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异思维助你认识出新

2022-08-01 02:58唐惠忠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
课外语文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子路江南礼物

⊙唐惠忠(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

“千古文章意为高”“意犹帅也”……古人的这些论述,道明了立意的重要性。高中生作文的立意,首先应求“准”,进而得求“新”。新奇的见解,独特的认识,常能给人以心灵的撞击、精神上的鼓舞。要使立意出新,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

消极的思维定势是一种保守、僵化的思维方式,它限制人的思维活力,扼杀人的创造精神。囿于这种思维方式,写作者的思维活动不敢越雷池半步,写出来的文章必然缺乏个性,写人则千人一面,议论则人云亦云。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指出:“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产生新意与活力的关键在于“变”,“变”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活跃文思。比如蒲松龄《促织》中所描写的“魂化促织”,历来被认为是批判统治者对劳动人民迫害之深的。散文《促织,促织》,却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生不可为之事,死以魂魄为之!这是一种执着,奋斗,无畏无惧,山河为动,金石为开的力量。”化同情为赞美,变低沉为悲壮,谱写了一曲为命运而抗争的赞歌。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

岁月的礼物

⊙郁 婧

说起江南,人们总会想到水,源远流长,清澈温润……似乎中华几千年历史中所有的柔情都赋予了这块土地,成就了一个柔美灵秀的江南。

烟雨·青瓦·老妪

印象中的江南,常常处在一片迷蒙的烟雨中。这时,漫步其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不必带伞,也不必带任何东西,只需一个人,静静地漫步在街头,感受这细腻的美好。

走在小巷中,空中似乎连雨丝都不见,只在青石板砖上铺开了一层湿意。这时的雨,用“沾衣欲湿”来形容是极为恰当的。踏在青石板砖上,有一种舒心的感觉。小巷两边的墙上,有岁月斑驳的痕迹,墙角有青苔,碧碧青青,浅浅淡淡,直漫出岁月的沧桑。时而会遇到小巷人家,黄狗缩在门角,眯着眼,懒懒地趴着,全不在乎那份微雨。有大环扣的门虚掩着,从门缝中可以隐约瞥见里面简单的装饰。门缝里飘来收音机中咿咿呀呀的唱词,或许还会有老妪的跟唱,哼着侬软的吴调,弥漫在雨中。

这份宁静,是岁月赋予江南的特殊的礼物。身处江南,无论在何时,无论处于哪一个角落,你都能感受到那一份恬淡、安宁,直渗进你的身心,让人神清气爽。

溪流·乌篷·渔翁

河流是江南的血脉,纵横于其间,随处可见。

伫立在石桥上,可以看到有稀稀落落的乌篷船漂荡在水面。有老人摇着橹,间或和岸边的人聊上几句。偶尔可以看到捕鱼的老翁,悠闲地坐在船尾,身旁可能还放着一杆旱烟,时不时抽上几口。老人慢慢地摇着橹,面带微笑看着与他相伴已久的鱼鹰。那鱼鹰偶或从架子上跃起,猛地蹿入水中,之后衔鱼而返。老翁也不急着上前去,仍悠悠地坐着,看鱼鹰把小鱼吞进去,又把吃不下去的大鱼吐在舱里。偶尔,鱼儿掉进水里,老翁也不恼,只无奈地摇摇头,微微一笑。

站立桥头,看着这样一些场景,心中不由得泛起一种闲适和悠然。在岁月的积淀下,江南人拥有了一颗悠然的心,让他们能时时保持宁静,惬意地享受着生活。

布衫·竹伞·女子

江南的女子是温婉的,有着如水般的柔美婉约。

身着白底蓝花布衫,手持淡绿色的竹制雨伞,行走在街边巷子中的江南女子们,成为这雨中江南的一道特别的风景线。水桥边,有女子在浣衣,操着吴侬软语和女伴聊着天,不时传来银铃般的阵阵笑声。

这便是江南的女子。她们有如水的柔情,有灵动的气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中很多温润如玉的女子都出于江南。岁月潺潺流过,它将所有的柔情都赋予了这片土地,赐予它丰富博大的内涵。

宁静平和,闲适悠然,温婉柔情……中华几千年历史文化,孕育了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江南。江南如今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都是岁月赐予它的礼物。而江南,其本身于我们而言,也正是岁月赐予中华儿女的一份珍贵礼物啊。

以“岁月的礼物”为题完成作文,绝大多数同学写的是“岁月给我以礼物”,这当然完全可以,但大家都这样写,就未免过于单调了。郁婧同学的这篇作文,则在构思上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创意——她写的是“岁月给江南以礼物”,篇末处还顺势指出“而江南,其本身于我们而言,也正是岁月赐予中华儿女的一份珍贵礼物啊”。如此入题,的确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写法上看,采用了分列小标题的结构方式,撷取多种意象来展示江南的“宁静平和,闲适悠然,温婉柔情”。与所写内容相协调,本文的文笔也清新可人,明净秀丽。可能是临场作文时间有限,文中“布衫·竹伞·女子”这一片段还不够充实。

