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综述(1997~2020)

2022-07-29 14:07
现代语文 2022年7期
关键词:语言学日语隐喻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Lakoff & Johnson将认知科学划分为基于英美分析哲学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和以体验哲学为基础、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的第二代认知科学

。从时间上看,第一代认知科学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而第二代认知科学则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认知语言学同样滥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诞生背景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密切相关。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

一书的出版

,认知语言学迅速发展成为语言学界的主流学派

在过去的四十余年里,认知语言学大致经历了萌芽期(1975~1985年)、确立期(1986~1995年)和成熟发展期(1996~2006年)三个发展阶段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认知语言学”为关键词,可以在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到1.46 万条结果,其中,中外学术论文有9806 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有2560 篇,国内外会议论文有326 篇,中外著作有254 部等(截止到2021年8 月22 日)。无论是从研究综述的数量还是质量来看,英语学界均处于主导地位,如文旭

、王馥芳

、束定芳

等学者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相比之下,认知语言学在国内日语学界的接受度并不高,相关研究综述也仅见于朱立霞

、潘钧

、韩涛

等学者的论文。因此,我们对国内的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的现状还无法做到准确把握。

有鉴于此,本文拟以中国知网和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NDLC)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国内的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的现状进行相关统计和可视化图谱分析,在这一基础上,勾勒和总结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一、国内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的相关统计

我们以“认知”和“日语”为主题,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并导出相关文献的题目、作者、年代、发表刊物等信息,按不同年份输入到Excel 电子表格,创建了数据库(以下简称“自建数据库”)。通过对自建数据库的整理和统计,共得到相关论文507 篇(截止到2020年底)。我们对这些论文按照发表年份进行了统计,具体如图1 所示:

束定芳指出,认知语言学在我国的传播肇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从图1 可以看出,国内日语学界对认知语言学的关注大致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与认知语言学传入中国相差近十年。如图1 所示,我国的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在1997年实现突破,之后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并于2013年达到顶峰。2013年后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但整体上仍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同时,通过对自建数据库进行关键词检索,可以发现,与隐喻、转喻相关的论文共111 篇,占比最高,为21.9%;其次是较为笼统的认知语言学或认知视角下的相关研究,共105 篇,占比为20.7%;再次是涉及语义扩展的论文,共65 篇,占比为12.8%。

伊泰普水电站上游合计有效库容1 075亿m3,再加上它本身水库的有效库容190亿m3,其总有效库容为1 265亿m3,相当于坝址处年平均径流量2 860亿m3的44%,具有多年调节的能力。其本级水库的有效库容190亿m3与上游合计有效库容1 075亿m3各占总有效库容1 265亿m3的比值分别为0.15与0.85。它的可靠出力为9 360 MW。

我们利用Citespace 软件,以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为指标,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到这507 篇论文的关键词的分布图。具体如图2 所示:

这一阶段的第二个特点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讨论教学问题。之所以将其归结为一个主要特点,是因为认知语言学进入我国是从本体研究开始的

。同时,从数量上也能看出,这一阶段讨论的核心是教学问题。据我们统计,这一阶段的相关论文共有6 篇,其中,以日语教学为主题的,就有徐靖的《日语语言心理学知识的介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等4 篇。因此,国内的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从一开始便带有很强的应用认知语言学色彩。

我们通过检索自建数据库,对刊载在CSSCI(含扩展版)期刊、核心期刊上的相关论文进行了统计。具体如图3、表1 所示:

其次,从研究成果的质量来看,这一时期也趋于成熟。以重要学术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为例,这一阶段在该期刊上发表的日语认知语言学论文不仅在数量上与第二阶段持平(均为3 篇),而且研究视角也发生了改变:从单一的日语视角转换为汉日对比视角,如王晓华的《汉日情态共现的差异与共性》

、王忻的《日语学习者格助词偏误与汉日母语者认知图式差异》

。所谓“对比”的视角,也就是比较差异

,而这正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所在。

如图3 所示,从1997年起的二十余年间,共有76 篇日语认知语言学的相关论文发表在25 种重要期刊上,其中,近半数为外语类刊物(共12 种)。从刊发的数量上来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以20 篇高居首位;其次是《外语研究》,共8 篇;再次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和《外语教学》,各6 篇。这四种期刊所刊发的论文数量约占总量的52.6%。

