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2022-07-24 23:04王允张莉丽张达于赫楠李迎秋
大学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学位

王允 张莉丽 张达 于赫楠 李迎秋

[摘 要]研究生水平代表着研究生所在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水平,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所在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其研究生培养已经初具规模和特色,文章通过分析其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2+3”的培养模式,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地质工程专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5-0234-03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教育旨在培养特定行业或职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是专硕教育的突出特点之一。2013年9月,防灾科技学院(简称“我校”)依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开展地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2020年,在专硕招生目录中,地质工程专业(085217)变更为资源与环境专业(0857)。我校在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中,逐渐成为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领域、特色鲜明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为防灾减灾事业做贡献。同时,我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开展了地质工程领域专硕培养试点工作,提出了“1+2+3”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针对专硕所处阶段的特点来实施内涵式培养和发展,初具成效。

一、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其专硕培养目标

(一)地质工程专业的特点

地质工程专业是研究地质问题并利用工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专业。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并且已经成为地震系统内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校的地质工程专业涵盖地震动力学与地球探测技术、地质资源与灾害地质、防灾减灾工程、地下水工程与地震流体动力学、灾害监测技术与工程安全、灾害信息处理技术、灾害风险评估与防灾减灾规划等培养方向,培养的人才不仅服务于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岩土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信息等传统领域,而且重点服务于防灾减灾事业中的地震前兆背景场、岩土工程抗震、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地质灾害、地震观测信息处理、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等领域。

(二)地质工程专硕的培养目标

我校地质工程专硕的培养目标是服务于防灾减灾行业,培养熟练掌握地质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深入了解地球物理学、地震地质学、地震工程学、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等学科专业知识,熟悉防灾减灾行业主要工程技术以及科学研究岗位类型的工作内容和技术方法,具备较强的野外工作能力、专用仪器设备应用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评价能力,具有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地质调查、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工程抗震等相关应用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既能从事地质工程领域一般性工程技术工作,又能从事防灾减灾领域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区划与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地质工程勘查以及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等方面的高级人才。

二、防灾科技学院专硕培养的主要问题

(一)专硕生源质量问题

我校专硕的第一志愿生源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志愿的报名人数和上线人数较少,其录取率很多年均低于10%,调剂压力很大。这就导致生源质量无法保证。

我校的专硕生源质量较差,传统的985、211高校生源占比较低,一般为5%或10%;而独立学院的生源占比较高,部分年份甚至超过50%。这就导致专硕的学术水平与实践能力普遍有限。众所周知,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培养质量。

(二)课程设置问题

专硕教育的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专硕缺乏对本专业的充分理解。部分课程设置类似于本科课程或属于本科课程的简单延伸,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这就导致专硕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难以得到明显提高。另外,应届生占研究生主体,这就导致研一的学习类似于“大五”,从而使得专硕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影响其学习效果,其学习目标也很难达成。

(三)导师队伍建设问题

导师是专硕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专硕进行科学探索的引路人,是专硕培养过程中的管理者。一方面,能力较强的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较多,在导师其他工作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导致专硕人均接受导师指导的时间较短,这就意味着导师的指导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新进导师的专硕指导能力有待系统培训和提高,导致其指导质量难以保证。

我校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也就是说,一名研究生有两位导师进行指导,一位是校内导师,另一位是校外导师。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实践阶段,部分专硕仍同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一样在校内参与校内导师项目,而与校外导师的实践指导工作脱节。再比如两类导师因工作单位等的不同,导致他们在对同一名专硕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沟通不够,影响其联合指导效果。

(四)实践教学问题

对于工程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其培养质量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工程实践对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急需探索建设我校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合作企业库,实施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增强专硕的实践能力。

(五)学位论文问题

目前我校仍将学位论文作为专硕是否能够顺利毕业的必要考核手段之一。在培养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大多数专硕的学位论文更偏向于理论,缺乏实践应用探索,其最终评价也没有与学硕的学位论文区别对待,这导致部分专硕的学位论文无法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价。

三、防灾科技学院专硕“1+2+3”培养模式的内涵

“1”是指服务行业特殊需求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标定位。“2”是指扎实配备师资和实行双导师制,保证联合培养效果。“3”是指按照专硕在校所处不同阶段实施三个阶段的培养过程。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阶段。该阶段是基础,我校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各导师团队尽量减少单门课程的学时数,减小必修课的占比,加大选修课的占比,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时,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鼓励教师结合授课班级规模采取灵活有效的授课形式。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对专硕而言,实践阶段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我校通常鼓励专硕的实践阶段自第二学年开始,至于实践的具体实施、细节的把握,均结合两位导师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以保证专硕的实践时间和实践效果。同时,学科与研究生处积极完善制度,加强对专硕实践中期和实践终期的考核,对实践工作量、工作日志以及实践中期、实践终期的总结报告等提出具体要求,以保障专硕实践效果。

第三阶段:学位论文阶段。本阶段根据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的具体管理办法,倡导对不同方向专硕的学位论文制定不同的评审要求,考核小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给出客观评价。实施过程中,学科与研究生处做严、做实专硕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工作,抓好专硕学位论文的开题、撰写、中期考核、盲审及答辩等过程管理环节,严禁走过场,保证论文质量。

