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简要分析

2022-08-02 08:44张志恒
新能源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乘用车汽车产业电动汽车

文/张志恒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已经具备较好的发展优势,而在2021年取得更为良好的发展势头。2021年新能源汽车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销量较2020年增长1.6倍左右。在出口方面,2021年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较2020年增长3 倍。

(1)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类型来看,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较2020年进一步攀升,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表现更为突出。(2)汽车生产企业方面,不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均有企业在销量规模上与增速有突出表现。(3)充换电设施方面,2021年充换电设施规模增长较快,经济发达地区充电设施的规模较大,充电桩运营规模的市场格局表现出头部企业高集中度的特征。

1 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过350万辆,较2020年增长158%,是2021年汽车行业的重要亮点。从市场占有率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较2020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为5.4%)。《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占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从2021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该目标的完成难度不大,甚至有可能提前达到目标。

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已呈现出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新发展阶段。此外,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向国际平台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2 纯电动汽车占比进一步攀升

从不同动力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来看,纯电动汽车较2020年有进一步的发展,2021年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291.6万辆,同比增长161%,占比超过82%,纯电动汽车已经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2021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60.3万辆,较2020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比增长140%。燃料电池汽车仍在市场中占据较小的比例。

结合新能源汽车用途类型来看,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增长水平更为突出,新能源汽车乘用车2021年销量较2020年增长167.5%,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较2020年增长54%。与2020年的增长率相比,新能源乘用车增长了153个百分点,其中,不论是纯电动乘用车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均增速显著。新能源商用车较2020年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在纯电动商用车从2020年的负增长变为2021年的正增长。

3 头部厂商市场占有率集中度高

本部分重点分析了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从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的数据来看,当前头部厂商的集中度较高。新能源汽车厂商零售销量排名前15的企业销量合计达到244万辆,在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超过20万的企业有:比亚迪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这三家企业的零售销量在汽车零售销量前15的企业中占比达到55%左右。造车新势力中小鹏、蔚来、理想的零售销量在9万~10万。增长率方面,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前15的企业零售销量增长均在100%以上,其中,零售销量增长超过200%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合众汽车、长安汽车、小鹏汽车、比亚迪汽车。造车新势力方面,小鹏汽车与合众汽车的增速均超过200%,合众汽车甚至超过了350%。结合销量规模与增长速度来看,不管是零售销量规模还是增长率,比亚迪汽车均排名靠前。整体上无论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在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均有不俗表现。

4 充换电基础设施增长迅速

2021年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增长较为迅速,市场格局呈现出较为集中的局面。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公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93.6万台。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261.7万台,同比增加70.1%。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企业方面,全国充电运营企业运营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企业共有13家。这13家运营商占全国充电桩运营总量的92.9%。运营超过10万台充电桩的企业共有4家,分别是星星充电、特来电、国家电网、云快充。

充电站与换电站建设在区域上呈现出集中的局面。当前,充电站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的地区规模较高,经济发展前10的省级行政地区单元充电站数量的集中度高达70.4%。全国换电站保有量共1 298 座,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集中度高达74.6%。当前,主要的换电站运营商是蔚来、奥动新能源、杭州伯坦等企业。换电站的发展规模仍较小,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2011年11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GB/T 40032—2021《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国家标准。该标准有助于引导新能源车企的产品研发,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换电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5 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驱动力将进一步加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的完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供给侧的供给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需求侧的接受程度也会将进一步提高。

(2)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若能延续当前的发展态势,我国有可能提前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20%左右的目标。

(3)纯电动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力。2019—2021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连续攀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力。当前,纯电动汽车是我国新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主力。未来,纯电动汽车将成为销售汽车的主力。

(4)中小城市与乡村地区未来可能会成为新的市场空间。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程度的加深,当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低的中心城市与乡村地区,将有可能会成为新能源汽车新的市场空间。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汽车企业研发推广适合农村居民出行需要、质优价廉、先进适用的新能源汽车,推动健全农村运维服务体系。新能源汽车下乡有可能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

(5)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竞争可能会加剧。当前,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呈现出较强的开拓能力,造车新势力作为新锐势力也表现出不俗的水平。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可能伴随着竞争加剧,市场的集中度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6)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进一步增长,将会给汽车的能源补给基础设施带来重大改变,对于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既体现在充换电基础设施的数量要求,又体现更为先进的充换电技术创新和充换电技术标准的完善。

猜你喜欢
乘用车汽车产业电动汽车
对《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18384—2020)若干条款的商榷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试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中的信息化系统集成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电动汽车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国内市场主要乘用车型价格表
国内市场主要乘用车型价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