是鲜血直流,吓得大哥哥连哭带喊,又叫来大人们,还是土办法烧棉花,止住了血。那年代,农村只有个赤脚医生,急救是不好找的,放下了锄头,拿起了针头,没有固定的医疗场所。所以这一下为嘴伤身了。

11岁四年级的小学生啦,响应号召,开春学校给生产队翻地,本来也是半工半读。三至五年级的各个班排着队,往劳动的地里走,每人一把锹,刚进入地里,我耐不住性子,端着锹,像看到敌人似的,一声“冲啊!”跑到前面,超出了五年级的队列。结果就在那热血沸腾的一刹那,扑通摔倒了,锹头碰在了右眼眉处,血流出来了。班主任在部队当过卫生员,用纸压住,回校办公室给清洗,包扎了一下。又立功了,一周呆家里不能上学,战斗片电影看得有了结果。现在,右眼眉毛处还留有一个黑点。

人们都说小孩子是摔打长大的,可我的童年的确是摔打有有些过头,头部受伤四次,脚伤一次,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如果在战场上,肯定是立下了赫赫战功。无论怎么评说,为后来在武警部队擒拿格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的全名叫李家洞中学,一至七年级最多时约有300名学生,教师几乎都是镇子上派来的,也有部分是临近村子招进来的。我上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习写毛笔字,并且还学习了一段时间英语。只记26个单词,还发音不准,因为老师讲的都是自己的口语,就连我学的拼音,查字典都不好使,只能用笔划。在后来工作中,电脑打字只能用五笔,拼音找不到字,有时感到很尴尬,非常羡慕同事们讲的普通话,这也是今生的遗憾。

学校一张课桌两人坐,老师为了不让互相拉话,所以男生女生搭配坐。男生女生只要闹点矛盾,就在课桌中间画条线,一分为二,谁也不准挤占。有时男生欺负小女生哭鼻子,只要给老师告状,那就得从重惩处。趁着不小心,凳子上放个钉子,往下一坐,屁股蛋子扎一下。那些调皮的小同学们心计不少,现在回想起来很搞笑。

记得我九岁时,父亲骑公社的自行车回到家,我高兴至极,做梦都想骑自行车。当年是飞鸽牌二八型自行车,有横梁,我个头小,够不到座子,只能双手握住车把手,右脚从三脚架中间探过去。刚开始由大人扶住车把练了几圈,随后自己就开始练,在院子里转圈。虽然是数九寒天,加之又摔了几跤,手指也擦破了皮,可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兴趣。有了很扎实的这一次练习,后来骑自行车就成了老手了,且技术精湛。

由于1958年至1968年闹灾荒,打小就清楚在家吃不上饭的一些人外出讨饭吃。村子里时常来一些年龄稍大的妇女,有些还带着孩子,穿得破破烂烂,手里拿着打狗棍,只要进了村口,孩子们就跟着跑遍全村。大多数人是同情怜悯的,也有个别家,听到有讨吃的来了,就把门锁上溜走了。有时也能理解,那年月,自己也填不饱肚子,吃野菜粗粮,贫困至极了。

在镇子治疗脚的那一段时间,也没忘记玩耍。公社里吃水是一口约十米深的水井,用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桶往上来打水。辘轳是用人转动的,我看着大师傅转动熟练,瞬间一桶水就提上来了,心里痒痒,也想试一试。趁没人的时候,自己溜过水井边,也把水桶挂上放下去,哪想到水桶下去自己就灌进去了水,拽着上面转动支架上的绳子往下滑,最终绳子、水桶都沉井底,吓得不轻。父亲也没有训,做饭大师傅穿了雨裤下井里给钩出来。后来思考到大人们干的事情,小孩子是干不了的,力不从心啊!

