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的时光

2022-07-24 12:08赵丰
延河 2022年7期
关键词:日照蓝莓大海

赵丰

时光倒退至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日照境内的两城镇是亚洲最早的城市之一,这一认定,进入了牛津大学《世界史博览》。2022年6月11日,当我参观了两城镇一个黑陶制作展室后,双足便站立在两城镇遗址的泥土之上。那一刻时光寂静,我的耳畔响过陶器的叮当声,宛若时光流泻在古老大地的声音。

两城镇的陶器,以薄、硬、光、黑为显著标志,蛋壳黑陶最具特色,被定义为黑陶文化,是龙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石器时期,日照人就在这块土地上制作陶器,那样的情景,呈现于日照博物馆的一幅画面上。古老的窑场里,十余人在制作陶器,练泥、造型、打磨、烧制,简陋的茅草屋,长发、长裙、赤脚的汉子。这是生活写真,逼真到了诗意的境界。生活不是诗,这我知道。但无数个岁月逝去,我们跷起二郎腿,品味着陶壶里流淌出的茶汤,在历史博物馆欣赏着遥远时光里的那些生活、生产用具以及祭祀用品时,我依稀看见尘封已久的两城镇人额头上的汗珠,听见了他们的喘息声。久而久之,那汗珠、那喘息,就成了《诗经》里的句子。

博物馆是时光的收藏者。日照博物馆的“前言”如是说:“考古证实,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日照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距今约三百万年,那么人类在日照的时光至少三百万年了。新石器时代、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日照七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浓缩于日照博物馆。

出土于两城镇的那些陶制品,躺着或站在日照博物馆的玻璃柜子里等待着我。

时光远逝,博物馆里唯留如烟的碎片。我的目光久久凝視在那个红陶鬶的陶器上,展示卡的文字为:古代陶制炊具、龙山文化、2018年两城镇遗址出土。手机百度一查,《说文》有鬶,三足釜也。有柄喙。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通俗的解释是:中国新石器时期陶制炊事用具,有三只空心的足。我惊异于古人的发明,将日常生活的用品点缀成艺术品。

一个被称为鬶的陶器,在我的感觉里它具备着意识,虽然被罩在玻璃中,仍然不影响它对于远古主人的思念。恍惚中,我看它,它也瞧我,穿破了几千年的时光。在博物馆,只有拥有了穿越的感觉,才能将我的身心与那些充满泥土气息的物件和画面融为一体。

玻璃,阻隔不了时光。星辰的寂静中,传来陶器的叮当声。那流泻的音乐声,是我梦中的韵律。我无法让时光倒流,否则,我也会成为日照大地上的一片陶瓷。

最能代表龙山文化的日照高柄镂空蛋壳陶杯也站在玻璃柜中,身姿挺拔,乌黑发亮,壁薄却坚硬,具有“黑如漆、薄如纸”之美称。它也是两城镇遗址的发现,时间为四千五百多年前,其艺术性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被世界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一只杯,寄存着光阴的咏叹,把遥远的时光浓缩其中。

闪现在我的眼里的两城镇遗址出土的遗物不仅是陶器,还有玉器、石器、骨器、房址、墓葬,植物的根茎、果实、种子,动物的骨骸,石质的链类器、杆类器、砭石、纺轮,酿酒的漏盆……两城这片100万平方米的遗址,充满了日照祖先的发明创造,可以视为大海边的博物馆。

这是一座古老土地的辉煌。两城人把梦想刻在玉器上,把生活盛在器物中。日照的伟大,正是在于他们的祖先人用汗珠和喘息创造了中华的文明,提炼出了生活的雅致。

两城镇遗址芳草萋萋,枝叶扶疏,一种远古的气息在鼻尖游弋。眼帘中,蛋壳黑陶杯、灰陶尊等一尊尊高大的陶器雕塑站在古老的土地上,需要仰望才能看到它们的顶部。对于古迹,对于文物,我心永远虔诚。那些雕塑,诉说着日照四千年前的故事,展示着日照祖先们的聪明才智,诠释着人类的伟大。我的脚步轻轻的,担心惊醒了泥土之下那些古老的魂灵。清耳静心,聆听几千年的陶器发出的声音。

一行人上了一座被桑树和叫不上名字的草木遮掩着的高高的土堆,听说是一个古墓。墓的主人是谁,谁也说不清楚,文字也无详细的记载。土堆之上长满横斜、瘦长的草木枝条以及细碎的花,如果不是我们的到来,就只有它们陪伴着亡人。那一刻我忽然有了灵异感应,墓头上的草木,宛若墓主人的魂灵闪现。

