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时期风俗改良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022-07-24 12:08张天林
今古文创 2022年26期
关键词:近代化

【摘要】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面临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次改革运动,风俗改良是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留学事业的发展,国民对外接触增加,统治者和国民均对我国的旧习陋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逐渐重视对落后风俗的改良。在改良的过程中,清政府通过发布上谕禁止国民缠足,制定相关章程发展女学,采取有步骤、分类别的方式来实现禁烟,除此之外还在禁毒和剪辫易服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通过改良,使社会风气得到了改变,推动了女性的解放,也改善了国家形象,促进了政治变革,加速了近代化进程。

【关键词】 清末新政;风俗改良;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6-0064-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6.020

庚子事變后,为了摆脱统治困境,1901年清政府发布上谕,开始了近十年的新政时期。新政期间,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文教事业方面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虽未能延续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但一定程度地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封建时代中国以农立国,形成了一套适合农业社会发展的风俗,随着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传统风俗与社会发展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影响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于维护统治和改善民族形象的需要,清末新政也注重对社会风俗的改良,开启了社会风俗近代化的进程。

一、清末新政推进风俗改良的背景

社会风俗反映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反映着政治局势的变化。[1]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侵略的过程中带来了西方文明,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在推动社会风气转变的同时也加剧了落后习俗的滋生,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清末新政进行风俗改良离不开西方文明的影响、社会舆论的推动以及统治者的重视。

(一)西方文明的影响

交流学习是风俗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明清闭关锁国前,我国都注重对外交流学习,不断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在历史上还通过传播四大发明,推动其他民族的发展进步。明清以来,为了防范海上威胁,维护统治,中国开始了闭关锁国,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极不正常的历史时期[2]。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洋务运动开始对器物的学习,在“君主立宪”的指引下开始了对制度的学习,但均以失败告终。留学生在中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批人归国后,不断传播西方文明,尤其重视女学,宣扬西方自由平等思想,反对缠足,西方婚姻习俗也传入我国被部分人所接受。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先进知识分子努力和传教士的带动,西方风俗得到了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用握手代替跪拜,简化称呼方式,西方社会由于采用机器生产的方式,妇女也能参加生产,对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观念产生了冲击,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向西方学习,西方文明不断传入我国,对改造我国落后的风俗习惯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推动了我国风俗改良的进程。

(二)社会舆论的推动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入,我国妇女缠足、男子留辫和吸食鸦片的落后风俗为西方媒体所关注,给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国际舆论压力。近代以来,报刊等新式传媒在我国开始创办,这些报刊宣传新思想,批判我国旧有的风俗,《大公报》从创办之初起就开始宣扬兴女学、废缠足的思想,其他报刊也或多或少的进行了宣扬,指出女学不兴是“亡国之源,亡种之源”[3],与维新派保国保种思想具有一致性,由于报纸的受众更广,对落后习俗的批判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社会层面要求风俗改良的呼声逐渐高涨。新式学堂的创办和留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通过创办报刊、学会等方式来推动社会进步,积极在报刊上撰文批判旧的风俗,宣传西方的文明社会习俗,宣传剪辫易服的思想。鸦片问题是晚清社会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吸食鸦片不仅导致国家财富的流失而且造成国民身体素质的降低,为了避免出现“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4]”的局面,部分人上书清政府提出禁烟的主张。随着国门洞开,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部分传教士在传教中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社会习俗,并在传教过程中创办教会女学和发放戒烟药物,制造社会舆论,多方面的舆论形成合力促成清政府对社会风俗改良的重视。

(三)清政府对风俗改良的重视

传统习俗是在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满足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随着西方文明的习俗传入以后,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风俗改良的重要性,并积极进行相应的改良运动。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进行了禁缠足、兴女权等风俗改良活动,但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和改良派缺乏实权,相关改良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贯彻。《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王朝为了维护统治,开始了新政改革,在这一过程中,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只改革政治、经济等方面而不开启民智很难取得成功,开启民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风俗改良。晚清时期烟害问题突出,从底层百姓到地方大员直至中央官员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吸食鸦片的行为,一方面导致国家财富的外流,另一方面也造成国民身体素质的下降,在社会生产和抵御外辱中表现乏力,新政期间出洋考察的大臣回国后,其中以端方为代表上书强调风俗改良的重要性,强调推进社会风俗改良,除此之外,报刊等社会舆论的影响,清政府逐渐社会风俗改良。

二、清末新政风俗改良的主要内容

自西方列强入侵以来,我国即开始了缓慢的近代化进程,风俗改良也伴随着这一过程展开,由于没有官方的政策指引,风俗改良的内容有限,清末新政时期,由于统治者的重视,风俗改良的内容比较宽泛,主要从禁缠足、兴女学、除烟害和禁赌等方面进行改良,社会各阶层都参与到这场改良运动,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禁缠足和兴女学