这几十年去过了大大小小几十座城市,也去过国外的一些地方。可真正入脑入心、伴随始终的还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成长快乐的童年,以及一起玩耍的小朋友,启蒙的老师,初入学的学校,唯独这些总是在我的梦里。

虽然我告别了童年有四十余载,可童年的点点滴滴都会让我充满温暖,始终不会忘记。由于有了这样的童年,才使我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再见了童年的一切,但这也是我今生最欢乐的回忆,我会永远躲藏于心。

原计划写上几页完成这篇思虑已久的童年追忆,但是脑海里不停地浮现出一篇篇、一幕幕,一股情、一片乐,如诗如画,绚丽多彩,仿佛我手中的笔,已挥舞在那片几十年所建造的一座无限的大美人间里,写出永远。

冬日的早晨,窗外依旧被黑夜的薄纱笼罩着,从睡梦中清醒过来时,那轮旭日刚从东方高耸矗立的烟囱旁露出半边脸,仿佛被资深画家将高新技术园区描绘成了一幅壮美画卷,身处此时,任何人的脸上都露出清爽的笑意,昨天疲惫的身躯也因此而消散得无影无踪。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我遵循着冬天早睡晚起的养生之道,觉醒后还要赖床一会,浏览一下手机新闻及信息,用爱人嘲讽的话说你这个多事之人,就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关心,大事小事事事尽心。其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当儿子、当父亲、当爷爷的人,关心这些事情,亲力亲为也在情理之中。恰巧今天早新闻一条消息瞬间映入眼帘,使我舒适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退伍军人优待证》申领启动仪式2021年12月14日在北京举行,报道还称优待证有8项福利,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转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又一具体体现。即刻战友微信圈争相传颂,个个喜出望外,感慨不已的同时战友们共同发出一种声音,那就是给祖国敬礼!

此时,我已经忽略了往日孩子们上学的吵闹嬉戏声,员工们上班车辆的鸣笛声,园区早餐店的叫卖声,脑海里再现出了军旅生活的一历历、一幕幕、一往情……

1984年10月25日上午9时,陕西省最北端的神木县中部古镇高家堡热闹非凡,南大街锣鼓喧天,人山人海,人群中有公社的领导、新兵的家属、亲戚朋友及围观的市民,有序站立在两边,穿着黄色军上衣,蓝色下装,胸佩大红花的入伍新兵,雄赳赳气昂昂行走在人群中间,好一幅气派的场景。在和家属亲人们短暂的告别后登上了南下的接兵专用客车,开启了人生又一旅途,加入了部队这所大学校。

为了给入伍的新兵和家人有充足的道别时间,公社武装部领导特意安排了前一晚上的告别仪式:座谈会、专场欢送电影,父母的千叮咛万嘱咐也无法改变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眷恋。每每想到三年在千里之遥的他乡,不能和亲人相聚,与遐想军营的美好愿景立刻喜忧参半。

紧张忙碌的半月时间里我们完成了所有的入伍程序,从报名、遴选、政审、体检、批准入伍,每个环节都严谨细致,特别是政审环节必须要详实查明社会关系,政治清白,无不良记录等。全部审核材料完成通过后,接兵的部队领导和地方的武装部人员,为我们发放更换了着装及背包。统一理了头发,头发长度不超过2厘米,经过这一番的武装,提振了大伙的精气神,似乎已经有一种严阵以待的气势。

专车在行进中,可车厢里的气氛有些深秋的丝丝寒冷,鸦雀无声,时不时偶尔听到哭泣声,虽然说已是十八九岁的大小伙了,但对于一个从未远离家乡的人来说也属正常。不知过了多久,还是在接兵领导为我们宣贯了一些军旅故事,英雄人物,转移了大家的思绪,才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畅想未来,憧憬着那飒爽英姿的威武形象。

