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烽火中的轻骑兵

2022-07-24 12:08赵世铮
今古文创 2022年28期
关键词:副刊

【摘要】 报告文学以报纸为媒介在抗争时期迅速发展,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发行于1940—1949年的《晋绥日报》副刊是晋绥边区刊发文艺作品的重要平台,其报告文学以报告、速写等形式大量出现,并随着副刊三个发展阶段中地方性、群众性的不断增强而发展。报告文学题材受到办报宗旨方针方向指引、征稿要求详细指导,在题材上涉及前线、后方两个主要阵地,表现出政治性、阶段性、地方性的特征。在抗争期间发挥着巨大宣传效果,促进了报告文体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关键词】 《晋绥日报》副刊;报告文学题材;繁荣原因;特点及影响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8-0023-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8.007

基金项目:河北师范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BC2021921191249);2021年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XZZZX2021011)。

报告文学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迅速发展,作为地方党报,《晋绥日报》副刊在1942年《讲话》后发刊2000多期,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戰争,副刊成为晋绥边区重要的文学发表平台,记录了晋绥边区报告文学的发展状况,再现了晋绥边区人民的抗争历史。

一、《晋绥日报》副刊与报告文学的整体发展

(一)《晋绥日报》副刊提供发表平台

报告文学在抗争烽火中主要依托报纸而存在,通过报纸征稿鼓励、刺激创作,并在报纸上发表得以广泛传播,解放战争后期在解放区出现报告文学的单行本形式,但在晋绥边区报告文学仍主要依托于报纸。《晋绥日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敌后革命根据地出版的地方党报之一,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1]1940年9月18日在山西省兴县创刊为《抗战日报》,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终刊。其中1942年— 1949年,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报告文学数量迅速增长、创作人数大量增加,呈现出文体的迅速繁荣状况。因晋绥边区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人民受教育水平有限、严峻的战争环境、印刷器材及纸张等匮乏造成印刷水平有限,《晋绥日报》的办刊和传播弥足珍贵,成为晋绥边区文学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平台。其版面设置通常分为四版,相对于前三版的国内国际新闻报道和重要讲话会议内容的刊载等,第四版的副刊主要刊登文学性作品、属于刊物的文艺版面,为诗歌、小说、报告、通信等各种文体的文章发表提供了平台,其中报告文学占据较大比例。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用文学手段来处理新闻题材的文体样式,处于文学和新闻之间,随着通讯员队伍的发展壮大,报告文学成为副刊的重要文体,边区人民也多从接受阅读报告文学转为主动创作实践。

(二)副刊发展影响报告文学发展

自左联正式提出“报告文学”文体名称后,《解放日报》等刊物上通讯文学的提倡为《晋绥日报》的报告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940年创刊之初报告文学已有初步发展,到1942年《讲话》提倡下报告文学地方性增强,报告文学从表现国内重要事件变为表现晋绥重要事件,直至解放战争时期报告文学所表现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初期,《晋绥日报》报告文学以特写、通讯、速写、文艺通讯、报告形式出现,甚至还被列为散文、书信、日记、游记等。后期这种形势状况有所延续,但整体报告文学描写手法、表现方式发展成熟。副刊所表现的内容状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40年9月至1945年9月,创刊号第四版的《本版征稿启事》“本版除专载或转载外,欢迎各种短论、通讯、报告、故事、杂文、诗歌、木刻等项投稿,每篇字数,至多不得过一千五百。”在实际刊载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副刊多为转载、重要长篇新闻或重要讲话稿件因前三版版面位置有限的连续刊载,具有地方性、反映地方状况的文学性投稿内容较少。进而1942年5月改版,通过开辟专栏的形式来加强报纸的地方性,但在这个阶段报告文学出现较少。

第二个阶段为1945年9月— 1948年,第四版正式使用“副刊”命名,《征稿启事》“本栏欢迎各种文化思想性质的简短文章,以及反映我解放区各方面的生活斗争的文艺作品。”随着征稿启事的发出,通讯员网络不断建立,报告文学开始大量出现,主要集中于抗战这一主题。1946年下半年,版面开辟了前线故事、阎顽区小影、如此蒋管区、编者简短等专栏。报告文学在抗战时期文体优势全面彰显,及时迅速地反映社会状况,开始涉及生活各个方面。第三个阶段为1948年至终刊,停止使用“副刊”标题但基本与中期副刊特色一致,开设有通讯工作、职工园地、读者服务栏、妇女生活、青年之友等专栏、专刊。基本保持中期副刊特色,但通讯文学相对之前大量增加。报告文学也从前线涉及后方建设、英雄人物报道多方面。副刊在三个阶段不断发展,报告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也随之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晋绥日报》副刊中报告文学的题材内容

