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肃音乐角度谈谈贝多芬艺术歌曲《我爱你》

2022-07-25 02:55胡蝶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我爱你乐段调性

严肃音乐一般指非大众、非通俗、严谨细致、思想性、文学性较强的学院派音乐,大多由专业作曲家、歌唱家或演奏家进行创作。谈及严肃音乐,人们总是不经意地提起贝多芬,他是欧洲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题材广泛,其中包括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1部歌剧和多首艺术歌曲等作品。他的交响乐几乎每一部都是超凡脱俗的不朽篇章,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却鲜少有人提及。但在一些音乐会上,我们也经常能欣赏到他的艺术歌曲。其中,歌曲《我爱你》(Ich liebe dich)是传唱度较高的一首作品。本文将从严肃音乐的角度对歌曲《我爱你》进行分析。

1 严肃音乐与贝多芬

严肃音乐一般指非大众、非通俗、严谨细致、思想性较强的学院派音乐,具有较高的审美意义,大多由专业作曲家、歌唱家或演奏家进行创作,并且它的欣赏者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与音乐素养,才能对作品产生深刻的理解。严肃音乐的概念大约出现在20世纪初,经常有人把古典音乐等同于严肃音乐,其实不然,严肃音乐可以包含古典音乐,但在时间、空间及体裁上大于古典音乐。如我国古代的“文人音乐”、近代的具有严谨性、文学性、艺术性的音乐作品也能被称为严肃音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或17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是与海顿、莫扎特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大作曲家。在音乐史上,他被誉为“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音乐大家,他的作品至今仍是严肃音乐的典范。贝多芬的一生创作题材广泛,其中包括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1部歌剧和多首艺术歌曲等作品。他的音乐贡献主要集中于交响乐,在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交响乐之王”。自小家境贫寒的他,年少便开始承担起家庭的重担,1781年起开始在波恩的剧院中工作,并且师从当时的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Christian Gottlob Neefe)。之后他又以旁听生的身份申请了波恩大学的哲学课程,这一时期是他思想与音乐的启蒙、探索时期,也是他创作的初期。1792年,贝多芬赴维也纳深造,跟随他所敬仰的音乐家们学习作曲技法,在这里他的音乐才华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发展。1796年,贝多芬发现自己患了耳疾,在长达6年的痛苦治疗中,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日益严重,1802年10月,他写下了“海利根斯塔特遗嘱”。而正是他对音乐的热爱使他最后决定放弃自杀,并发出生命的呐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用他有限的生命,创作了大量的传世音乐佳作。

2 艺术歌曲《我爱你》

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创作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波恩时期):1770—1792;第二阶段(维也纳时期):1792—1802;第三阶段(创作高峰期):1803—1814;第四阶段(创作晚期):1815—1827[1]。歌曲《我爱你》(Ich liebe dich)是由贝多芬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德语艺术歌曲,歌词选自K.F.海洛瑟的抒情诗篇,以下为中文译词:

Ich liebe dich, so wie du mich,

我爱你,正如你爱我,

am Abend und am Morgen,

在黑夜与清晨,

noch war kein Tag, wo du und ich

尚未有一日,你和我

nicht teilten unsre Sorgen.

不分担我俩忧虑。

Auch waren sie für dich und mich,

你我的愁苦,

geteilt leicht zu ertragen;

也因分担而减轻;

du tröstetest im Kummer mich,

你安慰忧伤中的我,

ich weint in deine Klagen.

我也为你的痛苦而哭泣。

Drum Gottes Segen über dir,

因此上帝赐福给你,

du, meines Lebens Freude.

你,我生命的喜乐。

Gott schütze dich, erhalt dich mir,

神庇佑你,常伴我左右,

schütz und erhalt uns beide.

也保佑我们长相厮守。

艺术歌曲是一种典型的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声乐体裁,歌词本身具有文学性和精神性,侧重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这首作品是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歌词真挚感人,抒发了内心浓烈的爱意,歌颂了坚贞、纯洁的爱情,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珍惜与向往[2]。

2.1 和声与曲式结构

这首歌曲为再现单三部曲式,全曲的速度为Andante(行板),四二拍,中心调性为G调, 现把歌曲分为六个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分别是呈式A段、间奏、对比B段,再现A1段、扩充、尾奏。结构图示如图1:

呈式A段(mm 1-8)为方整性平行的收拢型乐段,调性从始至终为G调,为单一调性关系。其中,第1至4小节为乐句a,句法结构为(2+2)。从材料上看,是以级进为主,跳进为辅的旋律加伴奏构成的主调织体,节奏以顺分型为主,旋律整体在中声区陈述,音区较窄,呈现出精致婉转的音乐形象;从和声上看,主要做了主-属的序进,后在第4小节做了全终止;从伴奏上看,主要运用了分解和弦加柱式和弦的进行,使音乐更流动、抒情。第5至8小节为乐句b。从材料上看,是在乐句a的之后发展的新材料,旋律主要在中高声区,进一步加强了乐句情绪的推进,达到本乐段的最高潮;从和声上看,加入了重屬和弦,最后在第8小节做了完满终止,结束呈式A段。

