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磨兜坚、古谨言人三者比较及内在联系

2022-08-03 06:33白丁冯骁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太庙明堂酉阳

白丁 冯骁英

(洛阳周公庙博物馆,河南 洛阳 471000)

关于“金人”“磨兜坚”“古谨言人”的称谓,在一些古代典籍和儒家寺院里多有提及。但囿于史料,或语焉不详,或莫衷一是,或李代桃僵,给我们阅读相关古代文献或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带来很大的困惑。本文试图从三者的称谓、演变、本义、引申义、内在联系入手,进行梳理考证,以期达到存正去讹、正本清源的目的。

1 “金人”“磨兜坚”“古谨言人”称谓说法来源

“金人”“磨兜坚”“古谨言人”三个称谓比较来看,“金人”现于史籍的时间最早,自西汉时就有记载;其次是“磨兜坚”,自唐《艺文类聚》始;最后是“古谨言人”,清代才出现。而“金人”“磨兜坚”“古谨言人”三者同时出现的作品仅有清代张汉《摩兜坚改署古谨言人说》。为更清晰地反映三者现于文献的先后,列表格如表1所示。

表1 “金人”“磨兜坚”“古谨言人”称谓出现于文献的先后顺序

最广为流传的“金人、磨兜坚、古谨言人”三者典故均与孔子入周观礼在太庙前见金人之事有关。孔子入周太庙,此事最早在《说苑·敬慎》中有记载:

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口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

在《孔子家语·观周》中内容大同小异:“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相传周公被分封鲁国,周公为辅成王没有前往封地,其嫡子伯禽接管封国。周公便使家臣随伯禽一道前往封地,并在家臣背上书写训诫以警示伯禽,此家臣后因此陪祀在周公庙内,即为金人,或称磨兜坚。

对照文献与传说,文献中孔子入周见到金人是在“太祖后稷之庙”前,与周公家臣陪祀于周公旁不吻合。但联系黄帝时期即有“金人器”,且三封其口,应是“金人铭背”习俗相当久远,周太祖后稷、周公姬旦均非首创者,乃是很好的继承者。

首次提及“磨兜坚”并将其与金人之事联系起来的是《艺文类聚》,原文为:“盛弘之《荆州记》曰:‘樊城西北有鄾城,西百余里有鼓城。鼓伯绥之国。城门有石人焉,刊其腹云:摩兜鞬,摩兜鞬,慎莫言。疑此亦周太庙金人缄口铭背之流也。’”与《艺文类聚》同时期的《酉阳杂俎》有相似的记载,原文为:“邓城西百余里有榖城,榖伯绥之国。城门有石人焉,刊其腹云‘摩兜鞬,摩兜鞬,慎莫言’,疑此亦同太庙‘金人缄口铭’。”从时间上看,《艺文类聚》虽为唐武德七年(624)编纂,但其中引用《荆州记》作者盛弘之是南朝宋人。可见“榖伯绥之国城门石人”当在南朝便存在了。

清代张汉对“金人、磨兜坚、古谨言人”做有考证,《摩兜坚改署古谨言人说》是如今所见将“金人、磨兜坚、古谨言人”三者置于同一文的唯一一篇文献。其中记载:

洛阳周公庙中庭祀周公,其左楹合土写像颀立一人,前置木署“磨兜坚”三字。予初不晓,已而曰是当是太庙金人之事,以谨言相类,故讹。耳考《酉阳杂俎》,登城榖伯绥之国,城门有石人,刊其腹曰“磨兜鞬,慎勿言”谓疑与缄口铭相类。朱子亦谓“磨兜坚,秦人座右三字铭,不言”,即金人之事也。洛之人妄署其名以陪祀,毋乃不协乎?予议改署“古谨言人”始当盖孔子语也。至像不合金为之,尚失本义,虽然仿其意而已。呜呼,人能谨言,百世祀可也,况重之以孔子乎?不谨言者即日奉金人而祀又何益也?

