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宏民 周朝卫
在狂风暴雨中巍然屹立,以铮铮铁骨顶天立地,最贫穷的革命家却创造出人类最伟大的财富——这就是马克思。
马克思具有伟大的人格力量和鲜明的个性,他的座右铭是“毅力和实力的征象——不随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第189页)他最厌恶的缺点是“屈服”。由于反动政府的迫害,生活陷入贫困,但在他身上看不到奴颜婢膝。他一生多次被驱逐,反动政府曾多次劝他放下手中的笔,只要不攻击政府就可以不被驱逐,还可以享受高官厚禄,然而马克思只回答一句话:“我会立即启程。”燕妮同父异母的哥哥是普鲁士政府的官员,也多次劝马克思“改邪归正”,同样被马克思拒绝。他多次被法院传讯并被审判,在法庭上他义正词严地辩论,捍卫正义和尊严。他既不接受敌人的“皮鞭”,也不接受“面包”。在贫穷饥饿面前,马克思“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说,“对付贫穷的办法是狂笑”“我们的敌人给了我们很多的愉快时刻”。他一生抚育的4个子女被贫穷、饥饿和疾病夺去生命,但他初衷未改,始终为人类解放而奋斗。
燕妮这样评价马克思:“为了无产阶级的事业,他能牺牲自己所剩下的一切,把自我撇在一边。”马克思是无私的,他的道德境界超出一般人。每当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的自我牺牲就越发显示出来。由于德国专制的迫害,《新莱茵报》仅办6期就被查封,只留下一台印刷机和外债,马克思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样一走了之,但为了挽救报纸的政治荣誉,他挑起一切重担,一人留下,卖掉了印刷机,又动用了父亲的遗产偿还了债务,为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这时的他已经收到驱逐令,即将被驱逐出境。有一次,马克思分到了一笔遗产,却用于购买战斗武器。
马克思研究商品,不是为了获得商品;研究货币,不是为了获得货币;研究资本,不是为了积攒资本。母亲抱怨马克思,小卡尔要是积攒一笔资本,而不是写一本什么资本的书该多好啊。马克思女儿爱琳娜在给威·李卜克内西的一封信中这样回忆:马克思同病魔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因为他至死是一位战士,但他已被病魔摧毁了。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坏。他只要自私一点,完全可以把一切工作丢开不管。可是,有一种至高无上的东西支配着他,那就是对事业的献身精神。
人类最好的美德是自我牺牲,是把“自我”撇在一边的能力和意志。马克思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
德国革命家威廉·李卜克内西在《回忆马克思》中曾说:“马克思的风格就是马克思本人。他是一个完全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在我所认识的人物(伟大的、中等的和渺小的)中完全没有虚荣心的不多,马克思便是其中的一个。他十分伟大、十分刚强,而且也十分高傲,不屑流于虚荣。”
马克思把声望、荣誉看得一文不值,最讨厌的是对他的奉承。马克思致布洛斯的信中这样说:“我和恩格斯都把声望看得一钱不值。举一个例子就可证明,由于厌恶一切个人迷信,在国际存在的时候我从来都不让公布那许许多多来自各国的、使我厌烦的歌功颂德的东西;我甚至从来也不用答复,偶尔答复也只是加以斥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34卷,第288页)
他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各种奉承和荣誉,至死,浩瀚的著作没有留下一份传记,没有一个“我”字,歌功颂德、阿谀奉承、盲目崇拜都不属于他,名声——请绕开他。
淳朴是马克思的本色。他不会虚伪,不会装腔作势,他反对花言巧语、阿谀奉承。他曾说“博取权贵的欢心,并非无上的荣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 卷,第623 页)他不会装饰和掩饰自己,甚至不修边幅,他的扣子经常系错,你一眼就能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李卜克内西曾这样说马克思,“他简直就是真实的化身”“他不会明明是无能而卑鄙却装成高尚和尊严”。燕妮称真实和淳朴的马克思为“我的大男孩”。
马克思还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慈祥的父亲和外祖父。对待儿女们如同对待朋友一样,从来不摆家长的架子,女儿们都十分依恋他,因为他面色黝黑,儿女们不叫他父亲,而亲切地称他为“摩尔”。
马克思正直无私,他以无产阶级利益为底线,谁触犯了这个底线,马克思就会与之斗争。空想社会主义者威廉·魏特林依仗早期对工人运动做出的贡献,狂热而傲视一切,几乎失去理智,反对革命理论的指导,宣扬和平改良主义,在政治上彻底堕落。虽然他与燕妮私交甚好,然而,马克思不顾私情,决然与魏特林机会主义斗争,并与之决裂。燕妮对此给予支持,并对马克思说:“亲爱的卡尔,你的头脑始终高人一筹,我就是因为你有这样的勇气而爱你。”
他真实淳朴,他永远属于他自己。
马克思作为一个革命家,一生树敌无数,但却没有一个私敌,这该有怎样无私的胸怀!对敌斗争,他无私无畏;在同各种机会主义斗争,他同样无私无畏。他光明磊落,不会钩心斗角,拉帮结派,不把个人利益带进革命斗争之中。尽管他无情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但是他却肯定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的贡献,后来当有人将黑格尔作为“死狗”批判时,马克思却说“我是黑格尔的学生”。
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胸怀,胸怀越大越装不下一个私敌。
马克思向人类贡献的不仅仅是他的著作,还有他为人类而工作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
马克思以高尚的品质、崇高的人格力量高高地站在他的著作之上,这个“乞丐”一样的人却站在了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这个“流浪者”的身后跟随着越来越多的革命者。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们不断丰富发展的学说体系。在创立革命学说过程中,恩格斯总是称自己是“第二提琴手”,他说:“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恩格斯1888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的由衷之言,反映了他的谦逊品格和宽广胸怀,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风雨同舟、并肩战斗,为人类解放而斗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为了使马克思战胜贫困和饥饿,恩格斯挺身而出,给予无私援助。恩格斯曾对马克思说:“我要让你每一分钟都用于战斗。”每当恩格斯的钱汇到马克思家中的时候,孩子们总是高兴得跳起来:救命钱来了!
