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

2022-07-24 12:14ELLENYANG家弘
ELLE世界时装之苑 2022年8期
关键词:防晒品日晒紫外线

ELLEN YANG 家弘

早在宗教出现以前,人类对太阳的崇拜就已根植于内心,尤其是在古老的东方,从我国三星堆的神树到日本大和民族的天照大神,原始文化的薪火延绵至今,却依日是在东方,与现代社会的美学观念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如今,以白为美的东亚文化圈正逐步建立健康、多元的审美,不再盲目追求“白瘦幼”,但人们的防晒需求似乎有增无减。据《2022年防晒行业趋势指南》统计,中国防晒品类市场的规模连续九年呈递增趋势,截至2022年1月,防晒品类的搜索量上涨了7倍不止。与此同时,消费者的焦点也从初始阶段的“防晒黑”“防紫外线”,转变为“养肤防晒”“效率防晒”,尤其是近两年,“敏感肌”和“修护”声量大增,涨幅超过30%,而“抗蓝光”这个关键词的热度更是增长了超14倍。诚然,防晒护肤问题受到的关注越多,相关的信息也就越发庞杂,难以理清真相。很多人发现,他们对于日晒与护肤仍有诸多疑虑,亟待专业、科学的解答。

长久以来,在皮肤医学领域始终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将日光中的紫外线认定为我们皮肤的“头号杀手”。因为从短期来看,它不仅会晒伤皮肤,导致红斑、脱皮,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各类色斑问题。紫外线给我们带来的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晒黑”,皮肤受紫外线刺激后,黑色素细胞中的黑素前体被活化,于是伴随着一系列反应形成黑色素沉着。对于即时性的黑化,色素沉着消退很快,一般几个小时后就会消失;如果持续受到紫外线照射,由于辐射量或辐射时间累积,则会造成长时间的色素沉着、肤色加深,并引发各类色斑问题。

在海量的医学文献中,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皮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吉喆医生发现了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事实:80%的面部衰老问题是由紫外线长期照射引起的,也就是人常说的“光老化”,而长波紫外线UVA正是罪魁祸首。“在UVA的作用下,皮肤组织内活性氧ROS含量上升,进一步氧化,则激发胶原蛋白降解增加,同时新的胶原蛋白合成受到抑制,使胶原萎缩、弹力纤维变性,皮肤就会失去弹性,提早出现细纹甚至粗大的皱纹。这种光老化是长期累积的结果。至于中波紫外线UVB,影响更加直接,它会损伤皮肤中的细胞,尤其是角质形成细胞,造成皮肤表皮损伤,短期内形成皮肤日晒红斑,同时会令角质层水分减少,使皮肤变得干燥粗糙脆弱。”

近年的皮肤学研究表明,长期、大量紫外线辐射会引起皮肤氧化应激,经过一系列反应后,有可能诱发皮肤细胞凋亡,最终导致皮肤衰老、皱纹等问题。“有科学家发现,干细胞可以通过旁分泌外泌体技术,修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但这项研究落实到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临床试验。此外,线粒体作为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受紫外线刺激造成的氧化应激,会给皮肤带来炎症、光老化和皮肤癌等问题,如果我们可以通过降低线粒体氧化应激,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或将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

在喆医生看来,一部分人在光感性物质的作用下,皮肤对紫外线的耐受性降低,会导致光敏感等异常反应,如果长期暴晒可能会引起皮肤细胞DNA损伤病变,甚至有罹患皮肤癌的风险。“尽管亚洲人和欧美人的黑色素细胞在数量上是基本相同的,但是所含黑色素颗粒的大小、种类有差别,这就导致我们应对紫外线的反应不同,亚洲人因紫外线导致的皱纹问题相对较轻,而欧美人若不注意防护,更加容易出现一些与皮肤相关的良/恶性肿瘤。”

既然亚洲人与欧美人对紫外线的反应有所差别,那么是否欧美与东亚的防晒产品也需要我们区别对待呢?健康美肤达人家弘表示,就防晒效果而言,并没有中、日或欧美之分,但从感官美学上来说,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欧美国家的防晒品大部分是借助传统油脂来分散物理粉体,加上多数化学性防晒剂原本就是脂溶性的,最终配方又为了达到抗水抗汗而做成油包水体系,因而整体肤感偏厚重且泛白严重。不过近年来欧美品牌也十分注重细节优化了防晒感官体验。

