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研究

2022-07-23 15:08贾庶文邵彩莲
考试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美育教学实践高中

贾庶文 邵彩莲

摘 要:在高中新课标中要求高中教学充分渗透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各个学科之中。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学可以充分引导学生了解地理课程知识的魅力。从美育教学角度出发,以核心素养教学为重点开展实践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文章针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及美育教育进行简要分析,总结实践教学思路,从语言、多媒体等教学角度出发,为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自然地理;美育;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3-0125-04

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教学实践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和谐社会发展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感受地理知识中的美。通过指导学生感受地理的美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健全学生人格,充分研究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实践教学。文章从借助多媒体、利用语言引导、教材基点、逻辑教学等角度带领感受地理知识之美,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为地理美育教学提供实践策略。

一、 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与“美育”简析

(一)核心素养简析

高中生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学科品质,能够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重要的举措,在我国教学领域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理解为核心素养是当下现代化教学的指导方针,贯穿于整体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以核心素养教育为基点开展相应的学科教学。

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力与智力和学科的融合,属于地理当下教学的核心内容。地理教学包含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学科学习的能力。

高中地理新课标改变了教学的核心,也转变了教学中培育学生的重点,将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品格和能力作为了教学的关键目标,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充分体现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从而为教学提供方向。结合教学实践来看,体现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为如下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充分开展地理素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树立良好的人地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并提升学生区域认知水平,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来提高实践力。从“美育”的角度出发,需要教师首先具有发现地理之美的能力,其次要充分渗透核心素养教育,才能开展有效的地理教学。

(二)“美育”简析

“美育”教学所指的是学生具备爱好美与创造美的能力,也可以称为审美教育。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学应当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来践行学生心灵美与行为美的教学实践,通过充满吸引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开展美育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思想,还能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同时,可以间接促进学生智力水平提升,让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出发,理解地理,热爱地理,从而实现综合发展。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鲜明的“美育”思路,带领学生感受地理知识与地理规律的美感,才能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

二、 挖掘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美育”的教学思路

(一)引导学生发现科学之美

地理知识是人类发现科学并创造科学过程中的产物,并非科学的最终产物。地理科学美主要体现在教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并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发现地理学科中的科学内容,感受科学的魅力,从而发现地理课程的科学之美。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解宇宙中的天体知识,天体分为恒星、卫星、行星以及其他种类型星际物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水星、木星等星球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宇宙带来的美感。同时,地理课程研究中对自然物质进行了规律性的研究,如地质表层与时空变换等,让学生抓住具有规律性的逻辑性美感。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带领学生感受地理课程的美,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

(二)指导学生探索自然之美

自然地理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与自然特性知识,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认知,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祖国俊秀山河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自然景观着手,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景观的雄伟美、险峻美、奇特美、秀丽美。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奇特的景观景象,为学生带来曲折离奇、变化莫测的感受,同样让学生感叹自然奇观的雄伟壮观。如东岳泰山的高大阳刚之美、张家界奇峰怪石的奇特之美、钱塘江的壮观之美、江西庐山的幽静之美等。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的魅力,感受自然之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站在高中学生的角度上讲解自然景色的特点、形成,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在讲解黄土高坡区域与南方丘陵区域时,可以重点讲解自然景观的美丽,然后讲解区域的气候、地形特点。如黄土高坡区域常年暴雨,且地表的植被稀疏,所以需要加强水土治理。还可以讲解云南,结合区域山势、气候、地形的特异性,然后推及教材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四季如春的云南风情,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带领学生感受人文之美

人文之美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常常牵涉的知识内容,在讲解众多人文景观、地理建筑知识时,由凤凰古城的吊脚楼到风格独特的哥特式建筑,由我国古典的传统服饰到带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品等,都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人文之美。通过教师的带领,能够充分让学生感受人文的美感,提升自身审美能力。在讲解课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学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践开展教学,充分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并感受地理课程中的人文之美。

三、 核心素养下高中自然地理美育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中蕴含丰富的美育资源,教师应当发掘地理知识中的美,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美国著名的现代美学研究者赫尔伯特·里德曾经说过“美育不仅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教学核心,就要以审美教育为践行路径,培养学生的情操,调动学生热情,促进学生智力与创造力的提高。在教学期间,教师要具有明确的思路,带领学生感受自然地理知識中的人文之美、自然之美以及科学证明,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之美,从而实现核心素养教育。

(一)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美育”意识

结合当前教学来看,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一种教学常态,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引导学生感受地理课程中的美,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具备美育教学的思想,以培养学生认识地理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与科学之美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例如,教师在自然地理课程中,讲解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以及其他板块知识时,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明确我国不同区域的位置,还可以借助软件来制作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我国不同区域的地方特点,并分析地势特征、产业类型、气候等。如讲解上海郊区时,可以从适宜当地发展的行业出发,分析地理之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说:“大家去过上海郊区吗?那儿景色宜人,气候温和,是适宜农业发展的区域之一,因为当地的热量、水源较为充足,并且地势平坦,当地的市场消费需求较大,所以适宜发展绿色农业以及生态旅游等产业。同时,我国的重要产业不仅有农业,还有重工业,辽中南地区就是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它临近美丽的黄海与南海,同时也临近韩国、俄罗斯等地。当地的地形较为平坦且土地肥沃,气候非常温和,所以不仅适宜开展重工业,也非常符合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教师通过呈现多媒体课件,学生们直观地看到了不同区域的风景特色,感受到了来自地理教学的自然之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观念,并渗透“人地观念”,实现了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利用语言带领学生感受地理知识之美

