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作业多元化设计策略研究

2022-07-25 02:53黄艳洁
教育·教学科研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减知识点作业

黄艳洁

英语作业是英语课程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减”下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环节。作为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作业时,要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一定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出发,视作业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将作业目标指向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与关键品质培养,通过优化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驱动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真正让“双减”得以落地。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关注学生思维提升,并且由知识传授走向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就是在头脑中形成的各个知识结构,具有组织结构性的知识不容易遗忘,且更可能在现实中得到应用。作业既然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伸,那我们在设计作业时,也应以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目的去进行结构化的作业实施,从而增加作业效能。

(一)摒弃单一知识点训练的学科作业设计

思维品质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双减”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关注思维品质的提升。以往的学科作业设计往往围绕单一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而基于知识建构的结构化作业设计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融合,涵盖了不同学段、不同课时之间的知识点内容。

思维导图就可以很好地作为支架工具,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结构化整合,以3BM3U3 Seasons为例,以往在教授这节课时,作业的题目大多为核心词组ski/ice‐skate、plant a tree、have a picnic的抄写,以及在选择类题目中询问四个季节能够展开的活动,这样的作业只是操练单一知识点,设计未免枯燥。而这课的知识点实际上和二年级学习的activities话题以及在前几个单元中学习的plants、clothes、colors、feelings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和高年段的weather话题也可以匹配。因此在和备课组内老师讨论之后,大家一致决定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让学生根据主题发散思维,画出相关的信息,并且把关键词呈现出来,再进行作文的梳理(见图1、图2)。如此,基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我们摒弃了单一训练的方式,找到了知识点背后的逻辑联结,帮助学生把逻辑串联起来,在不同学段螺旋上升的知识中进行一个时空的贯穿,进行了一次结构化作业的尝试,而效果也是让我们出乎意料的,很多学生都生发出了优秀的导图作品和作文。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学生关于Spring的作文。作文中不止联系了天气和活动信息,并且还是用Kitty和Ben进行对话这样新颖的结构展开的,让人感觉置身于春游当天野餐的情境,非常有可读性。

(二)摒弃单一学科技能的跨学科作业设计

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只靠单一学科、单一知识点的运用,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除了立足本学科,还需要打开视角,放眼于学科之外,提升作业的实效,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和思维模式。因此,我也一直在尝试和探索进行跨学科的作业设计。

例如在1BM4U1 Activities的作业设计中,我关注到同期的数学老师正在教学生认识时钟,并且学生也自己制作了时钟学具,我何不将现成的数学时间元素融入英语作业呢?于是当天口头作业便诞生了,学生需要根据班级课表信息,在自己制作的时钟上设定一个时间,并且判断在这个时间段匹配的课程(见图3),最终口头描述可以展开的运动。例如一个同学摆出了九点钟的图样,根据这个时段,匹配的课程为音乐课,因此可展开的运动为:I can sing.

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各个学科的知识得到融合,而且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愿意去探索,从心理上减轻学生的作業负担,并且跨学科的设计节约了作业的时间,增强了作业效能,真正推动“双减”落地。

学生是实现减负增效的真正主人,落实减负增效,还需要在作业设计中融入学习方式变革视角,转变传统观念,而非仅将作业视为巩固知识技能的狭隘工具。教师需要通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开展探究型和综合实践型的作业活动,学生自己去探究、实践,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未来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时,才能在真实而复杂的情境下,自如地提取知识、构建策略,从而解决问题,提升核心素养。

(一)指向问题解决的专题探究型作业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指向问题解决,学生要在不断地表达和语言复现中,实现语用能力的提升。学生要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勤于思考,主动探究,教师也要基于学情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发展语言技能。

以体现综合运用能力的英语作文为例。对学生来说,此类作文要求更高,难度也大,有的时候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范例模板去完成作文,陷入了“背了忘,忘了再背”的误区,并且使用的单词、句式也很单一重复,语句缺乏逻辑、枯燥乏味。每次批阅着只有寥寥几个还比较出彩的作文,我不禁陷入了思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转变这样低效的学习方式呢?于是我在5AM1U2 My way to school这节课中,以任务单的形式设计了以下作业:

大家的上学路线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我看到有些同学有时候乘车上学,有时候骑车过来,那老师给大家留一个小任务,请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你的上学路线。情境1:It’s rainy.情境2:I get up late,I want to save time.情境3:I want to save money.情境4:可自行拓展。

经过了任务单的导学,第二天上课时,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My school is far away from my home,so I get up early...

生:I often go to school with my mother...

