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凸显“育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2022-07-25 02:53陈皓洁
教育·教学科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句型语境语言

陈皓洁

英语学科从被纳入高考至今,经历了几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教材也由单一变得多样化,教材内容也随着时代变化和课程改革不断调整,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然而,我们在观察课堂教学、教师交流、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不符合学生素养的发展。

(一)依葫芦画瓢:教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教师往往会观摩一些公开课和展示课,这些课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前瞻性,教师也会受启发,纷纷模仿其教法,也有人觉得这样的课根本模仿不像,左顾右盼无法前行。在课堂模仿中,我们会发现比平时的课还要生硬,很多的想法和理念都无法显现,这也让我陷入沉思:学习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是什么原因无法上出原本设计时的初衷呢?“理解”是这个环节关键性的因素。在模仿的过程中,模仿者无法理解前人的意图,更没有把课标的理念与教学方法和手段联系起来思考。所以简单的模仿可能会有一些方法和手段,但也会产生很多生搬硬套的别扭,出现张冠李戴的尴尬。

(二)高分就是硬道理:教师固执己见观念守旧

在深化课改过程中,虽然很多专家和教师在很努力地诠释课改的理念、实践课改的理念,然而“守旧派”却不占少数,出现了“你上你的,我听你的,我做我的”现象,教研活动、公开示范课积极参加,也大为赞赏,但自己从不实践,认为这是哗众取宠的新花样,不实用,没有必要整那么烦,认为让学生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在各种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是王道。因此,你说你的,他做他的,为了赢取高分,把学生训练得像小白鼠,条件反射地答题。这一部分教师觉得理念没用,也离他很远,学生会考试就是掌握知识、学好英语了。

小学教师要想清楚的是,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篇,其作用和功效是什么。我想大家会达成共识的是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那英语学科要承担的任务是什么?换言之,怎样使课标的执行落地、使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教师心中要有“人”的意识,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为人的培育和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人的社会能力:语言运用体现学科功能价值

学习英语,最根本的功能和价值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来交流,而交流又恰恰是人社会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应该是英语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那么如何培育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呢?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创设真实语境和设置合理任务。

1.创设真实语境

为什么要创设语境,而且是要真实的语境呢?首先,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少语言环境,学生用英语说话的机会不多,创设语境就能给学生一定的使用英语的时空,让学生有机会用英语。其次,我们无法给学生真实的交流环境,因此我们必须依靠模拟生活场景的语境来让学生运用语言,语境创设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模拟生活场景的作用。最后,语境的真实可以使学习和生活联系得更紧密,模拟生活的语境很逼真就等同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就好比学生在游泳池里学习游泳,在马路上学习开车,而不是在陆地上简单地说教、在电玩城里模拟开车。英语专家程晓堂说:“在任务语言教学理论里,‘真实性’指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任务与真实世界中的任务的相似性,真实的任务是那些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事情的任务,也就是学生离开教室以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事情,如预订飞机票、写信、在地图上找目的地、查找电话号码、收听天气预报等。而那些以学习和巩固语言知识为主的句型转换、选词填空、修改错误的语言学习活动则不是真实的任务。”程晓堂的这段话说明了创设真实任务的重要性,而真实的任务依赖于真实的语境,语境真实才能保证任务的真实。

以牛津英语2B Module 2 Unit 3 Animals I like为例。这一单元分为三课时,基于语言运用需要真实的语境,我就设计了前后相关的三个课时的语境:第一课时是老师带领大家参观动物园,按照一定的参观路线参观四种动物,描述动物的外表,对动物有初步印象。第二课时承接第一课时在参观动物之后,老师带领大家來到了动物园里的动物剧场观看动物表演,到商店购买动物玩具,从而推进对动物能力和喜好的描述。第三课时是师生游玩动物园之后回到学校,通过回忆参观的动物和观看的表演再现所学的语言知识,起到了复习和巩固的作用,由此驱动学生完成本单元的任务。

2.设置合理任务

任务是学生运用语言的驱动和条件,有了任务,学生才有可能去运用语言。那怎样设置合理的语用任务呢?首先,任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生活的任务才能让学生感受其真实性,学生的语用体验才能感受到像在实际生活中一样,为将来真正的运用语言提供可能性。其次,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任务的难度过高,学生难以达成,体现不出任务的意义,学生也会失去信心。任务难度过低,学生语言得不到训练,语言能力就不会发展,学生会失去兴趣。最后,任务要富有一定的趣味性。有趣味的任务能使学生很乐意参与活动,兴趣能使学生对语言运用任务有期待,在执行时情绪高涨,学习效果也更有成效。

(二)关注人的内涵丰富:情感与文化体现语言人文情怀

1.学科情感与文化紧密结合

英语学科如何体现人文性?那就是把情感与文化融合在语言学习中,而情感与文化往往会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语课标中有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这是学科的要求。在培养文化意识的同时,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感兴趣,由此实现了课标在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用文化渗透来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并迁移到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对英语学科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学生为什么对文化知识有这么浓烈的兴趣呢?那是文化知识本身决定的,当然渗透的方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牛津英语5A Moving home这一课为例。教材中讲述了姓陈的一家对新家很满意,并通过对话说出了喜爱的理由。基于教材文本和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给学生创设一个更加真实、合理的语境来学习语言。整个语境就是由对旧居所不满意的讨论,到搬到新居所后对新居所满意的讨论来实现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体验,丰满了教材提供的情景。在这一案例中,学生了解了世界各地的家居文化,了解了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搬家、明白了家在我们心中是最美的地方,学生既有文化的领略,又有情感的体验,这也是人文素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文化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我觉得文化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会使学生增加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和情感,同时文化内容本身的特性也决定了它具有相当的人文性。