张汉,字月槎,号峨思,晚号蛰存,云南石屏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雍正二年(1724)由翰林院检讨改授河南府知府,当时河南府治所在洛阳。孟津龙马负图寺至今立有张汉所撰《至日谒羲皇庙》所刻成的石碑,洛宁县西长水立有张汉所书“洛书出处”石碑,为仓颉造字台赋诗《造字台》,“确认了杜甫故里所在地,而且建立了保护与纪念制度”。可见张汉本人十分重视并热衷于古迹的调查、研究、考证,身体力行做了许多努力。史料载:“张汉,清乾隆二年(1737)召试博学鸿儒科,再授翰林院检讨。”可见时人对其学术造诣的认可。

张汉在洛阳周公庙中庭见到署名为“磨兜坚”的泥像,考证《酉阳杂俎》,认为周公庙中泥像,把本应作为铭文刊刻于像上的“磨兜鞬,慎勿言”中的“磨兜鞬”误作为该像的署名(且字亦有误)。而主张其署名应改为“古谨言人”。

文中“朱子亦谓‘磨兜坚,秦人座右三字铭,不言’”,在《朱子语类》中的原文为“尝见徐侍郎敦立。书三字帖于主位前云‘磨兜坚’,竟不晓所谓。后竟得来,乃是古人有铭,如‘三缄口’之类。此书于腹曰:‘磨兜坚,谨勿言!’畏秦祸也。敬仲”。

2 从《酉阳杂俎》《朱子语类》《古今事文类聚后集》看“古谨言人”的概念及演变

“古谨言人”一词出现的时间是三者中最晚的,但与之同义的“古之慎言人也”在《金人铭》第一次出现时便出现了,在宋代又出现了“古之谨言人也”的字样。

《酉阳杂俎》中对“石人铭文”的判断是,“疑此亦同太庙‘金人缄口铭’”,说明在作者段成式看来,“榖伯绥之国城门石人”和“太庙金人”是同一回事,“摩兜鞬,摩兜鞬,慎莫言”与“金人铭”在铭文含义和作用上是一致的。在张汉看来,两像表达的是同一回事,不论材质,均为同一人的塑像。即金人像和石像所筑之人均是“古之慎言人”。

在“古之慎言人”演变为“古谨言人”过程中,最直接的由“慎”字变“谨”字的依据乃是《朱子语类》和《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尝见徐侍郎敦立。书三字帖于主位前云‘磨兜坚’,竟不晓所谓。后竟得来,乃是古人有铭,如‘三缄口’之类。此书于腹曰:‘磨兜坚,谨勿言!’畏秦祸也。敬仲。”“孔子观周入后稷之庙,有金人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谨言人也。多言多败,口是何伤,祸之门也。”

《朱子语类》中古人有“三缄口”之类的铭文书于腹,“三缄口”即“金人之事”;而“书于腹”却是从《艺文类聚》中“石人”而来(“金人”铭在背);“慎莫言”变成“谨勿言”;可见此书已认可“太庙金人”、刻有“磨兜坚”的石人与“古谨言人”三者在表达同一事,也证明了“古谨言人”确由“古之慎言人也”而来。

《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在解释“三缄其口”时已明确出现“古之谨言人也”的字样了。

另外由《金人铭》的叙述顺序也可看出“古谨言人”由“古之慎言人也”来。《金人铭》行文顺序为“首句点明此像所筑之人+其人优秀的品德”。这点在晋代孙楚的《反金人铭》一文中也有体现。《反金人铭》应为戏谑之作,故意模仿金人铭的行文,而将关键词换为反义词,“晋太庙有石人焉,大张其口,而书其胸曰:‘我古之多言人也,无少言,无少事,少言少事,则后生何述焉?……’”亦采用“首句点明此像所筑之人+其人优秀的品德”的行文顺序。“古之慎言人”即金人和石人的人物原型,后世将其称呼简化为“古谨言人”。

也正是因为“首句点明此像所筑之人+其人优秀的品德”的模式,后世才会根据“摩兜鞬,摩兜鞬,慎莫言”中“摩兜鞬”所在的位置,将其误认为石像所筑之人的名字。

3 “磨兜坚”概念及其形态演变

文献资料中我们所见到的“磨兜坚”有以下几种写法:①现今能看到的唐《艺文类聚》和《酉阳杂俎》记载为“摩兜鞬”。②张汉看到的《酉阳杂俎》中三字为“磨兜鞬”。③宋《朱子语类》中为“磨兜坚”。④元《辍耕录》中为“磨兜轭”。⑤清《摩兜坚改署古谨言人说》中,清代洛阳周公庙人像前署名为“磨兜坚”。

