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2022-07-25 04:54任勇嘉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对策研究新课改

任勇嘉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我国教育行业发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促进新课改的落实,不仅可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而且还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所以,本文立足新课改背景,研究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同时对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对策研究

新课改是围绕我国教育现状制定的改革标准。新课改明确了师生双方的课堂关系,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由此可见,新课改的核心目标在于优化教育体系,引领教育回归课堂,从而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与此同时,也可以为学科教学发展创设更多的机会与契机。而分析当前我国新课改的执行情况可以看出,许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并没有严格贯彻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及参与度,课堂活动设计不够创新,缺乏吸引力。如何将新课改教育标准落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更要形成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新课改教育标准,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本文结合新课改背景,以苏科版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课堂案例阐述课堂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为初中数学教学发展提供指导。

1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初中阶段,数学知识内容比较丰富,包括有理数、无理数、二元一次方程、勾股定理、统计学和概率、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等。为了让学生在三年中完成学习任务并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学校每学期初都会精心安排教学进度,甚至很多学校已经细化到月、周及日。

例如,在特定周内,前两节数学课需要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剩下的课堂需要对多层次题型进行训练。简而言之,学生需要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学习。作业往往也来自科任教师,无论学生成绩的差距有多大,也无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接受能力有何差别,所有练习题都是一样的。这些练习题大多来自教师自制或教材章节后面的课后习题,以及部分教辅试卷。通过分析习题,发现大多数都是由基础题、适量中难度题型及少数高难度题型构成。对于统一的教学模式而言,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管理的便利性,而且管理成本较少,当所有学生都根据这种统一进度学习时,学校与教师的压力都会降低。

但在类似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会存在学习负担重和学习效率低的问题。新课改提出后,这种教学模式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首先,在数学课堂中需要精心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及知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意识到作业量并不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精细化、特征突出的问题,并基于问题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升。这样自然不需要靠大量的作业来巩固课堂所学。其次,自主探究过程及小组合作方式,也能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2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得出,新课改的发展对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了诸多要求。所以,笔者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苏科版初中数学为例,阐述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策略和方法。

2.1重视目标引领,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开展教学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核心,精准把握数学课程中的知识,并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细化教学目标,通过阶段性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对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非常重要。

例如,教师可以对课程标准进行细化,形成教育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对于教学实践而言,在课时安排方面也需要细化教学目标,提高目标的实践性及可行性,让学生享受问题解决后的快乐。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自主探究,比如在课堂中主动引导学生猜想,培养学生观察问题、主动实验、积极证明的良好习惯,和其他同学分享个人学习成果,在分享和交流中不断改正学习方法等。

以苏科版“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第一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常规公式,在看到反比例函数公式后能第一时间识别出来;第二目标是通过学习反比例函数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学生可独立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应用题与思考题;第三目标是开展生活实验,寻找生活中与反比例函数息息相关的案例,并呈现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生活经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具体用法。如在100米赛跑中,路程100米是不变量,时间与速度是变量,时间与速度就存在反比例关系。随着速度的加快,跑完100米所需时间就越短;随着速度的变缓,跑完100米所需时间就越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田径场实地测算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并在观察记录中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生活案例。通过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及记忆,另一方面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

2.2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新课改背景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学习过程,是学生和学科知识构建动态关系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接受、理解与巩固课堂知识的活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掌握學生的思维特征及个体差异,不可过度追求结果而不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过程往往生动有趣且富有个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与体验机会。例如,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各环节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思维、情感及学习态度等。

在苏科版“二次函数”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由于二次函数与之前的数学知识相比难度有所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感悟。教师可以开展翻转课堂活动,让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主探究机会,围绕二次函数教学内容设计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而且对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也有很大帮助。当然,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并帮助他们,重视课堂学习情境及氛围的创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知识。教师还要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成为课堂上优秀的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及合作者。

