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家庭治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2-07-24 23:04张婕张雨刘赢忆
大学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家庭治疗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张婕 张雨 刘赢忆

[摘 要]文章描述了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应用心理学专业家庭治疗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报告了教学改革的效果。课题组通过前期研讨、科学论证、教学实践、逐步修正,最终建构出层层相扣、相互支撑的综合型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录像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和现场督导教学相结合。综合型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认同,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家庭治疗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5-0181-03

新时代,民众的心理健康成为国家关心民生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这对心理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指出,各高校应积极探索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优势特色课程。家庭治疗课程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以下简称应心专业)的专业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其的设置旨在提升学生的心理咨询理论储备和实践技能。然而,目前应心专业课程普遍存在理论性过强、教学方法单一、技能培养不足等问题。在国家战略和学科发展的共同需求下,家庭治疗课程的教学模式亟待改革。本文分析了应心专业课程教改现状,描述了家庭治疗课程作为优势特色课程开展的教学模式改革和教改效果。

一、应心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现状

研究者们强调应心专业的课程设置要重视系统性和针对性,优化基础课程,增强课程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形成具有专业特色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传统心理学课程中普遍存在实用性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估忽略实践能力的问题。不少学者深入探索了应心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刘涛[1]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叶一舵[2]提出了“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均强调了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应增强实践性。因此,教学改革应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总体上,当前应心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更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本科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合性差。

二、家庭治疗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家庭治疗课程设置在本科教学第5学期,以咨询心理学和家庭心理学等先修课程为基础。依据学情状况、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家庭治疗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前期研讨、科学论证、教学实践、逐步修正,最终建构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综合型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一)理论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家庭治疗课程理论教学主要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家庭治疗课程每周2学时,理论教学约占30分钟。课前环节教师注重学习方法的讲授,提前分配教学内容,指导应心专业本科生查阅文献、研读教材和制作教学PPT、思维导图等。课前环节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授课环节由应心专业本科生轮流以教材内容为中心,采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应心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操作能力,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评课环节由教师对应心专业本科生的授课内容和组织方式进行评价和指导,同时补充讲授重难点内容、组织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教学监控能力,促進学生对理论内容的深入思考。课后环节由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每章习题基本设置为六道题,题型包括名词辨析、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家庭治疗课程尤为重视应心专业本科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家庭治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家庭治疗的技能包括观察技能(observational skills)、概念化技能(conceptual skills)和干预技能(intervention/executive skills)[3]。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案例录像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和现场督导教学等多种形式,时间约为60分钟,授课根据教学内容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1.案例录像教学

家庭治疗实践教学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由教师作为咨询师对来访家庭开展家庭治疗,教师提前录制示教案例并在课堂播放。来访家庭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咨询录像用于专业教学。应心专业本科生签署保密协议且上交手机,承诺仅在本课程内讨论真实案例,最大限度保护来访家庭的隐私和利益。教师把控录像播放进度,并讲解家庭治疗的专业技能,具体包括如何观察来访家庭的情绪状态、权利结构、沟通状况、系统边界、人际关系等;如何与来访家庭进行情感调谐、建立关系、保持中立等;如何建立假设、循环提问、修正假设;如何扰动系统、改善沟通、重建关系等。案例录像教学中教师结合真实案例通过大量设问,引导应心专业本科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结合,反复练习观察技能、概念化技能和干预技能。案例录像教学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提升了课堂的实践性和互动性,但存在应心专业本科生家庭治疗实际经验不足的问题。

2.校外实践教学

家庭治疗课程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在校内校外实习教师的指导下,让本科生独立完成家庭治疗模拟咨询,积累咨询实际经验。授课教师前期先了解实践基地某小学的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服务需求,然后和实践基地共同筛选志愿参加模拟治疗的家庭,对应心专业本科生进行专项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建立关系、家庭治疗流程、家谱图技术等。家庭治疗校外实践教学由应心专业本科生对小学生及其家庭提供模拟咨询服务,并完成咨询报告撰写。应心专业本科生以教育问题作为切入点,在访谈中练习建立关系、保持中立、循环提问、建立和修正假设,训练观察技能、概念化技能和干预技能,深入理解不同家庭的边界、关系、模式和结构等。在本科生提交模拟家庭治疗的咨询报告后,授课教师进一步对学生咨询报告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校外实践教学方式促进了应心专业本科生咨询经验的积累和实践技能的提升,但存在咨询过程缺乏指导的问题。

3.现场督导教学

现场督导教学方式能够及时介入、实时指导应心专业本科生的家庭治疗技能。临床督导是指受督导者接受督导师在心理咨询专业领域中的观察、监督和指导的过程。督导能促进受督导者的专业发展并确保来访者的利益。家庭治疗课程教学改革通过网络招募来访者,来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即开展现场咨询和现场督导教学。应心专业本科生作为实习咨询师在教学现场开展家庭治疗。教师作为督导师进行现场督导。应心专业本科生家庭治疗工作开展顺利时,教师进行观察和记录;开展困难时,教师及时介入或讲解咨询思路,或现场示范咨询。咨询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咨询思路讨论、咨询策略思考等。现场督导教学既给予应心专业本科生自主锻炼专业技能的机会,又突出了教师的观察、监督、指导和示范作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现场督导教学让学生代入咨询师的角色,深入体验真实的咨询和督导过程,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来访者;而教师转换为督导师的角色,能很好地协助应心专业本科生进行个人发展和专业成长。