(1)文化内容的新颖性:相对语言知识来说,学生觉得文化内容有趣、新鲜,更没有要掌握知识的压力,新鲜感是兴趣和好奇的源泉。老师把奥巴马、姚明、莱奥纳多,伊丽莎白二世这些世界名人引入课堂,使课堂增加了不少文化内涵,同时展示他们小时候的照片,顿时让课堂动感十足。

(2)文化内容的时代性:一位老师在上ability这一课时,正好当时“达人秀”开播不久,最终获得总冠军的是一位没有手臂的叫刘伟的小伙。“达人秀”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这位老师就以刘伟这个人介绍贯穿课的始终来学习语言知识。这一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学生本来就了解这一个人、这件事,把这个人搬到了英语课中,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了一份。

(3)文化内容的生活性:很多文化内容与我们生活很接近,比如饮食文化。五年级在教食物时,我就创设了中西方餐馆不同的场景应出现的不同食物以及用餐的文化,强化了学生逐步建立起来的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包括一些西方的节日文化,这种和学生生活很接近的文化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谈起食物,学生会津津乐道于肯德基、麦当劳等西式快餐,谈起中式的名吃,学生也会滔滔不绝。

(三)关注人的自主发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厚实英语学习价值

1.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人一生中很多知识和信息是来自于阅读,阅读还能提高人文素养,而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来讲,除了增加英语语言知识外还可以使学生把阅读当成一辈子的爱好。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坚持每天阅读。为了敦促学生每天进行英语自主阅读,我设计了英语阅读记录表,每天记录读了什么,读了多少时间,是否自主阅读,并定期检查,给予必要的奖励和表扬。(2)撰写阅读报告。让学生每周至少完成一次阅读报告,把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故事简单地描述出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阅读报告,学生在完成的基础上还可以美化阅读报告,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成就感。(3)小书虫竞赛。为激励学生经常阅读、养成阅读习惯,我在班级内进行“小书虫长身体”比赛,看哪位小朋友的小书虫身体长,学生每天坚持阅读,一周后长一段身体,每完成一个报告长一段身体,以此来让学生你追我赶,形成积极阅读的良好氛围。(4)学习阅读策略。阅读策略能让学生更有效地阅读。在课堂上,我经常有意识地培养一些阅读策略,学生能逐步学会用一些策略来阅读,能很快把握文章的主旨,很快检索文章的一些信息,在阅读后能较快地把握文章结构和脉络,能在阅读后较为准确地复述或描述等。这些策略的掌握,也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因材施教,鼓励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活动应有利于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联系,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和支撑。语言的深度学习,是语言、文化和思维的深度融合。因此,我们要根据语言学习的特点,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运用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渗入思维能力的培养。

(1)词汇学习中进行思维训练。有很多老师认为,词汇教学主要让学生掌握单词的音形义,好像无法训练思维,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够正确的。在单词教学中,音形义的学习如果加入了思维过程,那么学习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单词时积极思维呢?我们要积极构建学生自主拼读的能力,因为英语是拼音文字,根据发音规律学生就能朗读单词,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拼音来自己发音,这个过程学生就是一个思维过程,学生会用经验和知识迁移思考发音规律、单词或音節发音的可能性。如学习fold,先呈现old,再加字母f,让学生直呼拼音。这种直接拼读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生词就束手无策、哑口无言,我们要鼓励学生碰到没学过的单词试着发音,这样学生就不会死记硬背单词,英语自主学习迈出了很坚实的第一步。

(2)故事学习中进行思维训练。故事教学中,故事的发展中总是有一些可以供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如在教《皇帝的新装》这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很简单,故事以最简单的方式把主要情节描述出来了,如果只是简单地朗读,那么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是不深刻的,对故事所影射的寓意也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思维也是无法得到锻炼的。当皇帝没有看到衣服的一刹那,我对学生提问:“这时候皇帝是怎么想的?”让大家发挥想象,把皇帝的心理过程描述出来。当小孩说出了真相之后,再让学生说说皇帝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训,懂得了什么道理。这样,凭借故事文本,学生不断地展开合理想象,其思辨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3)句型学习中进行思维训练。在句型学习中,我们除了让学生进行机械的替换训练以达到巩固句型的目的,我们还要把学到的句型运用于语境中。把句型运用于语境中就是要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运用语言,而运用的过程必然会引发学生的各种思维,发展多样思维品质。如在学习“Why...? Because...”的句型时,创设了Peter一家搬家的语境。在语篇中让学生阅读了解他们为什么要搬家来学习句型;在学习句型后,让学生想象一下他们新家是怎么样的;在参观了他们新家之后,我让学生用这个句型进行问答:“你喜欢他们的家吗?为什么?”在课的最后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梦想中的家,并和小伙伴讨论一下。通过一系列活动运用所学句型让学生评论、分析、比较,使句型学习和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职业已被人工智能取代,如果教育等同于知识的传授,那么教师的工作很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因为教育赋予我们重要的价值,我们担当了培育人的职责,而培育人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所有教师,无论教什么学科,都应把育人放在首位,把育人融于学科教学当中,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学生的未来才有可能。

猜你喜欢
句型语境语言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典型句型大聚会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我有我语言
跟踪导练(三)2
语言的将来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