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新时代美好生活建构的根本旨归

2022-07-24 12:08陈敏
今古文创 2022年26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历史唯物主义新时代

【摘要】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灵魂与核心,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在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是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这一目标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题内在关联。在全面建构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征程中,须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的宏大视野,整体把握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内在意蕴,从人与世界关系的三重维度出发,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现实路径。

【关键词】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新时代;美好生活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6-006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6.021

基金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活观与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研究》(编号:YC2021—S745)。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新时代的呼唤、全人类的诉求。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而21世纪的中国则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来构建美好生活。在唯物史观视域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建构新时代美好生活自始至终的实践主题。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建构新时代美好生活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双向互动,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积极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这一历史进程,能够开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一、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

立足唯物史观的宏大视野,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内在精义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具体可从人与世界三重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人与自然共生发展: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

唯物史观认为,人与自然界二者之间是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的关系。为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鲜明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与自然界须臾不可分离,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谋求二者的和谐发展,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共生的状态,也即“人与自然的和解为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人存活于自然界中,就必须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造自然的活动,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也使自身的劳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可知,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还是人获得自我发展的根本途径。人的自我发展具体表现为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也即劳动能力的不断提升。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发展阶段,相对来说人的实践活动范围狭小,人类根本无法实现较大程度的自由和较高程度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分工所普遍出现的体力和智力的分离,直接导致了劳动者的片面化发展。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综合。”依据马克思的科学预测,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伴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极大提高以及旧式分工的消灭,人的体力与智力才能实现完美结合,人的劳动能力由此延伸出的各种综合能力,在新的交往形式的下,萌生了全新的需要,人类自身能力在全新需要得以不断满足的情况下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人使自身能力得以完善的同时,实现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双向互动。

(二)人与社会共同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纵深丰富

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人既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并非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人从一出生便被打上了社会的烙印,生活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复杂关系网之中。社会关系的本质是人在进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人的本质正是多种社会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中,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经济关系,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余社会关系也会对人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为此,马克思明确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关系是人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人的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社会能为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生产资料、科学完备的制度保障以及文学、艺术等精神支撑。人的发展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各种条件,人在社会所提供的条件中,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关系和交往关系得到丰富和拓展的同时,人的多重综合能力也获得相应的发展,人更加理性和全面的塑造自我。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一方面,人的发展一定是在社会中进行的,需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力量,依赖于社会所提供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等各方面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的向前发展离不开每一位社会个体的努力,人在不断丰富自身社会关系的同时,也不断发展着自我全面的能力,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总之,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相互统一,人与社会在相互促进中获得共同发展。

(三)人與自身和谐发展:人的需要满足与个性自由发展

按照唯物史观,人的需要并非是自然生成或随意设立的,而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它不仅是人们进行一切实践活动的源泉,也是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马克思对人的需要进行过明确表达,“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不仅是人与动物得以区分的显著标志,还是人类历史得以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进,多样化的需要被不断满足,人自身也朝着全面而自由的方向前进。针对复杂多样的需要,马克思从多元主体、人的属性和需要的层次等多样性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人的需要内在包含着人的不同发展水平与自由程度。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否得以满足,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标准。除需要的满足之外,人与自身和谐发展也能呈现为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其具体呈现为人可以驾驭发展方向的一种主观状态,也就是人作为一种自为自觉的生命存在,能够认清自我的主体地位,主动摆脱自然和社会的束缚,自觉能动地把握客观规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充分彰显人的主体意识,在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获得个性自由。马克思认为这样一种主观状态,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个性得以解放,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可以自觉自主地表现自我与发挥自我的创造能力,自由地展现自我的本质力量,彰显自我的本质属性与独特性,自主自觉地开展一切现实的实践活动,创造自我生活。

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建構的根本旨归

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是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这一目标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存有内在关联。在建构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进程中,必须要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其本质要求与终极目标。

