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学在当代韩国的出版与研究

2022-07-24 00:52赵治成
今古文创 2022年28期
关键词:出版韩国研究

【摘要】 在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以古代已经形成的“汉字文化圈”作为基础,优先向拥有类似文化背景的周边国家传播中华文化,是快速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搜集韩国的主要图书馆和学术检索系统的数据,从数量、时间、类型、作者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几十年来墨学在韩国出版和研究的发展趋势、特点以及不足之处。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墨学在韩国的传播,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希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墨学;韩国;出版;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8-010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8.032

基金项目:枣庄学院博士科研基金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20701)。

中国与韩国属于一衣带水的邻邦,几千年来,得益于相近的地理位置,两国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尤其在古代,借助中国的强大影响力,以中国为中心在周边国家形成了“汉字文化圈”,朝鲜半岛即属于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借助于此,汉字以及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史书、典籍、文学作品等大量传入朝鲜半岛,极大促进了当地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受此影响,在1446年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颁布韩文之前,汉字成为了朝鲜半岛唯一通行的文字,举凡文教科考、修史释经以及文学创作无不以汉字为工具。[1]92因此,在当今韩国国内,不仅保存了大量使用汉字写成的古代典籍,在中国古典哲学研究方面,也在世界各国中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

目前,韩国国内对于中国古典哲学的出版和研究工作呈现出了多点开花的态势。无论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还是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学,均在韩国出版界和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墨学何时传入朝鲜半岛已无法考证。但从部分韩国古典文学作品当中包含与墨学有关的内容来看,墨学作为当时与儒学齐名的显学,必定在古代就已传入朝鲜半岛,并在当地流行开来。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本文通过考察墨学在当代韩国的出版与研究状况,力图勾勒出当代韩国在研究和出版墨学方面的总体轮廓,并通过提出具体的措施,以进一步推动韩国国内的墨学出版与研究事业,从而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墨学在当代韩国的出版状况

笔者根据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韩国国会图书馆的线上数据库,以韩国建国之后(1948年8月15日)到2020年12月作为时间节点,共搜集到有关墨学的出版物39种。其中,1970—1979年为5部、1980—1989年为1部、1990—1999年为8部、2000—2009年为10部、2010—2020年为15部。

从时间上看,当代韩国对于墨学的出版工作,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上世纪60年代,韩国的经济开始起步发展,从而有力推动了墨学在韩国的译介与出版工作,7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了涉及墨学的译介作品。其中,最早的当属金学主于1971年出版的《墨子,孙子》。然而,此时期的译作全部属于部分译注,尚未出现《墨子》的韩文全译本。在经历80年代的沉寂期之后,90年代,随着中韩两国的建交,墨学的译介与出版工作重新获得了热度,出现了多部译作及大众类读物。其中,奇世春于1992年出版的《墨子:天下无人(上下卷)》是韩国最早的《墨子》韩文全译本。1997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韩国国内的墨学译介与出版工作也随之再次陷入沉寂,直到21世纪初期才重新恢复。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增强,韩国明显加大了对中国文化的引入与介绍工作,众多出版社纷纷出版有关墨学的著作,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2000年至今,与墨学相关的出版物达到了25种,占墨学总出版物的比重为64%左右,表明墨学在新世纪的韩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类型上看,韩国国内有关墨学的出版物主要分为译著和大众读物两种。39种著作当中,译著最多,共有25种。除了全译或者选译墨学原著的出版物之外,进入21世纪,出现了翻译中国学者墨学著作的新动向。中国学者刘烨的《墨子攻略》、秦榆的《墨子学院》、杨照的《墨子:庶民社會的主张》等均被引进到韩国。大众读物共有14种,大多属于使用通俗的语言,对墨子的生平、思想、现实指导意义等进行解读的著作。

从作者上看,韩国的墨学出版事业呈现出了由少数几位大家主导的局面。由于专业特点以及语言的限制,国外学者对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因此,奇世春(1933—)、金学主(1934—)、朴文铉(1948—)、尹武学(1959—)等上世纪中前叶出生的学者,以长期的研究作为基础,出版了与墨学有关的绝大部分著作。其中部分学者多次来到中国北京以及墨子故里——滕州等地参加墨学研讨会、墨学研究国际会议,为加强墨学研究的国际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此外,在韩国墨学出版事业稳步推进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中存在的隐忧。首先,由于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开始实施严格限制汉字使用,推动韩文专用的政策[2],因此导致韩国国内的汉字教育日益萎缩,随之而来的,则是能够阅读汉字资料的人群大幅度减少,从而影响到了包括墨学研究在内的部分学科的学者更新换代进度。其次,由于韩国国内设立出版社的门槛较低,因此不少墨学著作是由中小型甚至个人型出版社出版。虽然客观上扩大了墨学在韩国的传播渠道,但由于知名度以及权威性较低,因此普遍销量不高,也不利于正确地传播墨学思想。