我们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在这25 种重要期刊上的发文作者,进行了可视化图谱分析。具体如图4 所示:

由图4可知,龙牙楤木皂苷的提取得率与纤维素酶添加量呈现正相关,随着酶添加量的增加,皂苷提取得率快速增加,当酶添加量占龙牙楤木粉末质量的1.5%时,皂苷提取得率达到最大值,3.84%,这是由于酶添加量增加,促进了酶与细胞壁的接触,加速破壁作用,从而加快皂苷类化合物的溶出。当酶添加量超过1.5%后,皂苷得率不再增加,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底物完全被酶分子所饱和,继续增加的酶分子失去了与底物结合的机会,造成酶解反应速度不再变化[19]。

在图4 中,作者名字的字体越大,即意味着该作者的论文被引次数越多。名字与名字之间的线段,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线段的粗细则代表合作关系的密切程度。从图4 可以看出,朱立霞、华晓会和王忻三位学者分列前三位。同时,在日语学界,大部分学者都是独立开展研究的,有合作关系的并不是太多,这说明研究者之间很少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图1两种模拟结果显示弹性受力状态,考虑分阶段受力与否,对最终计算结果影响不大,原因有两点:一是自重影响较小,二是现有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加固分阶段受力模拟不足,该点须结合具体工程分析。此外,图1标记点2(3)、6(7)均显示共节点的两个单元结合面应力差较大,表明双单元法无法有效模拟结合面新老混凝土间作用力传递。

我们以“认知”和“日语”为主题,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对相关论文发文机构前十位的排名情况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2 所示:

食用油的电导法检测。一般情况下的食用油都拥有导电特征,不同食用油的导电情况也各有差异。质量较好的食用油,其中包含的金属离子及盐分数量较少,导电性较差,如果情况相反就说明食用油的质量较差。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电导法来进行食用油的质量检测工作。

从发文数量来看,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位列三甲。从地域分布来看,前十位中有五所机构位于东北地区,分别是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从博士学位论文的数量来看,上海外国语大学高居榜首,共22 篇,约占总数的七成。同时,从表2 中也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有些发文机构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产出数量上存在不均衡现象。第二,发表在国际会议论文集上的论文偏少,前十位中仅吉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各1 篇,这说明与国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不够活跃。

我们还以“日语”和“认知”为关键词,通过检索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对2001~2020年出版的国内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的专著(含译著)情况进行了统计。具体如图5 所示:

从图5 可以看出,在2001 至2020年的二十年间,共出版了日语认知语言学相关专著(含译著)42 部。其中,2013年迎来第一个高峰,2016年则达到峰值,之后略有起伏。总体而言,专著(含译著)的出版情况与期刊论文的发展态势大体相当。

二、国内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的阶段特点

我们根据这二十余年间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的数量及其涉及的主要话题,将我国的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初步介绍与萌芽阶段(1997~2003年);2.全面引入与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3年);3.成熟与反思阶段(2014~2020年)。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初步介绍与萌芽阶段(1997~2003年)

(1)多糖含量的测定:多糖含量采用参照苯酚-硫酸法测定[9]。分别取0.2 mg/mL葡萄糖标准溶液0.4、0.6、1.0、1.4、1.6 mL于试管中,以蒸馏水补足2.0 mL,空白对照组加入2.0 mL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1.0 mL 6%的苯酚溶液,5 mL浓硫酸,静置20 min,在沸水浴中加热15 min,静置1 h,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4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用Excel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以葡萄糖浓度为x,吸光度为y,绘制标准曲线。

从图2可以看出,隐喻、转喻、语义扩展、意象图式、原型理论、范畴化等,是目前国内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所关注的热点。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阶段的成果产出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期刊论文,相关专著(译著)仅有1 部,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尚未出现。同时,按照李福印的分类方法,认知语言学可以分为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基于现象学的研究、认知语篇研究、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认知心理语言学研究等五大领域

。而这一时期国内日语认知语言学所关注的话题范围仍比较狭窄,其中,涉及到认知语言学核心话题的仅有王珏钰的《浅谈隐喻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

。不过,该文虽然关涉到隐喻这一话题,并引用了Fauconnier对隐喻的定义,但由于主要探讨的是日语教学问题,因此,缺少足够的理论深度。

(二)全面引入与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3年)