岚山区高兴镇,名字好吉利。我们不是奔着它的名字而来,而是一座城——一座深埋于泥土之下的古城:尧王城。在它的遗址,只看到了两个碑,一个立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一个立于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前者为省级,后者为国家级,就这点小差别。一处挂锁的铁栅门,围着一片不大的空地,应当是遗址的核心区。正午,匆匆赶来的区委宣传部一位领导说,遗址的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为主,地表还有商、周、汉代遗存的遗址。在亚洲龙山文化遗址中,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都城。

阳光孤清,天空蓝出一种旷古幽深。遗址上的草木一派稀疏,却是那样深浓,映衬着这片历史深处的棕壤黄土。我们所站的地方,是遗址的中心区,明显高于周围地面。高处的风清爽,视野开阔,伸出手臂,仿佛就可以把远逝者的亡魂揽到怀里。站在枫树的树荫下,极目远望,拓展开想象的空间,有些穿越时空的感觉。想象着潜藏于大地深处的古城,仿佛聆听到了尧王城先民们的呼吸声。数千年沉淀的生活,在时光的余韵里,点点浮现。

大栅门久未打开,我们在遗址碑前合影留念。

尧王城应当是日照最早的场景,尽管国内外专家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但也仅仅是略知皮毛而已,关于它的一切仍有许多未知的因素,我是不是可以这样定位:尧王城,日照的前世。

日照的处处遗迹,是遥远的文明曙光,照亮了人类前行的脚步。

日照,是太阳神的故乡。

海面上,日照的钟声响了,时间是凌晨四时十三分。我从东夷小镇得驿伴海酒店的一张床上醒来,洗漱之后跑步去情人岛看海。青色的海面涌动着微明的晨光,海潮不安分了一夜,此刻有点安静,是在孕育着日照的又一轮日出。那幽幽的、深绿色的海,仿佛提琴演奏着的一支古老的歌,低缓而从容。

初光下的日照,安静如斯,连潮水也暂停了呜咽。

迎着晨风、伴着初光在海边跑步非常惬意,有种心胸豁然的舒畅,几个来回下来,汗便出来,歇息擦汗间忽见天空成为瓦蓝,海面一片猩红,波浪起伏的海水拥簇着日照的初光向远海奔去。瞬间,红日出海,万丈光芒,幻化出一片金色的海洋,宛若童话里的王国。

日照的黎明,是一首阳光与海水的抒情诗。

来日照,不能不看日出。这是我生命中看到的最早的日出。

早餐之后,中国(日照)散文季的主办方带我们去看茶园。

日照绿茶,是日照散发着芳香的名片。

圣谷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种茶的名字,这令我多少有点意外。日照的文友告诉我,此地有圣公山,圣谷山这一茶名应是匠心独创。圣谷山茶园坐落在岚山区巨峰镇,青翠环绕,流水潺潺,是产茶的佳地。步入茶厂,主人已泡好了茶,我们在长条桌前坐了两排,品味玻璃杯中橙红透亮的金花白茯茶,只喝一口,便觉柔和甜纯,有一股浓郁的豆香味儿,不一会身上汗浸消退,凉意通透全身,一杯未尽,滋味醇厚悠长。主人介绍道,它是采用内涵丰富的日照绿茶做毛茶精制而成,是传统茯茶和北方茶的完美融合。我暗自感叹,茶是大自然的造化,是天地间的精华。品茶,当是日照人时光里的悠闲和优雅。

一种上等的茶,必然有其优质的生长土壤。圣谷山茶园位于北纬35.5度的核心产区,以圣公山为依托,海拔400多米,承日出初光先照,生山海之间,历严冬冰雪淬炼,凝天地精华,山泉、小溪、竹林、松柏、野花,还有近处的山风,远处的海风。这是圣谷山茶的生长环境,也是它生命的背景,自然品质独一无二,曾获2019世界绿茶评比会金奖。

茶是一种文化,茶园主人深悟其妙。“仁者乐山·圣谷山”,茶园墙上这行显眼的文字,将遥远时空的圣者孔子带来了茶园。这非虚构,两千多年前,孔子曾游此山,山名这才带上了“圣”字。另有一说,出生在莒国圣公山下的神童项橐,七岁时就被孔子奉为老师,后世尊称项橐为圣公。