至清末,妇女缠足的历史近千年之久,主要是在汉族妇女中盛行。随着国门洞开,西方文明不断传入我国,民众开始对缠足进行反思,在华传教士在其所创办的女学招生中以不缠足作为条件,以此来鼓励人们不缠足,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缠足依然盛行。维新派人士也提出要禁缠足、兴女学,创办报刊宣传相关思想,成立不缠足会,抨击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强调妇女在保国保种中的重要性。1901年,慈禧太后发布谕旨:“汉人妇女率多缠足,由来已久,有伤造物之和,嗣后缙绅之家,务当婉切劝导,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积习。”[5]开始了官方参与禁缠足的工作,在这一谕旨下,各地方官员通过采取“先是劝导,辅以奖叙,后发展到严定赏罚[6]”的方式推动风俗改良运动,民间也自发创办不缠足会等组织,解放女性身体的同时为兴女学提供了基础。女学的兴起和留学事业的创办分不开,通过留学使部分人认识到了西方平等思想,而对女子的教育是社会平等的重要体现,部分传教士创办的女学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端方等出洋考察的大臣也上书朝廷,请求开办女学。清末新政时期,我国开始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废除了科举制,但对女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先是将女学教育限定于家庭教育中,直到1907年,通过《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学创办才有了制度规范,在这之前创办的女学大多为私人所办,章程发布之后,公立的女学得到了发展,各地创办学堂,将“天足”作为入学的必要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禁缠足的实施。禁缠足和兴女学是相辅相成的两项风俗改良,通过不缠足让女子走向学堂,通过学堂学习开化思想,更好地推动不缠足的进行,推动了风俗改良的进程。

(二)禁烟

禁毒是清末新政风俗改良的一个重要方面,鸦片战争后列强凭借其特权扩大了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国内吸食鸦片人数不断增加,国内罂粟种植范围从边远地区扩展到中原腹地,烟害成为威胁统治的重要因素,同时影响国民身体健康。为了减轻鸦片带来的危害,1906年清政府发布上谕:“著定限10年以内,将洋土药之害一律革除净尽。”[7]随后制定了相关禁烟章程,對禁烟的各项活动做出了具体的规定,通过禁种﹑禁运和禁吸三个方面来实现禁烟。首先是禁种,清末时期鸦片税收是财政的主要来源,也是百姓谋生的重要手段,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清政府在禁烟章程中提出采取逐年减少、有序禁绝的方式,九年内实现鸦片的禁种,后期鉴于实际需要实行了快速禁绝的策略,为了稳定农业的发展,在禁种鸦片的过程中引导种植户们种植经济作物来代替鸦片收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次是禁运,为了更好地实现禁烟,清政府与英国政府达成相关协议以减少对中国的鸦片运输,各省之间也减少甚至禁止鸦片转运,更好的保障对烟毒的稽查。最后是禁吸,清末鸦片吸食群体从官场到普通百姓,严重影响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对维护国家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吸食群体的广泛性,清政府通过官方努力、民间努力、官民结合三种形式来解决鸦片禁食问题[8]。清政府在禁烟章程中规定十年内禁绝吸食,但为了发挥官员的带头作用,成立戒烟所让各级官员在六个月内实现禁吸,并对禁烟不力的官员革职查办。对于普通百姓则发放吸食牌照,将相关信息登记在册,规定售卖和吸食的限度,关闭烟馆并禁售烟具,加大对私售烟土的打击,成立戒烟会,发放相关戒烟药物帮助普通民众戒烟,定期核查禁吸情况,相关报刊也加大对禁烟宣传制造舆论。禁毒对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减少国家财富外流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各项改革事业的开展。

(三)其他社会风俗的改良

清初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强令男子剃发留辫,清末人们逐渐认识到发辫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洋务运动以来我国留学事业得到发展,留学生因发辫问题在国外受到耻笑,部分留学生开始剪辫易服,回国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倡导剪辫易服。由于发辫在抵御外来侵略和日常操练中的不便,部分军人也萌生了剪发的思想,出洋考察的大臣通过对西方的观察也逐渐认识到发辫的问题,并上书请求剪辫。由于发辫关乎清王朝的统治,所以统治者对剪发问题比较谨慎,而后发布上谕:“凡我臣民均准其自由剪发。[9]”这也预示着清朝统治的结束。

赌博在中国积习已久,麻将盛行于全国,鸦片战争后西方赌博方式也传入中国,彩票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虽没有中央的直接命令禁赌,但广东等地还是开展了一系列的禁赌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婚姻习俗是社会习俗的一个重要方面,晚清时期随着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深入,西式婚姻习俗开始为部分人所接受,人们开始简化婚姻习俗,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和笼络汉族,清末新政通过谕旨的形式允许满汉通婚,并将不缠足作为满汉通婚的条件,取消旗人特权,促进民族融合。

