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抚养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2-07-23 15:00唐丽娟袁正吴冠阳
社会科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介效应

唐丽娟 袁正 吴冠阳

〔摘要〕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对亲子抚养与孩子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使用中介效应分析法,探讨亲子抚养影响孩子发展的机制。以孩子学业成绩作为孩子发展的代理变量,结论显示,亲子抚养对孩子学业成绩有显著正向影响,以认知能力作为中介变量,中介效应显著,亲子抚养通过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进而影响孩子学业成绩,中介效应占到15%左右。本文使用不同的变量表示亲子抚养,结论依然稳健;对七年级、九年级的分样本回归也符合理论预期,亲子抚养对城镇学生的影响比对农村学生要大。

〔关键词〕亲子撫养;孩子发展;中介效应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22)04-0115-12

一、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是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媒体称他们为农民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0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560万人,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子女要么随迁,要么成为留守儿童。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达到1429.73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034.86万人,在初中就读394.88万人。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留守儿童的抚养和教育问题关系到数百万家庭和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幸福。虽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留守儿童有一定的支持政策,但家庭的亲子抚养谁也取代不了。

本文关注亲子抚养与孩子发展的关系。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隔代抚养。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人的认知和IQ的90%是0到3岁发育决定的,到了3岁,基本上大脑已经定型,有句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如果错过了认知和IQ发育的最佳阶段,孩子的智力发展将受到影响,而智力水平会影响人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和职业发展。

很多研究发现隔代抚养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心理和性格发展。隔代抚养和亲子抚养对孩子发展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本文以学业成绩作为孩子发展的代理变量,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数据研究得出,孩子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以及总成绩均与亲子抚养呈显著正向关系。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亲子抚养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进而影响其学业成绩。

现有文献对亲子抚养孩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学领域,即亲子抚养对孩子智力发展、行为、情绪、沮丧、焦虑、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的影响;二是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研究亲子抚养对孩子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了这两个方面,分析亲子抚养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以认知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分析亲子抚养对孩子学业成绩影响的传导机制。本研究对家庭的孩子抚养决策和国家制定扶持儿童成长的政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本文的结论,家庭应该尽量亲子抚养,国家在制定扶持儿童成长的政策时应包括扶持亲子抚养的内容。

二、文献综述

罗斯高(Scott Rozelle)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很多孩子处在与父母分离、智力发育迟缓的危机之中。农村幼儿认知滞后的重要原因是监护人缺乏刺激性的养育行为。大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读书、讲故事、做游戏、唱儿歌之类的智力刺激。从分娩前四个月到出生后,农村孩子缺乏足够的文化刺激,与在城市里长大自小得到家长智力刺激的孩子相比,在智商上的差距从4岁便开始显现。因此,他呼吁外出打工的母亲回到家中,呼吁国家和政府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农村孩子的健康项目和养育项目。詹姆斯·赫克曼、罗斯高:《世界经验对中国儿童早期发展的启示——罗斯高(Scott Rozelle)与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的问答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年第3期。诺贝尔奖获得者James Heckman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国家和家庭投资0至3岁的孩子,回报率是最高的,在0—3岁,投资1块钱有18块钱的回报,对3—4岁的孩子投资1块钱有7块钱的回报,对小学生投资1块钱的回报是3块钱,对大学阶段投资1块钱的回报只有1块钱,对成人投资的回报是负的。J. Heckman and A. B. Krueger,eds., Inequality in America: What Role for Human Capital Policies?Cambridge, MA:MIT Press, 2003, pp.77-237.

