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童年的梦境

2022-07-23 15:08李璐
雨露风 2022年6期
关键词:童年工笔画梦境

摘要:通过回顾儿童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整理周雪的绘画历程,重点研究了周雪的“游·梦”系列作品呈现的独特表现风格。通过网络查找大量的文献以及图像资料研究,发现她的独特审美体现在纯粹的构图、个性的造型以及奇幻的主题叙事上。她以儿童视角看待客观世界,挖掘内心情感,体现对儿童的关爱,对童年的追忆。“游·梦”系列作品运用想象与夸张的手法,编织出温柔而又美好的遐想。其独特的构思与呈现方式为当代儿童题材工笔绘画注入了鲜活的血液,极具审美研究价值。

关键词:工笔画;儿童;童年;梦境

工笔画在中国画艺术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其中,人物画成就突出。古代的工笔人物画一般以道释和仕女题材为主,儿童题材的工笔绘画相对较少,直到宋朝才出现了专门描绘儿童主题的工笔画,称为“婴戏图”。此后婴戏图便在宋画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将儿童作为画面主体,表现儿童的活泼与童真,同时也表达人们对生命不息的追求。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工笔人物画的审美价值。当代的工笔人物画融合传统的作画方式,同时借鉴外国艺术的绘画语言,呈现不一样的形式和审美趣味。艺术家们通过描绘梦境和想象的场景来诉说个体的情感以及对当代社会的思考。[1]展现独特个性,重视精神情感世界。如今,儿童题材的工笔绘画蓬勃发展,除了体现时代特征外,还代表一种社会责任感,呼吁人们关心儿童群体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画家通过刻画儿童抒发对赤子童心的追求,对美好童年的追思。

一、周雪的绘画之路

周雪,当代工笔人物女画家,生于安徽宣城,成长于书香门第,其父周清源为当代资深的中国画家。儿时起,她深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对画画有着炽热的感情,在父亲的启迪下,她学会以画者的眼睛观察世界。幼时的生活环境和童年经历对其绘画创作之路提供多姿多彩的回忆与素材积累,文化馆大院的热闹繁华时常令她流连忘返,有趣的马戏团动物表演、精彩的唱戏杂耍、神秘的魔术表演等让她兴趣盎然,打弹弓、爬树、角色扮演等游戏皆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中学时期她沉迷于工笔重彩人物绘画,并以此为方向进行探索,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后她便前去北京,进修于中国重彩画高研班,拜师于当代工笔重彩画大家蒋采萍先生。在绘画技巧与理论上得到大幅提升后,她逐渐摸索出一种具有个人特色的绘画风格,先后创作出多个系列作品。最初,她主要描绘古典仕女,即“美人”系列,内容风格以戏曲和汉服文化为主,摆脱传统仕女画的程式化特征,深受人们喜欢。“美人”系列取得一定成果后,她又构思并陆续创作以童年经历和梦境为主题的“游·梦”系列。

二、“游·梦”系列作品欣赏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童年经验与艺术创作有着重要关联的思想,一个人的童年经验可以为他的整个人生定下基调,并规范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宿因,在个体发展史上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2]周雪的“游·梦”系列作品便是她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童年记忆是其创作源泉。赏周雪的画,总能让人在嘈杂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一丝慰藉,值得细细品味,“游·梦”系列的作品能引发人对童年的无限追思,仿佛在品读一本童话故事书,触动着心灵的柔软。

