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视角下的《读诗》

2022-07-23 15:08叶华娟
雨露风 2022年6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读诗

摘要:《读诗》不仅向读者介绍了诗歌的基本要素,还带领读者深度感受了诗歌的魅力。文章基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对《读诗》中的章节《诗与画》进行分析,认为文本内在逻辑性有助于读者调动先前经验快速理解文本内容,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中国读者与西方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诠释有所不同。真实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互动是一个双向持续的过程,然而作者有时忽略了真实读者的需求,造成真实读者与文本互动的阻碍。此外,读者反应批评可与诗歌教学结合,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与文学批评能力。

关键词:读诗;读者反应批评;文本意义;隐含读者;诗歌教学

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的彼得·巴里教授的《读诗》是一本入门级帮助诗歌初学者探索诗歌奥秘的著作。巴里教授用诙谐直接的语言清晰阐述了诗歌的关键要素,涵盖了不同类型的诗歌,从传统形式到创新艺术,不仅向读者展示了诗歌的诗行、韵律、意象等诗歌基本要素,还将探究视角延伸到诗歌与视觉、诗歌与时空、诗歌与理论等问题,斯坦福大学的玛乔丽·帕洛夫称赞这本书为“绝妙的经典著作”。作为读者,在阅读这本文学作品时,除关注作品本身传递的讯息外,还要关注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不仅是阅读文本,而是作为一个参与者与文本有互动。文章将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分析批评《读诗》中的一章《诗与画》。

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被民主化浪潮席卷的西方学界,批评家们认为有必要倾听读者的声音,而不只是关注作品文本或作家。读者反应批评理论重视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即读者对作品意义的建构作用。当代美国文论家斯坦利·费什是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看待文本与读者的关系上,他认为,解释是一种重新构建意义的艺术,“解释者制造了诗歌本身”,[1]52这也就意味着读者的参与让诗歌真正成为了诗。文学作品无论多么详尽都需要读者的想象来进行欣赏和评价,读者有时无意识地参与了想象,有时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理解和欣赏作品。德国学者伊瑟尔也认为文本是阅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是阅读和阐释文本的重要一环,[2]31但他更强调读者在阅读和阐释作品时不能脱离文本的框架,即必须按照“文本的指令”。[3]15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赋予读者解读文本的价值,但由于读者身份的不同,也造成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总体来看,读者反应批评各流派都不认为文本属于作者一个人,而是肯定读者参与建构文本意义的重要作用。

二、解读《诗与画》

在《诗与画》一章中,巴里主要向读者阐述了什么是艺格敷词。“艺格敷词”即“以文述图”,是西方文学史、美术史和修辞学史上一种源远流长的、对某一物品(主要是艺术作品)或某个地方进行形象描述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方法。艺格敷词试图通过文字创造画境般的艺术效果。

费什认为人们“原来是把这个句子当作一段话语而加以评论”“现在则已变成对它的经验进行叙述”。[4]96他指出意义是话语的一种功能,改变了意义的涵义,将“这个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改变为更具有动作意义的“用这个句子做了什么”。[5]137整体来看,这一章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艺格敷词的源来、历史及表现形式,接着描述了这类诗歌的特点;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三首艺格敷词:杰里米·胡克的《南安普顿码头的照片》、保罗·杜肯的《阿诺菲尼婚姻》、查尔斯·考斯利的《伊甸之岩》。由于文本话语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所以其中的词及语句的排列顺序可以直接影响读者的主观感受,而这种反应与感受的产生,与读者脑海中的思维逻辑和结构相关。[6]75在阅读本章前,大多读者对“ekphrastic”不了解,因此开头对这类诗歌的定义和历史介绍使读者基本掌握这类诗歌的基本知识。在讲解艺格敷词历史时,读者可以得知济慈的《希腊古瓮颂》、罗伯特的《我的已故公爵夫人》等比较知名的诗歌都属于艺格敷词,这些诗歌之前储存在读者的脑海中,当再见时,便会激起读者回忆,让人产生熟悉的感觉,帮助人们快速掌握艺格敷词的分类,读者接着可以更好理解下文中艺格敷词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文段中都有明显的序数词提示,这也体现了《诗与画》这章语言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读者更易掌握文本的脉络走向。第二部分的文本是作者对三首诗的解读,三首诗分别对应了前文提及的此类诗歌特色。这一部分有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读者会不自觉地跟随作者的分析来理解例诗,在作者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回过头阅读诗歌,容易忽略读者本人对诗歌的感受。例如作者认为 “伊甸之岩”这个题目有超脱世界之感,这个理解对于像作者这样的西方教徒来说可能理所当然,但是对中国读者来说,首次看见标题时,可能并不会联想到这种层次。此外,这首诗的时态基本上是一般现在时,西方读者认为用现在时会显得这首诗画面更加生动,但中国人并不会有这种感受,因为中文时态的表现不是通过词性变化,所以中国人很难真切感受到英语一般现在时的魅力。

