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视角下的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22-07-24 12:13李彦普
大学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课程

李彦普

[摘 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学的交互性,从内涵发展上要求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文章结合管理类课程特点,分析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工商管理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管理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建设系统性的教学资源库、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加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保障等建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管理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5-0022-03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从1.0时代迭代升级。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线上教学得以普遍应用,助推了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疫情防控常态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也将成为常态。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师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施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内涵

教育信息化先后经历了数字化校园等硬件设施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发展,逐渐深入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科研相融合的内涵发展[1]。高校教育信息化,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围绕学生学习需求,打造信息化平台,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挖掘教育与信息化数据,进而实现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的路径[2]。高校教育信息化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手段的先进性、教学的交互性和信息的安全性,是支撑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性力量。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纯在线学习模式陷入发展困境之后,经过反思而提出的新型学习模式。纯在线学习模式将课堂局限于线上,丧失了线下交互学习的优势。混合式学习模式综合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特点,在改革和创新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基于统一的教学目标,在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关系等方面重新建构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3]。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是仅将线上课堂作为辅助和补充,也不是传统线下课堂的单纯信息化升级,而是教学理念的变革,是两种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和重构。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工商管理类课程既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又具有实践性、艺术性的特点,是一门交叉融合学科[4]。当前时代飞速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围绕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多层次和多维度的能力培养要求,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效果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培养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5]。

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对整个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重新建构,对各知识模块进行重组,对课程理论知识、实践环节、拓展内容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挖掘,可以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实施必要的个性化辅导。混合式教学将有效实现以学生为驱动的学习模式,是适应信息技术时代人才培养要求,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高校管理类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设计不充分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课程的教学设计。离开有效的课程设计,再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些所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仅仅是将原有的一部分课程讲授搬到了线上,实现了传统课程教学目标下的部分教学场景转换,而沒有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学习理念设计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是单纯地将以往线下的授课搬到线上,也不是单一地引入视频课程资源,而是针对课程特点,基于信息化技术对整体课程模块化后进行再整合、再设计,注重交互式学习[6]。但教师如何针对管理类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创新,还存在认知和实践盲点。

(二)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建设

慕课是教育信息化时代授课模式创新的产物。近年来,慕课因为其优秀的开放性、共享性、全新的教学思路和学习模式,成为高校教师和学生首选的课程资源。然而,单纯依靠视频资源,或者是基于慕课的简单嫁接,学习者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普遍会出现学习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等问题,难以以在线学习的形式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循环从而系统地获得知识和技能[7]。

工商管理类课程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需要教师更多地挖掘除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的课程资源之外的应用性案例、实践性模拟、实战项目等教学资源。然而,一方面案例视频资源较少,较多企业案例的视频资源需要付费;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实践经验欠缺,对各类媒体的企业专访和行业专家深度解读的资源收集缺乏敏锐性和捕捉能力,缺乏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实际企业进行实践设计、拍摄案例视频短片或实行远程场景教学的能力,难以很好地把鲜活的热点案例整合到教学中。

(三)教师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信息化意识和专业能力不足。教师信息化素养是教师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获取教育教学信息,并能够对在信息环境中的学习过程和资源合理做出设计、应用、评价和管理的能力[8]。教育信息化2.0时代已然到来,但是不少教师对其内涵尚未领会,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有一定畏难情绪,内驱力不足。一些教师实践经验欠缺,对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性内容驾驭能力不足,缺乏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教学内容重构和整合能力。

教育信息化时代催生了各种辅助教学的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比如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学堂在线、翻转校园、雨课堂、钉钉、腾讯课堂等。但是部分教师对这些技术类工具的探索不够、功能不熟悉、使用不熟练,缺乏组合利用各类工具的技巧,缺乏利用平台工具掌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和效果,并通过数据等量化指标来评价学生、管理课程教学的能力。

(四)高校对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保障不足

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需要高校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氛围。国内信息化教育经历了校园网硬件建设、数字校园信息系统构建等发展阶段,目前正处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校园融合构建智能空间、数字空间的智慧校园阶段[9]。但是,部分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科学的规划和顶层设计,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相关工作;对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投入不足,不愿在一些平台优质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上增加投入,没有完备的信息化软件实现对线上线下教学互动的有效支撑;对线上数据资源的共享程度不髙,难以持续性地对信息化技术进行改造升级;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在对信息化背景下教学重点数据的筛选、监控和管理,以及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动态数据的收集和挖掘上,缺乏相应的制度设计和规范。

四、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重构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学模式,不只是教学手段发生了革新,更重要的是针对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革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10]。管理类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应具备诸多要素,如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平台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资源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教学目标的重新设计是先导环节,对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和重构是混合式教学的核心。根据管理类课程的知识架构,可以将其划分为基础知识模块、核心实践讨论模块和拓展学习模块。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可分类别、分层次选用不同的模块内容进行差异化教学,以实现因材施教。