实际上,防晒品的历史就是从欧美国家开启的。1935年,L’Oreal发明了第一支防晒伤的防晒品;到1991年,欧盟批准了L’Oreal广谱防晒成分麦色滤(Mexoryl SX),可谓填补了当时UVA防護只有阿伏苯宗的尴尬,也让当时的防晒市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Neutrogena于2005年推出的Helioplex技术,则将阿伏苯宗与奥利克林两种成分结合,让原本光照一小时就降解50%的阿伏苯宗,可以在五小时后仍保持85%以上针对UVA的防护效果,更加趋于稳定。2019年,L’Oreal集团再次发力,新防晒专利成分Mexoryl 400在欧盟获批,它以屏蔽UVA-1“全波段”的特长,填补了多年来的这一空白。今年,Avene紧追其后,在新推出的防晒品中加入已获欧盟批准的专利防晒成分TriAsorB,可防护UVB+UVA+蓝光辐射,宣告超广谱防晒品时代的来临。

日本作为亚洲地区最早开始做防晒品的国家,一直不断精修基于防晒配方框架下的原生瑕疵,比如降低油腻、去泛白感。这些技术如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今年,Shiseido为防晒注入的Auto-booster Technology科技,可以自动捕捉汗水和空气中的水分,让防晒膜更紧密聚合,在拥有高效防晒力的同时,抵御环境造成的流失,减少补涂的频次。中国对防晒产品的开发因为起步较晚,起初在防晒剂的稳定性和质地触感上有点力不从心,但经过不断研究,很多生产商目前已经逐渐解决了上述问题,有的品牌会选择经过包覆的纳米级物理粉体,以增强防晒品的安全性、延展性,对化学防晒的组合运用也更灵活,提高了光稳定性。

“因为每个国家批准添加的防晒成分是固定的,中国批准的是28种,其中26种为化学防晒剂。从防晒成分本身去看,依旧存在‘化学性较刺激,物理性温和’的问题,于是生产商需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让化学防晒成分或配方变得更加‘温顺’比如运用大分子硅氧烷聚合物建构出一张大网来‘兜住’化学防晒剂;或者预先将化学防晒剂进行包覆处理,比如利用水可分散的硅壳胶囊包裹,然后加入到配方体系中。”家弘相信,只要假以时日,国货防晒产品必将带来更多惊喜。

当然,也有一些消费者并不执着于产品的“国籍”,而是对“贵妇级”防晒产品青睐有加。贵妇防晒在提供全波段防护的同时,几乎无一例外增加了具有修复性的成分及护肤科技。如Chanel奢华精萃隔离乳液,结合了具有御龄功效的五月香草荚果;CPB御龄防晒乳霜所含的亮肌复合精华EX能阻隔细胞压力,从而减少肌肤日晒时的损伤:Guerlain御廷兰花卓能焕活光澈美颜防护乳,运用了品牌经典的GellRespiration技术,在日间防护阶段针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的新陈代谢,通过影响细胞中的氧传感器适应能力来调整呼吸作用,进而起到修复效果。人们并不会因为贵妇防晒与面霜“撞”成分而减少护肤投入,但无论是偶尔为了提高日间效率及打造清爽底妆,用它们来替代日间护肤,或是考虑到它们从质地到香气的愉悦加成,“贵妇防晒”均为快节奏的生活带来高效“升级”。

日间防护,顾名思义,是指日晒的进行时阶段,也是防晒的重头戏。对此,专家们给出意见几乎如出一辙,即防晒ABC原则:A——avoid,避免在阳光强烈时暴晒;B——block,用物理方式进行遮挡,比如防晒帽、防晒衣、遮阳伞、太阳镜等;G——cream,使用防晒霜来保护皮肤。夏季当前,中国互联网上被热议的“硬防晒”,属于遮蔽防护,但它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替代涂抹防护。吉喆医生提醒大家,一般夏日衣物因为密度和厚度不够,紫外线可以穿透无纺布到达皮肤,无法形成对于对紫外线的有效遮挡。硬防晒还需要选择有UPF值的产品,一般是40+或50+。同时,因为光线的折射和散射原理,即便B(block)做到了,仍然会有紫外线触及阳伞下或者帽子下的皮肤的时候,对于那些容易有色斑或者是医疗美容术后要求避光的人群可能还是不够这就需要G(cream)防晒霜的加入。此外水上运动时,我们只能使用防水型的防晒霜进行防护。对于面部反复长痘、有爆发性痤疮,或者对防晒剂不耐受的人,则可以加强物理性防晒。“所以‘硬防晒’和防晒霜从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而是相应人群依据场景来使用,互相配合、互相弥补,来达到有效的防晒效果。”吉喆医生如此说道。