Smith和Palmieri使用SDQ量表测量发现,祖父母抚养的孩子比父母抚养的孩子有更多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由亲属(Kinship)抚养的孩子也类似。G.C.Smith and P.A.Palmieri,“Risk of Psychological Difficulties Among Children Raised by Custodial Grandparents,” Psychiatric Services, vol.58, no.10, 2007, pp.1303-1310.隔代抚养的孩子有两个方面的不利因素,一是父母方面,PinsonMilburn等指出,父母可能死亡、生病、离婚、被监禁、未婚生育、药物滥用、虐待儿童等,这些原因被迫将监护权转移到祖父母身上,这些孩子可能受到产前的毒害、儿童创伤、缺少与父母的亲子互动、家庭冲突、对未来迷茫和社交羞耻感,这给孩子增添了精神压力问题。M. Pinson, E. Fabian, N. Schlossberg and M. Pyle, “Grandparents Raising Grand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vol.74, 1996, pp.548-554.上述父母层面的原因我国也存在,但不是主要的,我国的留守儿童和隔代抚养主要是父母要外出务工造成的,这些孩子精神上的压力要小得多,主要是缺少与父母的亲子互动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二是祖父母方面,这些祖父母不得已承担起孩子父母的角色,他们被挤占了时间,计划不得不改变,角色模糊,具有矛盾情绪。祖父母可能得不到充足的帮助、具有社交羞耻感、孤立、被迫打乱休闲和退休计划、年老不便、迁怒于孩子的父母、经济紧张,这些祖父母更容易焦虑、易怒、生气甚至做出不当行为,这些心理上的压抑导致不正常或低质量的养育,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不利的。F. J. Elgar, P. J. McGrath et al., “Mutual Influences on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Child Adjustment Problem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vol.24, no.4, 2004, pp.441-459.Ghuman等的研究发现,233个在社区心理健康中心接受治疗的年轻人中,有22%是祖父母抚养的。H. S. Ghuman, M. D. Weist and M. E. Shafer,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ally Disturbed Children Being Raised by Grandparents,” Psychiatric Services, vol.50, no.11, 1999, pp.1496-1498.Dubowitz等发现,由亲属抚养的孩子也同样面临行为、情绪和上学有关的问题。H. Dubowitz, R. J. Sawyer, “School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Kinship Care,”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vol.18, no.11, 1994, pp.899-911.Hayslip等分析美国家庭调查数据发现,与亲戚住在一起的孩子比父母抚养的孩子有更差的行为、情绪和身体健康问题。相较于亲子抚养,非亲子抚养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行为障碍、认知能力较差等问题。B. Hayslip and P. L. Kaminski, “Grandparents Raising Their Grandchildre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Suggestions for Practice,” The Gerontologist, vol.45, no.2, 2005, pp.262-269.

Ehrle和Geen指出,11%的6—17岁亲属抚养的孩子存在行为或者心理问题(如沮丧、焦虑和社交恐惧),这一比例远高于父母抚养的孩子。他们不安全感、不确定感以及无归属感的比例也较高。亲属抚养儿童在学校的表现不是很好,他们更容易辍学,平均受教育年限要少2年。那些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容易出现早孕;当遇到挫折沮丧后,他们更容易想到自杀,更容易犯罪。J. Ehrle, and R. Geen, “Kin and NonKin Foster Care: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Children & Youth Services Review, vol.24, no.1, 2002, pp.15-35.ONeill发现,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更容易生活贫穷,更容易出现情感和心理问题,更容易在学校学习中出现麻烦,更容易在与他人相处中出现问题,更有可能出现身体健康问题,更有可能遭受生理和心理的虐待,更容易犯罪,更容易吸烟、酗酒、吸毒以及逃学。O. ONeill, Autonomy and Trust in Bioeth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319-395.Sun比较了无父母抚养家庭、父母双亲家庭、单亲妈妈家庭、继父或继母家庭的孩子教育、心理和行为情况,无父母抚养家庭提供了不利的家庭环境,如缺少父母职能和资源,这些导致孩子更差地成长。Y.Sun, “The Wellbeing of Adolescents in Households with No Biological Par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vol.65, no.4, 2003, pp.894-909.Solomon和Marx发现,传统核心家庭的孩子比隔代抚养的孩子学习更好,更少可能性留级,但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并不比隔代抚养的孩子在这些指标上表现更好。J.C.Solomon, J. Marx, “To Grandmothers House We Go: Health and School Adjustment of Children Raised Solely by Grandparents,” The Gerontologist, vol.35, no.3, 1995, pp.386-394.

