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队伍“防消联勤”工作机制探究与实践

2022-08-02 05:33王东河北省保定市消防救援支队高阳大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联勤火灾事故火灾

■ 王东 河北省保定市消防救援支队高阳大队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健康发展,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城镇和乡村的建设更加系统完善,涌现出了众多新型产品、新型材料、新兴技术、新兴业态[1],与之而来的各种火灾事故风险隐患也在不断增加,相应的处置方法也更为复杂多变,这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坚持“边改革、边探索、边实践、边提升”的工作思路,落实“防消联勤”工作机制,一体推进“防”“消”工作,尤为必要。笔者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加强消防救援队伍“防消联勤”工作机制建设,推进“防”“消”工作深度融合,提升队伍整体综合实力谈几点简单看法[2]。

一、“防消联勤”工作机制的基本内涵

“防消联勤”工作机制是指消防救援机构中从事灭火救援工作人员、执行防火监督任务人员同社会单位之间联合开展的集作战训练、监督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宣传、培训演练于一体的,能够共同推进“防火”与“灭火”的新时代消防勤务工作机制。

二、“防消联勤”工作机制运行现状

(一)“防消联勤”工作的重要意义

“防消联勤”工作的概念已经提出了多年,全国各级消防救援队伍也都纷纷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其中有的队伍在“防消联勤”概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将消防监督员、消防员、消防文员三类人员工作职能融合拓展的工作模式,有的队伍提出建立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与乡镇消防队、企业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救援力量进行联勤联动[3]。实践表明,这些探索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消防救援队伍和社会单位之间的联系,信息共享更加畅通,交流更加便捷,极大提高了消防部门对社会火灾的监管和预警能力,对于及时发现和消除单位火灾隐患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减少社会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防消联勤”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当前,各地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逐步推进落实,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并大力推进全国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开展“防消联勤”工作机制,但“防”“消”资源整合依旧存在不够充分、不够扎实的问题,多数地区“防”“消”工作推进仍不同步、发展还不协调。

1.职责分工不明确,可操作性较差

“防消联勤”工作多是指参与执勤的消防救援人员在进行熟悉演练任务时,以班或站为单位,对社会单位开展防火监督检查,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由于消防救援人员对相关业务理论知识和技术的了解不深,对其职责范围、检查内容、检查标准的掌握不够扎实,而导致工作无从下手、盲目无序的情况[4],给社会单位的正常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以致难以被社会单位所接受,降低了社会单位对消防救援队伍开展“防消联勤”工作的支持与配合程度。长此以往,消防救援站的消防救援人员对于开展防火检查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最后依旧是各司其职,使得“防消联勤”工作流于形式。

2.人员实力有限,投入精力不足

如今,防火监督检查和灭火救援作战人员不足、力量有限依旧是部分消防救援队伍存在的重点问题。基层大队监督检查任务点多面广,且存在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消防救援站的行政、勤务工作也是时紧时重,时常出现部分人员被抽调去执行任务,实际在岗在位人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大队监督执法能力,消防救援站在作战训练和熟悉演练上的时间减少等情形[5]。消防救援队伍如何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3.业务体系不互通,信息共享受限

“防消联勤”工作机制存在一定局限性。消防救援站在熟悉演练时发现的火灾隐患、违法行为,只能采取及时重新修订应急预案的措施,无权强制要求社会单位对其所存在的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进行整改;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消防救援站多是独立作战,有的指挥员对防火方面的业务了解较浅,不善于利用建筑内部的固定消防设施进行灭火;大队监督检查人员对制定的应急预案和如何进行灭火救援了解不充分,工作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违法行为等相关信息无法及时被消防救援站所掌握。部门之间配合不佳,沟通协调不到位,导致“防”“消”两种资源不能及时高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生成,限制了其发展。