如今,由于复杂的城市环境和压力等因素,很多人的皮肤似乎越来越敏感了,对于日晒感到战战兢兢。皮肤科专家刘东阳医生指出,所谓敏感,其实是一类皮肤不健康的状态而不是一种皮肤的属性。“如果是非常严重的敏感,那么防晒策略就是‘block’,压根不能进行户外活动。为避免敏感皮肤晒后出现问题,最佳的应对策略是不要冒险去接受暴晒。对于不太严重的敏感,则可以用遮蔽的方式,短时间进行户外活动。而最轻微的敏感,可以正常使用防晒霜来防护。”

既然防晒策略是“千人千面”的,那么防晒品的选择是否也因人而异呢?家弘认为,不同肤质的人,在选择防晒品时通常只是略有差异,不需要拘泥于传统认知,比如干性肌肤选乳霜质地,油性肌选水乳质地。“其实这些剂型,通过配方师的巧手,如今都能在滋润和清爽之间自由弹跳。通过产品说明,再加以实际试用,大多数人都能轻松精准地找到‘本命防晒’。而且由于引起皮肤老化的长波紫外线UVA并不会随着季节或阴雨天而发生变化,针对不同季节或天气,我们也只需要在SPF防晒值上稍作调整即可。如春夏季选择SPF35/PA+++以上的产品,而秋冬季节选择SPF20/PA+++以上指数的产品。”

对于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所谓“N in One”全能防晒品,家弘称其中存在着一定误区。“其实防晒成分必须停留在皮肤的角质层上方能起作用,而美白、淡纹、祛斑成分又必须渗透到皮肤基底层之下才会发挥功效,那么矛盾和冲突就是显而易见的。”通常家弘在做防晒品测评时会有一个动作,就是看涂抹后的成膜速度,以直观感受来判断防晒品的均匀度与牢固性。“很多研发人员会绞尽脑汁地让防晒成分停留在皮肤上,避免防晒值降低和可能造成的渗透刺激问题。所以即便大家想从防晒品中获得其它护肤功效,那也必须是同样能在角质层上发挥作用的成分,比如保湿、抗氧化以及抗热伤害成分。各司其职的职场分工观念,同样适用于护肤。”

很多人在使用防晒剂时总是会有顾虑,对产品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一些防晒剂的危害性研究,因为实验场景的特殊,其方法并不能代表日常使用的真实情况。比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20年之前进行的一次广为人知的试验,当时测试防晒剂进入血液的方法,是连续四天、每天四次、每次在全身75%的面积涂抹约40克防晒剂,然后在血液中检测相关防晒剂的浓度是否超过了FDA规定的每毫升血液中含有0.5纳克这一标准。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会如此高频地使用这么大量的防晒剂,FDA前主席罗伯特,卡丽芙也专门对该研究发出过提示,称该研究不能得出防晒霜对人体有害的结论。

刘东阳医生认为,以目前的防晒技术发展来看,物理性防晒剂仍旧无法完全替代化学性防晒剂。“单用物理性防晒剂会有很多缺陷,比如防护能力不够广谱、难以涂抹均匀、颜色不自然等问题,所以需要复配化学性防晒剂。此外,为了弥补物理性防晒剂的缺点,目前物理颗粒的直径越来越小,已经不能再简单地把它们看作稳定的金属颗粒,需要考虑到光催化作用带来新伤害的可能性,并且达到纳米尺度的物理性防晒剂也已经被证实可以穿透皮膚进入身体,需要进一步实验来了解对身体的潜在影响。目前,科学界并没有发现普通防晒剂对大众人群有确定的毒性,只有孕妇和胎儿例外,应慎用胡莫柳酯、水杨酸乙基己酯苯基苯并咪唑磺胺、二苯酮-3、奥利克林等成分。”在日常选购时,选择经过国家批准的正规产品,这样在安全性方面可以得到保障。