灵活地应用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充分地带领学生感受地理知识之美,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充分想象地理景观、自然气象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诗词、民谣,以及谚语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教学的美感。

例如,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学过“二十四节气歌”,通过背诵学生熟悉的歌谣,并为大家讲解其中的地理知识,带领学生感受太阳运行周期以及气候的规律,让学生抓住自然气候的特点,感受节气之美。同时,在讲解中还能融入诗词内容,我国古典诗词中蕴含地理知识的诗文比比皆是,如联系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讲解:“同学们,你们是否学习过一首古典诗文《蜀道难》?你们通过阅读诗文可以感受到蜀道景色的险峻之美,但是你们知道蜀道在我国的哪个地区吗?蜀道就是当今的四川,被群山所环绕,古代交通极为不便。古代的道路并不像现在交通便利的四川城市一样,而是道路坎坷,难以行走,所以‘蜀道’通常指道路难以行走。”在对课程讲解时,教师要用丰富的语言和激昂的情感来带领学生感受蜀道险峻、艰难之美,并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四川的地形、气候特色,让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力发现四川区域的美感,并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从而领会地理知识之美。

(三)创设问题带领学生感受自主探究之美

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途径。在有效的学习中学生应当全身心投入追求真理知识的状态,并达到身心合一的效果。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的精神美感是通过自主学习来充分获得的,让学生产生幸福、愉悦的心情,从而发现学习的快乐,体会自主探究中的学习之美。地理课本中的课程包含了丰富的图文内容,教师可以采取详细讲解的方式,也可以使用精炼讲解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还可以通过设定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动脑动手,通过实践来获得收获,感受自主探究之美。

例如,在讲解自然地理知识中的“森林保护”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在课程初期创设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提出问题:“森林的未来发展之路在于满足人类的开发利用,还是在于长期进行保护?”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理解森林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科学地评价人类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来总结地理问题,并自主探究、解决地理问题。为了加强学生对探究之美的感受,增强学生学习满足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辩论赛等模式,结合自己的思想观念参与课堂活动,通过不断的交流,学生可以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实现思想的碰撞与结合,感受自主探究之美。

(四)融合逻辑充分展示地理新课程内容之美

自然地理的综合性比较强,其综合性特点主要反映在地理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与要素关联性之中,这种关联性具有一定的顺序层次与知识结构,可以体现出地理学科独有的逻辑性。逻辑学的构建主义认为,学生在进行新知识学习期间,是通过挑战自己以学会的地理知识的逻辑性来理解知识的。所以,以核心素养为基点的地理教学要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备课降低知识难度,以“点、线、体”的结构体系为学生呈现出来,并按照课时的安排以及知识层次的教学来展现这个体系,要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内容中的逻辑。在教学中的“点”也就是地理知识点,而“线”是表达各知识之间关联性的线段,“体”由点与线构成一个整体的结构体系。在课堂中,教师要围绕地理规律开展教学,为学生呈现层次鲜明的关系讲解,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因果关系等逻辑美。

(五)以教材为基点带领学生感悟地理课程之美

自然地理教材中的内容包含了自然地理知识之美,高中地理新课标明确规定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必修部分主要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础性内容,主要体现了自然及人文、区域地理学的联系和融合。地理知识是科学研究创造的产物,自身带有了一种不可忽略的美,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内容为准,引导学生了解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地理教材中的自然板块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课程内容“宇宙中的地球”来思考太阳为人们做出的贡献,地球太阳的关系以及地球的运动等,从而充分体现地理知识中的科學规律。并以地表形态的塑造来思考天地与山川等自然景观的形成因素,从而感受自然的淳朴之美。在了解地球大气与地球上的水内容时,来思考地理环境的形成因素,从而感受局部和整体之间的美。在教材中的人文板块中,主要讲解的内容包含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活动等多种人文地理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交通规划等内容,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在地理教材中的人文板块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案例讲解,充分体现地理教学的生动感。在教学中可以主要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的区域和谐之美。结合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能够将地理之美呈现出来,但是地理因为其综合性强的因素更便于教师开展“美育”教学,所以教师更要注重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探究地理科学。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是重点工作,要以实际教学为基点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践行美育,并从实际教学的创新理念出发,融合多种教学实践来达到教学效果。文章对地理核心素养、美育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掌握教学思路的基础上从借助多媒体、语言、创设问题、逻辑教学、教材为基点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感悟、体会地理课程之美,渗透核心素养教学,在夯实学生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李艳华.小龙虾大世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2):55-57.

[2]夏之洪.人文情怀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地理教学,2011(19):25.

[3]汪红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人教版)[J].地理教育,2013(11):19-20.

[4]孙笛.挖掘美育资源,提升审美情趣[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8):78-79.

[5]关梦娇,梁海巍,邢伟.新师范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改革:以豫南地区为例[J].绿色科技,2021,23(15):224-226.

[6]王玉芳,刘恭祥,何亚琼.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以侧重自然地理领域的选修模块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4):4-7.

[7]尹义星,李文田,王洁.高师自然地理课程中的科学思维及其培养[J].地理教学,2021(4):57-59.

猜你喜欢
美育教学实践高中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美育教师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