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2-07-24 23:04冉姣邢瑞娟
大学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路径探析乡村振兴战略

冉姣 邢瑞娟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既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之下,分析乡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理清乡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可以为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困境提出相应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留守儿童教育;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5-0178-03

振兴乡村的基础和关键在于乡村教育,有学者研究表明“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乡村,乡村教育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国家整体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1]。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任何只从留守儿童教育本身出发,而忽略其与乡村振兴的联系的做法,都无法从根本上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因此,深入思考乡村振兴战略与发展乡村留守儿童教育这两者之间的深层关系,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应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以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指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事关“三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2018年1月中央的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了总体布局,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等的要求。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2]。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特别指出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及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学前教育,让学前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享有优质教育。有学者研究指出,加强农村教育要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3]。总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形势下,乡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乡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面临着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去着手解决。

(二)乡村振兴战略为完善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乡村教育要从根本上发展起来在于要能留住学生,保住生源。乡村教育要将传统乡土文明和培育现代化的时代新人相结合,充分发挥好乡土育人的效果。要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完善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引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乡村教师的各方面福利待遇,让优秀乡村教师愿意留,留得下。要了解乡村传统农耕文化,开发出颇具当地特色的校本教材,充分彰显乡土特色,时刻不忘传递浓厚的乡土情,引导孩子们将乡土情怀根植于内心。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要用乡村教育去塑造乡风文明,营造和谐的乡村治理氛围,把乡风文化传承好。要力求让每一个乡村留守儿童都能享受到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以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城乡的融合发展。

(三)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

首先,有利于乡村义务教育的推进,缩小城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乡村学校的校园环境、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因素,都会影响该学校的生源,事关该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乡村教育发展起来了,让乡村孩子就近就能享受到与城市里相同的教学资源,才能让学生和家长愿意留、留得住。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希望的明天,要进一步促进乡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努力缩小其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

其次,有利于培育现代化的新型农民,推动农业农村的发展。乡村留守儿童作为未来乡村发展的接班人,应给予特别的关注,让其从小就受到优质的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着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乡村留守儿童在得到应有的关爱和教育后,在未来才有可能成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或其他领域的人才,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新建设的重任。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为国家培养振兴乡村的优秀人才。振兴乡村的发展,离不开爱农业、能吃苦、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

最后,利于补齐教育短板,落实好科教兴国战略。“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之中……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4]。当今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资源的竞争,其实质也是教育发展水平的竞争。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不足仍在农村,应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补齐教育短板,以真正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在新时代,我国留守儿童最基本的物質需要已得到保障,但在心理、情感等方面仍有所缺失。因此,分析当前我国乡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困境,能更好地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一)乡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制度困境

乡村留守儿童是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下的产物,他们在受教育方面受到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及儿童福利政策不健全等方面的影响。城乡二元经济制度下,城市的繁荣与乡村的落后形成鲜明对比,城乡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寻找就业机会。外出务工的父母因时间、精力和资金有限,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抚养,只得把他们留守在户籍所在地,并委托监护人照看,由此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当下,农民进城找工作、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福利有所改善,但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仍然突出。儿童福利政策在有的地方只是形式与口号,并未落细与落实。

(二)乡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数众多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收入,乡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都纷纷外出务工,留守在乡村的都是一些老人、儿童等,乡村振兴人才流失,使得整个乡村的发展没有活力,乡村“空心化”的现状使得乡村振兴愈发困难。据有关部门统计,有两亿左右的农民转移到城市,形成了一个新兴群体——“农民工”[5]。留守在乡村的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思想水平不高、观念倾向保守,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低,因此在乡村群众中开展教育培训难度大、效率低。家庭和学校等外在监督的失效,使孩子们学习兴趣不高,迟到、早退和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家长都外出挣钱,常年不在身边,孩子们亲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的压抑得不到合理的释放,身体健康问题和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而孩子的健康成长既需要物质上的满足,也需要爱的呵护与亲情的陪伴。

(三)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面临乡土情怀缺失

有学者研究表明,“当下,城市化和现代化冲击下的乡村教育正面临着诸多文化困境,主要表现在乡村教育的精神贫瘠和文化失根”[6]。虽人在农村,却丢失了文化的根,乡村教育脱离了自身的发展特色,一味地偏向城市,乡村的农耕、种子、庄稼、施肥等几乎没有出现在教育内容之中,对有机肥、休闲农业、农机装备设施等丰富内容,留守儿童大多都还不了解。乡村教育没有充分挖掘本地的育人资源,会让孩子们在骨子里认为城市就是比农村好,认为能在大城市里生活才算得上成功,才算得上是实现了人生价值。这盲目的追寻,让孩子们失掉了很多乡土的乐趣,忽略了乡村生活美好的一面,甚至是丢掉了自己的根和心灵家园。这是缺乏乡村文化和生存自信的表现。