汪萍等采用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DST(0—6岁儿童智力发育筛查量表)对443例1—3岁的隔代抚养儿童和443例1—3岁的父母抚养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隔代抚养组在运动方面的发展与父母抚养组差异不显著,而在社会适应、智力发展方面均显著落后于父母抚养组。因此,他们认为,隔代抚养对幼儿智力、心理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汪萍等:《隔代抚养对1~3岁婴幼儿智能发展影响的对照研究》,《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年第12期。認知能力越强的学生,学业成绩好的概率越大,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效应。李丽、赵文龙:《家庭背景、文化资本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东岳论丛》2017年第4期。郭筱琳研究了隔代抚养对儿童言语能力、执行功能、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以146名36—59个月儿童为追踪研究样本,与父母同住祖辈抚养对儿童言语能力、执行功能、心理理论的发展无消极影响,而祖辈单独抚养仅对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有消极影响。郭筱琳:《隔代抚养对儿童言语能力、执行功能、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一年追踪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第6期。戚海燕指出,隔代抚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有三个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二是情绪不稳定,控制情绪和调节能力差,意志品质薄弱;三是存在较多的道德品质问题,例如容易撒谎,和同伴发生冲突,行为处事能力较差。戚海燕:《祖辈抚养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因素分析》,《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李华彪、李丹认为隔代抚养的孩子无法理解父母的离开,他们焦虑、失落、愤怒和害怕。李华彪、李丹:《对隔代抚养下的幼儿心理初探》,《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6期。尚英楠认为,隔代抚养家庭的养大于育,儿童存在情绪困扰状况,对父母认同感较低。尚英楠:《亲子抚养与隔代抚养家庭儿童动力绘画比较分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祖辈对孩子抚养的观念与年轻人存在区别,比方说喜静而不是动,孩子可能缺乏活力和好奇心,害羞、不善于与人交往;祖辈对小孩子也可能过于溺爱,一味满足其物质需要,而缺乏精神管教。祖辈注重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缺乏在精神和道德上的引导,和孩子交流互动的频率较少,进而影响其社会认知的发展。由于祖辈年纪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往往力不从心。袁凯歌、牛更枫、范翠英:《隔代抚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第7期。韩志红、郭智慧研究发现,隔代抚养的农村儿童中孤独感的发生率要高于共同抚养和父母抚养的儿童,相对于父母抚养和共同抚养,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偏执、敌对、人际关系较差、焦虑、心理失衡等),且初中阶段隔代抚养农村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相对小学生更为严重。韩志红、郭智慧:《隔代抚养对农村儿童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华南预防医学》2016第2期。张月芳等认为隔代抚养不利于婴幼儿神经心理的发展。隔代抚养和父母抚养的两组婴幼儿的体重、身长、头围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12月龄时,隔代抚养组的语言能力评分低于父母抚养组。24月龄时,隔代抚养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及社交行为等能力上均落后于父母抚养组。张月芳等:《隔代抚养对婴幼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年第10期。徐炜芸、徐璐璐研究发现,亲子抚养的幼儿创造力显著高于隔代抚养的幼儿,尤其在独创性和精确性两个方面。徐炜芸、徐璐璐:《隔代抚养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第7期。李亚妮认为,隔代抚养的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不乐观,亲子亲密度较低;亲子双方信任不足,子女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低,不愿与父母分享心事,亲子冲突时有发生。李亚妮:《隔代抚养下的亲子关系分析》,《学理论》2010年第9期。郭文斌、陈秋珠将孩子抚养方式区分为父母双方抚养、父亲抚养、母亲抚养、他人抚养,结果发现不同抚养方式下子女行为问题存在显著的差异,父母亲抚养组的子女行为问题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父亲抚养组的子女行为问题整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这些行为问题包括分裂、抑郁、交往不良、多动、违纪、攻击性等等。郭文斌、陈秋珠:《家庭中的亲子抚养方式对子女行为问题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袁飞飞等发现隔代抚养的大学生在生理机能领域和一般健康状况领域的得分比亲子抚养的大学生得分低。袁飞飞等:《应用SF-36量表对隔代抚养大学生生存质量的研究》,《上海预防医学》2017年第8期。

很多文献研究了隔代抚养与亲子抚养在孩子身体心理健康、智力发育、行为问题等方面的差异,对教育成就和职业发展的研究较少,国内少有文献研究隔代抚养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现有研究多采取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亲子抚养与孩子学业成绩的关系,不但得出亲子抚养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也试图探索其传导机制。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库,样本较大,是全国性样本,可以使用语文、数学、英语、总分等具体数据,结论更有说服力。

三、数据与变量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设计与实施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型追踪调查项目,旨在揭示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宏观社会结构对于个人教育产出的影响。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调查了2013—2014学年初中一年级(7年级)和初中三年级(9年级)两个同期的学生,在全国随机抽取了28个县级单位(县、区、市)作为调查点,在入选的县随机抽取了112所学校、438个班级进行调查。本文使用的是家长和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共13648个观测。

