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电影《中国机长》字幕翻译研究

2022-07-23 15:08王巧华刘慧君
雨露风 2022年6期
关键词:字幕翻译

王巧华 刘慧君

摘要:电影《中国机长》讲述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9名乘務与119名乘客遭遇极端险情,在万米高空上面对强风、低温、座舱释压的几重考验,最终安全降落的故事。本文在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从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个方面分析该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

关键词:翻译转换理论;中国机长;字幕翻译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不可阻挡,全球各国都在交流传播文化。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形式,其字幕必定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字幕翻译的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但我国影视翻译起步较晚,影视翻译理论水平相对较低,几乎还没有自成理论体系。

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川航3U8633航班在出行飞行任务时,遇到极其危险的情况,机组沉着应对,安抚乘客,最终克服险阻,安全降落的真实事件改编。在万米高空,驾驶舱右舱前玻璃破裂,驾驶室的设备被破坏。座舱释压发生时,乘务长及乘务组立即执行释压处置程序,指导旅客使用氧气面罩,并训练有素地喊出:“请大家相信我们,相信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带领大家安全落地。”在这样的生死关头,这一队英雄机组的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一、翻译转换理论框架

翻译转换理论是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约翰·坎尼森·卡特福德(John. C. Catford)提出的。1965年,卡特福德出版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of Translation)一书。在这本书中,卡特福德给出了翻译的另一种定义:用一种语言(译语)的等值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并提出在此过程中,“翻译等值”是关键词,[1]而翻译等值并不意味着译者将原文的全部内容全部呈现,而是应将译文与原文的形式保持对应,并且寻求内容的等值。简言之,翻译转换理论也就是对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形式差异进行比较,并就两种语言的词汇、句法、语法层面的差异采用不同的转换策略。[2]

卡特福德将翻译转换分为层次转换(level shifts)与范畴转换(category shifts)两个方面。其中层次转化是指处于一种语言层次上的原语单位,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的译语翻译等值成分。也就是说,当目的语与原语不存在相同层次的语言单位时,应该进行层次转换,主要是指语法到词汇或者词汇到语法的转换。范畴转换包括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内部体系转换。[3]其中结构转换是翻译中最常见的范畴转换。类别转换也就是不同语言中的结构,肯定和否定,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会发生结构上的转换。单元转换是指原语中短语就可以解释清楚其想表达的意思,但目的语由于各种原因需要用长句才能表达完整意思,这时就发生了单位转换。在转换发生于体系内部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当原语和目的语具有形式上大致对应的结构,而翻译时需要译语体系里选择一个非对应的术语时,就可以使用内部体系转换这个词。

卡特福德用普通语言学的理论详细解释了翻译中的转换现象。翻译实践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翻译转换法。我们应该承认翻译转换存在的合理性,也就说没有转换就没有翻译。翻译转换是机器翻译的重要理论依据,从理论上阐释翻译转换,也有助于机器翻译的发展;同时翻译转换理论的理论部分分析原语与目的语差异时,对于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词汇、语法结构上的差异,从而进行翻译实践;但是对语篇、语义、风格、交际、文学等问题缺乏指导意义,也容易使文学作品失去文学性和趣味性。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有着普遍性和适用性的特点。[4]合理利用转换法,有助于提高译文的质量,能更清楚地指导译者写出使读者更易懂的译文,使原文得到更高、更有效、更准确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二、翻译转换理论在《中国机长》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电影字幕翻译就是英译汉、汉译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不停地发生语言间的转换,转换法在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根据转换理论在《中国机长》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一)层次转换

英语语言是形合性语言,注重结构上的紧凑;而中文是意合性语言,注重语义上的紧凑。层次转换是指处于一种语言层次上的原语单位,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目的语翻译的等值成分。也就是说,翻译时目的语中不存在原语言中所对等的表达形式时,需要发生词汇、语法层次的转换,主要是指语法到词汇或者词汇到语法的转换。

例1

ST:我三天了。

TT:This is my third.

例2

ST:你腰伤刚好。

TT:Your back pain just got better.

例1中译者将“我三天了”译为This is my third,实现了情境到词汇的转换,中文是意合性语言,[5]不在固定情境下的话,“我三天了”无法准确理解原语意思;而且“我三天了”在中文中可以称之为一个小短句,但英文是形合性语言,要求主语谓语结构全面才可成句。翻译过程中,译者将其译为This is my third第三天,这样既实现与上文的紧密联合,又符合英文的语言句式结构,使目的语观众加深理解。

中文语言中没有时态和语态之分,而英文又注重时态与语态。在例2中,“你腰刚好”表示的是过去的动作状态,所以将其译为英文时选择了过去时态,这样符合目标受众的阅读习惯,观众也会理解这些事是发生在过去的。

(二)范畴转换

范畴转换会分为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内部体系转换。

1.结构转换

结构转换包括语态的转换,中英文肯定和否定的转换。

例3

ST:你怎么这么早就打电话?

TT:Stop calling me so early.

例4

ST:注意点儿。

TT:Take care and don't hurt yourself.

