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的 理论意蕴与实践理路

2022-07-25 07:24王春茂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

王春茂

摘 要:分析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的基本内涵与理论意蕴,探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的实践理路,既是深化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着眼点,也是推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的现实着眼点。

关键词: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高校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必要性。

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的基本内涵

理解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的必要性,进而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就要在理论上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的基本内涵与理论意蕴。这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

“常态化”一词,从语义扩展来看,兼具名词、动词、形容词性质,具有多重含义。“常态化”作为一个动词,包含常态化的主体与客体、推动常态化的条件与环节、实现常态化的方法与载体、常态化的衡量标准等语义内容。理解教育常态化的释义,需要科学把握教育常态化的发展趋向与教育常态化的价值指向。教育常态化的发展趋向,是指教育者要指引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教育者要与受教育者同向同行;教育常态化的价值指向,是指教育者要以明确的价值指向与实践要求,引导受教育者沿着既定的价值方向稳步向前、动态发展。

根据以上对教育常态化释义的分析,可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上层建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各民族意識具有导向、规范、引领作用,这种意义的凸显需要教育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与环境下,通过一定的方法与载体促使教育客体转变成趋向主体要求与客体实际需要的正常的性质或状态,实现客体的自觉内化与外显。推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就是高校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借助教育载体,促使受教育者转变成趋向符合国家要求和个体发展需要的正常理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或状态,并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内化为内心信仰,外化为行动遵循。

这种教育常态化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时,要把握教育常态化的时空性:在时间上体现教育常态化的持续性;在空间上表现为延展性,突出教育客体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在实践效果上达到“日用而不觉”。

高校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具体体现,是推动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持续深化的必然选择,也是遵循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的理论意蕴

(一)理论维度:遵循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规律的客观要求

推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是遵循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规律的客观要求。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构筑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实践活动,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规范和统摄。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特征来看,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教育者积极的引导作用与大学生个体思想道德自发作用长期互动的结果。一方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在教育的引导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从其产生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来看,明显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另一方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也是教育者积极引导的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规律来看,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这种教育张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处于矛盾运动之中,凸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的常态化。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的长期性,教育者主动引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渐进性,以及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在理论维度上都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实践维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在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的基础上,在民族团结实践教育样态上,实现了由活动性教育到经常性教育再到常态化教育的转变。

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要搞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两个文明的活动。”明确了活动性教育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重要作用。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时指出:“要用正确的历史文化观教育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明确了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重点对象。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尤其要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在教育内容上,从以民族团结为核心的先进典型的榜样教育到正确历史文化观教育、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再到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育内容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教育形式上,活动性教育到经常性教育再到常态化教育的发展,是对民族团结教育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

(三)价值维度:引导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向“真实共同体”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对人异化的“虚假共同体”的真实超越,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在民族工作中的创新发展,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虚假共同体”是以私有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立足于抽象的人而产生的抽象的实践活动及社会关系。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内部的人群,无法实现其自身在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和社会权益上真实的获得,更难以在文化心理上形成共同体意识,这种“虚假共同体”往往具有虚假性、迷惑性。“真实共同体”是对“虚假共同体”的自觉批判和真实超越。“真实共同体”实现了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个体价值与共同价值的辩证统一,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这种“真实共同体”具有广泛性、真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中华民族的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它实现了人与人、人与集体真实的联合。

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的虚假性、迷惑性,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摒弃“虚假共同体”,回归到“真实共同体”,这就要在教育的常态化上下功夫,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实落细,以适应个体社会化要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最终形成真实的联合。

三、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的实践理路

(一)进行“电的教育”,拓展常态化育人空间

苏俄国内战争后期,为动员农民特别是非党员农民支持苏维埃政权,列宁提出,要对群众进行“电的教育”。所谓“电的教育”,就是必须使每一个工厂、每一座电站都变成教育的据点,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密网。列宁对“电的教育”的论述,事实上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从“电的教育”含义来看,农民需要常态化的“电”来驱散“黑暗”,大学生同样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教育来抵御和反对“虚假共同体”。从“电的教育”的要求來看,要形成教育的密网,这就在常态化教育的空间性上提出了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也需要扎根高校这一常态化教育空间,不断拓宽和占领新的教育空间。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同样需要对广大师生进行“电的教育”。首先,要占领课堂教育主阵地,课堂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体空间,要在畅通课堂教育“主渠道”的基础上实现常态化。其次,要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教育空间,抓住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将互联网作为育人的关键领域,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为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的最大增量。最后,高校要积极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教育的其他空间,包括农村空间、企业空间、党政机关空间等其他社会空间,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空间上延展化、立体化。

(二)打造实践载体,营造常态化实践育人氛围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也是确证主体内在力量对象化于外部世界的表征。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改造现实客观世界,以满足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获得对客观事物理性、客观的认识,就提出了实践经常化、反复性的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种先进社会意识,要在实践主体经常化、反复性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显现其本质要求,并根植于主体心中。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应简单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在实践活动中使之对象化。而对象性活动的实现需要借助实现对象性活动的载体,即实践载体。实践载体是实践活动的要素和形式,直接影响着实践活动的效果。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结合地方和区域特色,挖掘地方育人资源,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思想动态,利用校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心、培训基地、实践创新中心、大型展览等实体化教育场所作为实践载体。同时,发挥纪念馆、博物馆、文化宫、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资源优势。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共同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实践载体,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常态化教育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浓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文化情境中得到浸润和感染,在知情意信行的统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夯实制度根基,以制度保障教育常态化

制度建设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全局性意义。高校要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就需要在制度层面筑牢根基,以获得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方面,筑牢制度根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在实践过程中要诉诸长效化,必然需要制度的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制度建设为常态化教育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人才队伍支撑以及必要的体制机制保证。在物质保障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成果,要在实践过程中由意识转化为行动、由精神力量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必然需要在物质层面给予保障,以推动这种转化。高校应遵循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规律,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规章制度。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和教育团队,以创新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三全育人”模式,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师生心中。在体制机制层面,要积极探索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方法,拓展常态化育人路径,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模式,将常态化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通过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共融共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

[2]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编:应 图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团结稳疆视阈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