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情节建构与价值维度探析

2022-07-26 08:29曾丹丹
声屏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虚构建构受众

□曾丹丹

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的概念本质上是舶来品,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文学性与新闻性兼具的写作类型,也是西方“新新闻主义”潮流下的产物。由于非虚构写作的跨界性质,其内涵与边界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界定,但它与传统文学和新闻文体相比,又呈现出了与二者不同表征的话语实践方式,这一话语生产体系也日渐成为社会文化和新闻实践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在我国文学界,作为文学“国刊”的《人民文学》杂志在2010 年开设了“非虚构”专栏,成为启动非虚构写作风潮的标志性事件,并在2011 年发起“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2] 这一行动在新闻传播领域形成了涟漪效应。而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新闻报道已无法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他们不再钟情于简明单一的消息文字,而是日渐钟情于彰显关怀精神、聚焦社会现实的新闻“故事”。因此,非虚构写作实践在媒体的行业版图中不断扩张,迅速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显著性话语。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借助新媒体平台继续发展,各大新媒体平台纷纷开设非虚构写作专栏,进一步拓展了非虚构写作的创新实践地带。2015 年10 月,腾讯“谷雨”、网易“人间”、民间非虚构写作者同人平台“地平线”、界面“正午”、《时尚先生》《智族GQ》《单读》《南方人物周刊》等八家媒体联合建立中国非虚构作品创作联盟,在传统新闻实践面临复杂变革的社会语境下,更加体现出非虚构写作强势兴起的社会意义。这一趋势也很有力证实了非虚构理念的兴起及应用,与新闻领域、数字媒介时代的传播生态科技、政治话语、商业逻辑体系构成了良性匹配关系。因此,基于非虚构写作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受众的广泛青睐,本研究将着重探讨非虚构作品在写作过程中的情节建构要素以及社会价值的彰显维度,为丰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文本的话语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创新性表达方式。

文本审视: 非虚构写作的情节建构

西方叙事学家丹尼伯格曾提出情节建构理论,而情节建构通常是指利用某个特定人物、事件、时空等元素建构某个完整性事件或情境心理。纵观我国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作品,往往以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的情节为表征,通过频繁制造矛盾冲突和悬念,使紧张的阅读体验充斥着读者的浸入过程。从本质来看,非虚构写作本身是通过情节建构让读者了解社会,透过窗口了解社会真实景观。因此,人物、细节、戏剧化呈现、时间线以及悬念都是建构情节的关键因素,通过以上要素表现事件的叙事逻辑,实现多维度要素的有机融合。

人物关系的连接。 叙事学家弗鲁德尼克曾表示,叙事是通过语言媒介或视觉传播对一个世界空间的再现,其呈现的核心就是将具有人类特性的一个或多个人物置于规划时空,并在其中演绎着目的性的行为勾连情节的发生。由此,非虚构写作通常利用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来贴近故事主题,对人物的目的与行为进行刻画,以此建构非虚构作品的情节空间。例如,在《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中出现33 个事件人物,作者充分利用人物的目的性行为进行情节上的关系勾连,使受众在阅读时借人物关系的产生而生成内心的情感共鸣。

细节之处的体现。 建构主义曾指出,感知的过程离不开情景的创设,而情景拉近了主体与文本的互动距离。因此,若要使报道中的关键信息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并映射出社会所蕴含的背景空间,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情景建构是关键所在。非虚构写作以多样的叙事手法和技巧,对故事人物的心理表现、动作行为以及神态等进行细节呈现,是营造情景、增强故事理解性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与消息等传统新闻的报道体裁相比,非虚构写作能够恰到好处地将细节之处进行呈现,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吸引受众的关注,迅速沉浸于非虚构作品的情境空间中,产生超时空的文本话语交流。同时,关键的细节表现还能进一步加深作品主题,帮助受众发掘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真相。例如,在《巴黎圣母院被烧毁的24 小时》这篇非虚构报道中,作者不仅记录着被烧毁的24 小时里城市运转的停止,还通过新闻的侧面事件将旁观者的情感与行为进行细节呈现,以此来体现世界公众对巴黎圣母院被烧毁的悲痛又沉重的具象化心情。

