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动画中集体记忆的重构与共享
——以黄岗侗族“喊天节”仪式为例

2022-07-26 14:41孙煜琳朱源源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1期
关键词:民族志观者仪式

孙煜琳 李 刚 朱源源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俗仪式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笔者针对黄岗侗寨采取了深度田野访谈,以参与者的身份将实拍与民族志动画影像相结合进行记忆书写,将注意力转移到创作者对文化主体自传式记忆的文化视觉符号呈现上,共建对话关系。在当前仪式传承与保护语境中,这种集体记忆建构与共享形式会使得观者记忆得以拓展和延伸,起到承载和建构侗族文化群体记忆的作用。

1 动画影像媒介与集体记忆

近年来,在民俗仪式传承与保护中运用民族志的书写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有研究学者将其阐释为非常典型的解释性研究方法,强调人类学家针对其研究的文化对象进行田野调查具有重要作用[1]。随着对民族志相关研究的创新实践,影像民族志逐渐发展起来并被阐释为人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与表述文本。朱靖江认为,影像民族志是一种将文化人类学理论作为民族志影片拍摄的理论支撑,是一种用影视工具记录与展示人类学知识的方法[2]。李刚等人认为,以动画作为新兴媒介参与人类学基于视觉表征而展开的文化记录、文化解释和文化研究活动成为重要途径[3]。民族志动画是动画艺术与民族志纪录片的结合。动画相较于传统的实拍电影来说,其可视化功能在少数民族表达群体文化、书写集体记忆与展现相机无法捕捉的内容方面更具优势。民族志动画是记录再现的视觉符号,打破了文字、图像对仪式的传统表达,以新的形式重构再现特定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动画亦是复制转绘仪式元素的文化工具,它将田野调查中挖掘的文化信息进行提取再现,在传达民族文化信息、书写民族志和记忆感召的同时记录真实。它通过视觉符号、画面、声音等信息与记忆产生关联,在记录真实中贯穿文化记忆点以复制转绘影像视觉符号,开拓影像制作者、被拍摄文化主体与观者的关系。

动画纪录片发展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动画纪录片发展情况

动画片与纪录片的交融可以追溯到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纪录片《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动画开始被赋予复原、再现真实历史事件的功能。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现代动画纪录片逐渐开始强调个人的体验和主观阐释。《人类学词典》将民族志电影定义为“向公众传播和介绍人类学的一种教育手段”。这一定义的出现说明动画作为一种视觉媒介符号体系具有再现、补充和意指造型的能力。动画影像将田野调查中挖掘的文化信息进行提取再现,弥补了传统拍摄无法“在场”的不足。

集体记忆最早由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提出,其定义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4],从人类学视角对仪式进行参与式观察与创作,集体记忆是十分重要的切入点,借助集体记忆能够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去再现民族历史情境与记忆。民族志动画中记录、承载、贮存的信息,可随时被提取出来,当记忆通过媒介呈现给观者,并随时代变化而加入新的元素,便使集体记忆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在纪实性动画影像的视觉文化场域之中,“作者”“语境”“作品”“观者”等要素共同构成了阐释视觉符号含义与文化记忆的关键载体,由此产生了人类文化活动的表象[5]。动画影像中视觉符号的象征性不仅在形式上能够使人产生视觉联想,它还能唤起文化主体的集体记忆,并移情给观者个体,引发情感共鸣,进而发挥感召功能。笔者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特定文化群体,通过长时间互动,发现了特定地区的文化传承、社会建构与民族集体记忆之间的联结性。

2 黄岗“喊天节”仪式的集体记忆延续与认同

仪式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形成了特定文化符号,体现了民族自身的文化与信仰。贵州黎平黄岗侗族“喊天节”仪式在农历六月十五举行,这天祭祀雷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对于仪式,运用动画书写仪式集体记忆叙事式影像,对带有意象化的内容或是无法进行在场表达的内容进行补充,兼具记忆真实性、视觉表达直观性和仪式意象隐喻性的特征。对于集体记忆的延续与认同来说,主体视角的记忆叙述与传播是集体记忆建构的重要维度,“喊天节”仪式的传承者与在场记忆者(参与仪式的侗族村民与其他民众)营造记忆空间。

2.1 塑造主体与观者共享的民族志动画记忆影像

仪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制作在仪式主体的参与、引导与互动中完成并产生影响。仪式活动具有强烈的视觉性,空间、程序的设置,服饰、路线的安排,以及动作和色彩都突破了文字表达的局限性,给参与者带来在场感受与情感体验,使参与者能感受到仪式的意义所在。仪式往往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具有重复性、程式化的特征,传统仪式往往强调身体的在场性,而对于绝大多数无法亲身参与的大众来说,实拍影像与民族志动画搭建出线上时空场域,使他们从旁观者转变为仪式受邀参与者,个人体验融入集体经历当中,形成共享的集体记忆。传统的民族志影像是观者在短视频评论区或是实时直播过程中不断进行相关交流与回忆,这样的过程便是对观者个体记忆的集体化发展的有效连接。

2.2 提取记忆线索塑造深层记忆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一个社会有必要定期地强化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以加深他们的共同情感,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集体还是个人,都需要通过不断重复文化记忆来塑造共同情感。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立足于现实环境,是对过去的一种重构,是观者接收到外部的文化信息刺激以及信息采集、编辑、存贮、提取的记忆过程。个体记忆的激活与集体记忆的叙事性,将直观地呈现给个体,个体的情感在以动画为视觉符号化的记忆场所中实现记忆的传播与情感的共振,并且完成观者个体记忆的集体化与黄岗侗族参与“喊天节”仪式特定人群的记忆精神内核的传承与保护。

