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国宝:“大胖鸡”

2022-07-29 05:16鹰之舞一博
奥秘(创新大赛) 2022年6期
关键词:南岛英文名北岛

●鹰之舞 文 一博 编

南秧鸡,常用的中文名是“巨水鸡”,这个名字更直观地体现了这种新西兰特有的、不会飞的鸟类的巨大体型。

这种体长约50厘米、体重2~3.8千克的大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秧鸡。它的羽毛是非常美丽的宝石蓝色到橄榄绿色的渐变,在阳光下闪耀着漂亮的金属光泽,从不同角度和光线下看会产生变幻的色彩。

南秧鸡的英文名是South Island takahe,其中的South Island指的是新西兰南岛(新西兰主要包括南岛和北岛两个部分),而takahe则源自它的毛利语名:Takahē。毛利人是最早踏上新西兰土地的人,在大约一千年前来到了新西兰;欧洲人在两百年前来到新西兰,占领了大量原属于毛利人的土地后,作为补偿,定下了保护毛利人、宣传毛利文化的政策。因此,新西兰保留了大量毛利地名,很多本土鸟的毛利语名字也成为了它们的英文名,这其中就包括南秧鸡。

不会飞的鸟

有假说认为,数亿年前,存在一块超级大的大陆叫冈瓦纳大陆。后来在几千万年前,板块运动使它分裂出了西兰大陆,也叫西兰洲,是地球上最小的第八大洲,新西兰就在这块大陆上。西兰洲从冈瓦纳大陆分离出来时,哺乳类动物还没到繁盛期,因此新西兰本地的陆生哺乳类动物极少,鸟类就成了新西兰的统治者。

西兰洲大陆地图,这块大陆已经大部分沉入海中了。

鸟类是新西兰的统治者,在其他大陆上属于哺乳动物的生态位,大多被它们占据。因为没有哺乳动物的威胁,新西兰许多本土鸟类都不会飞,包括南秧鸡、几维鸟、已经灭绝的恐鸟等。不会飞的鸟和会飞的鸟都把巢建在地面上,也因此在外来物种(包括人类)入侵这片大陆后,鸟儿们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数量急剧减少。

南秧鸡虽然不会飞,但它也是有翅膀的,并且还挺大,覆盖着厚厚的羽毛。南秧鸡同其它不会飞的新西兰的鸟儿一样,曾经面临巨大的威胁。欧洲人引入了貂、狗等食肉的哺乳动物,会吃掉地面上的蛋和小鸟;引入的鹿会和南秧鸡抢草吃(南秧鸡的主要食物是草);毛利人和欧洲人都曾捕猎过大量不会飞的鸟作为食物——这些都威胁了南秧鸡的种群数量。

在1898年,南秧鸡被认为已经灭绝了。幸运的是,1948年,在如今南岛最大的国家公园里,人类又一次发现了它们的踪迹。南秧鸡一年只繁殖一次,生1~2只宝宝,一个家庭需要4~100公顷的活动空间,这也是它们数量难以增加的原因之一。目前它们的保护级别为濒危,好在,经过多年的保育,如今种群数量已经超过了四百,并且仍在稳定增长。

南秧鸡的朋友们

新西兰还有一种鸟,长得与南秧鸡很像,像小一号的南秧鸡,有时候人们会把它俩弄混,那就是紫水鸡。事实上,它是南秧鸡的亲戚,两者同属于紫水鸡属。

紫水鸡

紫水鸡只有1千克左右,比南秧鸡明显小一圈,颜色比南秧鸡更深。它也有毛利语名,叫Pūkeko。紫水鸡分布很广,在新西兰,几乎遍地都是,有草坪就有紫水鸡。它们走路时尾羽一翘一翘,雪白的尾下覆羽会不断闪现,很有趣。

南秧鸡的“南”指的是新西兰南岛,相对的,新西兰北岛也有一种跟它长得很像的秧鸡,也就是“北秧鸡”。这种住在北岛的秧鸡,英文名里虽然有“北”(North Island takahe),但其实它与南秧鸡是共用Takahē这个毛利语名字的,中文名也是用的同一个,都叫巨水鸡。

北秧鸡的头骨,尚未完全矿化的半化石。

南北秧鸡虽然不是同一种,却没有区分它俩的英文名字。一个原因是毛利语名字并非科学命名,就好像几维鸟有好几种,但毛利语名都叫Kiwi一样;另一个原因是在90年代前,这两种秧鸡还被认为是同一种。

“北秧鸡”第一次被发现是在1847年,博物学家曼特尔在北岛著名火山Taranaki的附近发现了它的骨骼化石。是的,这是一种在被命名前就已经灭绝的鸟儿。唯一让我们感到安慰的,大概就是南秧鸡还活着,没有变为镌刻在化石之上的历史。

猜你喜欢
南岛英文名北岛
我眼中的北岛
睡吧,山谷
高清大图
《你的英文名为何让人抓狂》
取个动听的英文名
一颗温润明亮的珍珠
英文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