当天课后,我马上布置了一篇作文My way to...果然这样基于问题解决的视角,让学生作为主人公去探究,规划出最佳的上学路线的作文模式,引导学生突破了以往生搬硬套的模式。有的孩子讲述了上学路上的趣事,有的孩子讲述了不同天气采取的不同上学路线,更让我惊喜的是,一个平时上课不怎么举手的孩子分享了他爸爸上班的路程,而且还延伸出了其他有关Weather的话题。学生的作文仿说话题更丰富,更有可读性,我也看到了课堂上很多的生成资源,也慢慢感知到一颗探究的小种子在他们心里扎根。

(二)指向情境适应的综合实践型作业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思考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指向情境适应的综合实践作业对此大有裨益。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把作业的场景搬进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将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让“减负增效”的成果在生活变换的情境中去展现。

基于学校劳动教育的主题,我们组织了“智趣劳动作业嘉年华”的活动,设计了高年级的“墨宝农场”的双语小记者的作业(见表1):

孩子们亲临农场,通过前期的细致观察,认真地列出采访脉络,并且现场和外教老师互动讲解,将学校的农场作物用英文描述出来,展示给参加活动的其他人员,如图4所示,参加活动的小记者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列出自己的采访提纲。

在采访与反馈中,英语语言知识得以在真实情景中有效运用,这样的综合实践型作业,提前使学生感知社会,也有利于学生未来走出校园,更迅速地将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

我们教师教学面对的是独立的生命体,“双减”背景下,难以按照一个标准控制一个作业的量,要达到减负增效,就要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考虑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教师应该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挑战和机遇。

如图5所示,我们将作业分为A、B两个层次,在超市真实购物的语境中,A类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如图中选择题以及问答题第一小题所示,在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中提取、理解信息。而B类作业侧重于综合运用,联系实际理解文章,发表观点、看法的题目,如图中问答题第二小题,供能力较强的学生基于语篇进行思维总结、梳理。

在实施分层作业设计后,我们备课组在年级内展开了一次反馈调查。我们也认识到以往统一作业布置,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的确是有难度的,而分层设计之后,A类作业使学生专注在基础知识,只有基础知识学习扎实了,学习能力才能慢慢提升。而B类作业供学生在开放题目中得到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答案各有不同,透过他们的表达,我们也看到了学生身上很多闪光点和思维的火花。

作业既有引导教师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学生落实情况的价值,也有促进学生复习、巩固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价值,还有促进家校沟通和了解的价值。着眼于育人功能的文化型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主动作业,愿意和同学、家人、教师分享作业,逐步享受作业过程,继而实现核心素养提升,同时也减轻学生甚至家庭的作业辅导负担。

(一)辐射学生卷入的分享展评作业文化

以往的学生作业分享似乎是优秀学生的专属,且分享的种类比较单一,或是娟秀的抄写,或是一些图文并茂的海报,难以辐射至全部学生,如何设计作业展评活动,去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形成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分享展示的作业氛围呢?以年级为主体的英语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方式。

在围绕农场主题展开的“劳动智趣嘉年华”中,我们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以农场为依托,摆脱了传统的海报式、题目式、抄写式的框架,设计了一系列的英语作业活动,或者是农场的动植物观察小报,或者是学生依据农场植物制作的英文菜单。这些作品栩栩如生,也蕴含着学生的奇思妙想。(见图6)

最終我们收获了很多优秀的作品,除了海报和信息名片这些传统展示之外,我们还惊讶地看到很多平时不太积极的学生也参与了活动,有的学生提供的是摄影照片,有的还拍摄了节日的视频资源,也有一些学生是将网上搜集的资源二次合成、剪辑处理。他们的表现让老师刮目相看,这无疑也是他们思维火花的展现。而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发散了思维,获得了成长,这类作业推进了减负增效的落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激发学生潜能的自主设计作业文化

“双减”背景下,教师可尝试将主动权放手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主性。我自己也在思考,如何实施才能帮助学生增加自主性呢?经过和组内教师的头脑风暴后,大家提出一个方案:不妨引导学生来做作业的主人,自己命题设计作业。一开始大家都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可仔细一想,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巩固课堂的知识,如果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知识,那么让学生出作业有何不可呢?作业主体真正落到学生身上,颠覆以往的设计主体,以学生的视角,让他们自主思考怎样的作业是他们爱做的、愿意做的,是没有负担的,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深层次的锻炼。组内教师经过讨论后,初步决定先选取一个实验班进行。从班级中基础扎实的学生开始,结合单元的话题“weather”尝试自己命题,可以在班级展开一次“最有创意周末卷”竞赛,激发他们的潜能。学生自己命题的作业中不乏传统的选择类、书写类的题型,但是也有几个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有一位学生采用了天气预报的设计进行知识挖空提问及回答,另一个学生采用书信格式设计题目,并且构建了和其他国家的笔友进行天气分享的语境,这些形式新颖的设计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命题角度。自主设计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作业设计,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仍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我们也依然会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

作业作为巩固课堂知识、深化知识掌握能力、结合知识与实践的主要途径,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双减”政策之下,教师更应聚焦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探索结构型、实践型、分层型、文化型作业设计,使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减负增效。

猜你喜欢
双减知识点作业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知识点自测
作业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