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的征途,我们义无反顾

2022-07-23 15:07王碧清胡华波
中华儿女 2022年5期
关键词:南方电网李鹏伏羲

王碧清 胡华波

2021年2月19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方电网公司”)研制的国内首个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国产内核的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实现量产。这意味着,我国电力工业控制领域的核心芯片实现从“进口通用”向“自主专用”的转变,即在电力二次设备核心元器件做到自主可控,并且性能更优,居于世界领先水准。

电力系统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完成发电、输电、配电功能的设备为一次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避雷器等,所带电压属于强电。二次设备,则是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保护的设备,如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配電自动化终端、一次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等,所带电压属于弱电。

过去,电网二次装备核心器件——主控芯片,长期由国外厂商垄断,涉及继电保护、自动化、信息通信安全防护装置等主网核心关键装置近千万台。数字化进程推进越深,对外技术依赖就越强,电网设备的安全如何切实保障?

“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如何下好“先手棋”、实现电力工业控制领域主控芯片的自主可控和长远发展?南方电网公司内,深耕电网多年的科学家、青年科研人员忧心忡忡,决心主动破局。

2013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指导下,现任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牵头,带领团队,踏上电力专用主控芯片的预研道路。习伟、姚浩、蔡田田等骨干力量逐步参与其中,在李鹏带领下,投身国产电力专用芯片的早期研制工作。

电网设备服务周期常在10到12年之间,需要不间断运行、不发生停电等。电力设备内一旦发生故障,要求能在毫秒或秒间,监测、隔离故障。另外,电网设备的应用环境更加复杂、恶劣,配电房常设在户外,既有高低温影响,也会受到电磁辐射环境的干扰等。复杂的多场景需求,对于芯片即时性、可靠性等性能要求更高,这都为芯片技术攻关带来新难题和挑战。

一次芯片技术路线讨论会上,团队在两条技术路线上产生分歧:一条是排除万难,做一款性能好、充分满足电网应用需求、依靠国产CPU的电力专用芯片;另一条则是直接使用国外芯片,在境外代工厂进行加工封测,快速实现芯片装备化。鉴于当时科研团队所拥有的资源、行业生态环境,第二条技术路线可以充分应用国外芯片完备的生态环境和成熟工艺,无疑是一种理性、合理的考量。

李立浧院士立场鲜明,“一定要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一定要目标远一点”“一定要不仅仅能够替代国外的芯片,而且可以实现技术超前”。李鹏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提出,在知识产权和加工生产上受制于人,难言自主可控和长远发展。

就这样,团队在李鹏强力领导下,在质疑声中,艰难踏上第一条技术路线——自主研发。至2016年,经团队验证,初期设定的技术路线可行,开始集中精力,攻克核心技术难点。

每当团队灰心丧气、止步徘徊,李立浧院士总会鼓励年轻人,不要怕、大胆尝试。他讲述过去带领科研人员,跨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无人区”重重障碍的经历。那时同样历经数年核心技术攻关,最终取得突破、实现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并将输电设备销售至海外发达国家。

团队成员感慨,“我们曾经很孤独、很难熬,但李院士的意志力比我们都强。他很有魄力,认准了一件事,就会义无反顾支持我们”。李立浧院士、李鹏认准了这个技术发展方向——发展自主可控电力芯片,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南方电网公司,都非常有意义,“这不仅是芯片技术的突破,也可以同时提升我国电网装备水平,推动电网装备升级换代”。

在李立浧、李鹏的积极协调下,南方电网公司从人员、资金等各方面给予团队支持。李立浧院士在不同场合,积极推介南方电网公司芯片装备化的重要价值和潜力,为团队年轻人站台、发声,坚信“国产芯片装备化”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对于电力专用芯片国产化,投入太早,可能会沉入海底;投入太晚,则“赶不上趟”。团队成员一边进行艰难的技术突破,一边“等风来”。2017年一次党委会议,议题是再度确立研发国产电力芯片,并进行相关项目申报工作。当时,国产CPU内核生态尚不成熟,是站在国家角度使用国产CPU内核并推动其发展,还是使用成熟完备的进口CPU内核?众人意见不一,有合作厂商表示,如果南方电网公司确定未来采用国产CPU内核来研发芯片,则要终止合作。面对不同的声音,李鹏一锤定音:“一定要用国产CPU内核,一定要全部自主化”。回荡在会议室里的答案,坚定、果决,为大家扫去徘徊的疑云。

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指南发布,电力专用CPU芯片及嵌入式操作系统写入其中。趁东风,团队蓄势待发。

2018年3月,在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电力系统终端嵌入式组件和控制单元安全防护技术”最后一轮答辩现场,南方电网公司团队因采用国产化技术更彻底、研制芯片性能指标更优,更符合数字化发展趋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018年底,研发计划申报结果尘埃落定,花落南网,研发国产电力专用芯片是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四周质疑声依然不绝于耳,觉得他们“搞不出来”。“不可能放弃,别人越不信任,越要把这个项目做好”,团队核心成员达成一致,不仅要把芯片设计出来,而且还要按时把芯片样片交付。

此时,从项目正式立项,到交付样片,只有不到12个月。

2018年12月1日,团队部分人员正在美国参加绿色能源方面的交流活动。这天,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被捕。得知这一消息,他们内心五味杂陈,悲怆之中混杂着孤勇,“核心技术靠别人靠不来,一定要把芯片搞出来”!