对于常有争议的“仅涂抹防晒是否需要卸妆?”的话题,实际需要弄清手头的防晒产品是否属于“防水型”防晒。一般消费者比较难通过成分表来判断其防水性,非要弄个明白的话,可以借助简单的小实验:将防晒品涂抹在手背,等待20分钟,然后喷洒些纯净水,如果呈水珠状的就属于耐水防晒品,需要卸妆;而呈水膜甚至化开为乳白状液体的,则属于不耐水配方,一般洁面就可以清洗掉。要是实在拿捏不准,家弘建议使用含PEG-30失水山梨醇四油酸酯成分的“洗卸二合一”产品,来确保涂抹防晒品后皮肤上无任何残留。

有人视阳光为“洪水猛兽”,也有人担心“过度防晒”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功用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经太阳照射后,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可以转换为维生素D3,很多人知道它有利于骨骼生长和钙化,但吉喆医生指出,成年人尤其是成年女性和老年人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导致骨质疏松、影响骨密度而易发生骨折。“此外维生素D还有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情绪等作用,缺乏则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感到疲惫,还容易情绪低落。所以,我们不应忽视维生素D对于身体的作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完全避光,可以适当晒晒太阳来合成维生素D,还可以常吃一些高脂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奶油、深海鱼类等。”维生素D虽然也可以通过服用补充剂来进行补充,但要注意剂量问题,“维生素D在体内是可以积累、储存的,因此不能过量摄入,否则可能会造成中毒。《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0-64岁的人群,每天需要补充的维生素D含量为400IU。”

考虑到不同季节的紫外线特性,成年人在春季和夏季需要10-20分钟日晒:而在紫外线辐射量相对较低的冬季,可以放宽时间,拉长到1-2小时。在25%的皮肤暴露的情况下,春夏时节下午1点左右晒10分钟就够了,下午3-5点的话,20分钟即可。适量日晒对身体有益,但应避免正午阳光直射对于皮肤的损伤,同时不要隔着玻璃晒,因为玻璃会阻挡UVB和少量的UVA,这会大大降低日晒对合成维生素D的作用。

当然也有例外,孕妇和婴幼儿对维生素D的需求大增,应该保证更多的日晒,只是孕妇往往更容易在日晒紫外线的诱发下产生黄褐斑等色斑问题,所以日晒时需要面部涂抹防晒霜,或者采取硬防晒的方法,让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肤而非面部肌肤接受日晒。对于患有系统性疾病,如容易在日晒下诱发发病的红斑狼疮的人群,应避免日晒,通过口服维生素D来保障摄入量。

近年来,“光敏性”也是人们热议的一大防晒关键词。何为“光敏性”?部分蔬菜、水果,因为含光敏物呋喃双香豆素,可能引起或加重日光性皮炎,例如芹菜、香菜、酸橙等,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日常饮食摄入这类食物,因本身含光敏性物质少,到达皮肤的量更少,通常达不到绝对有害量。但如果自身对强光敏感,那么可能很低的剂量就会有很大的反应,则需注意在接触阳光前尽量避免或者少吃。除了饮食摄入外,还需注意直接接触造成的光敏性,如维生素A类或佛手柑、葡萄柚等植物性精油,易在日光下引起光敏性,即便是涂抹防晒品也需要避免这类成分。

既然日晒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而晒后的皮肤损伤与变黑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那么如何更加合理地修复便是很多人需要做好的功课。当皮肤因日晒而致屏障严重受损,应停止使用护肤品和化妆品:尤其是美白、抗老以及焕肤类的高效能护肤品,而角质层破损时,涂抹粉底也会变得斑驳、结块,卸妆时还将带来二次伤害。因此,家弘建议晒后一段时间先用药膏、凡士林来积极养护,待皮肤复原后再恢复日常护肤和化妆。

抓住晒后修复的两个黄金窗口期——晒后数小时以及晒后数周——可以改善肌肤不适状态,其中最重要的是晒后数小时。“此时皮肤内已经生成的色素前体,正在高速转化为真黑色素并向表皮上层输送,如果此时能够镇定安抚修复皮肤因紫外线照射产生的微炎症,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皮肤应激反应,更能减轻未来数周中因受到刺激皮肤产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其中最直观的就是即刻的对红肿的改善,以及远期的对肤色黑化程度的减轻。”刘东阳医生解释道。