因变量是学业成绩,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学生数据库提供了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总分可以由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加总得到。为了考察影响学业成绩的中介变量,我们采用“学生认知能力测试得分”作为中介变量。自变量是亲子抚养,数据库提供了问题项:“在你目前的家里,和你一起住的都有(多选):1.妈妈2.爸爸3.亲生兄弟姐妹4.祖父母/外祖父母5.其他亲属6.非亲属成员”,我们将至少选择了“妈妈”或“爸爸”的观测均视为亲子抚养,以此为虚拟变量,赋值为1;其他观测表示父母都不在身边,赋值为0。

数据显示,亲子抚养的孩子不管是认知水平还是学业成绩(语、数、英、总分)都高于非亲子抚养的孩子,见图1。本文接下来分析亲子抚养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

本文的控制变量包括受访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变量,如性别、健康状况、户籍;控制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亲或母亲的最高受教育程度、父母对孩子将来学历的期望;控制地区变量,以该省人均GDP表示。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对变量做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的观测比例是0.903,跟父母双方住一起的观测比例是0.782,认知能力评分均值为10.238,语文成绩平均为86.001,数学成绩平均为82.367,英语成绩平均为83.058,总分平均为251.425;男女生比例各約占一半;农村户籍样本占53.4%。

四、实证分析

1.基准回归

亲子抚养孩子的学业成绩是否比非亲子抚养孩子要好?这是本文要解决的关键命题。哺乳动物的特性是母亲养育幼崽,不只是哺乳、捕食喂养其长大,还要教会幼崽生存的本领。人进化为高级动物,社会性加强了,一雌一雄组建家庭,共同养育幼崽,小家庭还嵌入在祖代家庭甚至血缘关系社会之中,后者也能给养育幼崽带来一些帮助。在中国社会,血缘纽带关系较欧美社会更紧密,祖代抚养比较常见,但祖代抚养相比父代抚养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利特征,已有研究已经得出,亲子抚养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和心理健康。“子不教、父之过”“孟母三迁”等传统文化也是赋予亲子抚养主要的责任。为验证亲子抚养对孩子成绩的影响,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xycji=α+β*qzfyi+∑nj=1γjXij+εi(1)

分别以语文、数学、英语分数和三科总分作为因变量,亲子抚养(qzfy)是核心自变量,即是否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控制变量包括个体人口学特征变量、家庭因素和地区经济水平,采取OLS估计,使用稳健性标准误缓解异方差问题,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回归结果显示,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的孩子比跟父母都不同住的孩子成绩要好,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语文成绩要高出2.521分,数学成绩要高出2.695分,英语成绩要高出3.517分,总分要高出8.733分,都在1%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控制变量方面,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男生的成绩比女生要差,只是数学成绩差异不显著;男生的发育普遍比女生要慢,在小学、初中阶段,女生的身高、成绩都往往占优,到了高中阶段,这一状况开始逆转。健康状况对孩子成绩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论似乎不合理,原因是在校生的健康状况差异不大。相比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的孩子,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或富裕的孩子成绩都是显著更好,说明家庭经济因素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原因是教育需要资源投入,经济条件更好的家庭在孩子教育资源的保障上占优。农村户口孩子的成绩比非农户口孩子要差,且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这既与城市的教育条件更好有关,也与城市家庭的经济条件更好有关。父母最高学历本科及以上的孩子成绩显著高于父母最高学历本科以下的孩子,父母的智力遗传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期望会影响孩子成绩,期望孩子读到本科及以上的家庭的孩子成绩显著更好,对孩子期望越高,一方面会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学业的管教、辅导也更严格。地区经济水平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人均GDP越高的地区,孩子的成绩显著更高(只是英语成绩差异不显著),经济条件好的地区有更好的教育投入,教育设施和教育师资都更好。

2.机制分析

前面的分析已经得出亲子抚养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有正向影响,接下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即机制分析,我们使用中介效应来分析亲子抚养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机制。中介效应是指X对Y的影响部分是通过M来实现的,M是X的函数,Y是M的函数,传导机制是X影响M进而影响Y。如果X通过M影响Y,则M为中介变量。

本文的Y是学业成绩,中介变量M为认知能力,X为亲子抚养。若亲子抚养影响认知能力,进而影响学业成绩,则这一传导机制成立。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有孩子认知能力的数据,是基于标准的认知能力测试得出的。参照中介效应方法建立如下模型:

xycji=α0+c*qzfyi+Σnj=1γjXij+ε1i(2)

rznli=α1+a*qzfyi+Σnj=1δjXij+ε2i(3)

xycji=α2+c*qzfyi+b*rznli+Σnj=1θjXij+ε3i(4)