摩兜鞬,即为“摩挲头盔和皮弓袋”,当为思索时的状态,“摩兜鞬,慎莫言”正合三思而后言之意。此释义在宋代诗人丘葵的《七歌效杜陵体》中也可得到支持:“我生辰逢乱离,四方蹙蹙何所之。欲登山兮有虎豹,欲入海兮有蛟螭。归来归来磨兜坚,毋与蛟斗兮毋充虎饥。呜呼七歌兮歌曲罢,猿啼清书虫呜夜。”诗中“生逢乱离”四处“虎豹蛟螭”,指战争与混乱,而“归来归来磨兜坚”可以翻译成“归来摩挲(擦拭)头盔和弓袋”,此诗虽未写到谨言,但“毋与蛟斗兮毋充虎饥”亦是带有“退避含藏、勿露锋芒”之意。

关于“摩兜鞬”被误认为所筑之人,可追溯到宋代。《钦定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卷五“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诏领祠宫,遂还乡,闬燕闲无事,追省平生因成感事述怀诗五言一百韵,示儿孙辈始知遭遇终始之意,以代家训故言”“高门训序畏刊腹摩兜慎”。其注“……然宜慎兜鞬之戒……”,并未用“石人之戒、金人之戒、古谨言人之戒”,“摩兜鞬”去掉首字便失去了本意,“兜鞬之戒”的“兜鞬”更像是将“摩兜鞬”当作了三字人名,省略了姓氏。可见在宋代苏魏公时期,便已有将“摩兜鞬”误认为石像本人名字的趋势。而联系丘葵的诗,“摩兜鞬”的原意也并未被完全遗忘,当是宋代处于原意与讹误意并行的时期。

到张汉看到的《酉阳杂俎》版本中三字“磨兜鞬”,和清代洛阳周公庙人像前署名为“磨兜坚”,从一字讹误到两字讹误,可见自宋以后,不仅已不了解“摩兜鞬”本意,在传抄书写上也开始有误了。

此外,在现代对清《诂经精舍文集》的研究中找到了清人对“摩兜坚”的研究成果,如“《诂经精舍五集》中有《摩兜坚赋》(以‘摩兜坚慎莫言’为韵),张大昌与杨振鉴就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摩兜坚’做了一番考证:张大昌重音变,从《酉阳杂俎》作‘摩兜鞬’至《辍耕录》作‘摩兜坚’起笔,言其音近而通;杨振鉴重义衍,从佛经入手,认为摩兜坚为尊者,即妙吉祥菩萨,又从《易》与《孟子》释‘莫言’之意,各有见解”。笔者虽未得见《诂经精舍五集》原著,但从相关研究可得知前人对此做了许多工作,并认同“摩兜坚”自《酉阳杂俎》至《辍耕录》的演变关系。“从《酉阳杂俎》作‘摩兜鞬’至《辍耕录》作‘摩兜坚’起笔”,可见清人所见《辍耕录》中为“摩兜坚”,今人所见“磨兜轭”应是讹误。

4 “金人”概念沿革

4.1 三国以前“金人”概念

相比于“磨兜鞬”与“古谨言人”,“金人”出现得最早,概念也更宽泛,最早可追溯至黄帝时期。

三国魏文帝时期奉敕所撰的《皇览》,原作失传后,清人孙冯翼辑出佚文一卷,仅存冢墓记等八十余条,不及四千字,收入《问经堂丛书》。其中有“记阴谋,黄帝金人器铭曰,武王问尚父曰:五帝之诫可得闻乎?尚父曰:黄帝之诫曰,吾之居民上也,摇摇恐夕不至朝,故为金人三封其口。曰:古之慎言,尧之居民上也,振振如临深渊;舜之居民上也,栗栗恐夕不旦。武王曰:吾并殷民,居其上也,翼翼惧不敢息。尚父曰:德盛者守之以谦,守之以恭。武王曰:欲如尚父言,吾因是为诫,随之身”。可见黄帝有金人器,且为金人三封其口。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淮南子》注:“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长人见于临桃,其高五丈,足迹六尺。放写其形,铸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也。”《说文解字》对于“金”的释义为“五色金也”。意为金有五色(赤、青、黑、白、黄),此时金为金属的总称。“金人”之金,只表材质的大类,秦汉时“金”应是作“铜”意,“金人”只是“铜人像”之意。周太庙为“古谨言人”立的像,和秦始皇为“翁仲、君何”立的像,材质均为铜,所以文献中均称为“金人”。