戏剧化逻辑的呈现。故事中的逻辑关系是作者在进行内容描写时建构的因果逻辑关系,之后再通过人为的文学性描述和戏剧化的情节安排呼应事件逻辑。在大多数非虚构作品中,通过描写对立的人物关系和冲突行为挖掘故事的矛盾所在,并借助戏剧化的逻辑安排使故事情节的叙事过程跌宕起伏。这种戏剧张力十足的情节逻辑颠覆了受众对于常规生活的认知,凿通了受众与“他者领域”之间的认知壁垒,满足了受众对于“他者世界”的洞察需求。例如,在“谷雨实验室”中,59.3%的非虚构作品都出现了三组复杂的角色关系,这也成为了非虚构作品区别于传统新闻报道的重要特性。丰富的情节展现更加体现出非虚构写作的作者善用个体情感与体察、感知多彩世界的美好目标,进一步传递出社会所需的积极情感与能量。

叙事时间的编排。 叙事时间是情节建构中的重要策略安排,而大多数非虚构作品突破传统的时间秩序,采用正叙倒叙穿插的方式进行事件的陈述,避免叙事节奏的直白与单调,达到直接吸引受众的目的。法国结构主义批判家热奈特曾表示,时间错位主要分为时距、时序和频率三个维度。多数非虚构作品中的时间编排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进行随机切换,不仅能更全面地还原事件的真相与原貌,还能进一步增强事件叙述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激活受众的想象地带。这样一种使叙事时间小于故事时间的编写手法,能将时间跨度较大的情景空间进行合理压缩与省略,加快叙事节奏,节省受众时间。例如,网易《人间》发表的《这世间所有春天,都属于汉口二表哥》这篇非虚构作品中,故事跨度长达7 年,但作者却用合适的篇幅交代了7 年的生活经历。

故事悬念的想象。故事的悬念构造指的是事件未来的发展走向,即未知的结果预测。故事悬念给受众预留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激发着受众内心的感性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结合,搭建着非虚构文本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桥梁。从本质上来讲,非虚构写作的所留有的悬念空间是受众与文本互动的情感期待的体现,这种情感上的互动也是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价值体现。比如,相较于传统新闻的封闭式结尾或总结式结尾,非虚构作品大多呈现出留白式结尾,在给文章增设悬念的同时,更能引起受众对于事件及社会的思考,使非虚构作品的内容文本更具有感染力。

综上,非虚构写作的情节建构模式是新闻作品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一种文本创新形式,人物关系、细节、戏剧逻辑、叙事时间与悬念设置等情节建构要素将充满文学性的感性主义与冷静的理性主义进行衔接,满足着受众在快节奏生活压力下对温情的渴望需求,实现了文学性与新闻性的高度耦合。

社会意涵: 非虚构写作的价值维度

如今,非虚构写作活跃于各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呈现出的作品多从关照社会现实,关注社会边缘人物等维度塑造着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体系,具有启蒙意识则已成为非虚构作品的重要表征之一。培养社会大众的人文关怀与责任,倡导科学与理性的追求,呼吁自律与进步,成为了非虚构写作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使命。

重视社会边缘人物,关注民众。 非虚构写作通常倾向于选择社会边缘人物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对他们的生活进行真实记录,不夸张、不虚构、不美化。一方面,通过关注边缘人物,挖掘其背后与众不同的故事,反映他们区别于平常百姓的社会生命认知。贫困人口、罪犯、乞丐、变性人、性工作者等不同视角的社会感知向受众展现出多样的生命历程,使社会大众能够了解社会边缘群体的社会生活,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另一方面,透过文学描写的窗口,非虚构作品真实又生动地描绘着社会边缘人物为摆脱浑噩命运所做出的顽强努力以及他们在恶劣环境下的顽强精神,普遍体现出非虚构写作的人性关怀,直击受众的内心深处。例如,“谷雨”承袭了非虚构写作的底层视角与人文关怀传统,在普通民众或社会边缘人物的报道中融入浓厚情感,记录着小人物的人生命运与社会历程,在事件主体上多倾向于选择知名度底的中下阶层公众以及社会边缘人物,唤起受众对于他们的关注与关怀。