2004 至2013年,国内的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进入全面引入和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总的来看,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虽然在绝对人数上仍然无法与英语等领域相比,但在相对人数上,从事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的相关人员也不算少。这从历年的期刊论文、学术专著、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数量上便可见一斑。第二,取得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并在日语学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如《日语学习与研究》曾在2010年第5 期和2015年第4 期专门开辟了日语认知语言研究专栏,起到了较好的助推作用。第三,以认知为主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逐年增多。据李静波的统计,在与国家课题标题相关的高频主题词中,“认知”仅以一票之差而次于位列第二的“语料库”

在期刊论文方面,朱立霞、李远喜是国内最早介绍认知语言学与日语学习、日语研究的两位学者。前者对日本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及相关成果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以隐喻、自他动词和省略研究为例,分析了日本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进展

。后者则将重心放在认知语言学本身,具体介绍了语义中心原则、原型范畴、意象图式、隐喻模式等,并在这一基础上,聚焦日语的数量表达等用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原理,对日本的传统语法理论进行了反思

在学术专著方面,与上一阶段仅出现一部译著

相比,该阶段我国学者的相关专著有了大幅度提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朱立霞的《现代日语省略现象研究——从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角度》

、徐昌华的《语用、认知与日语学习(Ⅰ)》

、姚艳玲的《日汉动词构式的认知对比研究》

等。同时,池上嘉彦、潘钧主编的《认知语言学入门》

的出版,标志着日语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正在迅速地成长、壮大。

在学位论文方面,除了在数量上实现零的突破之外,张继文的《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以唐诗和短歌为中心》

、杨晓敏的《日语复合动词的多义性研究》

、王晓华的《现代日汉情态对比研究》

等,还成为我国第一批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方面的博士学位论文。

2014 至2020年,国内的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进入成熟与反思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三)成熟与反思阶段(2014~2020年)

其次,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如前所述,上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主题也比较单一。在第二阶段,随着大批研究成果的相继问世,所涉及的话题则几乎涵盖了认知语言学的全部领域。这一时期,认知语言学的五大领域均有相关成果产出。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有徐曙的《日语“形容动词”新构想——从认知语法角度》

;基于现象学研究的,有王静的《汉日味觉词“甜”、「甘あまい」的隐喻现象对比研究》

;在认知语篇研究方面,有毛峰林的《日语语篇中“は”的语用功能动态研究》

;在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方面,有邓秀梅、张鹏的《日语流行语的转喻机制——以年轻人用语为例》

;在认知心理语言学研究方面,有钟勇的《关于日语专业高年级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

首先,从研究成果的数量来看,这一时期的期刊论文数量尽管有所回落,但是博士学位论文和学术专著(含译著)的数量仍在稳步增加,特别是学术专著在2016年达到峰值。其中,不乏一些代表性著作,如姚艳玲的《日汉语事件结构表达式的认知对比研究》

、王忻的《日汉对比认知语言学——基于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的分析》

等;译著方面则有潘钧翻译的《写给日语教师的认知语言学导论》(荒川洋平、森山新编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助式劳务众包平台的“拍照赚钱”应用程序应运而生。企业通过此应用程序发布需要被完成的任务,用于商业检查和信息搜集。而设计应用程序时任务的定价是其核心要素。本文通过SPSS软件分析相关性较高的指标,再使用Matlab编程对已有样本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提取已有的任务定价规律以及构建任务成功率预测模型。最后采用分时发布策略和打包发布策略完成定价优化模型。

再次,在这一阶段,有些学者开始转向基于日语的视角,对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议题进行反思。比如,朱立霞在梳理东西方学者对语言主观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提出“主观性标记远不仅仅限于现阶段进入人们研究视野的、话语中那些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等的‘自我表达’的有限词类和句式,它应该更广泛地体现话语产生过程中、各个阶段中的语言主体的主观识解特征和语言组织原则”

。应当说,这一观点不仅切中肯綮,而且令人耳目一新。

三、国内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存在的问题

首先,与上一阶段相比,该阶段无论是在期刊论文的数量上,还是在学术专著和学位论文的数量上,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期刊论文、学术专著和学位论文分别由第一阶段的6 篇、1 部和0 篇激增至266 篇、12 部和91 篇。具体如图6 所示:

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当前国内的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还存在一定问题。首先,重复性研究较多,创新性与前沿性研究较少。这里的重复性研究,就是通常所说的“炒冷饭”。比如,隐喻/转喻作为国内日语认知语言学最关注的话题,相关期刊论文多达111篇,但CSSCI等重要期刊所刊载的论文却寥寥无几。据我们统计,转喻方面仅有1 篇,即邓秀梅、张鹏的《日语流行语的转喻机制——以年轻人用语为例》

;隐喻方面也只有6 篇,如李敏、王忻的《“新经验主义”视阈下汉日隐喻源域对比研究》

等。当然,这不是我国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所特有的问题,而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由于认知语言学起源于欧美,很多经典性、前沿性文献都是用英语撰写而成的,因此,对于国内从事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的学者而言,想要产出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避免“炒冷饭”,就需要紧盯国外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最新动向。

2.提出正确处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

其次,纯应用性的研究较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比如,标题或副标题中带有以“××为例”的期刊论文多达55 篇,约占总量的11%。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应用性研究不重要,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避免流于形式和蜻蜓点水式的分析,应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前所述,认知语言学以第二代认知科学为理论背景,认知语言学所说的“认知”与“认知科学”同义

。因此,认知语言学具有浓厚的跨学科色彩。这一阶段的第一个特点便是如实地反映了认知语言学的跨学科性质。其中,何琳的《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谈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是我国日语学界最早一篇有关认知语言学的论文

。该文有意识地引入了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具有开创性意义。认知心理学被视为国外认知语言学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国内日语学界最先接触到认知心理学并非偶然。除了何琳之外,吴立新也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心理状态形容词「さびしい」在「わたしはさびしい」(我感到寂寞)、「彼はさびしがっている」(他感到寂寞)和「この子は母おやがちょっといないとすぐさびしがって泣くのです」(这孩子,母亲一不在,就会寂寞而哭的)三个例句中的用法差异

,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木星是我们可以清晰观测到的行星之一,随着天空渐暗,Alyn拍摄了几张木星的照片。在构图时,他让木星在湿润沙滩上的反光进入画面。

再次,聚焦个案的研究较多,讨论宏观问题的研究较少。就笔者所见,话题聚焦在宏观层面的相关论文仅有潘钧的《认知语言学与日语教学结合的现状与未来——兼论“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应用前景》

。在一定程度上说,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往往会陷入认知语言学所说的“主观识解”的陷阱,即观察问题的视角被限制在问题内部而无法自拔,难以从问题本身中超越出来。这一点在国家级课题的申报中显得尤为突出

从表10的“假设方差相等”行读取数值,t值是0.1646,Sig.(双侧)是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0.8725,大于0.05。可以得出结论:上行与下行的裂缝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路面裂缝率应该与行车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

最后,虽然我国的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整个中国外语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相对偏小,能产生一定反响的研究成果更不多见。比如,以“认知语言学”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可以发现,日语学界被引次数最高的论文是翟东娜的《认知语言学与日语习得研究》

,但在整个排名中仅列第429 位。同时,国内同行之间在项目申报、论文撰写上的互动交流也不够活跃,更缺少领军式人物,无法形成合力。除此之外,在认知语言学译介、相关教材编写等方面,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对完善的物业服务法规体系是防范物业服务纠纷的重要保障,鄂州市行业主管部门要尽快制定《物业管理招投标办法》,通过招投标使物管企业树立“竞争主体”意识,以优质服务、高水平的管理和良好的企业信誉去获得市场份额。鄂州作为离武汉最近的中等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看好,具备吸引外地高资质物业公司进驻的条件。鄂州市在招商时,应把物业管理项目纳入招商项目库,积极向外界推荐鄂州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地高资质物业公司进驻鄂州。要制定新建项目物业服务用房配置有关规定,明确物业服务用房配置的比例和最小建筑面积,使物业服务用房的配置有规可依等。

四、国内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展望

就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的发展趋势而言,以下三点值得我们格外关注与深入思考。

首先,应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日语研究的实践相结合,既要使理论平稳落地,也要从实践中探求新的发现。仅以概念隐喻理论为例,孙毅指出,这一领域至少包含如下议题:隐喻理论的译介、隐喻机制的阐释、隐喻的汉外对比研究、修辞格的隐喻化归一研究、隐喻的语篇研究、语法隐喻研究、隐喻甄别研究、隐喻的哲学基础研究、隐喻与话语题材研究、多模态隐喻研究、隐喻能力习得研究、文学研究、语料库隐喻研究、隐喻翻译研究、隐喻的跨学科研究、隐喻本土化研究、隐喻与转喻的关系研究、动词隐喻研究