2.3 仪式主体得到技术赋权构建时空场域

集体记忆的传播与共享是指集体记忆在空间上更广泛地被大众深入感知、共享。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的场所,它带有周期性和人的主体活动性,凸显出人的在场与时间观念[6]。制作者不仅依赖于传统的田野调查,还通过获得贵州黄岗地区侗族群体空间、文化以及实拍影像来提炼视觉符号,加以视听语言的处理来进行动画书写。黄岗“喊天节”仪式主体——侗族受众,可通过观看动画影像文本,直接感知并理解其中的文化意义。

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就曾指明:“回忆是在同他人和他人回忆的语言交流中构建的。有许多事情,我们对它们有多少回忆,取决于我们有多少机会对别人叙述它们。”[7]通过影像对仪式的书写增强对集体记忆的感召力,能够完整地展现某种社会行为或明晰地描述某种文化。媒介符号是仪式时空场域承载的载体,因而黄岗村民和传承者作为仪式主体可得到技术赋权。例如,黄岗村客栈负责人在仪式节日会进行现场直播,展示仪式程序、侗族服装、侗族的风土人情记忆他们儿时的参与情况;非仪式节日的时候会以侗族饮食文化、村落环境、侗族大歌、织布扎染、造纸和木工等为特色进行线上直播,在与观者进行共享对话的同时构建时空场域。

3 民族志动画中集体记忆共享的新路径

在新媒体语境下,众多研究学者提出了传承与保护的多种路径,如强调需要结合新技术进行多元整合传播[8],抓住机遇,实现仪式的跨界融合和跨媒体融合[9],将记忆线索卡片收集的形式与民族志动画相结合,是仪式开辟新的发展途径的有效策略。制作者以文化主体自传式记忆书写方式进行纪实性动画影像绘制,通过立体共享化、互动性共享的传播模式将民俗仪式的文化内涵、传承人的生活方式等传递给观众,让年轻人了解、认同并喜欢上仪式文化。

3.1 再现性共享:以主体自传式记忆书写动画短视频

集体记忆具有时间性,其中隐含着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叙事线索,通过与文化主体对话可以表现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感情、交代人物记忆、推动记忆线索发展,因为时间和空间跨度相对较大,所以通过这种形式帮助观众在记忆叙事中梳理出影像要点。记忆总是由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支撑,它反映的是现实和过去之间的联系,强化群体意识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10]。例如,大理周城村白族扎染短视频与直播的记忆书写,当地人们通过视频将特定群体的生活与文化呈现给观看者,将视觉影像中记忆场所承载记忆传达给观众进行有效的再现共享。

3.2 立体化共享:以记忆叙事为线索的沉浸式传播

随着纪录片形态和创作对象的不断更新,将记忆点设置为线索的叙事方式拓展了传统民族志动画的叙事维度,使其纪实层面的真实性和影像层面的艺术性达到平衡状态。媒介成为人类记忆存贮的载体,在记忆的提取与共享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拓展了文化主体记忆的时间维度和记忆的空间边界。通过“喊天节”仪式中身份角色的故事性叙事记忆,观者能够更多地产生出情感共鸣。笔者经过对黄岗侗寨的田野考察,确定了以黄岗侗寨鬼师与母亲孩子为记忆叙事的人物主体,对“喊天节”传承下来的程序化仪式环节和侗族参与者共同建构场域的在场空间进行实拍,并提取仪式视觉符号绘制民族志动画。

在“喊天节”线上影像馆的构建中,由观者自主选择鬼师或是母子的人物角色,以两个人物主体自述为记忆线索,展开实拍与民族志动画相结合的影像,选择记忆线索卡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将“喊天节”仪式集体记忆传达给观者。观者可以在观看这种提取集体记忆后营造的记忆空间中找到个体记忆点,并通过对动画短视频影像反复观看后民族群体间的视觉交流形成个体记忆。对仪式文化进行资源整合形成黄岗独特的仪式文化品牌,在观众进入制作者以记忆线索塑造的时空记忆场域时,在观看自传式视频的同时,完成了视觉符号、集体记忆乃至民族情感的传递。

3.3 互动性共享与反馈:“共生”的直播对话关系

黄岗线上影像馆的建构除了以记忆叙事为线索将实拍与民族志动画相结合的影像,还能够让文化主体与大众进行互动,营造同角色的对话关系。对于黄岗侗寨“喊天节”仪式中集体记忆的共享路径,除了制作者采用传统民族志动画的短视频记录与传播形式,“在场”传承者与黄岗侗寨村民还通过主体自传式记忆进行影像实拍,实现了集体记忆环境中个体记忆的充分表达。“共生”的直播对话关系,一方面可以使人们通过观看记忆影像了解“喊天节”的主要流程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用户可以进行交换意见,给用户群体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这个线上影像馆可通过与本地村民共同设计和开发的各项活动与直播环境,促进当地的侗族村民参与其中,并加强对仪式文化的认同,集体记忆依赖媒介、影像或是各种集体活动得以保存、强化或重温。

4 结语

仪式影像快速发展的原因不仅是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还因为我们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运用新的媒介形式得以快速发展,建立线上仪式的影像馆,集体记忆空间得以建构、存储和传播。民族志动画对影视人类学的创新表达有诸多启发意义,一方面来自媒体本身对仪式符号的塑造,另一方面来自观者作为仪式影像参与者进行记忆线索的意义表达,这种形式正在成为融媒时代媒介仪式的崭新特征,起到承载和建构仪式文化主体记忆的作用,不失为一种创新性探索。将民族志动画作为再现仪式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视听语言的运用,对仪式文化的呈现、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讲述民俗仪式文化故事,传播仪式文化。

猜你喜欢
民族志观者仪式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端午节观龙舟赛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