《三字经》有句:“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仲尼拜项橐为师的故事,典籍里有诸多记载,世人广为流传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七岁的项橐在地上画了座城,孔子绕城而过,项橐责问孔子为何绕城而过,孔子解释害怕踩坏了城,再说你画的城门那么小过不去啊。项橐恍然大悟曰:对啊,画上的小城门是给小人走的,你是大人,应该走大城门,我再给你画个大的吧。说着项橐转身用手指在空中虚划一番,然后恭敬地对孔子说:大人,那座城画好了,请上路前行吧。见其如此聪颖,孔子顿起爱才之心,就拜其为师,约他一路同行。

写作、品茶,构成了我生命的主旋律。茶叶在杯中起伏,人心在茶里沉寂。茶香相伴,这便是惬意的人生。每到一地碰到好茶,自然不会放过,于是临走时在茶厂购得一斤,回去细品。

在北茶小镇,一位衣着长裙的蒙纱女郎坐在茶桌前,伴着音乐之声为客人展示了精湛的绿茶茶艺,我用手机录下了展示过程:盖碗、洗碗、倒茶、冲茶、入杯、敬茶、喝茶……女子一边演示,旁边有培训老师讲解着每道茶艺的文化内涵,我只记住了天地人和一、冰清玉洁、一尘不染、请茶入宫、如同凤凰向客人致敬等词句。茶是圣洁之物,泡茶人要有一颗圣洁之心,引导饮茶者进入心旷神怡之境。程序完毕,茶艺女子为我献上茶杯,讲解老师说,细品茶茗要分三口,一小口一小口品。茶在杯中起伏,心在茶里沉寂,这才是惬意的人生。

接过茶艺女子递来的茶碗,汤色橙红,透亮醇香,进口生津。品一口,神清气爽;再品,宛若入仙。品着它,我进入了禅意的境界。对我而言,品茶就是修禅。日照绿茶,更有一种禅的境界。

我很喜欢那个浸透着中国文化的茶艺讲解词,临走,我想索要,那个讲解老师说发电子版给我,于是加了她的微信。两个小时过去,中午十二点五十五分,她的微信发来德润学校的文字介绍和十二张图片。文字里说:“日照市德润职业培训学校是政府定点培训机构,是日照市首家专业茶文化培训学校,填补了日照市茶文化空白……”照片之后有句话:“讲解词是我们校长临场发挥的。”这才知道讲解者是茶文化培訓学校的校长。第二天,茶艺讲解词的电子版还是始终没有发来,我理解这倒不重要了。我在想,日照市政府能专门设立茶文化培训学校,此为日照绿茶之幸。

日照绿茶的历史并不长,1966年“南茶北引”至今不过半个世纪,但日照人就将它打造成了知名品牌,并赋予它深长隽永的文化内涵。

石寨河波澜不惊,在日照东港的胸脯上流淌。

阳光照耀着日照茶山蓊郁磅礴的新绿,起伏跌宕的优美曲线延展于蓝天之下,消逝在朦胧苍翠的山丘之上,这是我眼帘里石寨河畔的茶山。茶山间不闻鸡鸣犬吠,不见炊烟袅袅,夏光灿烂,弥漫在河水山坡间,闪现出粼粼佛光。灵山灵水之境,为日照绿茶之禅境。依着茶树的树冠,我如僧徒般盘腿坐下,双目紧闭,双手合十,喃喃自语:我便是一棵茶树,我便是一道风景。

有风吹来,我扬起双臂,宛若茶树的叶子翩然起舞。

置身于茶山,一种圣灵般的感觉,触动起无尽的遐想,虔诚溢满我的身心。

岚山多岛海官草汪渔村小镇,十三年前来过一次,也是六月。蒙山丽夏创作笔会结束后,我与一位同姓的文友做了一次自费游,选择的目标,我们不约而同地说出了日照的名字,于是从平邑到临沂,再到日照,下榻在这个渔村。

这是一个距大海几步之遥的渔村,只有一条马路之隔。上次来,两个人住在一户渔民家非常简陋的二楼上,没有电视,没有洗澡水,没有拖鞋,没有洗漱用品,每人每晚二十五元,住了两个晚上,三十六个小时。此次再来,我搜索着印象,极力寻找当年住过的那户渔民家,却是再也找不到了。我不甘心,集体采风结束后,我又单独前来。

