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时期的小说比较

2022-07-24 12:08叶阳
今古文创 2022年28期
关键词:比较

叶阳

【摘要】 本文在小说对峙时期的背景下展开研究。讲述“五四”新小说之“新”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之优势,论述位移特征以及探讨发展趋势。以“五四”新小说和中国通俗小说为主体,对于二者在对峙时期的异同进行深入论述。

【关键词】 通俗小说;新小说;对峙时期;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8-002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8.008

一、“五四”小说之“新”与中国通俗小说之优势

(一)“五四”小说之“新”

“五四”小说之“新”,在于其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作,从根本上对中国传统小说的各种限制进行了突破。“五四”小说家们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他们运用了新潮的思想观念,在坎坷的创作中初步构建了中国现代小说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和知识分子个体审美理想。同时,“五四”小说之“新”还在于对中国传统小说的价值作出了新的评价,对于优秀部分进行融合吸纳。“五四”小说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在艺术追求上都为中国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学形态,实现了中国小说从“旧”向“新”的转变。

1.创作基础与创作类型之“新”。“五四”时期的小说在创作基础方面与传统的创作有所不同。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基础是“五四”小说的一大“新”处。鲁迅先生创作的《狂人日记》等作品大都建立在现实主义基础之上,展现出了“现实主义”赋予“五四”文学的科学性、客观性以及批判观性。

除了创作基础发生变化以外,“问题小说”这一新的创作类型的出现,也是“五四”时期小说所展现出的“新”的一面。“问题小说”的创作者尖锐地提出各种问题,力求真实地表现生活及情感。它们清新自然、毫不矫揉造作,生动地显示了“新”文学的蓬勃发展姿态。此外,“乡土小说”“浪漫抒情小说”等一系列新类型的出现,也使得“五四”小说在新的背景下飞速发展,构成了一种黎明时期的新兴文学气象。

2.内心世界与情感表现之“新”。以往的通俗小说作家主要侧重描写客观世界,为了大肆渲染环境并烘托气氛,他们在作品中极尽笔墨,力求最真实的效果。而“五四”作家则主要“从内部”来讲述故事。例如:郁达夫的《沉沦》、废名的《竹林的故事》等在文学创作中所体现的追求自由的态度,清晰地表达着个人欲望的增长,以及生活空间个人化的进一步扩大。他们在作品中真诚勇敢地披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自身的情感,从而使小说更具真实性与吸引力。

3.优秀传统与现代碰撞之“新”。“五四”小说家们对中国传统文学尤其是通俗小说进行重新评价,将优秀传统小说的诸多内容,例如:语言形式、阐述手法、情感表达等进行整合,使得优秀传统与现代创作进行碰撞,符合文学自身发展诉求。因此,“五四”小說展现出“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鲜明特点。

鲁迅先生曾言:“元明剧本,明清小说,乃近代文学之粲然可观者。”在叶绍钧的《多收了三五斗》、台静农的《地之子》等人生派写实小说中,也都表现出了传统文学的审美品质。

(二)中国通俗小说之优势

经历了长时间的革命斗争后,人们对平淡惬意的生活则是有了越来越高的期待。现代通俗小说的优势则在这样的背景下凸显了出来。

1.贴近世俗,满足需求。通俗小说所具有的休闲、娱乐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市民内心贴近社会的强烈渴望。此外,通俗小说的作品内容大多叙述的是痴男怨女的悲情故事,这一种贴近世俗的生活描绘,不仅满足了市民的日常需求,使得他们对现在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认同感,还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精彩的认识。

2.语言通俗,沟通直接。中国通俗小说的一大优势在于其语言的通俗性。对包天笑的《上海春秋》进行分析,他运用通俗的语言描写了中国都市社会。以上海为主要城市,通过四个富家子弟的社会活动,观察上海社会全貌。虽然作者在创作中并未对道德这一方面产生新的认识,也有些庸俗的描写。但毋庸置疑,通俗的语言往往使得读者与文本之间的沟通更为直接。

3.传统审美,引人关注。以引人关注为主要审美特性,是中国通俗小说的一大优势。不论是从语言形式抑或是内容上,都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娱乐性、趣味性、消遣性为主要创作宗旨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

张春帆的《九尾龟》描写了风流才子——章秋谷浪迹于女人之间的一些故事,著作为读者介绍了嫖客与妓女的种种关系,描绘了风情万种、令人流连忘返的奢靡生活。作者运用“三分法”的语言,使得著作在话语表现上精彩绝伦,大大符合人们的审美,吸引着读者沉醉于小说情节内容之中,这正是满足读者审美需求的一大力证。

