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借壳上市

2022-08-03 05:00文AO陈秀娟
汽车观察 2022年7期

文AO 记者 陈秀娟

近几年,作为企业获取资本的一种方式,奔赴美国上市似乎成为众多造车新势力的必经之路。日前,极星汽车宣布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Gores Guggenheim 完成合并,并于当地时间6 月24 日在纳斯达克开始交易,股票代码为“PSNY”。截至美东时间6 月24 日收盘,极星汽车收涨0.15%。

至此,极星成为继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之后第4 家赴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2025 年全球目标:29 万辆

2022 年6月22 日,极星与Gores Guggenheim的合并计划在Gores Guggenheim 股东特别会议上获得批准,两家公司合并后,极星已获得了约8.9 亿美元的总收益。其中约6.4 亿美元来自Gores Guggenheim,其余2.5 亿美元来自顶级机构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后公司估值约为200 亿美元,远高于同样定位高端市场的蔚来和理想在美上市时的估值。数据显示,蔚来和理想在美上市时的估值分别为约64 亿美元和88 亿美元。据悉,极星将利用这笔资金继续扩大产品和业务,并在新市场扩张。

据极星CEO 托马斯·英格拉特透露,至2024 年,极星计划推出3 款全新高性能纯电车型。其中,极星3 将于2022 年10 月全球首发,极星4 预计于2023 年推出,极星5 目前处于研发阶段,计划2024 年推出。

公开资料显示,极星目前已推出2 款量产车型,分别为混合动力GT 轿跑Polestar 1 和纯电动车型Polestar 2。其中,Polestar 1 全球限量1500 辆,官方售价为145 万元;Polestar 2 是对标特斯拉Model 3 的走量车型,官方售价为25.78 万元起。这也意味着,到2024 年,极星旗下产品阵容将达到5 款。

产品之外,极星也正在加速全球市场的扩张。目前已经在全球23 个市场上市,近期还将进一步拓展至西班牙、葡萄牙、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地。预计到2023 年底,极星的业务版图将覆盖全球至少30 个市场,拥有150 多个零售网点。

在中国市场,除了台州工厂和成都生产基地外,极星还规划了一座全新的工厂,用于生产制造极星5。预计到2022 年底,将在中国拥有超过50 家零售网点,覆盖30 个核心城市。

不过,相较于这些规划,极星的销量目标更引人注目。

托马斯·英格拉特表示:“极星汽车即将开启全新的篇章,到2025 年,全球年销量目标为29 万辆,相较于2021 年,将实现10 倍增长。此次上市不仅为极星汽车带来了资金支持,更为我们实现品牌目标提供了重要平台。”

上市能否扭转局势?

遗憾的是,宏大的蓝图映衬下,这个成立于2017 年底、脱胎于沃尔沃、拥有一半中国血统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眼下的销量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国内机动车上险数据显示,2020 年极星累计上险数仅为365 辆,其中Polestar2 的上险量为341 辆,Polestar 1 的上险量为24 辆。

极星最新公布的销量数据也表明,其2021年全球累计销量为2.9 万辆,同比增长185%。对于中国市场的销量,官方并未明确公布,只提到了“471%”的同比增速。根据极星2020 年在中国的上险量,可以大致推算出其2021 年中国市场的销量约为2 000 多辆。而在2022 年1-4 月份,极星全球销量为1.36 万辆,订单为2.3 万辆。

这样的成绩单,难免让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极星多了几分尴尬。

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2021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全球市场的53%。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市场成为各家车企最好的试金石,若能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无疑是经过验证的真金。而对于当前的极星汽车来说,其在中国市场的前途还面临巨大的考验。

对于不乐观的表现,极星中国和亚太区总裁内森·福肖坦言:“就目前来讲,中国不是极星汽车最大的市场。不过,我们相信,在未来拥有了更多的产品布局之后,尤其是极星3、极星4 和极星5 上市后,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市场的增长。 ”在极星看来,未来即将推出的3款产品将很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据悉,极星接下来推出的3 款车型中有两款为SUV 车型,也正是考虑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偏好。不过,新推出的产品能否让中国消费者买单,依然充满未知。毕竟从以往官方产品召回的情况来看,极星旗下车型的产品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车企而言,产品力始终是根本,如果最基本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消费者大概率不会为此买单。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极星的豪华车品牌定位与沃尔沃有所重合,造型上也未能与沃尔沃进行明显区分,给不少人留下“极星等同于沃尔沃电动车”的印象,因而在品牌定位上并不占优势。

不可否认,极星的顺利上市为其带来了产品阵容扩充以及在新市场扩张所需的资金,加之背靠沃尔沃和吉利两棵大树,其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市场增量上的小爆发。不过,鉴于上述所列的种种短板,要想彻底扭转局势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