(四)乡村留守儿童自身所面临的困境

乡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年龄小,缺乏社会实践经历,在思想上还不成熟,情感上不够理智,具体表现为调皮且叛逆、抗挫能力较差、做事容易中途放弃。学校和家庭教育监管的有限,使乡村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留守儿童早退、迟到和辍学等现象也时有发生。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亲情与关爱缺失,又使得留守儿童易产生自卑、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委托监护人的照看不周,使得他们农具不识、农活不干、农时不知,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下,委托监护人往往用手机、电视、电脑、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陪伴取代父母的陪伴,使乡村留守儿童把自己内心情感的诉求寄托于电子产品,沉迷于网络,热衷于打游戏、追星追剧,不愿与父母交流沟通,为他们自私、冷漠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滋生埋下了隐患。

三、破解乡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可行路径

要彻底解决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并进一步寻找对策,应从家庭、社会和国家政策等方面着手,汇聚各种社会力量开展工作,立足于当前新形势,采取新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困境。

(一)不断创新乡村教育的发展理念,激活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活力

乡村教育是乡村发展的命脉,创新乡村教育理念,需要不断激活乡村留守儿童自身的内生活力。乡村教育要根植于乡土文化,树立为农服务的意识,乡村学校的教学理念、目标和内容等应立足于乡土实际。不应盲目地追求城市化的教育,给孩子们灌输城市优越论的观念,这会使孩子们忽略乡村文化的价值,产生失望甚至是怀疑,以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要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注意培养儿童的乡土情怀,让他们带着美的心灵发现美的乡村,找回留守儿童应有的乡村自信。乡村教育应厚植留守儿童深厚的乡土情怀,使他们在学有所成后还心系这方热土,有力所能及的回报。本地的孩子更了解乡村的风俗民情、生态环境,好的教育会使他们走得再远也不忘根。只要乡村在精神家园就在,心灵港湾就在。因此,要树立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挖掘乡土资源,传承乡土文化,着力培育孩子的乡土情怀。

(二)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政策

应发挥政府在实现城乡人力、资源和技术双向流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鼓励外出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特别是要留住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和善经营的外出务工人员,为振兴乡村做贡献。政府应着力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资金难、技术难等问题,提供无息贷款、创业补贴,开展就业和创业技能培训,给予外出务工人员最实际的帮助。要振兴乡村产业,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优势、自然资源和自然风光,去发展现代的果林业、旅游业等,充分挖掘出古村寨、民俗、民风等,以产业的发展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吸引他们留在家乡创业,用产业去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难、难上学等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回乡创业政策。乡村经济发展了,外出务工人员就既能留在家乡创业或者就业,又能拥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教育和关爱孩子,那么留守儿童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三)顺应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留守儿童教育跨越式发展

相关研究发现,寄宿制和代家长制在减少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产生的不利影响方面会产生的积极作用。应建设好寄宿制学校,加大乡村校园信息化设备的建设比例,打造“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有线无线跨时空的教育教学。应结合新媒体与融媒体的技术,进行在线网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各种混合教学,逐步缩小城乡学校在教学质量和硬件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要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加强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运用的培训。只有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赢得当地群众的好口碑,家长才会愿意把孩子留在学校,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才能赢得生源。提高乡村学校保持生源的能力、教育内容的丰富多样性、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搭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快车,才能逐步推动留守儿童教育跨越式发展。

(四)争取社會各方力量,搭建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之网

完善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多方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发挥育人合力。要广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把物质资助和精神关爱结合起来。明确地将留守儿童与问题儿童、差生、贫困生等区别开来,以正确的方式去关心留守儿童,让人们了解到留守儿童也是积极向上的、乐观开朗的,帮助留守儿童重塑社会自信。政府应逐步消除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它不再是限制人们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桎梏。应投入足够的资金,健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还可以设立“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专项资金。学校要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基地,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乡土文化,成为一个有礼貌、懂感恩和会生活的好孩子。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教师也要对留守儿童给予特别的关注与关心。

让我们一起呵护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为振兴乡村留守儿童教育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

[ 参 考 文 献 ]

[1] 范先佐.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146-154.

[2] 张瑞倩.生态文明教育助力乡村生态振兴[J].社会主义论坛,2021(6):43-44.

[3] 郝文武.中国共产党普及教育的百年成就[J].群言,2021(7):12-16.

[4]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7.

[5] 申健强,申利丽.贵州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解决策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3):35-39.

[6] 曹晓玲.乡村振兴重在振兴乡村教育[N].丹东日报 ,2019-05-27(4).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路径探析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基于美国纽约与长三角地区比较视阈下的总部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