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功夫是育人能力的学术体现

2022-07-25 02:53孙宗良
教育·教学科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于漪育人学科

孙宗良

于漪非常注重教师的素养构成,但她所说的教师素养,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基本功有着根本的区别,她不是停留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也不是停留在诸如三笔字、板书设计等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她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站在文化的宽度与历史的深度,来解释教师应建构的素养。她曾说道:“我能够引以为豪的是,60多年的长途跋涉,自己能够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思想,从探究语文教育的本质出发,把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现代研究新成果融进自己的教育实践,孜孜不倦追求崇高的学术境界,不断求索语文教育的规律,在扬弃和开拓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育特色与体系。”基于哲学思辨,把握时代特征,探究学科本质,融入现代理论,建立认知系统,因此称之为“大基本功”。

于漪认为,今日教师要能真正胜任育人的历史使命,必须拥有丰厚的底蕴。因此,教师要把根须伸到中国教育的传承和现代教育的鲜活土壤中,努力吸取营养,因为,只有拥有丰厚的积淀,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不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于漪的根是深深扎在人类思想的宝库中,扎在中华文化的坚实土地上。她“一辈子学做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辈子在不断浇灌与充实自己的文化根基,直到今天。无论是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把握,对教师增厚自身文化底蕴的呼吁,还是倡导教师要拥有一颗哲学的头脑,都体现了她这样一种不懈的追求。

于漪勤于学习,博采众长。她在世界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来认识教育的地位、价值、功能与发展趋势。她曾指出,就学科论学科,往往会陷入鸡虫得失的纠缠,如果能够跳出桎梏,站在时代的高度来看教育,视野就打开了,思考就深刻了。为此,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性学习,例如,“为了阐释语言的本质属性,我阅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尽力让自己的立论得到权威理论的支撑。我十分注意吸收西方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让自己的理论有更宽阔的视野。同时我处处做有心人,时时怀着探究的意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使自己的立论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她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真功夫是学术功底;不下苦功学习理论,不做深入的理性思考,课堂怎么可能气象万千,使学生入耳并且入心?她在改行教语文伊始,就确定了自我发展的方向,先追求“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其中“胸中有书”,是要认真钻研,大量阅读,在“真懂”上下功夫。对教学内容做到烂熟于心,因为教师自己“昏昏”,是不可能使学生“昭昭”的。她深入钻研教材,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核,又从思想内核到语言形式,反复琢磨与审视。同时,进行系统的学科内容学习。两三年时间,把语文教师该扎实把握的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该具备的文、史、哲内涵,该了解的中外名著都逐一深透。她说:“没有任何诀窍和捷径,就是老老实实,以勤补拙,笨鸟先飞,才勉强把课教下来,在学生面前,有了初步的发言权。”

在于漪看来,用优秀文化滋养心灵,不应仅指向学生,而首先应该是对教师而言的,因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一个缺乏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的教师是难以承担这一重任的,因此,教师的使命首先是提升自己。对此,于漪不仅身体力行,而且谆谆劝导青年教师,她强调教师要有学术的魅力,她强调文化底蕴不同于学科素养,她着重指出,如果有了良好的学历,但是对华夏民族的文化精神知之甚少,对社会道德知之甚少,对当代社会不断涌现的新观念新知识也懵懂无知,那只能是“高学历的野蛮人”。这正是一位“人民教育家”的警醒之言。

于漪提出,今日的教师不能眼睛只看着学科知识或课堂技能,而必须做到“术”“道”合一。这里的“术”,主要指课堂技能等方法层面的东西,“道”则是指教师的教育思想、学科理解、课堂观念等。她认为,不深入探究“道”而只注重“术”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的。学科教育不能见“术”不见“道”,更不能见“术”不见“人”。她认为,“术”“道”合一的核心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大支柱的有机融合。这三大支柱构成了各学科的目标系统,它们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全面育人观基础上的。如语文学科,就要树立语文的综合素养观,她倡导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性质,正是语文学科“术”和“道”整合的根本认识。

因此,她指出,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成效,不能仅仅看给了学生多少学科知识与技能,还要看是否实现了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科综合素养既包括这一学科的知识技能,更包括学生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思维品质、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等,并且后者更为重要。因此,学科教学必须传授学生“道”,学生只有真正站在“道”的层面上,才能悟“道”而得“技”,成为拥有较高素养的“完整的人”,成为中华文化合格的接班人。她认为上海大力倡导的在学科教学中融合生命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正是基于“道”的一种认识。因此,教师怎能不在“道”的层面建构自己的学科框架,又怎能不从“道”的层面来审视自己的课堂?

