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

2022-07-30 03:21葛桂华王小强杨舒慧杨东丽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7期
关键词:种猪四川省畜禽

葛桂华,李 强,王小强,杨舒慧,陈 映,杨东丽

(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市场对优质猪肉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地方猪品种逐渐进入各类养殖企业视野,成为开发优质猪肉产品、抢占高端消费市场的重要抓手。

1 四川省地方猪遗传资源基本情况

1.1 四川省地方猪遗传资源品种情况 四川是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大省,现拥有国家认定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56 个,居全国第2。其中,原产于四川省的地方猪遗传资源7个,分别是成华猪、雅南猪、湖川山地猪(丫杈猪、青峪猪)、乌金猪(凉山猪)、内江猪、藏猪(四川藏猪)、荣昌猪。

1.2 四川省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情况 成华猪、雅南猪、湖川山地猪(丫杈猪、青峪猪)、乌金猪(凉山猪)、内江猪、藏猪等6个地方猪遗传资源已被纳入《四川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内江猪、藏猪、荣昌猪被纳入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建立了对应的部省级地方猪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备份场。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采集、制作和保存地方猪遗传材料8 万余份。2019 年,四川省畜牧总站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共同完成了全省首例青峪猪体细胞克隆并顺利产仔,成为全国首例将非基因编辑体细胞克隆技术运用于地方猪资源保护的成功案例。至此,四川省“保种场(保护区、备份场)原位保种”+“基因库异位保种”的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初步建立,原产于四川省的地方猪遗传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为下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资源基础。

2 四川地方猪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 新品种(配套系)培育 依托四川特有地方猪遗传资源,积极开展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培育。一是将藏猪遗传资源作为育种素材,成功培育出了川藏黑猪配套系和川乡黑猪新品种。二是正在利用成华猪和湖川山地猪(丫杈猪)遗传资源,开展天府黑猪、蔺乡猪新品种(配套系)培育。

2.2 产品开发利用 依托全省地方猪遗传资源,相关养殖企业积极开发特色产品,着力打造自有品牌,创建了“嘉林黑猪”“微牧”“蔺乡丫杈”等商标品牌,产品以鲜肉和腌腊制品为主,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

3 地方猪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3.1 生产性能较外种猪差距明显 生长性能:与外种猪相比,地方猪品种在育肥期日增重、屠宰率、瘦肉率和料肉比方面具有明显劣势。

繁殖性能:内江猪、成华猪、荣昌猪等地方猪品种在窝产仔数性状方面达到或超过外种猪水平,而在初生个体重指标上,地方猪品种与外种猪差距较大,地方猪种中最高的成华猪(0.99 kg)远低于外种猪中最低的大白猪(1.56 kg)。

综上,与外种猪相比,全省地方猪品种在生长性能方面具有明显劣势,生长速度缓慢,饲养成本(料肉比)较高,在繁殖性能方面也无明显优势。因此,规模化猪场更加倾向于饲养优良外种猪品种。

3.2 开发利用主体实力普遍不强 开发利用主体方面,省地方猪品种中除内江猪、盆周山地猪(青峪猪)开发利用主体自身或依托的集团公司具有较强实力外,其余品种与外种猪的开发利用主体差距明显。伴随开发利用主体资金实力方面的巨大差距,饲养管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落后也随之而来。

3.3 特色产品开发和品牌打造滞后 目前,全省地方猪品种市场流通产品以鲜肉和猪肉腌腊制品为主,市场产品与外种猪高度重合,缺乏地方特色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同时,囿于企业实力和经营理念等原因,部分地方猪品种经营主体存在重生产、轻市场现象,虽然创建了一些品牌商标,但普遍缺乏知名度,消费者认可度不高,优质地方猪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价值尚未充分显现。

4 对策建议

4.1 强化地方猪本品种选育 每一个地方品种均是在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地方猪品种亦是人类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不断选育出的产物。因此,针对地方猪品种生长速度慢等弱点,在实施“保种场(保护区、备份场)原位保种”+“基因库异位保种”的前提下,经营主体需要结合市场需求,针对日增重、料肉比等重要经济性状开展本品种选育,缩小生产性能上同外种猪的差距。

同时,为了实现短期内快速提高生产性能和综合效益,还可以利用杂交优势,开展不同品种间的杂交组合试验。适宜的杂交组合,结合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地方猪产业化开发的有效手段,借此可以实现配套系的生产,并推动新品种(配套系)选育,更好满足消费者对多元化猪肉产品的需求。

4.2 提升开发利用主体综合实力 针对地方猪种开发利用主体实力普遍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的短板,鼓励经营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技术水平不高、市场营销能力欠缺的主体加强与相关产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联系,依托现有主体品种资源、龙头企业资金经营优势和科研院所人才技术优势,探索三方互惠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开发利用联合体,形成地方猪品种开发利用合力,推动生产、加工、销售、流通、服务等有效衔接,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4.3 加强产品开发,打造优质品牌

4.3.1 进行市场调研,加强产品开发 针对优质风味猪肉产品现有和潜在的消费群体开展产品市场调查,了解目标客户需求,调查外种猪主要市场产品,掌握竞品质量特性,最终根据目标群体需求,结合地方猪优势特色,开发差异化的优质地方猪产品。

4.3.2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优质品牌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经营主体主导作用,围绕地方猪特色优势打造知名的区域公用品牌、产业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着力提升特色优质地方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

4.3.3 扩大宣传引导,加大优质产品宣传推介力度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经营主体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发布会、农展会、体验店等形式,消费者进行宣传普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开展地方猪优质产品品鉴和名牌产品评选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地方猪产品的认知水平和消费意识,推动实现优质地方猪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价值。■

猜你喜欢
种猪四川省畜禽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