黄土高原的陕北地貌,丘陵沟壑居多,80年代初期,公路大部分是二级标准,部分为三级,路面为砂石石子混合土,车子经过一整天的颠簸,当晚到达了延安市甘泉县城,说是县城,面积很小,并且在山坡上。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住在了一个名叫美水饭店的二层小院里。几天来也都有些身心劳累,简餐后洗漱休息了。第二天赶早出发,晚上的八点左右,到达了咸阳市,陕西武警总队一支队院子,作了短暂停留,留下了几个同行的战友,后来才联系到另行安排在其他中队了。我们继续乘车,到达了目的地——咸阳市渭河铁桥驻军部队武警二中队。作为中国十三朝古都的咸阳市,当晚虽然下着沥沥秋雨,多少有点阴冷,但丝毫没有挡住大都市夜间的璀璨美景,就这样,我们结束了两天的行程,顺利到达了新兵训练地武警二中队,在这里将开启新的生活。

咸阳渭河铁桥,也叫渭河陇海铁路桥,1935年始建,1936年通车。也是一座可供行人通过的铁路桥。提到可以行人的火车桥,其实是铁路桥的一侧,留有2米宽的混凝土盖板通道,可以让人力车和行人同行,方便了当地桥南边老百姓进城做生意和生活工作的快捷出行。第一天来营地时,我过这个,全长约五百多米的通道,低头在缝隙间可以看到緩缓流动的渭河水,瞬间感觉人已悬空,腿发软,是战友们搀扶着我过去,经过连续几次的通过,就没有了恐高的症状,习惯了。这座桥屹立于渭水之上,支撑起了东西铁路大动脉。当年,一列列机车轰隆隆行驶过桥面,汽笛声长啸,并划过天际。此刻守桥站岗的战友们要行注目礼,直至火车从视线中消失,在完成了85年的历史重任后,不堪重负,于2020年已由新建的三线大桥所代替。曾经是咸阳人的骄傲,是内地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中国第一套人民币5000元上的照片就是这座桥。所以建桥通车几十年一直由武警部队看守。

在接下来六个月的新训中,真正地体验到了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训练科目有:①列队训练,齐步、正步、跑步、行军间敬礼、停止间转向、坐下、起立、军姿(立正、稍息、跨立)靠墙站立。靠墙站立几乎每在40分钟以上,有些体质差的还出现过晕倒。②战术(卧倒、起立、低姿、高姿、匍匐前进)。匍匐前进不选择地面的平整度,不论坑洼,冬天的雪地里一如既往,正常爬行。③投弹(投掷30米合格)投弹练习时人的旁边有约1.5米的深坑,防止意外,有胆量小的拿着手榴弹套上拉火环时,手不停地在颤抖,稍不留神滑落后,30米有效伞形杀伤力,跟前的人员都有危险,所以说投弹训练班长特别细致操心。④躺击(100米精度射击5发)肩枪(背枪,枪放下),举枪礼等。⑤卫生(战场救护,止血包扎)。⑥行军(战备拉练,打背包,紧急集合)。紧急集合不分白天晚上,随时组织,锻炼战士快速反应能力,有时晚上刚进睡梦中,突然集合号吹响,速度慢的就落伍受处罚。⑦体能(5公里越野跑,分徒手与武装,器械训练、引体向上、卷身上等,俯卧撑、仰卧起坐、折返跑、单腿深蹲、立定跳远)。⑧整理内务,主要是叠被子,叠成豆腐块。⑨背条令。其实我们武警部队很专长的训练科目,主要是擒敌,包括姿势与步伐,拳法,腿法,防击打技术,还有擒敌拳,擒敌防摔以倒功为基础,有前倒、后倒、侧倒这些训练动作,有基础的学得比较快,个别战友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单双杠掉落摔伤的,倒功把下巴碰伤的,各种小伤多有发生。

练倒功开始在渭河桥下的沙滩上训练,后来掌握了动作要领,就在部队院子里水泥地面上随便摔。可是两个月下来,晚上抬不起胳膊脱不下衣服,和衣而卧。好在我12岁时参加过全县少年武术比赛,当年高家堡镇3所中学,推荐了8名选手,那时候练的是初级长拳、棍术,基本功还算扎实,所以新训任务完成后,我各项考核成绩靠前,还得到中队嘉奖一次。