她还指出,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是教育由“物化”转向“人化”。“人本教育”的真谛是“开发人”,我们要给予学生知识与技能,但它们必须是在“道”的统领下的“术”,离开了“道”的“术”,很容易成为琐碎和繁杂,成为失去情感和生命活力的纯粹的知识序列与方法程序。因此,教师就要牢固树立起一个认识,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基于学生主体的内在塑造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灌输的过程。这样教师还怎么能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层面进行教学?

于漪自己就始终在这样实践着:“我60年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积淀下来的,有的更多指向理论发现,诸如对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思考;有的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如‘语文学习兴趣说’‘语言和思维训练核心说’的构建;也有的主要是实践层面的,如我的语文教学风格、我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说,我所有的理性思考和实践追求都是互相呼应,是科学整合、‘思’‘行’合一、融为一体的。”可以说,这种“术”“道”合一的理念,成就了于漪,也应该成为所有教师所遵循的准则。

于漪非常注重教师教学功力的形成,但她的定位是高的,她的要求是严的,她为此下的功夫是极大的,今天很多教师会谈到她的“以死求活”,就是她为打下扎实功力所做的大修炼,因为,这背后依然有着“育人”的大追求。

例如关于教师的课堂用语,她就指出,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文化含量。语文课堂的教师用语,要能体现自己的文化素养,呈现自己的思想情操。因此她提出:“我的奋斗目标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如何规范自己的语言,清除语言中的杂质,提高语言的质量?我用了以死求活的方法,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我把上课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自己修改,把不必要的字、词、句删除,把不合逻辑的地方改掉,背下来,再口语化。……每天到学校,我要走20分钟路才乘到公共汽车。这20分钟里我就把上课的内容‘过电影’,在脑子里放一遍:怎么开头,怎么展开,怎么发展,怎么掀起高潮,怎么结尾;这个问题下去,学生怎么回答,回答不出,怎么引导,怎么铺垫……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改造语言,而且一堂堂课心中很踏实,无丝毫飘浮感。”这不只是一种技能的追求,而是一种境界,没有强烈的责任与使命意识,如何能如此的“以死求活”?她修炼的是语文教学的大基本功。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追求,于漪老师自己在教学以外勤于耕耘,她亲手撰写的600余万字的著述是她奉献给广大教师和中华教育事业的巨大财富,这还不包括她的文集和丛书。她的《于漪文集》六卷本于2001年正式出版。2018年,21卷本的《于漪全集》正式出版。《于漪全集》按内容分为基础教育卷、语文教育卷、课堂教学卷、阅读教学卷、写作教学卷、教师成长卷、序言书信卷、教育人生卷共八大类,其涉猎之广、思考之深,为她的教师观作了完整的诠释,为教师发展自己成为完整的人提供了最好的典范。这样的成果,除了思想的深度、理论的高度、探索的精神,没有“下笔成文”的深厚功底,怎么能够成就?直到今天,于漪老师几乎所有的文稿,都是一气呵成的。

于漪常说,做老师一定要有时代的活水。她认为当代社会快速发展,不断出现许多新的事物、新的变化、新的观念,因此教师不能仅仅依赖原有的经验,一定要关注社会变革,紧贴时代脉搏,具有时代的敏感性。她既从时代的变革中汲取养分,来更好地提升自己和完善自己;又对新的观念新的实践进行充分的探究与思辨,不人云亦云,盲目跟从。因此,教师要有时代的活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走出孤傲自赏带来的故步自封的窠臼,在时代的活水中不断矫正自己的航向。这一观念本身也是基于这个时代的特征提出的。

于漪对新时期的积极变化有着高度敏感,对教育领域的有些观念和做法更有一种高度的时代警觉,特别是当这些东西偏离了教育的正轨,误导了整个教育或者学科教学的时候,她会深入探究,重新建构合理的观点,并大声疾呼。可以说,于漪的许多教育教学理论与主张,都是站在时代的脉搏上建构起来的,而且,这些真知灼见,引领着时代教育脉搏的跳动,而不是在象牙塔里的闭门造车,因而它们是鲜活的,充满着时代活水那淋漓的水汽与生命的张力。

例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应试教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挟来了“标准化试题”,于是,原本就处于主导地位的“工具性”,与新生的“标准化试题”一拍即合,把本作为检测和选拔手段的考试推向不恰当的高度,使得语文教育日益失去鲜活的水分和生机,降格为一门工具性、技术性的课程,重知识技能,轻对学生总体素质的培养。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语文教育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和涵咏生命的养分因人为的缘故而流失。语文教育的准星发生了偏差。