伊瑟尔提出“隐含读者”概念,这类读者“预含使文学作品产生效果所必需的一切情感,这些情感不是由外部客观现实所造成,而是由文本所设置”。[7]34隐含读者是一种内含于文本的结构,暗暗地引领真实世界的读者在文本的框架内来阅读,迫使真实读者不断对预期进行调整和更改,抓住文本的涵义。[8]117隐含读者意味着读者与文本存在双向流动的沟通关系,真实读者在閱读文本的过程中一点点修正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有限制地展开自己的想象,实现成功交流,达成作者预期的效果。但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及个人经验等内部因素的影响,真实读者的反应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例如《阿诺菲尼婚姻》这首诗描述了一对贵族新婚夫妻的画像,诗人设想人们都对这幅画很熟悉,因此这首诗的很多细节都是依据画像而来。尽管艺格敷词强调图像只是诗歌的辅助,但是对完全不了解这幅画的真实读者来说,这幅画想传达给读者的效果便会减弱。作者对这首诗的分析意义蕴含于隐含读者,真实读者刚开始是游离在文本之外,通过阅读,真实读者被迫接受、作出反应、修正并理解文本,并在下文的阅读中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伊甸之岩》的背景为诗人父亲在一战中死亡,诗人自身也深受二战服役的影响,但是作者在分析时并没有点明这一背景,使读者难以理解诗人的痛苦,显得作者对诗歌的诠释有些突兀。

三、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在诗歌课堂中的应用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强调作品的意义在读者和文本的互动交流中产生。文学的本质是其人际的交流性,交流双方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且都具有重要性,在构成文学进程中,诗人的创造和读者的接受同等重要。

与英美小说相比,英语诗歌的教学在英专教学中授课难度较高,因为诗歌语言更精简抽象,涵义更丰富,其意义的解读对读者有更大依赖性。传统的诗歌教学倾向于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来介绍诗人的生平背景,并带领学生对诗歌进行朗读、翻译、诗体分析、主题分析等,使学生基本掌握诗歌分析技巧。由于效率、实用性等方面的考量,学生在诗歌课教学中更多的是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学习者,无法培养对诗歌的美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因此可以尝试将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运用于诗歌课堂教学,培养对诗歌文本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读诗》的语言直接明确,不仅可以当作经典文学作品来欣赏,还可以用作诗歌课堂的教材。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在学生和教材的文学作品之间搭建一个参与、解读和接受的平台。例如,在教授《伊甸之岩》时,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小组分工在课前调查诗人查尔斯·考斯利的个人背景及其时代信息,在没有阅读彼得·巴里对这首诗解读的前提下,分析作者的创作目的;其次,学生阅读巴里对这首诗的解读后,需要进行讨论或辩论,搜集到的信息是否能推断出与巴里的理解相一致的结果;除了书中的理解,大家在搜集的信息基础上是否还能从其他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解读;再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积极参与到诗歌再创作中,与文本充分沟通:《伊甸之岩》全诗主要运用一般现在时,如果改成过去时,对诗歌主题有何影响;这首诗歌主要关于诗人与父母的一些片段,学生可以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将这首诗改写为小说的形式,可进行删改,并注意细节;朗读这首诗歌时应用哀切的语调还是欢快的语调,以此让学生领悟诗歌的韵律如何与主题相配。这些活动可在课中或课后进行,旨在加强学生与诗歌文本的互动。从跨文化的角度看,这首诗体现了当时何种社会风貌,及“伊甸之岩”体现的地方特色。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在授课时承担的角色应为组织者,只需适当引导,给足学生空间。

四、结语

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视域下,由于《诗与画》文本内容陈列有一定的条理性,所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由浅入深地理解什么是艺格敷词,并调动自己先前的经验来构建文本意义,但由于读者群体的身份背景不同,中国读者可能并不能像西方读者那般感受到相似的文本意义。真实读者在与文本的交流互动中,是在不断地修正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不可否认的是,作者有时并没有考虑真实读者的需求,使得真实读者对意义的诠释与该作品隐含读者的引导相冲突,造成了真实读者与文本互动交流的障碍,减弱了文本应该传达给真实读者的效果。

彼得·巴里教授的这本著作不仅可供人们阅读欣赏诗歌的奥秘,还可作为诗歌课堂的教材提高同学的诗歌审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诗歌教学的结合为文学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英语诗歌鉴赏力与文学批评能力。

作者简介:叶华娟(1997—),女,汉族,广东惠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文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斯坦利·费什.文学在读者:感情文体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ISER WOLFGANG.Prospecting:from reader response to literary anthropology[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9.

〔3〕JEFFERSON A,Robey D.Modern literary theory: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M].London:Barnes&NobleBooks,1991.

〔4〕斯坦利·費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M].文楚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王锺陵.论读者反应批评[J].学术月刊,2014,46(8): 135-143.

〔6〕史节,张俊锋.增敏还是过敏—读费什《读者中的文学:感受文体学》[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5):74-77;83.

〔7〕ISER W.The ar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7.

〔8〕刘识萌.读者与文本的交流障碍——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的《波士顿人》[J].国外文学,2014(2):116-125;159.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读诗
读诗的窗口
浅析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看花的人回过头来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