靠海、老式的住房一户也没有找到,全部新式的建筑,石头墙、竹篱笆、小木门、木瑾、五叶枫、结香花、水景……曲径通幽的小路、绿树成荫的庭院、孩童们嬉戏打闹的乐园、四季瓜果成熟的菜园、鸟语花香的“文艺世界”,挂在墙上的渔网、置放于村中废弃的木船……构成了当代渔民生活的背景。走进一户热情的渔民家,院子有多层的木制花架,摆放着许多盘多肉植物,一直连接到二楼。一进正屋,一旁是宽敞的客房,可以做饭。这几天的价格是每晚三百六十元,我笑着说贵了,主人也不恼,说到了旅游旺季,就是这个价格的几倍了。主人是位五十多岁的妇人,十三年前应当在这儿生活,我说起当年的情景,她说不记得了,十三年前几乎都是那样的房子、那样的条件、那样的价格。我一笑,只好放弃了寻找往昔的念头。

时光在日照的海面上不过是打了一个盹,一个渔村便完成了华丽的变身。

村子变样了,大海却是老面孔。贴着海岸的礁石依然如上次来时那样黝黑而沉重,海风、海浪拍打了它多少年,无非是在它们的面孔上增添了几道皱纹。每一块礁石都是老者,经历过数亿年的时光,经受过飓风海啸的侵袭,凝练为永恒的时光之碑。迎着西天的晚霞,我久久地坐在礁石上。

一直有个念想,抵达海的深处,探索它的秘密。在那海水酣睡的宫殿里,铺满了多少奇珍异宝。就像牛顿所言:“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百度上说海洋里的现知动物有二十多万种。海洋食物链依次形成捕食者与被食者的需求关系,满足着它们的生存需要。

此行,我带了本与海洋有关的书——《我们身边的海洋》,里面有一幅图,三条银灰色的鱼在水面上跃起,然后飞翔。凝视着那幅摄影图,忽然想起东夷小镇一家商铺的招牌:鱼的传说。东夷小镇那么多店家的名字,我就记住了这一个。我在想,日照人的生命史,不就是一个个与鱼有关的传说吗?

曾经到过海的深处,譬如从蓬莱到长岛,不过那是乘坐渡轮,只能领略它的表层,进入不了它的内心。我写过许多河流,写得还有点自信,但写大海,我自知写不过海明威,因为我没有置身于大海深处的生命体验。像海明威那样去大海的深处做一次生命的体验,这样的念头由来已久。在官草汪渔村的那个傍晚,我想在渔民家住一晚,第二天跟着渔民出海,看他们如何捕鱼,想着会不会经历《老人与海》里的“老人八十多天没有抓到鱼”的失落,会不会出现与一条大鱼“搏斗几天几夜”的惊心动魄……回到五十多岁的妇人家,向她说了我的想法,她说您是作家,当然欢迎您住下了,把我们这儿好好写写,不过现在是禁渔期,出不得海的。正说着,她的家人陆续回来了。

渔民出海,当然会有风险,不过这是他们多少代人的生活方式,大海已经熟悉了他们。渔民与大海,绝非素不相识,只要彼此心有灵犀,彼此照应着一些什么,就能和谐相处。

用过晚餐,打开购来的日照绿茶,用85度的水泡开,坐在渔家小院细品。看看日历,是农历十四,月光正好。摇动玻璃杯,茶叶在水里清鲜透彻,舒展旋转,宛若美人曼妙的舞姿,杯子里便漾起橙红透亮的色,氤氲着沁人心扉的茶香。忽然想起苏东坡的那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有“佳人”陪伴,捧一杯香茗月下自饮,让疲惫的身子得以小憩,让芜杂的心灵归于宁静,找回那个心静如雪、无欲无求的自我,进入禅意般的“无我”之境。

渔村的夜晚,带着海味的空气,伴着海潮退落的涛声,没有喧哗,是海德格尔所说的那种诗意的栖居。如果你厌倦了城市,不如放下工作和烦恼,在日照的海边住下,解除身心的劳累。

还是止不住去看海,于是走向海岸,绕过礁石下到沙滩。已经不是第一次看海了,但在这儿,还是有些动心。面向大海,坐在沙滩上,眺望海的远处,收回目光,再看潮水涌来退去,便有了时光的感叹。时光是藏匿在海水里的,将它浸湿,使其不老。每一粒时光都是海里的一朵浪花。

