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元”换来的世博文化公园

2022-07-24 12:12
新民周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文化公园世博世博会

6月20日,闭园近三个月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再次向市民开放。恢复开园首日,大清早就有不少预约入园的市民在门口等待,期待着这次久违的重逢。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是去年年底新开的市内公园,开放没多久,就成为了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点。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竹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介绍,自2021年12月31日开园到3月28日因疫情临时闭园,园区北区总计接待游客47.8万多人,其中申园接待了23.7万多名游客(申园于3月13日提前闭园)。

冬季并不是适合户外活动的季节,但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仍然吸引了大批市民到访,而在上海这个提前到来的酷暑季节,重新开园的世博文化公园魅力不减。

黄浦江岸,潮起潮落,世博文化公园所在的浦东滨江核心地区,可以说是寸土寸金。100多年前,这里也是上海工业文明的发源地:1913年成立上海和兴化铁厂,1946年成立上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厂,1998年成立上海克虏伯不锈钢有限公司……园区内的时光印记大道记录着公园的历史脉络,旁边的海宝则提醒着人们,这里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原址。

陈竹告诉记者,世博会结束之后,这块土地上陆续进行开发利用。世博文化公园所在区域主要是当时世博会的C片区,是欧美国家馆的主要场地。

“世博会A片区如今拔地而起了不少办公楼,B片区已经是许多企业总部所在地,按照原来商业用地的规划,世博文化公园所在的将近两平方公里的面积,土地出让价值至少1000个亿。但上海最终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放弃这部分经济收益,打造了今天的世博文化公园,在城市中心引入生态的理念,把最好的资源给到人民,让老百姓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同时也能够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陈竹回忆,为了将公园打造成能够与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公园媲美的高品质生态空间,公园设计团队考察了解了很多优秀公园的设计和管理理念,同时还请广大市民出谋划策,收到了两万多份来稿,部分金点子被设计师采纳,成为公园的亮点。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公園南区(尚未开放)中的双子山,这是南区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

这个想法,是住在公园附近的上钢三厂退休职工吴正江提出的。据他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现在的世博文化公园规划范围内,曾有一座六七十米高的山,是由废弃的钢渣堆积而成,可以俯瞰上海周边景色。

于是,两座设计最高处达48米的双子山就这样在世博文化公园内拔地而起,陈竹兴奋地表示,等双子山建成,将是上海市中心唯一的一座山,而且它还是国内第一座人工仿自然山林。“这座山的结构是用钢筋水泥搭建起来的,在山体上覆盖约2.5米厚的土壤,还会栽种树木花草,配备瀑布流水,形成自然景观。为了避免地面沉降的问题,山体做的是空腔结构,山体内部设计了1500个停车位,同时还配备了垃圾中转站、变电站等设施,每一寸土地都没有浪费。”陈竹透露,双子山未来在管理上给他们也提出了不少挑战,比如山体的植被保养——如何保证泥土不会流失,同时还要能够适合植物的生长,又要有一定的排水的功能?“在设计上、管理上都要攻克很多技术难关,相信建成后一定能成为上海市中心的一大亮点。”

除了双子山,也有不少市民提出,想在公园适当保留世博会的元素。于是四座上海世博会保留至今的场馆:原俄罗斯馆、原卢森堡馆、原意大利馆和原法国馆,就被重新改建保留在公园中,通过仿旧式的翻新,完全恢复了当年世博会建筑的原貌。“世博会是一个临时性大型活动,场馆的建设都是按照临时建筑标准要求做的,如果要保留的话,就要根据永久建筑标准要求来改建。同时也要保持建筑原本的特色,并与公园的氛围相契合。”

除了卢森堡馆内确定了餐饮业态外,其他几个场馆尚未确定用途,但总体定位将以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特色商业为主,也会有反映这些国家和地区特色的内容。记者了解到,相关国家的驻沪总领事以及商户代表都对这些场馆未来的合作充满兴趣,希望将其打造成展示他们国家经济文化的窗口之一。

2021年年底开园以来,公园中的申园得到了市民游客的一致好评。在现代时尚的浦东新区,竟也有了一座江南园林,里面是古朴有致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面积虽然不大,却让人生出一种“只缘身在此园中”的感叹。

申园遵循明清时期江南传统园林的风格设计,同时又极力呈现出海派特色,园中掇山理水、筑桥建亭,构筑了醉红映霞、古柯晚渡、玉堂春满、松石泉流等“八景”,让游客移步换景。“以前的江南园林多为私家园林,申园则是面对市民游客的公共空间,所以它没有高墙深院的感觉,而是通过水系树木来进行分隔,景在园中,园在景里,浑然一体。”陈竹说。

据了解,申园采取的是预约制,大部分时间预约都很满,尤其在节假日,不少游客冲着申园慕名而来。有时候没有预约的游客到了现场,也还要求进去参观。陈竹不无骄傲地表示,浦西有豫园,浦东有申园,它不仅将成为上海的新地标,也是古典园林的一个新标杆。

世博文化公园这个名字,落点有两处。一个在世博,一个在文化。

文化的含义很丰富,世博文化公园七大主题园区,几乎各个都有其文化使命,比如申园代表着园林文化,一块石头背后都有故事可讲;大歌剧院、音乐之林露天剧场体现着音乐文化;国际马术中心包含着体育文化;狗Go乐园承载着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而园中的世界花艺园,反映的则是园艺文化。

“因为现在年轻人普遍对家庭园艺感兴趣,因此我们也期待把世界花艺园打造成一个平台,提供跟园艺文化有关的内容,未来还计划举办大型世界园艺文化展。”陈竹介绍,世博文化公园中还有一个大温室花园,是在世博会保留建筑的基础上改造而来,里面将种植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

“温室一个主要的功能是科普,因此我们也将设计一系列可以互动的内容和活动,尤其是面向青少年、亲子家庭、年轻群体提供可看、可赏、可玩、可体验的内容。”

走进世博文化公园,游客能感受到其作为多种文化的集大成者,既有传承,也有创新。这也是园区管理者想要带给市民的游园体验——公园应该是开放共享的地方,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和消费水平的人。

记者了解到,目前开放的北区占地85公顷,南区将在2023年底建成完工。届时,世博文化公园必将成为上海一颗闪亮的明珠。

猜你喜欢
文化公园世博世博会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积极推动江苏国家文化公园立法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十年磨剑,世博再出发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就“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密洛陀文化公园游记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喜游世博会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
世博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