例3发生的情境是一位乘客在清晨时接到电话时所说的一句话,表达出了不耐烦,以及反问的语气。译者将其译为stop doing sth,实现了中英文肯定和否定的转换,但原语和目的语的语气没有发生变化。如果直译为Why calling me so early?则表达不出原来的语气。这样结构虽发生变化,但可以使目的语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原语所想表达的情感。

例4英译过程中发生了中英文肯定和否定的转换。该句发生的情境是乘务长对其中一名乘务员表达关心时所说的话,英译后,也就是take care of yourself,再加上don't hurt yourself,加上否定的后半句,增加其语气,表达出了乘务长的关心很强烈,这样可以让目的语观众对中国人之间的互相关心的温暖加深理解。

例5

——我喜欢你。I like you.

——可我不能说话。I'm mute.

——我也一样会喜欢你。That doesn't change anything.

例5是在飞机失事危机关头,一位男乘客向一名不能说话的女乘客表达内心的倾慕时发生的对话。男乘客向女乘客表达了自己心中的爱意,但女乘客表示自己不能说话,男乘客回答说“我也一样喜欢你”,男乘客表达的意思是,不会说话没关系,不会影响喜欢这件事,如果直译为I like you, too目的语观众可能会产生疑问。这时英译时进行一个结构的转换,肯定转换为否定,“那并不能改变任何事情”,这样符合目的语观众的语言思维,加深理解。

2.类别转换

类别转换,即词类转换。由于中文是动态性语言,英文是静态性语言,故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词类发生变化,或许是名词转换为动词,动词转换成名词等,这样也可以打破原语的语言结构,重新组合目的语的结构,使译文通顺、流畅,避免“翻译腔”。

例6

ST:今天7点到9点,这个强对流云团将会对该区域的航路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TT:Between 7 to 9 o'clock, these clouds will affect planes passing through the area.

在例6中,“影响”一词在中文中是多词类词语,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但在上例句中,可分析得到“影响”一词为名词,而在译语中译为了动词。名词译为动词,这样更符合目的语观众的语言习惯。

例7

ST:请相信我们,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

TT:Please trust us, we are trained professionals.

在例7中,译者打破原语句法结构,重新组合构成新的语言结构,将“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译成“我们是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英文语言注重形合,如此一来,就符合了这个语言特点,更加符合目的语观众的阅读习惯。

3.单位转换

单位转换也就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将句子转换为短语,短语转换为单词,反之亦然。

例8

ST:不说话。

TT:You don't need to say anything.

在例8的句子中,译者将“不说话”短句译为长句You don't need to say anything,实现短语转换为句子的单位转换。中文句式多用短句,短小精悍,但英文则多用长句,汉译英时,英语须用长句,增添连词、介词或短句解释才能完全表达中文短句的意思。这样处理既符合英文的句式结构,又符合目的语观众的语言习惯。

4.内部体系转换

内部体系转换指的是“结构相似,但词非对应”。在翻译过程中,原语和目的语的结构大致相同时,由于英汉语言的文化背景、理解思维等不同,会引入目的语的相对应词,以求翻译的准确性,这时候翻译的内部体系转换就发生了。

例9

ST:如意吉祥。

TT:Blessings and good luck.

例10

ST:一个端茶倒水的,哪来的自信?

TT:Nothing but a waitress, what makes you so special?

例9中译者把“如意吉祥”译成了Blessings and good luck最大限度地运用了英文中与原语最相似的词汇,最大限度地表达了原语想要表达的意思。

例10中,“一个端茶倒水的”译为Nothing but a waitress。在中文中,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古代王宫贵族家中均会有丫鬟、奴仆,这些人就会为主家做“端茶倒水”的活计,虽然现在已经摒弃了这种陋习,但不免有些人还是会有这样的潜意识,认为“端茶倒水”的活计是不太体面的工作。在译文中,Nothing but a waitress更符合英文的结构,这样进行内部转换,不仅可以传达出原文的意思,还能让目的语观众加深理解。

三、结语

本文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讨论了电影《中国机长》字幕翻译的翻译转换的实现过程。首先探讨了层次转换,接着又探讨了范畴转换。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对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逻辑清楚,内容客观明确,但在电影字幕翻译界的发展不是很迅速,运用该理论讨论电影字幕翻译的论文仅十几篇(知网数据)。通过分析探讨,卡式翻译转换理论确有不足之处,其过于关注不同语言微观上的差异,却忽略了翻译的主体、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翻译的目的等因素。本文探讨了翻译转换理论在电影《中国机长》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希望对翻译转换理论在字幕翻译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4-80.

〔2〕吴丹.翻译转换理论下电影《八佰》英译字幕翻译研究[J].今古文创,2021(46):121-123.

〔3〕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M].London:Routledge,2001:87-88.

〔4〕武麗欣.翻译转换理论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京华烟云》为例[J].现代交际,2021(18): 88-90.

〔5〕武峰.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67.

猜你喜欢
字幕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纳尼亚传奇:凯斯宾王子》字幕翻译
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看影视剧字幕翻译的娱乐化倾向
直译与意译在英剧Townton Abbey字幕翻译中的相关思考
目的论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从《破产姐妹》看美剧字幕翻译者的限制与选择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字幕翻译中幽默元素的翻译
儿童电影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