每天清晨8点、下午5点、凌晨2点,不到20人的核心团队成员三班倒。设计、流片、封装、测试……所有环节,大家与时间赛跑、抢抓进度。2019年3月,李鹏将芯片正式命名为“伏羲”,寄望“代表电网装备核心器件从零到一的突破”。

2019年9月底,“伏羲”样片正式交付,进度和速度快得惊人,也再度带来质疑。10月的一天,一名项目责任专家“空降”芯片应用现场,突击检查进度,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使用样片进行测试,样片尚未研制成功的传言不攻自破。11月,相关配套装置生产完成;12月,开始投入初期验证、使用。

为尽早解决国家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李鹏等人决心将国家项目试制的芯片尽快进行量产。在示范验证时间及场景还不是特别充分的条件下,进行这样的突破,意味着风险和挑战。时间短、压力大、任务重,李立浧院士对团队成员说:“我们只有加快速度,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应用需求。不要踌躇不前,不要有所顾忌,失败了也是经验。”李立浧院士同时向南方电网公司提出,要把团队的资金、人员配置好,让大家“安安心心干事情”。

一名团队成员,父亲病重,需要动手术,她坚持没有请假,其弟弟不得不从深圳赶到广州的医院陪床。一名成员,在西藏因高原反应,正在打点滴,接到公司电话后,立即举着吊瓶,找到一家网吧,开始修改方案。一名成员,爱人生宝宝这天,还在主持线上工作……

一名团队骨干说:“我们就是在做该做的事、我们认为正确的事。大家除了对工作的责任,还有对梦想的追逐。”踏入电力专业芯片研制的“无人区”,一步步构建自主可控的生态系统,实现设计、制造全链条国产化,团队成员秉怀责任与使命,倾注心血与汗水,终于迎来转机。

在南方电网公司资金、人员支持下,“伏羲”团队历经一系列攻关和突破,将芯片综合性能提高到过去进口芯片的1.5倍。在抵御网络风暴方面,团队也通过一系列技术方案,满足电网控制业务量大、数据需要实时处理的需求,将抵御网络风暴的能力提升60倍,进一步提升电网二次装备的装置和性能。

由科研成果到量产,团队最熟悉其中的兇险,称这一段路为“死亡之谷”。“死法有很多种,性能、现场条件、价格、市场手段……成功的,不到0.1%”。

踏入市场、推介“伏羲”芯片初期,“伏羲”几经冷眼。团队成员也理解:“国产芯片需要机遇,很多设备厂商已经使用进口芯片,而且运转得很好,一时间很难替换为国产芯片”。

一次,一家公司最初同意使用“伏羲”,但用起来发现“有些不顺手”,又考虑到更换掉过去的进口芯片、重新搭建系统也要投入不小成本,想要放弃。团队一次次登门,提供技术支持,并逐步搭建起技术平台。团队成员一句“我们支持你们把芯片用好,让装置性能更优”,渐渐打消对方疑虑。

还有一家公司,将信将疑地使用芯片后,出现故障,查找很多次都找不到原因。团队得知后,立刻派去芯片研发技术人员,经过探查,发现是程序使用问题。看到问题顺利得到解决,对方说:“你们真的很牛!”

……

正如团队技术负责人习伟所坚信的:“所有的事情看大势,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我们相信路是对的,任何困难和波折就都能克服。我们始终坚信,终归是有机会的。”

2021年至今,团队的付出得到越来越多认可,“伏羲”芯片逐步应用于继电保护、变电站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等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吴汉明、李立浧,以及国家科技部责任专家一致认为:“基于国产CPU核的电力专用主控实现了全面国产化,可以彻底摆脱欧美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限制,在电力能源等国家命脉行业推广应用更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对于国家信息安全和工业控制领域自主可控,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2021年底,“伏羲”芯片入选“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榜单。

李鹏常和团队成员说,“一辈子,就做一两件事”。十年磨一剑,坎坷而不易。每当团队成员遇到一个又一个难点与质疑时,因为“心中的信念”,他们选择扛过难关。“南方电网公司是站在国家角度,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把这件事做成”。当初李立浧院士的决策与判断,鞭策着团队,将家国理想化作现实。

与此同时,南方电网公司从制度等层面,不断为团队创造更好的创新氛围和发展环境。经过多年累积,在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背景下,南方电网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印发《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建设行动方案》,明确公司数字化转型目标和方向。2019年,南方电网公司进一步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历史机遇,成立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南网数研院”),进一步推动智能电网、数字南网建设。2019年10月,南网数研院芯片和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所成立。

2020年适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启动,团队成员明显感觉到,制度的灵活与务实带来生机和活力,“比如‘三能’,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在这个过程中,吸引了很多人才,也激励了大家干事创业积极性”。

2021年上半年,为进一步激发团队活力,推动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换齐头并进,芯片和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所改组为技术研发中心,包括芯片与智能终端、智能传感、人工智能与智能软件、绿色能源研发四支团队。

为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伏羲”芯片团队表示,将在新能源领域积极作为,解决新能源发展接入问题,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目前,除了在电力行业内得到认可和应用,“伏羲”芯片也逐渐辐射至不同行业领域,获得越来越多合作机会,“我们已经看到路越走越亮,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也会和直流设备一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南方电网李鹏伏羲
李鹏鹏书法作品
高速公路扩宽桥梁设计研究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伏羲结网打鱼
汉字的由来——伏羲造字
Creative Cram
伏羲画卦
cute pandas
基于HBase的配用电海量时序数据存取研究
一汽、南方电网等违反八项规定被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