新训期间的小故事很多,我的一位小弟战友,因家庭条件优越,父亲是陕西某国营大厂党委书记,来部队后几乎每天都要哭鼻子,带我们的大班长安排他和我睡觉挨一起,当时我们睡着16人的大通铺,有时开玩笑翻个身都要喊一二。晚上躺床上了,我就给做思想工作、开导,讲一些陕北老区贫穷人家孩子的日常生活,就这样在我动之以情地劝导下,很快转变很大。在我们退伍时,他留在了部队,在民航边防检查站工作。为这件事,他父亲还专程来中队看望过我。

由于训练强度大,我的饭量大,一顿吃六个馒头,一碗稀粥,当年关中地区喝玉米糊粥,还有一份菜。到周末适当的改善一下伙食,组织大家一起包饺子,对于在家从来没有进过厨房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件最头疼的事情,好吃难做。中队领导分组安排,有激励处罚办法,所以大家进步也很快,在部队荣誉胜过一切,正如战友之歌里唱的: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到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战友战友!这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友谊,把我们结成钢铁的集体,钢铁的集体!战友战友目标一致,革命把我们团结在一起,同训练,同学习,同劳动,同休息,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战友战友,为祖国的荣誉、为人民的利益,我们要并肩战斗,夺取胜利,夺取胜利!

新训6个月里,既有队列体能训练,枪法擒敌拳术,又有条例和时事政治理论军事知识的学习。为了提振士气,活跃气氛,我们除了技术比武外还经常开展一些歌咏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夜间安排集中看电视,除了看新闻,还看一些电视连续剧,1984年年底热播的电视剧《霍元甲》,重播的《上海滩》等。

为了提早适应工作,新训后两月里,边训练,边上哨,双人哨,两小时一轮,渭河边农村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出门就是地,周边村子里的穴地就在菜地里。那阵子村子里刚好有人去世了,就埋在大门哨楼边的菜地里,胆小的夜间上哨害怕,又加之训练的时苦,时不时要想一阵子家里的自由和轻松,有一次听着身边火车的鸣笛声,我和同乡战友还有过突发奇想,干脆爬上火车出老家,这也是个幼稚的想法。1984年,咸阳火车只能到铜川,即咸铜铁路线,现在回忆起来觉得可笑。

匆忙苦累的新训结束了,也可谓是夏练三伏,冬练了三九,经过了6个月的集训,战友们改变了原来的形象,具备了军人该有的样子,走如风、站如松、坐如钟,真正称得上英姿飒爽。半年训练结束已到了1985年,刚入伍时的上黄下蓝,帽徽是国徽的军装,已换成全身橄榄绿,大盖帽,图案由国徽盾牌、长城、松枝组成的新军装,换装后的战友们首先来一波威武照,记得那些天咸阳市北门口的照相馆生意火啦,各种彩色照争相亮相,也算是有生以来的最大荣耀,骄傲、自豪。相片第一时间首先给远方的亲人寄回去。

80年代通信几乎要靠书信来往,邮政收发,递送,偶尔要从城市往乡镇打个电话,必须是信中约好时间、地点,提前在电话机旁等候,从咸阳市到老家高家堡,书信最快要10天左右才能送达,现在可以秒变,接通电话声音图像俱在,体现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时代的方便快捷。

当年由于各方面工作出色,我被分配到大队部搞通讯工作,往返于支队和大队的各个中队,将不允许口头传达的文件和重要信息书信传达。火车通票,通信证,并有持枪证,特别重要的事情可特办。记得有一次在汽车客运班车上,短途车辆人多,甚至超员,那个年代出门几乎是没有私人自驾车的。我们几乎在班车上是不会选择座位的,让给了老百姓,过道中间人挤得多,有个长头发小伙,上车鬼鬼祟祟,我用余光盯着,过一会他挤在一个妇女身边,试图想伸手掏兜,我转身过去给撞了一下,小伙迅速缩回了胳膊,在就近的站点下了车,妇女这才摸衣服兜,意识到了刚才差点丢掉了钱物,扭头送我一句謝谢!那一刻我既开心又自豪。