(一)从报刊编辑方针分析报告文学的题材内容

《晋绥日报》副刊包含多种文体,各种文体所表现的内容受到办报宗旨、任务方向、征稿要求、编者评价等编辑方针直接影响。报告文学作为实用性、叙述性文体受现实状况、编辑要求的影响更为突出和直接。办报宗旨上,副刊与整体刊物一致,“大家看、大家写,做什么、写什么”把党的政策和路线作为工作的引领方向,表现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状况,传达人民群众真正关心的时事状况与政策,发动人民群众参与报刊宣传。报告文学在办报理念的指导下,描写人民最关注的事情,也大量由各地农村和前线的通讯员创作。报纸的基本任务和努力方向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抗战到底是本报的根本任务,敌人垂死挣扎,冒险进攻,对国内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争;二是紧紧团结到底……建立抗日民族根据地;三是建设晋西北”,副刊上的报告文学所写题材内容的目的和任务也明确为此三项。除办报理念和办报任务的方向性指导外,1942年副刊设置专栏后,各个专栏的发刊词为专栏中的报告文学稿件划定了任务方向和大致表现内容。

在副刊设置的“编者简短”栏目里对于创作内容进行及时详细的指导,更好的表达编辑意图和政策方针的内容。通常编者的话内容包括对稿件宣传内容的肯定,对比较重要却不突出的问题及时强调,对原稿件进行补充说明,积极引入并推动边区工作的新变化和新尝试。[2]如提倡战争描写中创作个人与革命结合的主题作品,在描写战场战事中梳理英雄形象对战士发挥鼓舞、教育作用。同时,“编者简短”栏目也反映了报告文学在当时文体界限不清晰的问题。《关于写战门的一点要求》中要求跳出单纯的客观的事实报道,即使是前线故事栏目,报道内容也缺乏作者主观情感的投入和故事性,“故事”仍和报告文学的界限不清晰。这正是早期故事与报告文学具有模糊界限的问题。

(二)具体稿件内容表现的报告文学题材

《晋绥日报》副刊的报告文学与解放区报告文学总体特征大体一致,也因晋绥边区地域发展过程的独特性而又一定的区别。《晋绥日报》副刊的报告文学根据《副刊需要甚么稿件》的内容,将其分为前线描写和后方描写两部分,前线的战争报道和后方反映地方工作、机关工作和后方的群众生产学习。

前线集中于战场战事、军民关系、英雄人物的描写。前线为对于战场战事的描写,主要分为战场战役时事状况和战斗生活中敌军罪行的揭露,描写我军在抗争中的正面表现。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为日本侵略者扫荡战和我军游击战,尤其在1943年“战斗周刊”專栏的设置对于战争的报道集中且繁多。解放战争时期,主要针对的敌人是阎锡山顽固军,根据战争的时间划分报告文学表现的内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前线战争中,因人民军队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也为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的关系始终是重要的宣传题材。军民关系题材主要出现在解放战争时期,号召人民群众认清敌人阎锡山的面目,分清敌我,随之表现我军军民关系鱼水情的报告文学大量出现。1947年开辟了专栏“军民之间”,集中报道军民关系。

报告文学军民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民众积极参军、踊跃支持前线;在行军途中与当地人民的亲密关系;军属拥军事迹或描写落后农民对解放军态度的转变。如《西行散记》人民军队在晋泛区的艰辛行军途中夜宿钱庄营、北向店的早晨、进入大别山看到人民在敌伪压迫下的惨痛生活和对解放军的欢迎和热情。抗战中英雄形象的描写达到了通过典型化传播来达到宣传鼓励、促进学习模仿的效果。报告文学主要描写对象为党政军领导人、战斗英雄和后方的劳动模范。解放战争时期英雄人物、战场战事、生产建设三个主题数量占据了绝大部分,这一状况与人物类作品占总数量的近三分之一是大致相符的。同时战斗英雄不仅是英勇的杰出战士,更是在面对战争时积极抵抗的普通老百姓,副刊介绍了一批来自农村合作社、工厂、教育、医疗部门的英雄和模范。