四、几点建议

(一)扎实做好专硕招生工作宣传,解决生源数量不足的问题,探索提高专硕生源质量的有效途径

丰富专硕招生线上、线下宣传的形式和内容,增加第一志愿的报名人数和上线人数,提高学校知名度,减小调剂压力。有效拓宽专硕调剂阶段的宣传渠道,重视做好专硕调剂宣传,保证招生计划的完成率。在保证生源数量的前提下,探索提高专硕生源质量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二)加强专硕培养过程管理,持续提高培养质量

1.加强教学规律的研究,明确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我校专硕的学制为三年制。在专硕的培养过程中,既要重理论又要强实践,还要面向需求、体现特色。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根据社会需求和专硕培养工作规律,确定哪些课程为选修课、哪些课程是必修课。根据培养方向的不同,设置基础学位课程、培养方向学位课程、拓展选修课程,培养相关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双导师制

导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因此导师的学术造诣高不高、实践经验是否丰富直接影响专硕教育质量。因此,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严格做好导师遴选资格的把关工作;设立考核和退出机制,保证导师水平的平稳输出;优化导师结构,发挥导师团队作用;扎实履行双导师制,推动校内外导师的积极沟通合作,保证“1+1>2”。合理优化專业内各方向的导师资源和软硬件条件,合理分配各方向的招生计划数,保证专硕培养质量。

3.严控实践考核,保证学位论文质量

专业实践是专硕培养环节的重要部分。通过专业实践,既能培养专硕的实践能力,又能使专硕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硕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两位导师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制订专硕的实践方案,确保专硕实践有的放矢。应将有效参加了专业实践作为专硕申请毕业论文答辩的条件之一。

学位论文是专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是检验专硕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校专硕的学位论文应该结合工程实际,以是否可以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作为评价其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专硕学位论文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只要符合专硕的培养要求,不拘泥于某种形式。

(三)扎实推进专硕就业工作

目前我校每届专硕毕业生人数相对较少,应主动为专硕毕业生创造参加行业内双选会的条件,让其优先择业,解决大部分专硕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引导专硕毕业生积极联系本校就业管理部门,参加校内双选会;与兄弟院校保持良好联系,集中组织专硕毕业生参加兄弟院校毕业季双选会,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做好点对点专硕毕业生推荐工作等。

(四)加强与专硕毕业生的联系,完成反哺闭环

构建多条稳定的专硕毕业生输送渠道,加强和专硕毕业生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完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学校培养问题,修正和优化培养环节;另一方面,建立友好企事业单位名单,持续为其输送专硕毕业生。还要重视树立学校正面形象,提高学校知名度。

(五)强化专硕管理工作,做好“三助一辅”,做好家庭困难生的帮扶工作

自2019年招生规模扩大以来,我校专硕规模急剧扩大。多年来,我校专硕研究生管理存在短板,无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管理困难。应强化专硕管理工作,设立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同时扎实做好“三助一辅”工作,锻炼专硕的综合能力。另外,做好家庭困难专硕的统计和摸底工作,参考本科管理相关制度,启动和做好家庭困难专硕的帮扶工作,解决专硕实际生活问题,助其安心学习。

(六)构建刚柔并济的专硕教育管理体系,构建和完善专硕奖惩制度

多年来,学科与研究生处多采用QQ作为工作平台,从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公对公变成点对点,而且是一点对多点,有时专硕的问题过于集中,管理人员应接不暇;专硕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且网络文字表达有局限性,沟通不畅就容易引起误解。建议改为现场公示、网站公告结合班委代为转达的方式进行优化,对具体事务的答疑应由班委汇总反馈。针对现阶段管理上暴露的一些问题,应构建和完善研究生奖惩体系,逐步理顺相关关系。

(七)致力于提高专硕教育在学校的地位

专硕教育是高校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要想做好,需要全校统一共识。这就要求学校相关的领导、部门对专硕教育有基本了解,对如何发展专硕教育达成基本共识,并结合自身实际和能力助力专硕教育发展。目前我校专硕教育在校内的认可度不够高,从招生到调剂录取,从参与校内活动到学科与研究生处教育管理工作都应予以加强。

(八)建设稳定的优秀的专硕管理青年教师队伍

一份事业的稳定发展,总离不开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一支志同道合并愿意做积极奉献的青年队伍,专硕教育也是如此。专硕教育管理,其实包含的不仅是教育管理,还有教育服务,建设一支稳定的优秀的专硕管理青年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这支队伍可以持续稳定地为我校专硕教育以及硕士点申报和建设贡献力量,同时有利于这支队伍业务能力和服务品质的快速提升。

(九)丰富专硕校园文化生活,重视专硕校园文化的建设

专硕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个性较强。因此学校应关注专硕的需求,丰富专硕生活,建设专硕校园文化。对学科与研究生处相关工作的认可、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是其求学期间得到获得感和满足感的基本前提。迎新工作、校内活动、毕业季等,都是较为重要的几个切入点,学校相关部门应重视抓好。

五、结语

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我校专硕培养现状、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等,认清我校专硕的培养目标就是注重行业特色办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2+3”的培养模式是适用于我校地质工程专硕培养的,应不断优化完善,稳步推进。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思炜,樊杰,董海.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

[2] 施尚明,张庆国,刘吉余,等.全日制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4(4):38-40.

[3] 胡景宏,冯宇,李治平,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7(3):24-27.

[4] 陈力.地质工程专业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2(10):81-82.

[5] 张寿庭,刘韩星,张礼卿,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53-57.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学位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居民防灾素养调查
“安全”开会
防灾减灾(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及问题分析
基于慕课的学位和传统在线学位的五点不同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地震让日本防灾食品热卖
趣谈“学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