4.验收维保失实,设施功效减弱

一些职能部门在对有关建筑进行审核验收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灭火救援实战时的情况,导致火灾发生时,消防救援队伍无法及时组织有效的救援;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出于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等目的,为了自身利益擅自降低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消防验收失真、维护保养工作落实不到位、领导层把关不严,以致部分消防设施无法在灭火救援时发挥有效作用,甚至贻误最佳救援时机;部分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不到位,对消防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高。例如衡阳“11·3”特大火灾坍塌事故,就是由于该建筑存在多处违规建造,且未严格按照要求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扑救工作难以开展,现场参与救援人员不了解大厦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未能有效预判该地的坍塌风险,造成多名消防员被废墟埋压牺牲;武汉“2·15”汉南区红叶汽车修理厂火灾事故,是由于该单位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足,没有遵守相关防火规定,在有火灾风险的地方吸烟、乱扔烟头而引发的火灾,救援时发现现场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车无法顺利进入起火位置实施扑救,导致灾情加重,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三、“防消联勤” 工作机制建设的改进措施

通过对近几年全国火灾事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有关社会单位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越薄弱、消防安全责任意识越淡薄、消防设计验收审核把关越宽松、消防宣传力度越小、消防救援队伍开展的熟悉演练次数越少,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性质就会更加严重,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越大,由此可见“防火”“灭火”两项工作都必须扎实做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保证安全形势稳定。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完善优化“防消联勤”机制,提升队伍联勤联动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一)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为使“防消联勤”工作开展更加规范、“有据可依”,充分发挥出“防消结合”的巨大效能,我们要在全面吸取前期优秀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明晰各项制度责任并贯彻落实。一是要建立防火监督人员与救援站人员的沟通机制。以救援站灭火辖区为准,明确联系人和工作任务;二是要建立每日晨会、每周例会通报制度。大队部全员参会,将涉及防消联勤的工作内容在会上通报、研究、部署;三是要建立隐患信息互通机制。将重点单位调整、重大火灾隐患整治、消防监督检查与实地调研发现的隐患等重要信息及时通报到所属各单位,确保信息对称。在防消联勤工作中,既要做到人员联动,即大队、消防救援站人员共同参加,加强执法监督业务指导和探讨,又要做到工作联动,即联勤一个单位,同步做好执法检查、消防宣传及熟悉演练工作。从工作机制和效果上保证防消联勤工作形成闭环。

(二)密切配合,资源共享

将防、灭火业务理论纳入消防救援大队及消防救援站业务学习范畴,固化时间,全员参与,形成长效机制,定期开展业务理论小比武、小竞赛,促进人员提升消防综合业务理论水平。合理优化队伍人员资源配置,消防救援大队的防火监督人员要投入到消防救援站熟悉训练当中去,同时消防救援站人员也要投入到防火监督检查工作当中。在防消联勤工作过程中,防火监督人员还要辅助消防救援站的工作人员及时联系重点单位,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的消防监督工作,定期向消防救援站通报抽查单位,并引导消防救援站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共同制订灭火应急救援预案[6]。大队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特别是重大火灾隐患的重点单位,要适时将具体情况通报所辖消防救援站并加强对其开展熟悉演练,共同制定健全的消防灭火应急救援预案。充分调动参与消防监督检查、火灾事故调查、消防救援出动、宣传教育培训、住建部门的消防工程审核验收等方面工作的各部门的职责效应,组成综合力量,建立齐抓共管、资源共享优点相互促进的有利局势。

(三)优化工作共享,效率倍增

进一步加强创新工作轮换沟通机制,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工作,加强防、灭火岗位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合作,将灭火救援和监督检查两大重点任务有机整合,优化现有人员资源配置。各岗位工作人员之间要建立共同履职尽责,稳固辖区安全形势,推动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的共识,同步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工作配合关系,营造互相支持、相通互融的良好氛围,思想上树立更加牢固的“防消融合”主体意识,建立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局面,切实克服工作人员总量不够困难问题。各类人员应当运用所有能够使用的工作时间,按岗分类盯着问题边实践边学,进一步掌握有关各类建筑及消防器材的基本种类、工作机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操作应用的相关知识,从而扩大知识面和视野,提高落脚点能力,克服各岗位人员在知识方面的局限,共同促进,持续提升能力,发展人人成为“多面手”,从而达到对防火、灭火等工作质效的最优化[5]。

