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背景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研究

2022-07-25 14:23司志杰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6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高校大学生

司志杰

摘 要:随着高校与社會之间相互影响的日益深化,作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高校周边环境直接影响着校内学生群体安全稳定。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只有为大学生提供安全和谐的环境,高校才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研究从落实学校主体责任的角度,探讨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与校内大学生安全管理之间的紧密关系,并进一步梳理大学生安全管理路径和措施。

关键词:高校;周边环境;大学生;安全管理

我国自实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以来,有力净化了校园及周边秩序,尤其是“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年”等专项活动的开展,解决了一系列影响高校周边环境和谐稳定的具体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高校周边环境具有多变性、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笔者先后深入河南、湖北、湖南等地高校开展相关调研,积极寻求提升高校大学生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高校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收回有效纸质问卷2703份(同时收回的2613份有效电子调查问卷仅为印证参考)的基础上,笔者综合采用访谈法、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等方法,对影响大学生安全管理的高校校园周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经过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发现,不稳定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通安全问题

对于师生数量大且出行时间相对集中的高校来说,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调研发现,有1807名大学生认为在学校周边环境中交通安全问题最重要,1320名大学生认为学校周边存在乱停车现象,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混乱、缺少交通安全设施,部分大学生认为学校周边存在违规经营和交通安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在市区办学的高校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主要是交通秩序混乱,人车流量过大,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大学生出行不安全等;而在郊区、城乡接合部办学的高校存在的周边道路交通问题主要是公共交通相对不便,非法营运车辆较多,机动车速度过快等。

(二)饮食安全问题

饮食安全与大学生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饮食安全中大学生最关心的是食品卫生环境。调研发现,有1205名大学生认为流动商贩较多,缺少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认为在学校周围的流动摊贩卫生环境较差的占比约为54%。大学生对小店面食物加工环境持不乐观态度,认为存在食材操作间脏乱差、餐具未经消毒现象,普遍担心食品材质难以保证。

(三)消防安全问题

高校周围的商业街建筑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群死群伤,后果严重。约29%的大学生认为大学城附近的商业街存在消防设施不健全的问题;约27%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消防知识宣传不到位;约18%的大学生认为经营主体私拉乱扯电线现象严重,电线明显老化却仍在超负荷使用。大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周边的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自救逃生技能和扑火救灾能力有待提升。

(四)周边治安问题

部分高校周围外来人口较多,人员流动性大,甚至有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的重点人员活跃,安全风险较高。约4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周边存在诈骗和传销活动;约1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周边存在欺行霸市和强买强卖的情况,在位置偏僻、人流量大的地方,容易发生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约17%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周边的出租房、小旅馆管理混乱,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约1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周边存在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暴力现象。

(五)连锁反应问题

还有一些连锁反应问题。比如,L市某高校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临时升级校园出入管控措施。然而,校外个别经营主体受利益驱使,为吸引大学生消费,假冒大学生在贴吧、微博等平台呼吁解除校园管控,故意营造错误舆论导向,引起校内大学生出现不稳定思想。再如,P市某高校在征地和基建方面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经常出现周边居民围堵学校大门等现象,学校外围环境较差、师生安全指数较低。

二、高校周边不稳定因素的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的产生,存在行政、市场、社会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从落实主体责任、发挥主体作用的角度看,高校在自觉管好人、看好门、带好队伍等环节,以及完善内部治理、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大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相对较少,社会阅历相对较浅,对一些较为隐蔽的安全问题缺乏深刻认识和鉴别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弱。部分大学生的“三观”尚未定型,缺乏足够的实践历练和社会认知,对发生的热点事件和网络观点等缺乏理性和正确的分析,从众心理突出,容易受周边环境和不良信息影响。受访大学生不同程度地认为自身安全观念、防范意识薄弱,缺乏对安全的认知能力、对危险的辨别及应对能力,对手段日渐升级的诈骗、传销等问题缺少有效应对办法,可能陷入圈套、陷阱。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短板

部分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安全教育效果不显著,未能做到将安全教育与专业教育、德育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融合;部分高校传播安全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比较单一,设置的安全教育课程或开展的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教育内容不完整;部分高校安全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少实际演练,安全技能和安全对策偏少,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部分高校安全教育未形成合力,主要依靠学工、保卫队伍进行日常性的教育引导,或在寒暑假和特殊时期进行安全提醒。

(三)校园安全保卫体系不健全

部分高校校园安保力量不能完全满足多校区办学对安全保卫的需要,安保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安保措施不严;人防、物防、技防水平有待提升,缺乏合理的值班制度,对非高校人员进入校园的排查力度不够,门禁和监控系统落后,消防设施器材、灭火救援装备等设施陈旧。此外,个别高校与属地公安等政府职能部门信息交流不畅,忽视了与周边社会主体的沟通协调,甚至与周边社区、商户和居民关系紧张,不利于校园安全稳定生态的形成。

三、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的路径

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背景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充分获得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形成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联防联控机制。