(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建构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本质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转变已然明确,相较于过去,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在新时代之前,人们所追求的生活侧重于物质方面,致力于追求满足生存性需要和享受性需要的富裕生活。片面追求富裕生活状态下的人被“物”所奴役,戴着“物”的枷锁的人们逐步失去了独立性和真正的自由,造成了人与生活的完全剥离。从生活的本质来说,人们所要追求的理想生活应当是致力于彰显人的价值和充分释放人的本质力量,它是属人的,而非属物的。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实现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致力于追求能够充分激发人的实践潜力,发挥人的各项才能,完善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推进人的全方位发展和真正自由的美好生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能仅仅止步于理想层面,而是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断为理想的实现积累条件。这就明确了在新时代所要建构的美好生活,应当以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状况作为衡量美好生活的达成标准,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来反观美好生活的实践进程是否真正关注了人自身的发展。对此,习近平强调指出,要“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一个庞大且系统的工程,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的全局来进行把握,把握全局是为了建构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彰显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建构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马克思笔下扬弃‘物的依赖性’向‘自由个性’转化的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生活样式”,其建构的根本基础是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以及其他一些非常严格的条件,但其却与共产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现实条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故不能将新时代所强调的美好生活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生活完全等同。但应当明确的是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致力于人们各方面需要的真切满足,是一种整体而全面的美好生活,而建构这一美好生活过程不仅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想生活的必经阶段,还为人们找寻未来理想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指向。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生活样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其所要实现的是新时代美好生活样态,这一生活样态是共产主义理想生活在当前历史时期所必须要经历的历史性阶段,内含的终极目标必然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想生活样态相一致。作为一种长期实践活动与人类永恒价值追求,建构新时代美好生活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都是为了把人从自然界的束缚里、社会条件奴役的状态下以及自我发展困境中彻底解救出来。建构新时代美好生活致力于将人置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中、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美好社会中,在良好生态和美好社会的共同作用下,人的内在心灵得以美化与高尚人格得以塑造,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在建构新时代美好生活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在积极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进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逐步进入新境界,力求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为终极目标的达成提供一种可行性方案。

(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人存活于自然界之中,其生存与发展都要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好坏。在新时代,要想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就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人类已经幡然醒悟,以往破坏自然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与经验也充分证明,只有当人类选择了正确的经济发展方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至和谐共生的存在状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向进步,在此过程中,人的发展也会取得较大的突破与进展。绿色发展理念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它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理念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放置经济发展的首位,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考核新标准。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积极参与绿色环保活动,身体力行成为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者和推动者,每一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活动,都是向人的自由而发展目标的迈进。

(二)完善制度保障机制,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合理的制度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它不仅可以对处于社会中的人的实践活动进行方向性的引导,还可以促使人在促进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从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被长期的中国实践证实,其具有显著优势与优越性。因此,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充分保持制度优势的基础上,也要正视在制度改革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逐步改革和完善束缚人的发展的制度弊端,进行更加广泛的制度革新,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新时代,制度革新的着力点应当放在民生问题上,重点在于广大人民能够共同享有社会发展的实践成果。民生问题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它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民生问题建设好了,就会保证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到了广大社会群体,每一社会个体在创造和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过程中,使得自身也能在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人与自身和谐发展

精神世界的觉醒与先进文化的滋养,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核心环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不仅能提升人民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也能为人存活于世提供安身立命之精神动力,还能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新时代,只有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才能得以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以根本改善,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这一实践过程才能顺利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才有智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的至关重要的实践领域便是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在新时代,物质生活的进一步丰富,映射到精神生活方面则呈现出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特点,为了及时回应这一时代变化与突出反映群众的诉求,这就需要创作出更加多样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以回应广大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为此,习总书记指出,唯有“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弘扬社会正能量,拓展传播渠道与创新方式方法,使得人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更加饱满,人的发展才能向着更加自由而全面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项久雨.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样态变革及价值引领[J].中国社会科学,2019,(11).

作者简介:

陈敏,女,汉族,江西九江人,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历史唯物主义新时代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当代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