(四)信息管理,控火灭火

极力构建多要素、多主体、全天候、全过程的智能管控系统,积极拓展智能自动灭火管理的运用范围和覆盖面,强化运用物联网平台系统构建动态信息监管及预警机制,积极打造线上线下协调合作的新型管理模式[5]。其中,消防救援队伍在进行监督检查和熟悉演练时,可以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平台收集影响灭火救援活动的有关信息,并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追溯更新,从而做到对监督抽查隐患情况与消防救援站熟悉演练信息的数据交换,使得在跨区域救援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调取救援站点的有关信息资料,对建筑内隐患信息状况、可用水源分布、消防分区情况等影响灭火救援活动信息做到全方位了解,达到“一个点收集,多点运用”的效果[7]。除此之外,社会单位及灭火救援机构还可进行与消防管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融合,第一时间将出现的报警信号进行上传,并通过智能分析将具体警情、故障及火警信号及时传递至物联网单位和灭火救援机构,做到报警的快速反应,迅速有效地实施人工干预,及时出警,切实提升社会面的火灾事故管理效率。

(五)科学合理审验,方便救援

有关部门在进行建筑消防工程审核、验收过程中,应请求管辖消防工作应急救援队站人员参与,并积极协助应急救援队站对有关资料进行及时收集汇总,掌握重点单位真实情况和危害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关键因素。在对特种施工建筑物实施消防专业技术工程设计审查(核准)时,应依据管辖消防工作应急救援队站现行车辆装备性能参数,对建筑物有关的防火安全专业技术设计参数作出科学合理调节(如登高车作业面、特种消防车道路等),并及时对建筑物消火栓、消防控制室、消防车道路等现场仪器设备作出科学合理检验,以保证在建筑物出现重大火灾事故时消防专业有关车辆、装备可以充分发挥效用。充分促进住建主管部门适时将新验收入库的建设项目信息引入“双随机、一公开”的监测系统以备待查,形成了联合参与、共同监督、无缝衔接的新局面。

(六)微站联动,呼应成面

专职消防队伍、企业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之间要相互协调配合,明晰职能,加强信息交流,形成合作机制,及时掌握各类社会紧急救援力量的相关信息,包括总人数、装备配备情况、物资储存情况等基本数据,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指挥中心充分利用综合指挥与调度平台积极响应并协助对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培训、演练,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的模拟演习,最大限度上遏制火灾事故发生,为消防救援队伍顺利完成救援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增加初期火灾扑救成功率,尽可能降低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和生命财产损失,推动形成“以点带面”“灭小灭初期”的消防防火灭火工作新格局[5]。

(七)广泛传播经验,增强教育效应

日常的消防宣传教育经验表明,通过开展防消联勤工作,消防救援大队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进行消防知识宣教工作优势更加突出。一是宣传人员能够将消防工作教育宣教日常化。消防宣传工作可每天进行,不仅要抓好大规模的宣传推广、统一培训,更要重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知识普及,建立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宣传途径,随时随地进行宣贯讲解。二是可深入寻常百姓家中。中国不少城市小巷、老旧城区、人员密集的场所,是火灾事故高发的地区,也是消防技术宣教工作的盲点,可透过宣传人员的双手,在实地走到的区域中都可以带去消防常识,让普通百姓们知道“消防器材、扑救及火场逃生”的基本消防常识,不但覆盖面广,而且影响程度很深。三是可以把理论转化为现实。把线上宣传活动转变为线下,资源的实际应用使自动消防不仅有声更有“行”,还可以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预防灭火能力,从而降低经济损失,节约公共资源。

四、结语

当前中国消防救援队伍正从过往较为封闭式的体制,逐渐向开放型、多样化的格局发展。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这为当前消防救援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防消联勤”工作要抓住发展新契机,内挖潜力,外聚资源,以“联勤”为纽带,利用“消”的人力资源,加大隐患问题整治率,利用“防”的法律约束力量,提升“六熟悉”的严谨度、有效性,科学构建“梯次结构合理、队站辐射联合”的防消力量管理体系,为社会面火灾防控工作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联勤火灾事故火灾
一起亡人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
一起机动车辆火灾事故的调查
对烟头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
莫名的火灾事故
万里踏歌新联勤——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文艺轻骑兵”赴基层巡演纪实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学联勤有益 参赛趣无穷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