后方集中于生产建设、文化教育、妇女生活的描写。生产建设主要包括土地运动和工业建设。解放区的后方主要在农村,土地运动贯穿了整个抗争时期。报告文学在土地运动方面主要包括揭露地主阶级的剥削本质,表现农民受压迫状况;描写农民地主间的斗争运动,报道清算恶霸地主;对于土地政策方针的及时宣传,并对实际工作中偏离、违背的工作进行及时报道、纠正;描写人民翻身生活的乐章,积极生产、应对生产问题。报告文学对于具体表现内容的报道根据土地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工业建设方面报告工厂技术、产量等生产状况、工人的生产热情和生产竞赛以及共产主义制度对于工业建设的保障,工业题材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较少,偶尔会有一两篇。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工业的发展每月约一两篇,集中于1948年12月8日创办的职工园地。如《洪涛印刷厂的发明故事》《记某厂年终竞赛热潮》等大量描写了对于技术传播和工厂建设的过程。

文化教育题材的报告文学主要是学校教育和文化简讯、文娱活动报道两方面。学校教育为报道办学状况和办学经验、鼓励人民群众接受识字教育,主动进入学校学习。文化简讯和文娱活动的报道,大部分是对戏剧及剧团的工作报道宣传。在抗日战争时期1943年3月6日创办了“吕梁文化”专栏,在出版次数较少的抗日战争时期与“战斗周刊”一同占据了较大比重,解放战争后文化报道相对减少,但供稿作者也发生过了变化“吕梁文化”为根据地文社编,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为通讯供稿。解放战争后“文化简讯”栏目集中了对于文化的报告,如军区电影院给高家村、赵家串口等地放映《虹》和《包围斯大林格勒》的影片,吕梁剧社《逼上梁山》的剧本排演。在学校方面,主要为冬学、小学情况的报道,文化教育题材的报告在整体数量中占比较少。

日常生活中对于妇女生活描写尤为突出,以1948年为界限,前期描写内容主要关注妇女生活所面临的苦难和在阎军统治下受到的压迫,有少数报道妇女杰出人物的事迹;后期主要为后方解放区妇女生产、生活及积极接受党的政策思想的描写,提倡男女平等,改变妇女婚姻观念,涉及对女性自身价值的探讨和肯定,大量宣传劳动妇女的榜样事迹。《代县是怎么发动妇女秋收的》报道了妇女在共产党政策鼓励下参加劳动的过程。土改之前,妇女劳动被认为是耻辱、命苦且没有嫁对人;土改后,群众大会上表扬先进的劳动妇女,利用积极分子组织劳动小组且家家分有土地,至此百分之八十的妇女参加了秋收劳动。

三、《晋绥日报》副刊报告文学特征与影响

(一)报告文学军事、农村题材发展繁荣

报告文学中战争和农村题材发展繁荣的原因首先是战争的影响。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频繁扫荡、解放战争时期阎锡山反动派军队对晋绥边区人民的压迫,战争状况成为人们最关注的事情也成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成为报告文学的中心。

报告文学反映战争是时代必然性造成的,文艺工作者大部分投入抗争中。在抗战的大环境中,出版社人员只能“游击办报”[1],即遇到大扫荡或阎锡山军队需要背上行装快速转移,行军途中急需采访写稿等,印刷机器和纸张的缺乏加大了办报的难度和可行性。此时长篇小说、艺术性强的作品很难及时迅速地创作出来,报告文学因其体裁的反映社会的真实性、传达的便捷迅速被称为“抗争烽火中的轻骑兵”。