在大队部期间,相对于中队业余时间较多,所以我报了中国逻辑语言大学函授班(两年期),充实了自己,更是为了填补没进大学门的遗憾,就这样我坚持认真地完成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史、中国古代史、形式逻辑、现代汉语、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行政管理学、法学概论等十余门课程,成绩合格,按时结业。大队部是驻守在一个广播转播电台区,院内有块醒目的大黑板,日常的宣传报道由我负责抄写,得到了台内职工和大队官兵的一致好评。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总队后勤部军人服务社选拔一名营业员,经大队、支队推荐,我如愿成为了首选。陕西武警总队机关驻地在西安市和平门外,军人服务社就在总队大门一侧警卫中队楼下,这就意味着我由先前的古都咸阳去了古城西安。工作岗位的调整,职责的不同,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军人服务社是服务于部队官兵和家属的便捷商店,同时也对外营业。由两名干部家属,我们两个战士为营业员,总队后勤处领导负责采购等对外业务联系,商品均为西安供销总库直接提取,可算得上一级批发零售店。服务社经营百货、烟酒副食居多,也有少量五金、针织品。省上主要领导家属也经常光顾,买些针织品,店铺不算大,知名度很高。记得当年有陕北神木县某公社供销社的领导慕名来到服务社,既然是老乡,乡音乡情俱在,我带着去省供销总库给批发了数量不少的一批货,老乡言谢后告辭。我在收款、发货、盘点记账,各种业务熟悉之后,觉得这项工作有点无聊,有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在首长们身边工作时,自然都相互了解熟悉。后来申请去了司训队,就是武警总队汽车驾驶员培训基地,从小有这个梦想。因为陕北贫穷的地方,八十年代前,道路很狭窄,车辆稀少,司机的职业就是当时的谚语:“方向盘一转,县长也不干”的职业。要想富先修路,后来在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的推动下,逐步实现了道路四通八达,适龄人员的驾驶证几乎可与身份证等同。彻底改变了八十年代前的县长都不换的高级职业——汽车驾驶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陕北煤田规模之前所未有的开发建设,我毅然回到家乡,成为在百米井下为祖国人民发光发热的淘金者。

时间倒回在1987年冬天,在和战友们依依不舍告别后,离开了我学习、生活、战斗的军营,踏上了回家的归途。人们都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现在仔细琢磨,这话颇有哲理,部队这所大学校,的确培养人、锻炼人、塑造人,我的言行举止、仪表形态,无时不渗透着军人的品质。

虽然我只是5700万退伍老兵中的一员,也曾经是普通的一个兵,但是我将用军魂铸就的身躯,三年做了一个武警战士该做的工作。和平年代,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每一次自然灾害和艰难困苦中,都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或许在您生活的小区门口,乘坐的公交车上,外出旅游的名胜古迹景点,不经意间身边会有一个曾经的人民武装警察,他们在默默地守护着你的安全。

战友们!让我们继续发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的井冈山精神;听党指挥、英勇顽强、艰苦奋斗、严守纪律的上甘岭精神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牺牲一切,若有战,召必回。无愧于“光荣之家”的荣誉,更无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退伍军人优待证》。人生证件几十个,但取得了这个证,我们将义不容辞终身奉献祖国。

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只要是为人民服务,不需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的智慧力量发挥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赞誉,就是为党的事业勇于奉献的人。就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新老交替,默默无闻,干着为祖国为人民而英勇献身的事业。

文章最后请允许我和我的战友再次倾诉一声:祖国我爱你!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