间奏(mm 9-10),用前调属和弦作为后调主和弦,转到D大调。从和声上看,主要做了主-属的序进,从伴奏上看,主要运用了柱式和弦的进行自然衔接至B乐段。

对比B段(mm 11-20)是由两个对比关系(c+d)非方整结构(4+6)的乐句构成的开放性转调乐段。与呈式段在主题材料、调性等方面形成对比关系,为并置型中段。从旋律上看,出现了新的主题材料,以均分型节奏为主,节奏音乐情绪较为强烈,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调性上看,该乐段先转到了主调的关系大调D大调上面,后又回到G大调,为转调乐段调性;从和声上看,主要做了主-下属-属-主的序进,最后在乐段末尾做了开放性终止,为再现做了属准备。

再现A1段(mm 21-28),為变化再现,既保持了呈式段的总体面貌,又有局部变动,在反复乐思的同时,做到了既有统一又有对比,情绪婉转、缠绵。体现了作曲家精湛的作曲技术。在段尾,运用六级的离调,导致段落的扩充。

扩充段(mm 29-38),引入了新材料,进入全曲的高潮,是歌曲情感最为浓烈的部分。运用了下属和弦的离调,丰富了音乐的色彩性,使音乐形象更鲜活。完满终止结束。

尾奏(mm 39-40),在扩充段的基础上,进行V-I交替进行,最后完满终止乐曲。

全曲六个部分,共40小节,为带扩充的再现单三部曲式。调性布局为典型的 T—S—D—T 的进行,体现了稳定—不稳定—稳定的原则,为完整的调性布局。和声素材方面,主要以功能性主、属的柱式和旋为主,整首歌曲在主调织体上陈述,结构清晰、匀称,层次分明、精致典雅。延续了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又不失浪漫主义色彩。

2.2 演唱分析

2.2.1 音色

《我爱你》(Ich liebe dich)是一首抒情艺术歌曲,作品短小精致,旋律听上去给人一种温柔的诉说感,因此,演唱者对音色的处理要柔和、细腻,体现对爱人的浓浓爱意。在演唱中区别于歌剧咏叹调,把握好歌曲的整体连贯与抒情性。高位置贯穿作品始终,使音色保持统一一致。

2.2.2 气息

本首作品的音域主要集中在中声区,演唱难度适中,对歌曲整体的流动性与连贯性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演唱者有较好的气息控制力,切勿气息使用不均匀,或太僵硬,破坏歌曲的整体流畅性。由于歌曲的每一乐句都是后半拍弱起,旋律之间连接紧密,因此要求换气速度快而轻柔。

2.2.3 咬字

德语是十分严谨的语言,在语言系属上属于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在演唱德语歌曲中,由于辅音多,咬字是一个难点。区别于意大利语歌曲,德语歌曲的演唱过程中辅音咬字要夸张,在连续的辅音咬字中始终保持声音的通道,并且每个字词之间的元音字母要衔接紧密,辅音快速过到元音,使每个音都出来的圆润、饱满。

2.2.4 演唱与钢琴

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不是简单伴奏,与人声的关系密不可分。对于作曲家来说,两者是一个整体的构思,从钢琴的织体变化能够体现出作曲家的创作思路。如歌曲前8小节(乐段A),不间断地使用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在听觉上给人如清澈流水一般在心间荡漾,这就要求歌者在歌唱中,更加注重声音的流动性,换气快速、轻柔;11至20小节(乐段B),延续了前8小节的风格,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和声音程,使整体旋律织体变得多层次,歌者可以在情绪与音色方面做新的处理;21至28小节为乐段A的再现,延续了前8小节的旋律织体,但在歌词与和声上做了变化,情绪又回到歌曲的第一乐段,为即将到来的高潮做情绪情感的铺垫。29至38小节为扩充,织体为半分解和弦和分解和弦的结合,力度记号为f,这是全曲情感最浓烈之处,由强逐渐过渡到弱,歌声在反复的祈祷中结束。总而言之,演唱者在演唱艺术歌曲时,应重视钢琴伴奏的地位,把人声与伴奏有机结合,做到“琴歌相和”,才能使听众获得音乐美的感受。

3 结语

严肃音乐是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音乐,他的文化精神决定了它的至高审美性。作为严肃音乐的典范,贝多芬的一生都在与命运做斗争,所流传下来的不仅仅是他宝贵的音乐作品,还有贝多芬式的精神,这才是他音乐的精髓,因此,被后人称为“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艺术歌曲虽不是他创作的主要体裁,但他的每一首歌曲都是音乐中的精品,他的风格、技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家们,如:舒伯特、舒曼等。《我爱你》(Ich liebe dich)虽作品短小,却作曲精致、严谨,歌词饱含深情、具有深刻性,旋律细腻婉转、温柔浪漫,是值得人们赏析和传唱的佳作!

引用

[1] 邓青青.贝多芬艺术歌曲的情感内涵及演唱分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9.

[2] 杨和平.简论贝多芬艺术歌曲创作的浪漫主义精神[J].歌唱艺术,2020(08):13-18.

作者简介:胡蝶(1991—),女,湖南安仁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海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我爱你乐段调性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调性音乐中“非结构因素”的延长与扩张——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
如何说“我爱你”
音乐作品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非常规”曲式类型
——以乐段范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