为了支持马克思工作,恩格斯做出巨大牺牲。从1842年开始放弃写作和自己热爱的工作回到曼彻斯特,在父亲创办的公司当一个小老板,开始进行“该死的生意”。从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手,两个人只能隔海相望。但是,辽阔的大海没有隔断他们的联系,他们书信来往不断。20年间保存下来的书信就有1300多封。有一次恩格斯几天没有收到马克思回信,便马上给马克思再次写信:你是在哭,还是在笑?你是在工作还是在休息?
1857年3月20日,恩格斯给马克思写信说:“我早就想到你一定又非常困难,凡是我这方面能做到的我一定做到。只要有一点可能,下星期再给20英镑。”
1857年12月22日,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说:“你胜利地把我从金钱的魔爪中解救了出来,愿你的名字受到赞美——哈利路亚!”
在恩格斯的长期资助下,1867年3月的一天,马克思终于完成了《资本论》第一卷。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信告诉恩格斯说:“没有你为我做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中共中央编译局1975年版,第223页)
列宁曾说:“如果不是恩格斯牺牲自己而不断给予资助,马克思不但不能写成《资本论》,而且势必会死于贫困。”(列宁《卡尔·马克思》)
1869 年,恩格斯终于结束了20 年的商业工作。两只巨手在20 年后再次握在一起,恩格斯回到伦敦与马克思相聚,两人寓所相距很近,从此两个伟人又共同战斗了20年。
恩格斯不仅和马克思共同撰写文章,如《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而且每当机会主义歪曲攻击马克思主义时,恩格斯都会挺身而出,捍卫马克思主义。为了回击机会主义分子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恩格斯放弃自己的研究,写出《反杜林论》一书,对杜林机会主义进行公开的论战。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恩格斯是通过研究自然辩证法,从自然科学领域出发来揭示和论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是通过研究人类的发展史来论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然而殊途同归,两个人在不同领域的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使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恩格斯多年来通过对自然科学深入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确立了人类社会起源的学说,他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而且我们必须说,现代自然科学为这种检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与日俱增的材料,并从而证明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的而不是静止的。”恩格斯以唯物辩证法为武器批判了形而上学和宗教神学,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有力地支持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恩格斯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人对自然界的过分索取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架起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桥梁。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他的全部文稿由恩格斯保存处理。晚年的恩格斯继承了马克思的政治遗产,全力整理《资本论》续卷。从1883年3月开始到1894年5月,经过11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恩格斯说:“我喜欢这种劳动,因为我又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8月第1版,第414页)
恩格斯在度过七十寿辰以后,为了对世界各地向他祝贺的人表示感谢,写了一封公开信,他在信的末尾谦虚地写道:“我只是有幸来收获一个比我伟大的人——卡尔·马克思播种的光荣和荣誉。因此,我只有庄严地许诺,要以自己的余生积极地为无产阶级服务,但愿今后尽可能不辜负给予我的荣誉。”(恩格斯《致<柏林人民报>编辑部》)
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恩格斯用尽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为马克思树立了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而在这座纪念碑上,他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地铭刻上去。
1895年8月6日即马克思逝世10年后,75岁的恩格斯随他而去。当天,全世界收到来自伦敦的电讯:“恩格斯于昨晚10时30分安然逝世。”按照他生前遗愿,骨灰撒入大海。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既占领真理的制高点,又占领道义的制高点,这两个制高点是对马克思光辉一生的高度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的高度概括。
马克思主义占领了真理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汲取了人类文明知识的成果,是人类先进知识的结晶。他以严密的科学论证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借助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研究人类社会,不仅回答了人类从何处来,而且回答了人类向何处去的历史之问。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一切冲突源于生产方式的冲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就是在矛盾中向前发展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只是历史上的过渡阶段,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人类一定解放。一个国外思想家这样说,“马克思之前的历史通向马克思,马克思之后的历史从马克思出发”。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以及思维运动的客观规律,如对立统一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和生产方式矛盾运动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3页)
马克思一生撰写了大量理论著作,尤以《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为代表,如一座座思想理论富矿,矗立在人类思想史上。170 年来,《共产党宣言》通过200 多种文字、1000多个版本传遍全球。《资本论》这部倾注马克思毕生心血的巨著是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圣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所指出的:“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占领道义的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和人类绝大多数的利益,代表的是全世界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根本利益,比任何时代的进步学说都具有最广大的人民性。他毕生的真正使命是以各种方式参与资本主义的各种斗争。他以全人类解放的宽大胸怀关心世界上绝大多数贫苦的人,他关注童工、妇女、雇工、奴隶的命运,他关心被压迫民族和弱小民族的命运与革命斗争,他谴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无耻掠夺,对中国人民充满同情,而且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充满期待。他断言:侵略者对中国的压迫和掠夺也使他们坐在将要喷发的火山上。
马克思所进行的全部科学研究活动,不是为了成为理论权威,而是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想集真善美为一身,它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主义历史文明进步的客观必然性,体现着人类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奋斗不息的坚强信念,证明着真善美必然要战胜假恶丑的不可逆转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和道义的结合,是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结合。共产主义就是真理和道义结合的最高追求,共产党人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是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真理支持道义,道义蕴含着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的旗帜,也是道义的旗帜。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马克思主义都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闪烁正义之光、真理之光、道德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