三、清末新政风俗改良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清末新政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社会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和风俗等各个方面,通过改革推动了政治、经济向近代化转变,为辛亥革命的到来提供了一定的基础,风俗改良作为清末新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引导人们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妇女解放和改善国家形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推进了近代化进程。

(一)促进妇女解放

近代以来,我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对外学习的指导思想,但局限于器物层面的学习,洋务运动后期早期维新派开始了对制度方面的探索。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开始对女性解放的重视,他们通过创立报刊、学会等方式宣传不缠足、兴女学等主张,掀起了近代以来女性解放的第一次高潮,但由于变法的失败,这一事业没有得到延续。清末新政以来,官方通过发布上谕及制定女学章程等方式来推动禁缠足和创办女学,禁缠足解放了妇女的身体,使她们能够摆脱束缚走入社会参加各项工作,女学的兴起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俗,同放足一样,客观上起着提高妇女地位的作用。[10]女学的创办虽还是以教授传统观念为主,但通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放思想,使妇女对自身的认识加强,同时也使女留学生增加,通过她们的宣传也能推动妇女解放。由于部分女性思想得到解放,冲破了传统婚姻习俗的桎梏,开始追求建立在平等自由基础上的婚恋关系,除此之外,为了推动女性解放还成立一些民间团体来凝聚力量,宣传平等思想,提供相应的帮助,将女性从封建男权的权威下解放出来。民国成立以后,秉承对妇女解放的事业,制定相关法律来禁缠足、兴女学,保障妇女的利益,推动妇女解放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改善国家形象

社会习俗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清末时期各种旧风陋俗盛行,严重地影响了民族形象,西方国家将“小脚女人”等[11]的形象作为中国的象征,并在国际博览会上将之展示出来,导致我国国际形象受损,落后成为当时中国的代名词,在外留学人员还因为服饰和发辫问题遭到歧视。针对缠足现象,清政府发布了上谕禁止缠足,并将其作为满汉通婚的重要条件,制定女学章程,通过发展女学开化社会风气,带动更多的人放弃缠足,将妇女从家庭和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提高女性文化知识水平,改善了传统妇女形象,使世界各国认识到社会风气的转变。清末时期,吸食鸦片愈演愈烈,在导致财富外流的过程中也影响到国际形象,西方媒体更是将罂粟称作清朝的“国花”,清末新政从禁种、禁运和禁吸三个方面来禁绝鸦片,并且在取得一定成效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国际禁烟会议并得到国际社会对禁烟成果的肯定,国民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树立了健康的民族形象,摆脱了“睡狮”的慵懒形象。西方社会将清朝男子的辫子称为“豚尾”,辫子的存在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受到西方国家的讥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部分留学生开始宣传剪辫易服的重要性,部分军队和学生受此影响开始剪辫,剪辫体现出了一种干练的形象,改变了以往落后愚昧的形象,也展现了民族团结和融合的局面,禁毒的進行和婚姻关系的改良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近代化的国家形象。

(三)推动政治变革

清末新政时期,风俗改良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和重视,同时希望通过这一途径来维护封建统治,但通过改良,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解放,更倾向于通过革命来实现国家的进步,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兴女学和不缠足运动的开展,解放女性身体的同时也促进了思想解放,摒弃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壮大了革命力量。辫子是清朝统治的象征,剪辫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清末新政时期,剪辫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部分,部分留学生在国外剪辫后大力宣传剪辫的重要性,出洋考察的大臣也上书剪辫问题,这都给清政府带来巨大的压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将剪辫与推翻清朝统治结合起来,大力宣传剪辫,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禁烟提升了国民的身体素质,也为革命蓄积了力量,人们摆脱了“烟枪”,革命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增加了政治变革的物质基础。因此,清末新政的风俗改良不仅推动了妇女的解放和改善了国家形象,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政治变革,预示着革命的到来,拉开了中国推行民主政治的序幕。

清末风俗改良是在政府领导下进行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是在禁烟的问题上,这场风俗改良运动涉及了全国,虽然少数地区没有得到改变,但在大范围内还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改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到来,成为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的重要环节,促进了我国近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11]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2]陈庆.晚清社会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M].上海:三联书店,1977.

[4]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5][7]朱寿朋编,张静庐校点.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10]孙国雁.清末新政与移风易俗[D].东北师范大学,2006.

[8]田小雄.论清末禁烟运动对清末新政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

[9]辽宁省档案馆编辑.辛亥革命在辽宁档案史料[M].沈阳:辽宁省档案馆,1981.

作者简介:

张天林,男,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近代化
从近代化视角把握“‘中体’‘西用’之间”
庚款留学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的研究
柯树勋改革与西双版纳的近代化
在自我否定和整合中一路走来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
论汉阳铁厂选址对武汉近代化的影响
浅析近代租界的二重作用
论清末修律中法理派的近代化情理观及其实践
浅述晚清医疗的近代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