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2022-07-24 19:09石义琦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高效课堂

石义琦

【摘 要】高效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到减负提质,课堂是大家研究的主体。笔者通过自己26年来的教学与工作实践,阐述了对高效课堂的认知和建构,以及学科建设与教师角色定位等问题。

【关键词】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学科;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7-054-02

“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是我从教26年来一直思考与探索的两大问题。结合当前教育的两大“焦点”,回顾自己26年来的学习与工作体会,让我再次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初心与使命进行思考,即“中小学为什么开设信息技术课”与“信息技术学科如何教与学”。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还是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是就工具讲工具、重视知识与技能掌握为目的的教,还是开展课程重构、项目设计,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一直在思考“高效课堂的特征”与“高效课堂的构建”。下面就我自己的思考与探索来谈谈我的教育观。

从一道面试题引发对高效课堂的思考

某市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的面试环节,有这样一道题:请您谈谈一堂好课的标准?我脑海中的第一个答案: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方法得当、过程清晰等。但这样的答案无法准确表达我的教学观,于是就有了第二个答案:课堂能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我重新审视这两个答案,好像第一个答案更切合标准答案,但这两个答案的好课标准视角完全不同。第一个答案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去进行评价,主要考虑教师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第二个答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评价,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如何实现学生所学知识从认知到内化的输出等。这也是我心目中高效课堂的标准: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包括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积极动手等;如何让学生笑出来,包括作品分享、互动交流等。高效课堂的四个层次是:让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 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的认知”)、分享了什么(教学过程中的“输出环节”,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的内化”)、建构了什么(教学过程中的“跨单元或学科问题设计”, 对学生来说是“建立知识的关联”),以及创造了什么(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问题或小案例设计”,对学生来说是“知识创造应用”)。

基于“四学”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通常在进行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时,脑海中就有三问“这节课让学生学什么(教学内容)、怎么学(教学方法)、学得怎么样(教学评价)”,即“三学”课堂。我认为高效课堂应该还要加一个“为什么学(学习动机)”,即“四学”课堂。从核心能力、处理原则和设计方法上来说,高效课堂的“四学”内涵如下。

学什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基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基于教材是明确教材的学习内容,高于教材是拓展延伸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关联知识、提供学习资源包。为什么学:对知识的重构能力,依据主题,结合学习与生活。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选择案例或问题,以案例或问题为任务主线,巧用教材的内容来解决案例或问题,让学生明确学来干什么,即基于问题,选择主线。如生活需求的常识类、社交类,学习需求的工具类、创新类,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等。怎么学:对教法的设计能力,基于学情,选择课型。若教学内容大部分学生接触过,则选择“设计问题—小组自我提炼知识点—教师拓展、延伸”的形式;若教学内容与前面所学有关联,则选择“学生回忆旧知—知识迁移尝试—自我形成知识—归纳与推广”的形式;若教学内容完全是新知,则选择“教师演示推理—学生操练—发现错误—突破重难点”的形式。学得怎么样:对评价的组织能力,充分利用资源,推动课堂生成。评价是检验一堂课是否高效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知识内化的核心过程,基于同伴分享交流、互动评价,可设计作品演示与评价、同伴助学与评价、问题导学与评价和错误订正与评价等类型。

基于“四学”,我初步构建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模型(图1)。

课程重构就是将学科国家(或省编)课程进行结构剖析,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整理,打破年级跨度,对知识点进行归类,根据知识点进行应用情境分析。情境源于实际生活中结构不良的复杂问题与需求,选择不同项目进行课程重构,实现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达成对知识的学习。

项目设计是根据国家(或省编)课程知识点完成项目选择后,进行项目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把握“四学”问题。

流程再造主要是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分成子任务到整体任务,再到主题拓展,重点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什么、分享了什么、建构了什么的问题,最后到创造了什么。

反思完善主要是反思上述三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回到第二轮实施过程中去完善。

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与教师角色定位的反思

1.学科建设

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不断发展,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及思维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从小学到中学,从农村学校到城市学校都普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当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当前的信息技术学科考核还没有纳入中高考的学业水平考核,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都不太重视,存在“放羊式”“看管式”课堂,教师队伍不太稳定;二是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的设计还是偏向技术化与工具型,并且教材更新跟不上技术更新。我建议:将信息技术素养考核纳入中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提高社会的重视程度;鼓励教师对国家(或省编)教材进行内容重构,融入一些新技术、新应用等。

2.教师角色定位

當前国家在大力推进智慧教育、智慧校园的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应用研究,无形中给信息技术教师这个角色赋予了新的定位。我认为一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正确定位是“一职多能”。一职就是做好一名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多能主要是协助学校做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应用。其具体职责有:按课标要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钻研教材,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以比赛为抓手,做好信息技术特长生培养;做好机房的安全管理与应用维护;积极学习前瞻技术与科学,协助学校领导做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化项目实施管理等;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应用研究,指导其他学科教师应用技术进行课堂变革的探索。

26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与区域教研工作,我都是在默默无闻地思考着、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虽然离终点很远,但我一定带领我的团队努力前行,期盼花开。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