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预喜:高端向上 低端向下

2022-08-02 07:55杨现华
证券市场周刊 2022年27期
关键词:利润总额低端茅台

杨现华

日前,贵州茅台(600519.SH)上半年收入基本创下2018年中报后最佳增速,两成左右的盈利增速同样是三年来的新高。与业绩表现低迷的区域三四线白酒相比,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继续扩大领先优势。

在经历了两年相对缓慢的增速后,2021年白酒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再度驶上快车道。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和疫情扰动,2022年上半年,部分三四线白酒企业发布的业绩预告并不乐观,贵州茅台却实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快增长。而且随着高端白酒持续稳定增长,高端酒占收入和利润的比重不断刷新新高,低端酒的份额越来越少。

日前,贵州茅台发布的经营数据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59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7%左右;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左右。

贵州茅台上一次半年度营收增长在17%左右还要追溯到2019年半年报,彼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了16.8%,这意味着贵州茅台上半年收入增幅有望创下2018年中报后的新高。

净利润也不遑多让。2020年和2021年半年报,贵州茅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都在10%上下,增速并不亮眼;2022年上半年20%左右的增长或是三年来的新高,已经是前一年盈利增速的二倍有余了。

这或许与“i茅台”上线运营有关系。据透露,从3月底试运行至7月底,“i茅台”注册用户已超2000万户,日活400万户,销售收入逾56亿元。而据7月初经销商大会上透露的消息,“i茅台”注册用户已达到1900万户,日均活跃用户近200万户,实现营收46亿元,这表明线上收入在7月份开始加速。

仅仅是不到四个月的线上直销收入,已经与一家强势区域白酒公司的全年收入毫不逊色了,茅台的强势由此可见一斑。按照近四个月的收入来推算,“i茅台”全年销售额有望轻松突破120亿元甚至更高。

单季度来看,二季度虽然局部地区疫情有所反复,茅台的增长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根据2022年一季报,二季度贵州茅台实现收入约为262亿元,增长约15.69%;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了16.4%。继2019年一季度后,贵州茅台再度实现营收和净利润15%以上的增长。

产品主打高端酒的水井坊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0.74亿元,同比增长了12.89%;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7亿元,同比下降2%。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59亿元,同比增长10.36%;归母净利润711万元,同比增长了116.88%,近三年来首次实现二季度单季度盈利。

与高端酒的增长相比,以区域市场为代表的三四线白酒增长就不乐观了,或者说不少酒企都呈现负增长。尤其是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之下,低端白酒的业绩更不乐观。

在贵州茅台之前,不少白酒公司也已经发布了业绩预告。老白干酒预计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2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91%左右。这样的业绩增速可谓非常亮眼。

老白干酒的高增长并非主要由经营所致。2022年1月公司收到2.74亿元土地补偿款,导致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1.8亿元左右。

在老白干酒之后,金种子酒和顺鑫农业同一天发布业绩预告。金种子酒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00万-5800万元,其一季度已经亏损了1255万元。这就是说,金种子酒第二季度的单季度亏损在3945万元至4545万元,连续六个季度亏损。

顺鑫农业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3200万元-4800万元,同比下降89.91%-93.27%。一季度顺鑫农业的盈利超过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第二季度亏损在5628万元-7228万元。

2021年,顺鑫农业生猪养殖和房地产已经受到明显影响,白酒支撑着公司的利润表。如今疫情和经济放缓对以低端酒为主的顺鑫农业影响在持续深入。2020年疫情突发以来,顺鑫农业是受到影响最为明显的酒企,公司利润每年都在大幅下降。

在解释亏损时,金种子酒表示原因有二:一是公司白酒产品结构处于调整期,次高端产品销售占比较低,综合销售毛利相对较低;二是上半年国内疫情防控等原因导致销量下降。

与其他安徽上市酒企相比,金种子酒同样处于低端。公司的亏损并非进入2022年才出现,业绩低迷已经持续数年。本轮白酒行业如火如荼的业绩增长,在金种子酒这里并未得到体现。年初央企华润集团入股金种子酒,成为公司二股东,这对公司股价起到了立竿见影的积极影响,但业绩影响尚未显现。

高端白酒持續稳定增长,低端白酒踌躇不前甚至后退。即使整个白酒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在不断增长,留给一线酒企之外的市场份额仍然在不断压缩。

2012年是白酒行业上一轮景气的高峰。在这一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4466.26亿元,净利润818.56亿元。之后白酒行业的盈利逐年下滑,直至2017年行业利润总额才超越上一轮的景气峰值。

2018年后,白酒行业盈利开始迈上千亿门槛。根据统计局数据,2018-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363.83亿元、5617.82亿元、5836.39亿元和6033.48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1250.5亿元、1404.09亿元、1585.41亿元和1701.94亿元。

四年时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收入仅仅增加了10%出头,利润总额增长超过35%,盈利增速明显超过了收入的增长。与之相应的是,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871.2万千升,2021年已经下降至715.63万千升。而在产量最高的2016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共计产出白酒1358.36万千升。

产量下降接近一半,收入和利润却不断创下新高,这说明白酒行业更多依靠吨酒收入的增长而非销量的增加。在整个白酒去产能的过程中,低端产品在逐步出清,市场向优质白酒企业集中。

貴州茅台就是典型代表。2018-2021年,贵州茅台的利润总额分别为508.28亿元、587.83亿元、661.97亿元和745.28亿元,占到了同期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利润总额的40.65%、41.87%、41.75%和43.79%,占比稳中有升。

如果将另外一家白酒龙头五粮液计入在内,龙头酒企的占比更为明显。2018-2021年,五粮液的利润总额分别为186.07亿元、241.06亿元、276.78亿元和324.5亿元,即茅台和五粮液的合计利润总额分别为694.35亿元、828.89亿元、938.75亿元、1069.78亿元,占行业的比例分别为55.53%、59.03%、59.21%和62.86%。

贵州茅台和五粮液两家龙头酒企的利润总额就已经过千亿,占比不断提升,已经超过60%。龙头酒企利润总额的占比不断提升,意味着留给其他酒企的空间越来越少。

这是上市公司层面的利润占比。实际上,仅贵州茅台大股东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茅台集团”)一家的占比就在半数左右了。2020年茅台集团发布公司债,公司经营业绩呈现在投资者面前。

虽然还有其他诸如融资租赁和酒瓶等业务,但白酒销售占比基本在95%左右,其他业务几乎没有太大影响。

2018-2021年,茅台集团利润总额分别为540.05亿元、630.15亿元、743.08亿元和851.11亿元,这近似可以理解为白酒销售收入贡献的盈利。茅台集团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3.19%、44.88%、46.87%和50.01%。

茅台集团一家公司的利润总额占比不断提高,已经占到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不难发现,具备品牌影响和渠道优势的龙头酒企持续保持增长势头。高端白酒市场事实上形成了寡头垄断格局,行业利润也向寡头集中。

机构也指出,随着新国标落地,头部酒企加速扩张,集中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在存量竞争背景下,各大酒企纷纷公告扩产,将目光投向全国市场以谋求更多市场份额,这将带来行业集中度趋势的继续加强。

中信建投在地方实地调研后也指出,疫情虽然给白酒行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疫情加速地方小酒企的出清,市场份额加快向全国化名酒集中。

猜你喜欢
利润总额低端茅台
牙科界茅台来了
辣椒之争
中国茅台 香飘世界
浅议中职学校“低端”学生的教育
2018年玻璃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1%
SILICON SAGA
任正非要求华为重视低端机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利润总额
投资.市场
茅台直销 探索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