二、对峙时期的位移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对峙时期的位移特征

对峙时期两种小说的位移特征主要表现为“双向位移”。

1.表现为刊物之间的壁垒变化。以中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先驱——叶灵风为例,其小说有着引人入胜的唯美梦幻之气息。他的“大众小说”《时代姑娘》和《未完的忏悔录》曾连载于《时事新报·青光》副刊。然而这一副刊的主编却是旧派小说大家汪仲贤、徐卓呆,副刊性质也是旧派的。“新”小说刊载在“旧”刊物之上,由此可见,刊物之间的森严壁垒已然发生了变化,两者之间的隔阂已被打破。

2.新旧对立的小说系统,互相创作出了体现对方特色的作品。原先的作家如张资平等人,逐渐脱离社会小说的轨道,带头创作“俗”文化的作品;而张恨水等社会言情小说作家基于“俗”的社会文化语境,逐渐产生了“雅”化的内在要求。这便是典型的“二张现象”。从雅到俗,从俗到雅,体现出了对峙时期雅俗互动的位移特征。

(二)对峙中的发展趋势

此起彼伏是对峙时期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晚清时期,通俗小说呈现多元的发展态势,报纸连载成为与传统的刊刻出版迥然不同的传播媒介与手段。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以及吴趼人的《糊涂世界》,都曾刊载于《世界繁华报》,盛行一时。然而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新”小说逐渐与通俗小说展开了竞争,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趋势开始逐渐向下,其力量日渐衰微。

至“五四”时期,“问题小说”(汪敬熙《雪夜》)、“乡土”小说”(王鲁彦《野火》)、“浪漫抒情”小说(冯浣君《春痕》)、“为人生”小说(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等作品的出现,是“五四”时期小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这些作品不仅为“五四”新小说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动力,还展现出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

三、“五四”新小说与中国通俗小说之比较

为了能更好地比较对峙时期的“五四”新小说与中国通俗小说,先从另外两个比较来展开讨论:一、国内与国外相比较;二、新潮与传统相比较。

(一)国内与国外相比较

依托于当时历史时期,进行国内文学与国外文学的比较。

从国外文学来看,诸如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作家的刚刚离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仍然蓬勃发展,依旧占据着重要席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文学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下陡然兴起,成了文学上一颗冉冉升起新星;而革命现实主义则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中应运而生。多种文学潮流的延续与诞生,使得国外文学绽放出夺目的光辉。

从国内文学来看,“五四”时期深受日本、欧洲文学思潮影响,在一大批的“五四”小说中可以看到受这些思想影响所留下的印记。以“精神分析学”为例,它引导作家依托心理及潜意识中的想法来进行创作,最大可能地表现人的内心。除此之外,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也是受到了俄罗斯小说家屠格涅夫《多余人日记》的影响。

五四”新小说汲取了外国文学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得到发展。国内文学与国外文学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受后者的影响较深,发展较快;后者发展则是井然有序,缓缓前行。

(二)新潮与传统相比较

传统小说的结构布局大多是章回体小说,未免显得有些刻板。在创作上,以“神话”作为整体框架,使得中间的现实性故事情节被包裹其中。而作为小说的主要部分,故事最终又回归神话。具有此创作倾向的小说主要有:《水浒传》《西游记》等。

而“五四”新小说则极力地告别过去,从思想上打破禁锢,在艺术形式上做出了极大的转换,使得中国小说成功地从传统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同时,还强有力地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固有结构原则以及陈旧的讲述方式,实现了中国小说向性格及心理小说的改变。这也使得现代小说,例如郁达夫《银灰色的死》等作品,大都主要围绕人物来展开叙述。

(三)“五四”新小说与中国通俗小说于对峙时期的比较

1.价值标准与受众群体的不同。“五四”新小说是以科学、民主为价值标准的。而通俗小说则是基于人的娱乐,满足人的简单需求为价值标准的。

“五四”新小说由于受外来思潮的影响颇深,主张“为人生”的观念,对于以“游戏人生”为主要目标的通俗小说进行了强烈地谴责;“新”小说理想的价值观念与通俗小说的价值标准是相违背的;文学研究会强调的“文艺不是游戏消遣”,这也与通俗小说所要展现的功能是截然不同的。

也正因如此,价值标准的两相对立,导致通俗小说与“五四”新小说的受众群体也产生了差别。

“五四”新小说的读者大多都具有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他们善于思考,可以从晦涩难懂的文字中获取到内在深层的思想。而通俗小说的读者则是抱着消遣娱乐的价值观念,因此他们大多为普通的市民阶层,知识有限、思想单一,只需小说情节有趣,便能够满足他们简单的审美需求以及对于生活的好奇心。

2.描写方式的不同。两者的不同之处,还在于两类作家描写方式的不同。

“五四”作家在新小说中对下层百姓疾苦问题的描写往往停留于表面。他们运用大量地文字去展现人民的痛苦,但在创作的过程之中却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人性”。他们仅仅是将所有的社会问题归咎于外在的客观因素,并未考虑人自身的思想以及态度,这使得小说往往只能流于浅薄的人道主义情怀。因此“五四”作家在看待底层问题时,雖然充满着强烈的批判之情,但实际上却丧失了冷静的思考。在这样的描写方式之下,难免会使得作品有所偏差,脱离现实。