另外,在苏科版“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教学中,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观察发现,教师在讲授该知识点时,往往存在忽略学生学习过程和主观体验的情况, 仅仅是照本宣科,将教材中关于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案例传授给学生,并没有引导学生探索。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例如,可以在课堂中开展普查与抽样调查活动,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普查与抽样调查项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比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关系。普查对样本量的要求比较严格,通常为大样本量,而抽样调查不需要大样本,只需要根据调查内容随机抽查即可。随机抽查中,可以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要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要过分依赖讲授理论知识,要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不要一味地依赖于书本知识,要多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

2.3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重视学生思维发展

逻辑思维培养及训练作为数学教学发展的关键,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众所周知,思维是学生以感知为出发点,以思考、认知为加工过程,以语言表现或行为表现为终点而形成的心理活动。由此可见,学生思维和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存在密切联系。新课改强调教学质量,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養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势在必行。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勾股定理是在以往数学知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定理。勾股定理并不是硬生生、枯燥乏味的定理,其推导过程更有趣。不仅可以让学生回顾以往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所以,教师要侧重对勾股定理的推导,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推导,而不是直接在课堂上列出勾股定理的公式。通过数学定理推导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水平。

以苏科版“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教学过程为例。为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很多学生在学习该板块知识时,由于内容枯燥乏味,参与度不高,思维品质也得不到提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做图形变换演示。例如,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正方形、矩形、菱形的变换。多媒体课件可以让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在动态呈现及直观转换中,学生可以掌握正方形、菱形及矩形的关系。在几何中,矩形定义为四个内角相等的四边形,即所有内角均为直角。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矩形两条相对的边等长,也就是说矩形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矩形的特例,它的四个边都是等长的。同时,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通过反复的动态呈现,可以达到强化学生记忆力与认知能力的效果,让复杂的知识不再复杂,这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

2.4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存在较强的实践性,且大多数数学问题都与生活息息相关。看起来生涩难懂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通过在生活中应用予以具体化。基于此,教师要关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凸显数学知识的生活性及实践性。

例如,“统计与概率的简单应用”与生活息息相关,各行业都离不开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师可以利用多样性手段及方法为学生提供有趣的真实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统计学案例。比如,很多学生对买彩票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将买彩票当作课堂案例,为学生分析买彩票中的统计与概率知识,最后证明彩票中奖为小概率事件。在该教学案例分析中,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勤于操作与思考。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时,首先要提出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在问题解决中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

2.5 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提高。教师只需要依托信息技术呈现知识点,学生就可以结合信息化技术中的知识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通过对课件的观看与分析,可以获取到数学理论知识。特别是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在学习中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有所提升,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及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授课模式,让学生在吸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数学理解能力。如此一来,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投影与视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依赖于数学教材,会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学习积极性降低。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投影及视图,让学生掌握圆锥与圆柱的关系,通过投影变化与视图呈现,培养学生的几何理解能力,让学生的空间思维得以强化,并且也可以在课件中融入一些色彩鲜艳的图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又如,在苏科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解决生活问题。在课堂结束后布置如下作业:在图上测量南京到苏州的距离,然后查出南京到苏州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公里,并通过单位转换对比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计算二者比值,也可以将当地的地名当作作业内容,要求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掌握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并能在跑步、走路、骑车运动中学会控制速度,掌握出发地与目的地的空间距离特点,这也是积累生活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教学教学质量,基于新课改背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以新课改为背景,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然后围绕苏科版部分教学案例阐述课堂教学重点,为优化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建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试题与研究,2022(15):59-60.

[2]李红玉.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学周刊,2022(17):50-52.

[3]交巴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13):84-86.

[4]何永龙.新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提升[J].新课程,2022(16):182-183.

[5]王志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反思[J].科幻画报,2022(04):104-105.

[6]石宝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2(04):37-38.

[7]王玉芳.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研究[J].考试周刊,2022(15):62-65.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对策研究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