针对这一现象,自1996年起,于漪连续发表了《弘扬人文,改革弊端》《语文是进行素质教育最有效的一门学科》《准确而完整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等一系列文章,从不同方面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这一系列闡述,促人深省,得到语文界的广泛认同,重新定位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并在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肯定与采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又如,面对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对学科教学的“指挥”力度越来越大,甚至到小学低年级都充斥着“分”的功利追求。课堂围绕着考试转,学校教育见“分”不见“人”,学生不堪重负而失去兴趣,教师不堪压力而成为“机器”,教育的价值观被严重扭曲。针对这一现象,于漪大声疾呼学科教学要“突围”、要“减负”,“育人要树魂立根”,引发了“育人还是育分”的深刻反思,其对教育的功利性追求的纠偏之言,振聋发聩,震撼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从而引发了大家对教育终极性价值的深思。这里凝聚着的,是一位终身奉献于华夏教育事业的老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责任与赤子情怀,它来自于时代并贡献于时代。

于漪清醒地看到,在新的世纪,我们的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受急功近利等思潮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重术轻人”“重利轻人”甚至目中无人的现象,使对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处于“口惠而实不至”的状况,当时70多岁高龄的她在一切可能的场合呼吁素质教育,倡导新课程理念,强调“两纲”教育的重要性。她敏锐地指出,21世纪全球的所有竞争,其核心是人才之争、人的综合素质之争,因此,我们培养的人只有自身积极进取,有独立思考,有正确的价值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高瞻远瞩下的远见卓识。

如果说,于漪的终身发展观念,强调教师要不断实现对自己的超越,那么,更加可贵的是,她在实现自我超越的同时,实现了对已有的教育教学观念的重大突破。于漪认为,做教师要“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视点上”,要不囿旧说,要勇于创造。

早在20世纪80年代,于漪就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一个“熔”字,揭示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及其结合的最佳途径,在此,于漪高扬起她“全面育人”的旗帜。20世纪90年代初,于漪又提出:“今天语文学科的育人目标,就是从语文的教育功能出发,培养具有现代人素质、能力、智力的明日建设者。”她率先提出培养“现代人素质”的要求,赋予语文教学目标新的时代内容。90年代中后期,于漪又喊出了“弘扬人文,改革弊端”这振聋发聩的声音,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在语文教育界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促使语文界最终在“人文性”上达成共识。今天看来,于漪在实际上引领了近几十年中国语文课程的方向。

在教育价值观这一领域,于漪很早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究竟应该以什么为本,是知识为本还是人的发展为本?”因为传统的教学是注重知识传授的,甚至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目的的。于漪指出,知识的价值更多的在于作为思考的焦点激发学生各种水平的理解,而不仅仅是作为固定的信息让人们接受。教育的使命是促使人思考知识来解放人,使人变得更自由。这一观点站在时代对人的要求发生变化的角度,极富前沿性。所以,学生求取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学得运用知识以适应社会需求的素养。于漪在前代教育大家的基础上向前走了一大步,不仅指向能力养成的维度,而且走向了“人的解放”这一哲学命题。

在教育的对象与目的方面,于漪提出,今天的教育,已由单纯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成为追求和实现人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逐渐由工业化时代的整齐划一,转入到更加注重人的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的培养。她清醒地认识到,今天,人已经成为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所有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这样一种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从人的生命的完整需求出发,为人与现代生活、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的。也就是说,教育应该有助于促进每一个个体生命获得完整与幸福的人生追求,有助于促进每一个个体生命实现其理想的人生价值。于漪强调,这也正是当前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基本出发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的四大支柱》一文中也曾明确指出:21世纪将为信息的流通和储存以及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因此,它将对教育提出乍看起来近乎矛盾的双重要求。一方面,教育应大量、有效地传授越来越多、不断发展并与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这是造就未来人才的基础。另一方面,教育还应找到并标出判断事物的标准,使人们不会让自己被充斥公共和私人场所、多少称得上是瞬息万变的大量信息搞得晕头转向,使人们不脱离个人和集体发展的方向。可以这么说,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航行的指南针。这言论着眼的也是人的发展,但于漪是从人的生命的完整需求出发,更接近于教育的本质属性。这种超越,已经走出了教育,而且具有社会学和哲学的意义。

于漪对教师素养的要求是高的,她提出的大基本功的倡导,实际上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境界追求,而不只是一种技能要求,而且她在作为教师能力的所有方面,都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这樣一种教师的自我激励与追求,是成就杰出教师的重要奠基,也是值得今天所有教师学习并实践的。

猜你喜欢
于漪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