(一)构图中的纯粹

中国画历来讲究“经营位置”,主观取舍。在画作创作过程中,对于画面的营造,并不需要将其完全呈现出来。尤其是一些本身就不具备具体形象的事物,也很难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进行描述。这时,以留白的形式进行创作能给观者留下想象空间。[3]周雪的“游·梦”系列作品如一种简洁式的童话,构图上大胆取舍,主要刻画人物,背景留白,给人无尽想象。构图上虽借鉴西画摄影取景的方式,但整体比较循规蹈矩,不过分追求形式和构成,安静而舒适。画作中大部分为儿童肖像画,将人置于近景描绘,为画到胸腹部位左右的半身像,少部分为全身像,稍微拉远镜头。不论是近景式的肖像画还是远景的全身像,都没有繁细的大场景,众多肖像画中单独将儿童作为画面的主要视觉对象,使背景留白,没有较多穿插与层次,人与物像相融为一个整体。《游梦·你看不到的世界》和《游梦·我想去看海》中,两个小男孩一左一右侧身,为半身胸像的形式构图,侧身状态自然轻柔,不刻意为之,头上的小动物与男孩们融合成一个共同体,不带任何背景,观者也在这留白的背景中,随他们的目光展开遐想。这种纯粹的构图,就如同孩子般纯净的内心世界,使人心曠神怡。

(二)造型中的个性

周雪创作时完全将自己代入一个天真、充满好奇心的儿童视角去看待客观世界,融入自己趣味的童年记忆。林格伦在表达儿童文学的感悟时这样说:“孩子们在作品中看到他们自己。”[4]这一系列作品便能看出她童年时期的自己,画面中儿童造型极具个性,人物写实而生动,她无意于尝试人物造型的夸张表现,只是在五官相貌、眉羽鬓发间去探寻一种新的美的构成法则。[5]他们好似童话故事中的角色,而这与众不同的个性则体现在服饰、发饰、妆容以及五官表情上。首先,服饰与发饰带有浓郁的童话风格。《游梦·身中魔咒》中,女孩身穿开领的欧式复古微褶裙,裙子细密平铺重复的植物纹样,脖子戴着透明的白色百褶圈环,头发挽起,梳着多股小辫,顶着嵌有珍珠的复古圈纹礼帽,帽子上的透明网纱遮掩着女孩的上半部分脸,整体的装扮如同一位优雅的小公主。其次,儿童的面部妆容充满趣味,《游梦·在那个夜晚,想念你1》中,纯粹的黑色背景中,一头向上蓬起的白色长发下,是一张可爱而又美丽的脸蛋,小女孩微闭双眼,眼角画着拉长的红色眼线,下嘴唇唇瓣中点有一个红色小圆点,在复层百褶荷叶领的映衬下,显得清秀静美。再者,人物五官的刻画上,尤其是眉眼,展现了周雪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处理手段,其中短促的眉毛是周雪人物画中最具个性的标志。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眉毛便是窗帘,灵动的眉眼则传递出人物的情感。《游梦·迷迭香》中,短发小女孩脖子斜扭向一旁,双眸直直地望着前方,眼白较多,若即若离,如同猫的眼睛般深邃而迷人,她的小嘴微噘,若有所思,欲言又止,仿佛站在身旁向人表露着心中忧愁的小情绪。

(三)叙事中的奇幻

儿童总会有着各种奇思妙想、天马行空,梦境则是丰富脑洞的延伸。梅特林克说道:“每个梦都是这永恒当下的某些情景或事端的部分意识,这些事可能是过去的,现在的,或未来的。”梦将主体记忆、幻想的不同事件、意象、符号组织成一次别样的叙事和表现。[6]“游·梦”系列则是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而展开的丰富想象,构成叙事。故事叙述感除了依靠奇趣的服饰穿搭和生动的五官表情刻画外,关键的一点便是画面中元素的运用,色彩的氛围烘托。

1.夸张与拟人的元素

夸张与比拟是文学作品常用的修辞手法,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客观物象的特征进行夸大或缩小;拟人,则是把客观物象人格化,它把非人的生物、无生物以及抽象的思想概念等比拟成人,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说话的能力,等等。[7]在绘画作品中这些手法同样也适用。“游·梦”系列作品不过分夸张人物形象,而是喜欢将动物、玩具赋予生命。它们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表情生动,与儿童和谐相处,他们彼此眼神交汇、心灵契合。《游梦·奇怪的谎言》中,被夸张放大的鸟儿,超过了女孩身形。它头顶趣味蕾丝小帽,瞪大双眼,带着一丝好奇,身着兔子睡衣的女孩抬头望向鸟儿,似乎想向这个朋友诉说内心小秘密,一旁的蜥蜴紧挨着鸟儿,嘴角上扬,目光凝聚,准备洗耳恭听。《游梦·6号公园》中,女孩骑于大蜥蜴之背,双手向前比划,大蜥蜴眼神望向背后的女孩,目光坚定,一切听从女孩指挥。这些动物的形象被夸张放大,同时也被人格化,超出了客观规律,虽然怪诞,却充满奇幻效果,增强了故事感,它既存在于现实,又在梦的旅途中被加以改造。