。虽然有些学者也对上述话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仍有不少问题悬而未决

其次,应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寻求多元的研究方法,以避免“千篇一律”。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法不同,强调自下而上(bottom-up)的研究方法

,注重语言的实际使用和语料的真实性。就此而言,与语料库语言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必将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从目前的日语学界来看,这种研究方法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从国际认知语言的发展趋势来看,像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等话题也值得关注

再次,在新文科背景下,还应充分发挥认知语言学的跨学科特色,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与文学(认知诗学)、认知神经学、脑科学的融合创新,进而形成互学互鉴、共促共进的局面。

总之,我国的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在二十余年间,经历了一个从蹒跚起步到发展壮大的过程。这与认知语言学自身所具有的魅力是密不可分的。正如沈家煊所言,与形式语言学相比,认知语言学关注的语言现象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增加了语言研究的趣味性

总序

。当然,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研究范式,认知语言学能否在今后的日语学界引起足够重视,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Lakoff,G. &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2]Lakoff,G. &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王寅.Lakoff & Johnson 笔下的认知语言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4).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文旭.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1).

[6]王馥芳.认知语言学发展近30年综述[J].中文自学指导,2008,(4).

[7]束定芳.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回顾与反思[J].现代外语,2009,(3).

[8]朱立霞.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2).

[9]潘钧.认知语言学与日语教学结合的现状与未来——兼论“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应用前景[A].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外语学界(第4 卷)[C].北京:中译出版社,2016.

[10]韩涛.认知语言学在日本的发展综述(2001—2010)[A].潘钧主编.高等日语教育(第8 辑)[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

[11][日]辻幸夫.認知言語学への招待[M].東京:大修館書店,2003.

[12]何琳.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谈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13]吴立新.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日语心理状态表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

[14]徐靖.日语语言心理学知识的介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1,(6).

[15]王珏钰.浅谈隐喻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3,(1).

[16]李远喜.认知语言学与日语学习[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3).

[17][日]影山太郎.动词语义学——语言与认知的接点[M].于康,张勤,王占华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18]朱立霞.现代日语省略现象研究——从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角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9]徐昌华.语用、认知与日语学习(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0]姚艳玲.日汉动词构式的认知对比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1][日]池上嘉彦,潘钧.认知语言学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2]张继文.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以唐诗和短歌为中心[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3]杨晓敏.日语复合动词的多义性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4]王晓华.现代日汉情态对比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5]徐曙.日语“形容动词”新构想——从认知语法角度[A].刘晓芳主编.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第1 辑)[C].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6]王静.汉日味觉词“甜”、「甘あまい」的隐喻现象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11,(3).

[27]毛峰林.日语语篇中“は”的语用功能动态研究[J].外语教学,2004,(2).

[28]邓秀梅,张鹏.日语流行语的转喻机制——以年轻人用语为例[J].外语教学,2013,(2).

[29]钟勇.关于日语专业高年级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6).

[30]姚艳玲.日汉语事件结构表达式的认知对比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31]王忻.日汉对比认知语言学——基于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的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2][日]荒川洋平,森山新.写给日语教师的认知语言学导论[M].潘钧译.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

[33]王晓华.汉日情态共现的差异与共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2).

[34]王忻.日语学习者格助词偏误与汉日母语者认知图式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5).

[35]王文斌.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5).

[36]朱立霞.对日语主观性研究的回顾与思考[A].潘钧主编.高等日语教育(第2 辑)[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37]李静波.国家课题中的日语语言研究热点与动向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20,(3).

[38]李敏,王忻.“新经验主义”视阈下汉日隐喻源域对比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39]卢茂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日本文学研究项目析论[J].日语学习与研究,2020,(3).

[40]翟东娜.认知语言学与日语习得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1).

[41]孙毅.再议当代隐喻学在中国(2014—2018)——基于CSSCI 期刊的文献计量研究[J].外语学刊,2020,(3).

[42]韩涛.也论隐喻类型甄别的维度[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1,(4).

[43]Langacker,R.W.A Usage-based model[A].In Rudzka-Ostyn,B.(ed.).Topic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88.

[44]韩涛.日本文学中的女性隐喻及其社会文化内涵——基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J].日本问题研究,2022,(3).

[45]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语言学日语隐喻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爱的隐喻
赢在耐心
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