对于所有人,大海是绝对的公平,不會厚此薄彼,只要你心地坦诚,大海会给予你精神的馈赠。有时,我能感受海水在对我诉说着什么,不要狭隘的生活,要有一颗容纳万物的胸怀。

月亮很圆,浪花清晰。一轮满月,把它银白色的光辉一览无余地倾泻在的海面上。忽的,脑海里跳出晚唐诗人赵嘏的《江楼感怀》中的句子:“月光如水水如天。”诗人写的是在江楼上望月,风景依稀,思绪渺然。不同的是赵嘏眼前是江水,我眼前的是海水。

一些大人和小孩散落在海滩上,大人或坐或躺于沙上,小孩玩沙嬉戏。禁渔的日子里,汪渔村人享受的是慢时光,这是他们独享的惬意。海风吹着尖利的号角,层层叠叠的浪花仿佛万千铁骑,发出哗啦啦、轰隆隆的声响,滚涌着向我的脚下扑来又退回去。白日裸露的礁石,海水轻轻一抹,就无影无踪。海风从大海的深处而来。风知道海水的重量,它要尽全力把海水推向礁石之上。

月光有一个好听的词语:皎洁。它为海面罩上一层银纱,微波粼粼的大海不负月光的皎洁,为阴柔的月光发出倾情的呼唤。大自然为官草汪渔村海滨描绘出气象恢宏的景象,宛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渔家傲》一词中的境界:“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月下之海浪,若白马奔腾,如银波荡漾,如清初诗人宋琬的诗句:“白马千群浪涌,银山万叠天高。”

月下看海,是一种浪漫。孤身坐在近海的沙上,海潮层层逼近,我一次次退向高处。不断翻涌的涨潮、退潮之音,敲击着我的心房,生命里所有的烦恼,一旦被海水冲洗过,褶皱的心灵得以舒展和平整。

不知坐了多久,目光四望,散落在海滩上的人杳无踪影,只剩下皎月、冷风、海潮,还有我。心无旁骛,把自己融入大海,这是一种境界。

喜欢大海,喜欢它的安静,也喜欢它的咆哮。

一个人寂寞的时候,大海就是最好的陪伴。我与大海,像是在两个平行的时空中,偶尔交集,也只是短暂的时光。敞开胸怀聆听涛声,是我这个北方汉子难得的惬意。常常感叹自己蹩脚的文字面对大海的羞涩,静心想,人类有多少年呢?大海又有多少年呢?文字才有多少年呢?我怎么能用文字描写好它呢?所以,不要总是叹息自己的文字不能穿透大海的内心。

拨通了十三年前一起来日照的同姓文友的手机。那会儿他正在经历爱情的彷徨,看见大海,他拥有了大海般辽阔的胸怀,容忍了女友诸多微不足道的小毛病,获得了圆满的爱情。十三年后,他又陷入事业的彷徨。我说我在日照,那个官草汪渔村。他激动地说怎么不叫我一起去?我说你来啊,我在这儿等你。

夜风掠过,吹乱了我的长发。低头,发现月光下的沙滩上有许多海瓜子,有许多的小洞,涌动的海水将一只大贝壳吹到我的脚下,我捡起来要拿回家收藏。

收藏一枚贝壳,就是收藏了大海,收藏了日照。

有一种时光叫日照,有一种味道叫蓝莓。

茶山之间有蓝宝石,便是蓝莓树。我们去的时候,夏日的时光正在面前摊开,而蓝莓,正是在这个季节成熟,一棵棵、一垄垄的蓝莓树一眼望不到头。东港区陈疃镇年轻的女镇长李珊珊领我们步入石寨河畔的扶贫蓝莓园,让我们采摘品尝蓝莓。一棵棵蓝莓树上,约好了一般,在枝头挂起了一串串的蓝色小灯笼,令人垂涎欲滴,品之细腻柔软,甜酸适口,有种香爽宜人的香气。女镇长向我们介绍说,日照阳光充足,气候冷凉湿润,最适宜蓝莓的自然生长,石寨河两岸土壤呈天然的酸性,是蓝莓生长最为理想的区域。他们的蓝莓产业起步于十七年前,目前规模达到了两万五千余亩,年产值近四亿元,是全省最大的蓝莓生产基地,拥有全国蓝莓三十分之一的体量,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蓝莓之乡。