二、墨学在当代韩国的研究状况

得益于类似的文化背景,韩国学界对于中国的古典哲学兴趣浓厚,因而墨学的研究也开展得十分活跃。笔者以“墨子”“墨家”“墨学”“墨经”作为关键词,通过韩国学术论文检索系统-RISS进行了相关论文的检索。截至2020年12月,共检索出期刊论文185篇、学位论文53篇。

(一)期刊论文

卢尚高于1960年发表的《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小考》可称之为韩国研究墨学的起点。但此后十几年,韩国再无有关墨学的论文出现,直到1975年方才开始出现新的研究成果。其中,1970—1979年间出现3篇墨学论文、1980—1989年为13篇、1990—1999年为29篇、2000—2009年为41篇、2010—2020年为98篇。

从时间上看,韩国国内有关墨学的期刊论文数量一直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并在2010年之后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10—2020年间,韩国学界共发表了98篇与墨学有关的期刊论文,再次表明墨学研究在韩国呈现出了可喜的上升态势。

从作者和研究内容上看,韩国的墨学研究呈现出了大分散当中有集中的特点。185篇期刊论文共由104位韩国教育系统或者研究机构的学者完成,表明研究墨学的群体相当分散。此外,在研究内容方面也表现出了十分分散的特征,涉及范围十分广泛。

在众多韩国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墨学思想的同时,少数几位学者通过多年的研究,成为了韩国墨学研究的主力。黄晟圭、尹武学、朴文铉、郑在铉四位学者历年来的发文量均超过10篇,合计57篇,占到了总发文量的30%左右。2008—2020年间,黄晟圭累计发表墨学相关文章18篇,主要针对墨学思想当中涉及到教育的部分进行了集中研究。在《墨子教育思想的特征和意义》一文中,黄晟圭认为,墨子将教育视为一种“行义”的行为,因此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飞黄腾达,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3]。在《墨子的批判性思维对提高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启迪》一文中,黄晟圭在分析墨子的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认为墨子的“利他性”“创意性”思维可以改变当今教育中存在的被动接受现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角度、立体性思维[4]。尹武学作为一名融会贯通中国古代思想的学者,擅长从对比研究以及其他学派的视角对墨学思想进行阐释。在《先秦儒家的墨家批判》一文中,尹武学认为先秦儒家对墨家的批判集中于墨子十论当中的兼爱论,然而相比孟子的反省式批判,荀子对墨子的批判更为彻底,并将范围扩大到了“节用”“节葬”“非乐论”等领域[5]。在《〈吕氏春秋〉中反映的墨家理念》一文中,尹武学发现《吕氏春秋》当中出现的墨家思想呈现出一种杂糅儒家、道家、法家等其他學派的特征,同时《吕氏春秋》对墨家“节葬”的观点予以了赞同,对“非乐”则进行了批判[6]。朴文铉的研究同样侧重于对比研究,但其将对比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墨学与韩国思想流派的对比当中。在《墨家与东学的社会改革思想比较》一文中,朴文铉认为两种思想均带有“庶民意识”以及强烈的实践性,不同之处在于,墨家侧重于经济的平等,在社会团结意识方面有所不足,而东学通过“同归一体”的精神在这方面进行了补强。[7]在《关于墨子和安重根和平论的比较》一文中,朴文铉认为安重根的和平论与两千三百年前的墨子的和平论有着很多相同的观点,两者都认为需要依靠天的意志来拯救国家。但相比墨子,既否认物质文明,又主张独立运动的安重根的和平论与墨子相比不是很彻底[8]。在《墨子与朴殷植的思想比较》一文中,朴文铉认为,墨子与朴殷植均生活在动荡的年代,因此两人都带有救世的观念,并分别以“兼爱”和“良知”作为基础,想要构建一个平等的大同理想社会。不同之处在于,墨子以人格平等作为基础,强调政治平等和民众的政治参与,而朴殷植则想要通过没有人种差别的世界平等,将韩国从日本的殖民统治当中拯救出来[9]。郑在铉的研究则侧重于对墨学思想本身的研究,在《〈墨经〉当中“先知”与“必”的概念问题》一文中,郑在玹认为与儒家和道家以直观的自发性作为美德的主要内容不同,墨家以损益计算的深思熟虑过程作为美德的主要内容。墨家没有赋予“先知(先验性知识)”以神秘的色彩,而是一切以经验性的知识作为基础,来克服推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10]。

(二)学位论文

53篇研究墨学的学位论文当中,共包括11篇博士论文和42篇硕士论文。其中朴炳奭于1983年发表的《墨子的政治思想:与天志的关联性为中心》一文是韩国第一篇研究墨子思想的学位论文。