二、学会运用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与习惯思维相对立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写作中运用求异思维,大体有两种情况:

(一)变向求新

“变向”即避开惯取的思维角度,变换新的思维方向构思作文。那些被誉为“独辟蹊径”的文章多属此类。比如宋代苏洵的《六国论》,根据北宋外患频仍、统治者屈辱苟安的背景立论,指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政治角度总结教训、讽谏统治者的。他的儿子苏辙也写了篇《六国论》,题目虽同,但意从己出。他从军事角度总结历史教训,提出韩、魏两国西邻强秦,为齐、楚、赵、燕之屏障,但六国之士不知天下大势,牺牲韩、魏,自毁屏障,以致被秦逐个消灭。这也切中了弊端,不无规箴、告诫之效。《古文观止》独选苏辙的《六国论》,就反映了选家对它的高度评价。又如面对考题“必须跨过这道坎”,一般学生对“坎”的界定模糊不清,作文切入口空而大;对“跨坎”就事论事,不善于对命题内涵作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有些优秀考生则不然,他们选取了比较新的议题(如当下文艺作品的“构思过度”,校园枪击案折射的“冷血文化”等)。有位考生的立意更是高人一筹——“必须跨过民族仇恨这道坎”,他认为国人应开阔眼界,看到在中日关系事务中有很多事比民族仇恨更值得关注。由于作者转换视角,顿使文章别出心裁;加上内容有感而发,并非空喊口号,获得了66分(满分70分)的高分。这显然是作者大胆求新的成果。

要想变向出新,就要积极打开思路,对同一个题目作多角度、多侧面的审视、体察,然后从“多”中选“优”、求“新”。比如就《左传》中的名篇《殽之战》写读后感,除了从秦穆公“不以一眚掩大德”“不替孟明”的做法引申开来,谈“知错就改”“如何才能用好人才”外,还可以从“文嬴请三帅”的做法展开联想,批评当今社会上徇私舞弊、走后门等不正之风;还可由“先轸怒斥晋襄公”的做法,谈谈“说话要讲究艺术”等问题。后两种立意,无疑是别具新意的。

(二)逆向求新

“逆向”指作文时对已成定论的事理反过来想,然后构思成文。古人所谓“从反面做”即指此。逆向思维其实也是变向思维,因其具有特殊性,人们便将它与变向思维并列看待。逆向思维具有开拓性和求异性的特点,能使你认识到新的领域,获得新的成果。尤其是在议论文写作中,要敢于展开逆向思维,努力提高创新意识。平时,不妨尝试下面几种练习:

1.成语新解。少数成语存在某种片面性、局限性,对其可采用求异思维的方法确立新观点。比如“杯水车薪”,原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求异出新为:“杯水”力量确实小,但不必自轻自贱,而要敢于发挥作用;无数“杯水”汇聚起来,又何愁“车薪”不灭?这样避熟就新,闪烁着独特的智慧的火花,容易成为受人喜爱的奇葩。

2.俗语新释。个别俗语中含有旧意识,在不同条件下或对待不同的事物时,对它可以作全新的理解与阐释。比如针对“酒香不怕巷子深”“枪打出头鸟”,写一写“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敢于当出头鸟”。这类作文写好了,适时顺势,独放异彩。

3.人物新评。即用新的眼光,对课文人物或其他名人作出富有新意的评价。比如有篇优秀习作《鲁庄公“不鄙”》,从“有着开明的思想”“有着不耻下问的精神”和“有着平易近人的态度”三个方面论证鲁庄公“不鄙”,既出人意料,又能言之成理。

4.现象新究。即采用求异思维对某些现象作客观的、深层次的探讨。例如有则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路,为卫大夫孔悝的家宰(总管),孔悝作乱,子路不从,因而受到戈击,帽缨被击断。为了保持君子风度,子路停下来扎好帽缨,以致被对方杀死。

本段文字原本是赞扬子路的,肯定他置生死于不顾,维护了士的尊严,堪称忠于信仰的典范。但是用全面、辩证的思想来评析,可以得出富于时代特色也更合乎情理的观点:应以事业为重,不必拘泥于固有的礼节,所以子路之死并不值得。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作文题目都适合求异,即使可以求异的也不宜盲目拔高或任意贬低。比如谈“鲁庄公‘不鄙’”,顿生新意;但硬要说“鲁庄公是千古明君”,则纯属无稽之谈。又如写《读〈训俭示康〉有感》,立意为“提倡适度消费,促进生产发展”,就能翻出新意;而说“节俭弊多利少”,就言过其实,有违常理。所以在运用变向思维时,要善于对自己的思维成果进行反思,以“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真正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提高与优良思维品质的形成。

猜你喜欢
子路江南礼物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爱的礼物
礼物
绣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