蓝莓是东港外来的客人,十七年前,它来日照海边旅游,忽然觉得这黄海之滨是它诗意的栖居地,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温暖湿润,水土适宜,它吆喝一声,我不走了,在这儿扎根了。而东港人也从它的身上捕捉到了乡村振兴、百姓致富的契机,他们好生招待这个客人,为它构造了更理想的家,根据它的脾性量身定做,温室、大棚、最好的土地,聚合了最好的企业和优秀的人才,发展蓝莓龙头企业十三家,打造了二十八个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建设冬暖式蓝莓大棚二百二十座;通过“政校企”联合,加快蓝莓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通过建立蓝莓深加工园区,开发蓝莓果干、果汁、蓝莓饼干等系列产品,让蓝莓成了特色产业链,拥有了一个大家庭。

蓝莓在日照东港,找到了一個理想的家。

日照蓝莓的故事生动精彩。陈疃镇石灰窑村农民胡兆花原来在建筑工地打工,后来来到北疃村蓝莓园上班,“打工妹”变身为“上班族”,除了工资,她还有失地保险、土地流转费等收入,每年增收近三万元。在东港,像这样的蓝莓受益者成千上万。2006年,陈疃镇三十八个村没有一个村集体收入超过三万元,现在全镇村集体平均收入接近三十万元。一个叫卞家庄的村子,村集体存款就有一千多万元。蓝莓树结出了致富果,有了蓝莓,东港人就拥有了幸福的生活,房子宽敞了,家具更新了,小车进门了。

蓝莓,是日照人的幸福使者。

蓝莓营养价值极高,除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常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花青素、总酸和有机酸、酚酸、超氧化物歧化酶、果胶、紫檀芪等特殊营养成分,其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钙、铁、磷、钾、锌等微量元素让它具备了极高的膳食和保健价值。它的药用价值更为广泛,能有效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促进心血管健康;有增强心脏功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功效,能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脑力;可以强化视力,减轻眼球疲劳。此外,蓝莓还可以治疗一般的伤风感冒、咽喉疼痛以及腹泻等症。蓝莓的深加工可以成为美味的佳肴,果干、果汁、果酒、饼干、月饼、馒头……在水果中,它是人见人爱,水果之王的美誉对它来说,实在不过分。

石寨河两岸盛着满当当的阳光,在这个六月如火的时光里,熟透了的蓝莓果碧蓝、圆融,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古典美。两岸蓝莓树的树枝、树叶透下的光将一串串、一颗颗果子映得晶莹剔透,蓝精灵一般。海风轻柔吹拂,星月之光普照,它享受过多少大自然的滋润啊。

蔚蓝之下,黄海之滨,石寨河、蓝莓园,如画的风光。蓝莓树是最可入画的,碧绿的树枝向四面展开,仿佛一把绿伞承载着天上的阳光,一串串的蓝莓挨挨挤挤地悬在枝头,像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很可惜,至今我没有见到一幅关于日照蓝莓的美术作品。让画家也来石寨河畔写生吧,情不自禁地,我向日照的朋友建议。如此的蓝莓之画,是非常有中国味的写意,若是配上大海的背景,能勾起无限的审美想象。

一行人隐身于果树间摘果,我孤坐于一棵蓝莓树下。在日照的几天里,主办方的日程安排得紧凑,时光总是显得稠密,好不容易有了片刻空暇,于是静心安神,目光上扬,将目光挂在一串串蓝莓果上,这便是草木之心。《礼记·乐记》曰:“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说的是人心的驱动是受相应的物的吸引,没有物的吸引,人心就像一块石头。在蓝莓树下孤坐的时光里,这个“物”,便是蓝莓果。人生需要好味道,也需要好心情。日照蓝莓,给了我好味道,也给了我好心情。

蓝莓,是日照人幸福生活的写意,也是他们生命的气象。多么想将我在石寨河的时光定格,让我成为一个永恒的主人。遗憾的是,日照的时光永恒,而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或者说是大海边一幅转瞬即逝的剪影。

我在日照的日子里,两城镇、尧王城、汪渔村、石寨河都驻留着我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时光,称得上是我的心灵之旅。人生的快乐和惬意,常常呈现于某些凝固的瞬间,就像这蓝莓树下十几分钟的孤坐。在天地旷远、大海辽阔的大背景下,与晶莹的蓝莓之果心神交汇,相亲相伴,如此的时光,值得收藏。

忽然有个念想,若是变身为一棵蓝莓树,永生徜徉在日照的时光里,那该有多么幸福啊。

责任编辑:李畑熠

猜你喜欢
日照蓝莓大海
打雪仗
大海捞金
蓝莓
推理:夏日照,影子长
特别的宇宙生日照
问大海
冬日的大海
甜甜的蓝莓果
无菌级微型双管板换热器的设计
蓝莓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