而通俗小说作家在描写底层问题时,与前者相比则显得更为深刻。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示底层民众的贫苦、生活的艰辛,他们运用写实的手法,不仅仅只流于表面,而是将个人的生活体验全部汇聚于作品之中,考虑“人性”这一重要特点,真实的描绘出了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

《沧州道中》是通俗作家包天笑的一部描写底层百姓生活的经典之作。作品描写了火车停留于沧州车站时,灾民们落魄的举止行为。

当钱财被火车上的洋人丢出车窗,引得一大群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灾民们开始拼命地争抢;一个中国妇人将不爱吃的零食随手扔下,竟也引起一阵抢夺。这被车厢上的人随意丢掉的零食,在沧州的灾民们眼里却成了高贵且奢侈的“美味佳肴”。他们不嫌肮脏,在灰尘里、泥土里乱扒。甚至为了防止别个来与自己争夺这“人间美味”,便直接向口中一顿乱塞,那场景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当上层社会在车厢内享福娱乐之时,车厢外的底层百姓有多么的痛苦不堪。人的无情自私与冷酷凌厉在车内与车外的鲜明对比之下,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者对此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在冷静思考的同时也表达了猛烈的批判,展现了当时底层百姓不能承受之苦痛。

3.小说意识的不同。“五四”新小说意识与通俗小说意识有所不同。

通俗小说作家常常运用“三化”来体现小说意识。分别是人物塑造的类型化、叙事方式的模式化以及内容的情趣化。在人物塑造上,小说人物的外在类型成了大众接受的重要条件,通过外在的事件来表现人物,通过人物来透露小说意识。在叙事上,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叙事模式:在表现社会历史上,注重贴近生活;在描写言情时,注意三角或多角关系的塑造;在侠义题材上则是从正义复仇、比武较技等固定主题来展现。在内容上,则是注重对“酒色财气“的描写,表现社会风情、民俗意味,表达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认同态度,展现游戏、消遣的小说意识。

“五四”新小说作家在内容上描写的对象、表现的意识则呈现崭新的文学态势。他们对外国文学采取了“拿来主义”,以日本和西方文学理论、小说理论为参考,否定了旧小说模式,在创作方法上展现出现代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五四”新小说意识。这一意识的诞生,使得它与通俗小说意识形成了对立抗衡的局面。

“五四”新小说的作家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展现心理,运用全新的方式来展现小说意识,使得阅读者对自己的作品产生认同感乃至归属感。而通俗小说的作者与他们相比,总体上的创作方式和想法还是较为保守的。他们往往缺乏革新意识,很难真正的吸取外国优秀文化,并将之运用于自身小说创作之中。

综上所述,中国通俗小说与“五四”新小说在对峙时期还有着诸多的不同之处。但纵观全局,两者实际上还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五四”新小说是通俗小说发展的进步体现,而通俗小说则是“五四”新小说产生的坚实基础,两者的存在缺一不可。除此之外,在对峙时期,通俗小說遭受到的影响与“五四”新小说相较,显得更为激烈。两者的发展与变迁,不仅象征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也同样反映着“旧”文化与“新”文化的对峙与并存。由此可见,这些便是“五四”新小说与中国通俗小说在对峙时期的比较中所探讨出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张登林.上海市民文化与现代通俗小说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8.

[2]司新丽.文化对峙与融合:从鸳鸯蝴蝶派到通俗小说新类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5(05):146-150.

[3]王兴.“五四”小说之于中国现代小说的价值[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6,36(02):40-44.

[4]季桂起.晚清与“五四”小说变革之比较——兼评王德威的晚清小说观[J].东岳论丛,2008,(01):67-73.

[5]王齐洲,陈文新,张三夕,程国赋. “中国通俗小说史”笔谈[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1(01):1-15.

[6]汤哲声.论中国现代小说形成发展中的三个环扣—— “五四”文学思潮流变研究之一[J].苏州大学学报,1987,(03):96-102.

[7]许奕谋.怎样看待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主潮[J].齐鲁学刊,1989,(01):9-13.

[8]季桂起.心理学的影响与“五四”小说的变革[J].文史哲,2004,(05):55-61.

[9]罗丽.论五四问题小说的概念化倾向[D].西南大学,2016.

[10]丘雪晶.包天笑“问题小说”的另一种图景——兼与“五四问题小说”比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02):107-112.

[11]游友基.略论五四时期现代小说意识的觉醒[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23-29.

[12]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比较
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比较
从小说到电影
吴昌硕和黄牧甫篆刻艺术比较
村上春树《1Q84》与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比较研究
孔子与荀子文质观比较
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比较研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