式(2)考察亲子抚养对学业成绩影响的总效应,系数c衡量总效应大小;式(3)考察亲子抚养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影响,如果系数a为正,表示亲子抚养对孩子认知能力有正向影响;式(4)中既包含亲子抚养,也包含认知能力,系数c衡量亲子抚养对学业成绩的直接效应,如果把式(3)代入式(4),可得系数ab,这就是中介效应,即亲子抚养通过影响孩子认知能力进而影响其学业成绩的程度。上述三个方程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亲子抚养对认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控制其他变量后,亲子抚养孩子的认知能力相比非亲子抚养高出0.194分(这是系数a),在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控制其他变量后,认知能力每提高1单位,总分提高6.737分(这是系数b),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在控制认知能力及其他变量后,亲子抚养的系数为7.424(这是系数c,即直接效应),说明亲子抚养对学业成绩的直接效应为正;若不控制认知能力,亲子抚养对总分的影响系数为8.733(这是系数c,即总效应)。中介效应系数ab(0.194*6.737)为1.307,表达的是亲子抚养通过提高认知能力进而提高学业成绩的部分。

本文借鉴温忠麟等提出的檢验方法,检验中介效应的统计显著性。温忠麟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心理学报》2004年第5期。第一步先检验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作用,即检验系数c(总效应)的显著性,如果c不显著,表明不存在中介效应;如果c显著,则继续下一步。第二步进行自变量X和中介变量M之间的系数检验,如果系数a显著,表明自变量X可以预测M,则继续下一步。第三步要检验M和Y之间的关系,因变量对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同时回归,检验中介变量的系数b是否显著,如果第二步系数a和第三步系数b都显著,则中介效应存在;如果a、b至少有一个不显著,则进行Sobel检验,如果Sobel检验结果显著,则可以表明中介效应存在,如果Sobel检验结果不显著,则中介效应不显著。本文中,亲子抚养对学业成绩(总分)的总效应统计显著,亲子抚养对中介变量(认知能力)的影响在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中介变量(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总分)的影响系数显著。考虑到亲子抚养对中介变量(认知能力)的影响显著性水平不是很好,本文做Sobel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三种方法的中介效应检验都在约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是14.97%。亲子抚养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至少14.97%的部分是由于亲子抚养影响孩子认知能力进而影响学业成绩,认知能力这一传导路径得到证实,当然,还可能存在其他的传导路径。

五、稳健性检验

1.是否跟父母双方住一起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亲子抚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这一结论是否稳健?我们用“是否跟父母双方住一起”作为虚拟变量,如果亲子抚养有助于孩子学业成绩,“是否跟父母双方住一起”的系数应该显著为正。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结论显示,“是否跟父母双方住一起”的系数为正,在1%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但是系数比“亲子抚养(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要小,说明“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是雪中送炭,相比“跟父母都没在一起”效果显著,而“跟父母双方住一起”是锦上添花,效果不像“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那么大。其余变量与前文的回归结果差异不大,不再赘述。

当用“是否跟父母双方住一起”表示亲子抚养时,我们仍以认知能力为中介变量,中介效应检验的回归结果如表7、表8所示,结论与表4基本一致,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15.01%。

2.是否跟母亲住一起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亲子抚养中,母亲的角色尤其重要。哺乳动物一般由母亲哺乳、抚养长大且传授生存本领。中文名句“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正是说明母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我们将主要解释变量替换为虚拟变量“是否跟母亲住一起”,跟母亲住一起,赋值为1,没跟母亲住一起,赋值为0,回归结果如表9所示,结果显示,“是否跟母亲住一起”系数为正,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跟母亲住一起的孩子比没跟母亲住一起的孩子语文、数学、英语、总分分别高出2.152分、3.53分、3.416分、9.098分。其余变量与前文的回归结果差异不大,不再赘述。

当把主要解释变量替换为“是否跟母亲住一起”时,仍然以认知能力作为中介变量,以总分作为被解释变量,中介效应检验的回归结果如表10、表11所示,结论与表4基本一致,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14.21%。

3.七年级、九年级分样本回归

亲子抚养对孩子的重要性可能与其年龄阶段有关,孩子越小,越需要亲子抚养,若孩子成年了,完全可以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这也是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有七年级、九年级两组学生样本,我们分别对七年级和九年级两个分样本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2所示,结果显示,“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对七年级样本系数显著为正,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但对九年级样本系数为正,系数减小,且不显著,结论符合成年人或接近成年的青少年具有行为自控能力的科学性,我国在高中阶段普遍实行寄宿制,本文结论对此也提供了一个解释。其余变量与前文的回归结果大同小异,不再赘述。