2.雅致与靓丽的色彩

马蒂斯曾说:“如果线条是诉诸于心灵的,色彩则是诉诸于感觉的。那你就应该先定线条,等到心灵得到磨炼后,它才能把色彩引向一条合乎理性的道路。”[8]周雪的用色十分舒适,线条匀细,与晕染的色彩融为一体,形成色块。画面中既有雅致色,也有欢快的明亮色,这些不同的色营造不一样的故事氛围,或欢快或黯淡,或神秘或纯粹。《游梦·幸福在哪里》中,女孩穿着一身朱红色斗篷,在没有任何场景的画面中,周雪直接将背景处理成平整黑色,靓丽的红与沉稳的黑形成强烈的对比,凸显女孩形象,红与黑的配色中,营造一种撼动人心的氛围,如同童话故事中的小红帽,在一片黑暗之中寻找幸福的光,坚韧而深邃。《游梦·我不是天使》中,男孩头戴红色魔法帽,肩上长着一双白翼,头部面向蓝色墙壁,背对正面,整体为蓝色冷调,墙壁的湖蓝和翅膀的冷白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而朱砂色的小帽子则成为冷色调中的唯一暖色,强烈的对比和颜色面积的占比烘托出男孩内心深处的低落,他似乎在逃避一些现实而黯然伤神。这些色彩的运用如同身处童话梦境,向观者细细叙述着奇幻的故事,引人深思。

三、结语

总的来说,“游·梦”系列作品作为儿童题材的工笔画,具有明显的周雪式个人风格,尤其是她对人物和物象的选择以及形象处理,反映时代特征而又个性鲜明。画面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略带一点超现实主义的倾向,却没有过分的荒诞怪异,真实与奇幻并存,反常而又合道,是一种柔和的童话式美学的工笔绘画。艺术是感情的集中体现,绘画作品被创造出来除了反映时代特点和鲜明個性之外,往往极具浓厚的情感内涵。“游·梦”系列作品深刻地表达了周雪对童年的无限追思和对赤子童心的追求。她以孩子的视角和真挚的童心去看待世界,做着奇幻童梦,在童话般的梦境中尽情徜徉,叙述青春往事。同时,从她对儿童的细腻描绘能够看出她对儿童的关怀和爱护,儿童的一个皱眉、一个眼神、一个笑容皆看在心里,与之共情,从而表现于画面。总之,周雪的“游·梦”系列对当下的工笔人物画,尤其是儿童题材的工笔画发展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是对工笔人物画题材与审美表现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值得细细品味和挖掘。

作者简介:李璐(1998—),女,汉族,湖南湘乡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1级研究生在读。

参考文献:

〔1〕李佳宁.超现实表现形式在童话题材工笔画中的再探索[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20.

〔2〕刘孟远.游走于梦境与回忆之中从童年记忆谈艺术创作[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3〕白金凤.中国画留白艺术的内涵解析[J].大众文艺,2021(18):44-45.

〔4〕丁金妤.中国现当代童话审美探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4.

〔5〕周雪.仙·踪——周雪新古典美人画集[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21.

〔6〕占跃海.从“梦境叙事”到“梦境制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02):77-86;210.

〔7〕刘剑平.浅析现代童话幻想美的艺术特征[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17):69-71.

〔8〕刘玉.当代新工笔色彩语言形式解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01):30-31.

猜你喜欢
童年工笔画梦境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绝美海滩
梦境
白昼之月
陈孟昕工笔画作品
为孩子再造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再议回归快乐童年
美育——让孩子的童年更绚烂
再造一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吴绪经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