从时间上看,韩国国内有关墨学的学位论文数量,呈现出小范围波动的趋势,基本维持在每年1—2篇的水准。以2010—2020年间的17篇论文为例,可以发现韩国近十年来的墨学学位论文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研究方向主要分布在哲学、教育两大方向。17位作者当中,哲学专业为8人,教育专业为8人,只有1人为中文专业。这表明除了一般的哲学研究之外,韩国的墨学学位论文相当侧重于对于墨学思想的现代教育意义的考察。

第二,研究群体较为分散,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化比例。以上17位作者分属于13所不同的韩国高校,其中首都高校5所,地方高校8所,表明韩国高校的墨学研究较为分散,并没有形成具有明显特色的研究阵地和研究团队,更多的是取决于个人以及相关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此外,在17位作者当中,吴佳妮和张梦属于中国留学生,两人分别以老子和墨子的教育观对比、现代中国的墨学研究现况作为研究对象,为韩国的墨学研究提供了中国方面的资料和视角。截至2019年,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超过7万人,属于韩国国内最大的留学生群体,在此基础上,想必今后会出现更多由中国留学生完成的墨学学位论文。

综上所述,当代韩国的墨学研究已经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呈现出了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高水平研究人员老化以及尚未形成核心的研究团队等隐忧。今后有必要通过各种措施,确保韩国的墨子研究能够高质量地持续下去。

三、进一步推动韩国墨学出版与研究的举措

第一,实施知名学者翻译、知名出版社出版策略。目前,韩国国内出版的中国书籍当中,《三国演义》有着最高的人气和销量。其中,由韩国著名作家李文烈亲自执笔翻译、由韩国知名出版社RHK出版的《三国演义》版本最为知名,在韩国国内拥有极高人气。通过知名作家和知名出版社的带动作用,《三国演义》在韩国的热度进一步提高。反观韩国墨学作品的出版方面,可以发现多数学者和出版社不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韩国方面似乎已意识到该问题,2019年,由知名中国文化学者崔桓译注的《墨子》韩文全译本由知名出版社乙酉文化社出版发行,想必会对墨学在韩国的传播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第二,打造墨學研究核心团队。目前韩国国内的墨学研究较为分散,尚未在某一高校或者研究所形成集中的研究团队。韩国方面虽然于2010年成立了以奇世春等为中心的韩国墨子研究会,但该研究会的活动并不活跃,不具有全国性。同时,韩国国内也尚未出现将墨学作为研究特色的高校和专业。因此可以看出,韩国的墨学研究目前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今后需要以知名学者为中心,继续打造墨学研究的核心团队,并不断地培养新人学者,以形成能够持续研究墨学的专业团队。

第三,加强中韩间国际交流。如前所述,由于韩国实施的限制汉字教育的政策,研究墨学的韩国学者队伍逐渐出现了老化的现象,多数的成果是由老一代的学者做出。在此情况下,中国学生、学者以及拥有中国学习背景的韩国学者可以成为很好的补充。例如,由我国中国人民大学培养的韩国学者黄晟圭目前已成为了韩国墨学研究的主力,部分留学韩国的中国留学生也开始在韩国发表与墨学有关的论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中韩两国的国际交流,通过专业培养、学术交流、访学等各种形式,推动韩国的墨学研究活跃化和年轻化。

四、结语

本文通过考察墨学在韩国的传播状况,表明目前韩国国内的墨学出版与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并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出了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受到译者、学者、出版社以及韩国国内限制汉字使用的政策等的影响,墨学在韩国的知名度和渗透度相对较低,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今后需要通过提高墨学出版物质量、打造墨学研究核心队伍、加强中韩两国与墨学有关的国际交流等各种方式,提高墨子及墨学在韩国的知名度,并确保韩国的墨学研究能够高质量的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时人.中国古代小说在韩国的传播和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6):91-97.

[2]张立,高娜.汉字在韩国的命运流变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81-86.

[3]黄晟圭.墨子教育思想的特征和意义[J].道德伦理与教育,2008,(26).

[4]黄晟圭.墨子的批判性思维对提高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启迪(Ⅰ)[J].小学道德教育,2016,(53).

[5]尹武学.先秦儒家的墨家批判[J].儒家思想文化研究,2004,(20).

[6]尹武学.《吕氏春秋》中反映的墨家理念[J].阳明学,2016,(45).

[7]朴文铉.墨家与东学的社会改革思想比较[J].东学研究,2002,(11).

[8]朴文铉.关于墨子和安重根和平论的比较[J].民族思想,2016,(5).

[9]朴文铉.墨子与朴殷植的思想比较[J].退溪学论业,2012,(20).

[10]郑在铉.《墨经》当中“先知”与“必”的概念问题[J].东洋古典研究,2009,(35).

作者简介:

赵治成,男,山东烟台人,枣庄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朝鲜半岛汉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出版韩国研究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