对于基础知识模块,可引用慕课资源或自己制作的视频进行视频讲解,要求学生在课前掌握,将疑难问题留在课上继续深化。对于网上大量的视频资源,应根据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甄别选用。对于核心实践讨论模块,可结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性特点,采用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模式。问题设计是激发学生实现探究式学习的核心环节,要求教师提升问题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对于问题讨论的形式,可以采取小组式、模拟式、辩论式、PBL、线上互动问答式等多种模式。课程实践环节结束后,还需要让学生进行总结并对该环节进一步反思。对于课后拓展模块,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情况提出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方向,给出拓展阅读的材料,鼓励学生持续探究。整个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以学生驱动学习,将传统的以技术为支撑的工具性交流真正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师、学生等各教学要素之间的交互式交流,充分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人本目的。

(二)建设系统性的教学资源库

高校培养的管理类人才应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决策、组织、领导和创新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围绕教学内容的重构和设计,建立系统的课程资源库作为支撑体系。

首先,建立理论讲授视频资源库。整合利用各类视频资源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慕课等开放式在线优秀课程资源,根据授课对象和教学目标,选用适合的知识点教学资源,建立视频资源库。这不是慕课视频资源的简单推送和嫁接使用,而是将视频资源彻底消化后,与自身的教学目标相结合,整合融入自己的课程模块中。

其次,建立案例资源库。工科类课程强调基础理论的讲解和程序性操作,工商管理类课程则强调实践性,注重对案例资源的设计、积累和应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的开放性、即时性、多触点性,让我们收集信息更加便捷,应注重利用各类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种媒介平台相结合,精选和剪辑涉及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视频资源;还可以由教师设计案例情境,学生参与拍摄制作资源。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单位,拍摄相应的案例短视频,积极探索开发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互式资源。同时,需要提供给学生外延式的延伸学习资源,满足部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

最后,利用翻转校园等平台建立在线题库。在线题库是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各模块的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类型的配套题库,可以及时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基础。题库除了常规的单选、多选等封闭式题目外,应结合管理学艺术性的特点,注重设计开放性和灵活性的题目。

(三)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应加大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丰富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内容。高校不仅应该引导教师树立信息化2.0时代教学改革的理念,培训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工具的专业能力,如学习建立异步SPOC和独立SPOC课程;还应该引导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进行指导和交流。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性强,高校要通过挂职锻炼、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只有具备较强实践经验,教师才能够灵活应用问题导向法,实施启发式教学。高校应引导教师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提升混合式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需要结合课程学习模块实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包括线上听课的出勤和听课时长、线上知识点测试、与实践环节相配套的互动问答模式等。这些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的即时测评和互动工具,是对单一的线上教学和原有传统的线下教学评价手段的整合升级。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各方面能力和精力投入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应根据教师情况设立学科方向互补的课程组,配备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教师,以小组共同研讨的方式开发混合式教学。高校应加大对教师探索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激励。评选优秀的混合式教学改革项目,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支持,激发教师实施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四)加强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保障

高校应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识。高校决策者应充分认识并把握“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带来的机遇,紧跟时代步伐,提升高校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和决策能力。高校应结合高校发展定位和实力,科学布局规划信息化发展,加大对信息化软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和开发。积极利用VR、AR等技术和校企单位深度合作,开发教学实践的实时交互系统,探索智慧课堂。加大与优秀在线课程平台的合作力度,加大对教师课程信息化改革的支持,为教师教学改革创新创造良好条件。

总之,高校要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对数据的充分利用。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是教学信息化管理的核心,高校应逐步探索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如何对学生所学课程实施个性化知识推送、辅导和评价的大数据利用技术,以个性化学习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高校还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标准规范建设、制度保障、运行维护和组织保障,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琳,陈耀华,毛文秀,等.教育信息化何以引領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信息化25年回眸与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2020(4):56-63.

[2] 田浩.高校教育信息化要素建设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96):185-188.

[3] 石慧,李延秋,任永功.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20(6):152-157.

[4] 王璐. 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性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5.

[5] 沈悦,王靖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J].劳动保障世界,2020(12):58.

[6] 欧佩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思考[J].课程教学研究,2020(3):58-63.

[7] 徐佩瑶. 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教师呈现形式对MOOC视频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9.

[8] 王轶,石纬林,崔艳辉.“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信息素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3):109-114

[9] 陆冷飞,唐伟方,王欣然.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高校智慧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5):85-88.

[10] 姜淼.信息化新时代高校教师角色的转变[J].高教学刊,2020(19):153-155.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