(一)优化周边环境治理机制

要积极依靠政府,建立以政府牵头和主导的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工作机制。通过持续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常态化研究和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及时发现、防范、化解可能危及大学生人身安全的重大安全风险。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受理校园欺凌、校园贷、电信诈骗等侵害大学生利益的案件,重拳打击扰乱学习秩序、侵害人身财产安全和其他与校园治安、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强化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学校所在街道社区、社会团体、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与学校、政府一起形成高校周边环境协同治理效应,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和谐稳定。

以H省为例,其省、市、区三级政府均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协调联动,制定了《服务平安高校建设十条措施》;其综合治理、公安、城管等部门积极主动与学校联合,定期召开政校、警校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W市公安局与W大学联合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定期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进行排查,依法快速处置涉校突发事件、师生报警求助,同时指导学校规范内部治安管理秩序、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智慧安防”系统建设。此外,C市发挥群众力量,建立了专防与群防、人巡与车巡、定点与流动相结合的巡防机制,做到了高校周边巡逻全天候、全覆盖;设立了校警务室,公安部门选派优秀民警驻校,与校保卫处治安科联合办公,加大依法管理和有效打击校园违法犯罪的力度。

(二)加强高校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

要争取政府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大力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满足师生正当需要。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将对高校周边环境建设起到积极推进作用,会大大减少周边环境治理的难度,提高周边环境治理的有效性。比如,W市高度重视W大学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师生学习生活需要,先后完成下穿隧道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实现W大学南北校区之间的无缝连接,周边环境明显改善。同时,要推动政府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提高校园周边商铺的市场准入门槛,加大对高校周边经营单位经营活动的监管力度,确保高校周边商业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行为规范准则。比如,L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强化高校周边食品药品抽检批次,积极推进餐饮企业“明厨亮灶”,狠抓餐饮从业人员健康持证上岗、原材料索证索票等工作,不断强化师生消费维权意识,积极受理投诉举报,切实维护了师生利益。此外,要加大高校周边出租屋、钟点房、小旅馆等租赁住宿场所,网吧、酒吧、游戏厅、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的常態化监督力度,坚决防止无证经营、非法经营、传播黄赌毒、非法聚会等现象发生。比如,L市在2021年加大对H大学周边租赁住宿场所的排查整治力度,发现并取缔1个非法聚集活动点。

(三)加强学校内部安全治理

1.完善校园综合治理运行机制。高校要将学生安全管理纳入校园整体安全治理体系之中,落实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不断建立健全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各部门积极参与的校园安全防控机制,持续完善校内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学校—学院(部门)—系室—年级—班级—宿舍”有效衔接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管理的大学生安全治理体系。要切实扎牢制度笼子,落实制度规定,抓好排查化解、重点管控、心理干预、应急处置等大学生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比如,H大学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其他负责人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体系,相关各岗位管理和工作人员对具体相关安全工作制度、职责知晓率达100%;建立校园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健全风险研判、风险评估、风险防控等机制,做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进行经常性排查,做到早期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干预。

2.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壮大主流思想阵地。要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坚决抵制奢靡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通过网络渠道对大学生进行侵蚀。要充分发挥朋辈示范作用,通过开展“最美大学生”等人物评选,加强事迹宣传,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要持续开展“文明学生”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宣扬学校校训和大学精神,营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围绕涉及大学生安全的典型案例,及时开展警示教育,通过以案为鉴、以案为镜,不断增强安全教育的感染性、震撼力,提升大学生安全防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比如,H大学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开展“两创两争”,打造法治文化建设品牌,以党日、团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得到明显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开展“平安校园”建设。高校要配合做好学校周边的停车场、安全警示牌、交通信号灯、斑马线、减速带等安全设施的配备,严格落实门卫值班制度、出入登记制度、联防联控制度,防止人身伤害等意外事故的发生。要强化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及时开展消防演练等实践训练,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要落实安全教育课时、教材、经费、师资保障,加强大学生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积极推动相关岗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要综合运用人防、物防和技防,加大校园周边重点公共区域的安全配套设施投入及维护,强化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比如,H大学在市城市管理局指导下,在学校大门口建设公共停车场,规划停车位103个,规范学校门口停车秩序;联合城市管理和交警部门,定期对车辆占道停放、黑车拉客等现象进行整治,加强学校大门及周边秩序管理。此外,H大学还大力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暨安全大排查工作,实施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工程,建设安全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加大校园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安防系统建设,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了学校安全防范建设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郭鲁倩.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21(13).

[2]胡雪玲.高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21(Z2).

[3]许艳聪.高校校园及周边平安联创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

[4]叶云利.校园与周边安全防控体系建设[J].智库时代,2019(20).

[5]刘富武.安全治理理念下高校校园安全的协同治理[J].西部素质教育,2019(9).

[6]杨林葳.校园安全事件中的大学生行为失范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18.

[7]张琪.高校维护学生安全稳定机制探讨[J].时代教育,2018(8).

[8]刘雁春.民办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与“黑车”防范的实践与探索:以哈尔滨石油学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7(18).

[9]杨战军,郑雪丽,李云飞.浅谈高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9).

[10]苟学建.成都市武侯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的案例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7.

[11]罗金凤,杨毅,曲永照.高校周边治安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1).

责编:初 心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