关注社会情感,重视社会现实。情感对建构社会关系有着关键性作用,社会成员在建构社会关系与结构时会对情感会产生深刻的依赖性,许多模式化的系统或体系也是依靠情感建立起来的。因此,情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是建构价值维度的关键因素,对于情感的关注也使得非虚构写作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情感诉求,填补了受众缺失的情感空间,达成文本与受众的有效情感共鸣。而关注社会现实是指那些较为受到热议的客观存在事件,非虚构写作平台对此现象的关注成为一大特征,创作者会在作品中展现相应的事件和人物,探讨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关注社会大众的情感内心,引起受众对于事件的情感共通。比如,“真实故事计划”自2016 年7月成立以来,基于社会现实所创造的情感故事占发文量的五分之一以上。这类故事选材丰富灵活,跨越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年龄、性别群体,内容包含正向或消极等多重情感色彩,呈现不同个体之间最真实的情感地带。

倡导科学与理性的追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曾在《启蒙辩证法》中指出“理性之上,科技万能”的观点。因此,追求科学的精神与培养理性思维是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明灯。而非虚构写作用独特的视角观察、记录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对于不同时期的呈现都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这些非虚构写作平台充分发挥着作为“意见领袖”的社会作用,在引导受众科学认识社会与世界的同时,向社会大众传递着理性与逻辑思维,启发受众对于社会制度与发展的有效思考。例如,《新京报》的“剥洋葱people”这一非虚构写作平台将科学与理性的精神追求贯穿与创作过程的始终,从人物个体的角度进行剖析,深入社会敏感话题进行理性报道,其中涉及性与性别、艾滋病、敏感职业等人物选题,并旨在通过这些选题塑造受众的正确价值观与社会观念。除此之外,该平台还通过报道民众维权、犯罪人员及其家属向受众普及法律知识,驱动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范畴填充进度。

塑造建设性社会, 呼吁自律与进步的发展。随着社会公众的素质教育水平愈发高涨,传统新闻报道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而非虚构写作的选材深深扎根于现实社会生活,关注平凡人的普通经历,聚焦于他们在世俗生活中的命运波动,从基层找寻社会的建设性角度,蕴含深刻的进步意识。正是这一适应时代发展的创作举措,充分启发着受众的人生规划与前进意识。以“剥洋葱people”这一非虚构写作平台为例,它并没有选择明星艺人来作为事件人物,而是倾向于关注科学家、医学家、诗人、作家等精英人士作为事件主人公,向受众叙述出人物的人生历程与贡献,以达到传递积极进步精神的目的,向事件人物表达敬意,致力将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

由此可知,非虚构写作通过人文立场、启蒙意义和时代使命建构其在新媒体时代的价值维度,呼吁着复杂社会中人文化与个性化的觉醒。而非虚构写作平台同样承担着媒体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使平台呈现出来的作品散发着理性与人文关怀并存、现实与理想并在的光辉。

结语

借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看待非虚构写作,他们在新闻领域中不断寻找着正在“一个需要创立的位置”,而这一位置处于潜在的未浮现的状态,社会大众也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立一个合适的位置场域,非虚构写作才能长期并坚韧的存在于新闻领域。因此,在当下新闻领域的非虚构作品中,既有个体人物的生存状况、人生历程、坎坷经历,还有当前社会中的现实问题以及群体生存状况,最终呈现的非虚构作品以真实性的话语内容为基础,加以文学性的话语表述进行情节建构,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进行黏合,通过塑造价值维度对现实问题、困难、热点话题进行人文式的关切回应,激活受众对文本的情感共鸣与互动。但非虚构写作作为新闻业上的沙上“圈地”,这一独特的存在则需具有更鲜明的内容特点与社会表征。综上所述,非虚构写作要把握好故事性与真实性、理性主义与感性主义的边界,避免陷入风格主义的“景观”陷阱。

猜你喜欢
虚构建构受众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虚构的犹太民族?
建构游戏玩不够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