报告文学的快速发展同样植根于党的政策方针的提倡和重视,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学为工农兵服务,要注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墙报和通讯。1943年5月18日《晋绥日报》上的《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新方向》转载于《解放日报》,表现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新的转变,紧贴实际和人民大众。在创作表现上主要为文艺与政治紧密结合、文艺工作者面向群众、在普及和提高问题中重视普及。报告文学顺应政策的要求,表现军事上的胜利和农村生产运动的题材内容成为必然。在时事题材表现中对于报告文学体裁的选择是必然的,由于根据地的战争环境和农村环境,文艺功能工作各部门中以戏剧工作与新闻通讯工作为最有发展的必要和可能,其中当时的新闻通讯工作就是报告文学[3]。战争和农村状况决定了报告文学的繁荣发展,报告文学也对于战争和农村状况进行了及时的宣传报道。

革命文艺工作者对报告文学的积极提倡和通信网络系统的建立完善,不断培养、积极创作为报告文学提供稿件的保障。作家作品的大量出现使报告文学文体不断的繁荣,革命文艺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农村和前线进行时事报道。通信网络系统人员来源于农村的教员、村干部、农民、战士,“做甚么,写甚么”的通讯员大量反映了前线、农村的状况。《晋绥日报》遵循新闻从群众中来的原则,由广大的区、村基层干部和农村小学老师等组成建立了通讯部、通讯网、通讯小组。在1945年的时候发展到1000多人,工农通讯员占了1/3左右,平均每五六家有一个通讯员。1944年9月—1945年8月一年也从一、二、三、六、八分区及绥蒙区来稿总计13913篇,刊出6646篇。1947、1948年通讯工作定期报道。创作人员的生活状况、生活经历决定了所创作的报告文学题材为农村和战争的描写。

(二)报告文学的宣传动员影响作用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在题材上表现为对于时事的真实记录,报告文学工作者作为“新闻记”具有新闻迅速、及时、真实的特点,以文学的形式呈现出来。但从叙事角度来看,报告文学的真实本质是叙事的真实,相对的、主观的、带有个体经验的真实,受到话语的制约,其所追求的真实是为社会大多数人主动认可的真实。[4]不同于20年代的报告文学对于现实的批判和30年代的初步发展的报告文学,具有政治性的解放区报告文学被称为“集团主义文学的新型”[5],通过强烈的意识形态体现出政治性。始终和无产阶级的斗争和革命联系在一起,没有抗日中人民的斗争难以大量产生报告文学。通过《晋绥日报》副刊发刊词、编者简短等编辑方针可得报告文学在专栏中是对社会状况的快速反应和敏锐记录,将政治活动、政策和实践状况快速传播给民众,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政治性。

报告文学在及时反映社会时具有阶段性,随着战事状况、生产建设、农村运动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报告文学题材体现出不同的倾向。抗日战争时期集中于抗日战争和号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土地运动宣传减租减息的政策和实践。解放战争时期在战争方面对于阎锡山顽固军的斗争与战争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的特点相吻合,对于土地运动集中对于消灭地主阶级。报告文学在面向人民群众,使得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创作,创作内容、语言符合人民大众的作品时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在1942年通过专栏设置中增强了晋绥地方性报道,贴近人民群众生活,1944年进一步增加本地消息的报道所占版面。1942年之后有部分转载但以本地报道为主。

报告文学作为抗争烽火中的轻骑兵,宣传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宣传党的政策和时事状况,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引领社会规范。促进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培养了大量工农兵投身于报告文学的创作并逐渐形成报告文学的创作规范。如《报告任务说话时使用主词要确切》要求报道具体事件时,应具体说明说话的究竟时怎样的人,有名有姓,有时间有地点。在1948、1949年大量对于通讯报告创作的指导促进报告文学创作的大众化。同时,作为非虚构的叙事,具有真实性,为研究晋绥边区抗战和解放时期的状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参考文献:

[1]《晋绥日报简史》编委会编著,阮迪民,杨效农执笔.晋绥日报简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2]李鵬.《晋绥日报》宣传方式及宣传特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3]刘增杰.解放区文学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4]张志强.报告文学创作的叙事本质[N].文艺报,2016-05-13.

[5]黄钢.纵论中国解放区的报告文学[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06).

作者简介:

赵世铮,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副刊
省志所载报纸文艺副刊勘误及其考订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
新媒体语境下副刊的多样化探索
融媒体时代副刊如何提升影响力
数字化阅读时代下纸媒副刊发展路径初探
报纸副刊如何加强新闻化运作
副刊编辑:发挥文化传播作用
关于副刊的去与留
副刊突围要注重时代性和新闻性
报纸副刊要体现新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