通过对肌肤不同“损伤程度”的判断,家弘给出了针对性的修复策略:当皮肤处于泛红的轻微晒伤状态,为轻微晒伤表征,可先全脸使用活泉水喷雾,然后用毛巾包裹冰袋或冰镇矿泉水冰敷,一日2-3次,每次8-10分钟,这样可以吸收皮肤的热量,降低炎症释放与运动员受伤冰敷是一个原理,1-2日即可好转。在护肤上,应选择保湿性佳的凝露质地产品,像是Guerlain帝皇蜂姿修护复原蜜,其采用大小分子保濕剂,长效为干涸角质提供水分,其中的生物糖胶2还能持续降低炎症因子,加速晒后肌肤恢复如初。当肌肤开始“由红转黑”这表示黑色素已经“开枝散叶”皮肤趋向黑化阶段。继续按照上一步的方法护理,同时加之以维生素C(或衍生物乙基维生素C)为主的美白精华液,2-3倍量涂抹,然后敷一片保湿面膜贴,停留20分钟,可帮助美白精华加倍渗透,全力发挥还原黑色素的作用。

对于日晒造成的更严重的肌肤损伤,需对症下药或及时就医。日晒伤成因复杂多样,可能是因短期内强烈的日光照射引起,也可能是长期日光照射引发的皮肤慢性损伤,或因光敏性食物及本身的遗传因素而促发或加重症状。吉喆医生分析道:日晒伤通常出现在晒后数小时至十佘小时内,暴露部位会显现弥漫性红斑,呈鲜红色,随后红斑会渐渐变淡消退、脱屑,还可能伴有色素沉着,严重时可能出现水肿、水疱,局部伴有灼痛。如果有以上症状表现,通常可鉴别为日晒伤,需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口服或外涂进行治疗。如果因日晒尤其在皮肤暴露部位,如上胸V形区、颈部、肩部等处有瘙痒感,数日后出现皮损,例如小丘疹、丘疱疹、红斑等,则可能是多形性日光疹的症状。出现以上症状,最基本的做法是避免继续日光照射,以恢复皮肤屏障功能,症状严重时,需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严重的日晒伤往往至少需要2-3周的恢复期,经过治疗至皮肤脱皮后,可选含4-叔丁基环己醇、棕榈酰三肽-8、乙酰基二肽-1鲸蜡酯、鲸蜡基-PG羟乙基棕榈酰胺、羟棕榈酰二氢鞘氨醇及神经酰胺的乳液、面霜,如SkinCeuticals 242面霜、Eucerin修红特护霜、La Roche Posay特安舒缓修复霜等,为刚恢复的角质屏障提供修护力。

借助医美治疗手段,可以修复日晒后各个阶段的肌肤问题。当遇到并不严重的轻度晒后敏感,想尽快恢复健康状态时,可以借助舒敏之星,它采用超强电离渗透,能迅速为皮肤深层补水和所需脂质,可以重建皮肤砖墙结构,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并改善日光性皮炎等晒后损伤问题。至于长期日晒造成的皮肤肤色加深、色斑的问题,除了使用美白祛斑类的产品以外,还可以借助针对加速黑素颗粒分解的皮秒来治疗,但它不能在暴晒后两周内进行,以防出现过敏等问题。针对积年累月日晒造成的皮肤光老化问题,吉喆医生认为,坚持做好有效的防晒就是最好的预防和治疗。“在防晒基础上,可采用光子嫩肤、热玛吉、fotona4D等光电项目,通过激发真皮胶原蛋白增生,改善皮肤松弛、皱纹等皮肤光老化问题。”

在接受部分医美术后,防晒又成为日常护肤的重中之重。比如用以改善色斑和肤色问题的皮秒激光类项目,需要遵循医嘱涂防晒霜和做好硬防晒,尽量不去海边等暴晒区域,以免术后因阳光刺激造成反黑问题,同时最好避开在紫外线最强烈的7、8月份进行皮秒类的治疗。还有一些会破皮治疗的,比如针对痘坑的点阵激光等,或者是加速皮肤更新的化学换肤术等,都因皮肤屏障或皮肤完整性处于短暂的受损状态,对于日晒防护力有所下降,也需要做好防晒工作。

猜你喜欢
防晒品日晒紫外线
张卫国
塔树
云与紫外线
跟踪导练(五)6
不黑不伤,防晒终极报告
守望
防晒服真能防紫外线吗
被阳光晒伤时怎么办
夏季防晒温馨小贴士
防晒,小心步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