(三)教学评估模式改革实践

课题组对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了革新,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家庭治疗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案例分析的能力。实践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家庭治疗技术、流程、原则、策略等的运用程度。实践考核流程为招募志愿来访者,志愿来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应心专业本科生开展家庭治疗,完成咨询过程录音、誊录咨询逐字稿、撰写自评报告。教师根据咨询逐字稿和咨询自评报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综合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的方式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应心专业本科生家庭治疗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既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又能提高其专业自信。

三、家庭治疗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一)家庭治疗课程改革发展出综合型教学模式

家庭治疗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考虑家庭治疗的课程特点,尊重学生的复杂认知规律,最终构建出环环相扣的综合型教学模式。家庭治疗课程的综合型教学模式表现为多种教学方法互为补充、相互支撑,重视应心专业本科生家庭治疗技能的获得,强调了理论与技能的融合。

Dreyfus[4]指出,技能的获得需要依赖个体知觉跟具体情境之间的互动。通过反复的实践,个体逐步觉察外界情境的经验内容、体会情境的差别;随着个体的语境敏感度不断提升,个体对情境的回应更为恰当,个体的技能更为娴熟。案例录像教学给本科生提供了示范性的教学情境,通过真实咨询案例创立情境,让本科生进入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对视频录像中的来访家庭进行观察、建立假设、预设干预,对咨询案例示范过程进行内隐学习;教师的设问和讲解是作为家庭治疗专家的默会知识的言语化,对复杂情境的内在评估和外在操作进行描述。校外实践教学为应心专业本科生提供了真实的、可操作的咨询情境,使本科生能独立完成家庭治疗的具体操作。校外实践教学弥补了案例录像教学为本科生提供直接经验不足的缺陷。应心专业本科生在校外实践教学中模仿教师,尝试运用观察技能、概念化技能和干预技能,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缺少督导,他们会出现对语境的敏感性不足、技能使用不当等现象。现场督导教学给应心专业本科生创建了指导性的、示范性的咨询情境,能有效弥补校外实践教学对应心专业本科生技能训练的不足。教师对应心专业本科生现场咨询的观察和指导,能有效提升本科生对咨询情境的敏感度,适时纠正不当的咨询技能和咨询策略。本科生面临咨询困境时,教师进行示范咨询,能帮助本科生觉察咨询情境的应对差别,及时学习更为恰当的回应方法。

家庭治疗课程综合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应心专业本科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如翻转课堂教学为本科生奠定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为在案例录像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和现场督导教学中培养本科生的实践技能提供了准则。如在观察技能训练中,本科生需要将系统理论等和咨询情境紧密结合;在概念化技能训练中,本科生尤为需要将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结构理论、沟通理论等和咨询情境密切结合;在干预技能训练中,本科生需要将家庭治疗基本原则、控制理论、信息理论等和咨询情境紧密结合。

(二)综合型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认同

家庭治疗课程综合型教学模式强调学做结合,有效提升应心专业本科生的职业素养。San Francisco最早提出了职业素养的概念,并界定其包含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思想等方面内容[5]。综合型教学模式创建了复杂多元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本科生心理咨询技能的提升。同时,综合型教学模式不仅有理论知识的讲授,还提供了大量的真实咨询情境,在咨询设置、保密协议、知情同意等方面反复强调,有效帮助应心专业本科生养成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和职业思想。家庭治疗课程综合型教学模式呈现了大量真实有效的咨询案例录像,提供了本科生咨询实践和接受督导的机会,从而促进了应心专业本科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度。安芹界定专业认同是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中,逐渐认可、接纳自己所学专业,并愿意以本专业的对口职业作为未来职业[6]。应心专业本科生通过家庭治疗课程的学习,深入体验到心理咨询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专业兴趣显著提升。

四、反思

家庭治疗课程教学改革切合新时代健康中国、幸福中国的国家需求和民众需要。综合型教学模式兼顾理论与实践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相互支撑、互为补充,以有效推动本科生专业技能的获得,促进理论与技能的融合,提升本科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认同。综合型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实现家庭治疗课程的教学目标,对于其他兼顾理论与技能训练的专业课程均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在实施综合型教学模式时,教师既要成为讲授者和评论者,又要成为咨询师和督导师,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治疗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了高校教师对于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形式等的深入探索。未来还需要开展量化和质性研究,以更好地增强改革经验和修正不足。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涛.转型发展视角下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7):113-115.

[2] 叶一舵.“六位一体”综合教改与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观[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5):17-19.

[3] 刘丹,张婕.个案概念化在系统家庭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4):746-748,745.

[4] Dreyfus, Stuart E. formal models vs. human situatonal understanding:inherent limitations on the modeling of business expertise[J]. Office Technology & People, 1982(2/3):133-165.

[5] 劉昆.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

[6] 安芹.咨询师的专业认同对心理咨询专业工作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7):499-501.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家庭治疗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青少年学习障碍的家庭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治疗方案执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不停歇的家庭三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