接下来对七年级学生样本做中介效应分析,总分是被解释变量,“亲子抚养(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是主要解释变量,中介变量是认知能力。中介效应检验的回归结果如表13、表14所示,结论与表4基本一致,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15.16%。

4.城乡分样本回归

为考察亲子抚养与孩子学习成绩的关系是否具有城乡差异,我们对城镇样本和农村样本分别回归,以总分为因变量,自变量、控制变量及估计方法均与表3相同,回归结果如表15所示。

回归结果显示,亲子抚养(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对城镇样本的孩子影响更大,总分要比父母都不住在一起的孩子高出10.79分,农村样本只高出6.764分。农村孩子当中,父母不在身边的比较多,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的心理影响相对较小,而且,祖辈、叔辈等血缘、亲缘关系对父母是一种替代。城镇孩子当中,父母普遍接送孩子,送孩子上辅导班,父母的角色难以被祖辈所替代,父母不在身边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另一方面,城市家庭对孩子功课的监管、辅导比农村家庭要严,父母缺位会影响孩子的作业完成和功课辅导。其他方面,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期望对孩子成绩的影响在城镇样本中更大,这说明城镇孩子的学业竞争和农村孩子相比,更多表现为家庭背景的竞争。但是,以人均GDP代表的地区经济水平对城镇样本学生成绩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农村样本的学生成绩有显著正向影响,这说明我国城镇教育水平的趋同性,而农村的教育水平显示出較大的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会加大,从而有利于农村孩子的学业成绩。

六、结论

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数据得出,亲子抚养对孩子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的孩子比与父母都不同住的孩子语文成绩要高出2.521分,数学成绩要高出2.695分,英语成绩要高出3.517分,总分要高出8.733分,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亲子抚养对城镇样本的孩子影响更大,总分比与父母都不住在一起的孩子高出10.79分,农村样本只高出6.764分。

本文分析了一种传导机制,以认知能力为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的孩子比与父母都不同住的孩子认知能力高出0.194分,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中介效应通过显著性检验,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4.97%。

我们以“是否跟父母双方住一起”“是否跟母亲住一起”代替“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结论都基本一致,中介效应检验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是15.01%、14.21%,这说明亲子抚养对孩子学业成绩的正向影响结论比较稳健。对七年级、九年级样本做分样本回归,结果发现,七年级样本结论基本一致,中介效应检验统计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5.16%,但九年级样本“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对总分的影响不显著,这也佐证了越接近成年,个体越独立,亲子抚养的效果减弱。

本文的贡献在于,亲子抚养对孩子发展的正向影响得到了验证,也找到一条传导路径,即亲子抚养通过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进而促进孩子的发展。这一结论对家庭的含义是提倡亲子抚养,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有利,也对提高学业成绩有利,年轻父母不要轻易把孩子交给祖辈抚养。特别是农村很多年轻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对这些留守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教育是很不利的。本文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可以补贴孩子的养育,如果政府补贴孩子的养育,母亲就可以留在家中抚养孩子,而不是外出打工,从而有利于孩子的认知发展和学业成就。王蕾、罗斯高(Scott Rozelle)等也呼吁国家和政府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农村孩子的健康项目和养育项目。王蕾等:《中国农村儿童早期发展:政府投资的效益-成本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年第3期。

本文的不足有三,其一,内生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亲子抚养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存在遗漏变量的问题,也可能存在逆向因果问题,调查数据的测量误差也难以避免,我们没有获得合适的工具变量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其二,不管是用“至少跟父母一方同住”还是用“是否跟父母双方住一起”表达亲子抚养,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只在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而且,认知能力与年幼时的亲子抚养状况联系更为紧密,而数据库只有现在的亲子抚养状况数据。其三,认知能力的中介效应只占到15%左右,这说明,亲子抚养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机制只是揭开一点点,仍需后续研究来揭开更多秘密。

〔作者简介〕唐丽娟,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四川成都611731;

袁正,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吴冠阳,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1130。

猜你喜欢
中介效应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
高职学生依恋、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情绪智力、情绪调节对锻炼投入的影响:一个中介效应模型
留守初中生看护人教养方式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自控能力的中介作用
消费者需求对企业创新采纳的影响: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
品牌依恋在品牌认同与品牌迷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职业成长与员工敬业度
创新协同度、区域创新绩效与自主品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