魏元帝时期成书的《魏略》曰:“明帝景初元年,徙长安钟虞骆驼铜人承露盘。”可见自魏元帝时期“铜人”这种更具体的形容用法才取代“金人”。

4.2 金人的佛像之意和祭祀中“神明”的含义

在诸多文献中,都可发现“金人”有“祭祀神明”的内涵,最典型的是《隋书》和唐代诗歌,之后其含义便趋向固定指“佛”。从逐渐发展出祭祀中“神明”的含义,到狭义化为“佛”,这个过程从汉代征服西域开始,演变时间自汉至宋。

《汉书·地理志》第八上有云:“阳陵,故弋阳,景帝更名。莽曰渭阳、云阳。有休屠金人及径路神祠三所,越巫郎祠三所。”其中“金人”与“神祠、巫郎祠”放在一起叙述,“金人”极有可能和祭祀有关。

《霍去病传》记载:“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师率减十七。师古曰:祭天金人,今之佛像是也,屠音储。”霍去病俘虏金人时间为西汉,此时佛教尚未传入中土,霍去病必定也没有“佛”的概念,师古曰“今之佛像是也”强调“今”也意为此。根据前文对三国以前“金人”概念的分析,此处“金人”应朴素地理解为“金属人像”,“祭天金人”便是“祭祀天所用的金属人像”。收休屠祭天金人,是一种收服敌方信仰偶像的行为,体现精神上的征服。可见“金人”因其“金属像”的本意,在西汉征服西域初期开始被用于称呼西域部族祭祀用的实物“神像”。

“金人”的“神明”内涵的出现,隋代文献中有明显的依据。

隋书音乐志《乐府诗集》卷五十二有舞曲歌辞——《武舞阶步辞》,辞曰:“大齐统历,天鉴孔昭。金人降泛(一作‘汛’‘汎’),火凤来巢。眇均虞德,干戚降苗。夙沙攻主,归我轩朝。礼符揖让,乐契《咸》《韶》。蹈扬惟序,律度时调。”注曰:“北齐元会大飨,奏文武二舞,二舞将作,并先设阶步焉。”乐府为负责音乐收集的官署,舞曲歌辞为配舞蹈的乐曲的词,根据“礼符揖让,乐契《咸》《韶》”等内容可以看出《武舞阶步辞》为官方祭祀歌功所用的舞蹈歌词。《礼记·明堂位》云:“季夏六月,以缔礼祀周公于大庙,升歌《清庙》,下管《象》,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周公因其功绩甚伟,被赐予可以享有天子一样的祭祀规格,其中便有“舞《大武》”一项。“而从东汉明帝开始宗庙中奏舞开始趋同,西周时期流传下来的《文》《武》二舞为主,只是对歌辞有所改变”,《武舞阶步辞》便应是其中《文》《武》二舞中的《武》舞。此处“金人降泛”作为祭祀歌词中出现的意象,应是某个“神明”的指代,才能和“降”这个由上到下的动词相连。

根据古典文学中诗词对仗的传统,“金人降泛,火凤来巢”中“金人”对“火凤”。由“火凤”的属性也能看出“金人”与祭祀的关系。《旧唐书·礼仪志五》云:“证圣元年,佛堂灾,延烧明堂。则天寻令依旧规制重造明堂,凡高二百九十四尺,东西南北广三百尺。上施宝凤,俄以火珠代之。”“犹周人尚赤,取南室明堂之名。”由以上可得知:①唐明堂“依旧规制”建,而在周规制中,明堂在太庙以南,《逸周书》云:“东方曰青阳,南方曰明堂。”南方五行属火;②宝凤后被火珠代替,“俄以火珠代之”。由此可见明堂“上施宝凤”中的“宝凤”,应与“火凤”属同一物。承担祭祀职能的明堂规制严格,任何一样装饰都不是随意出现的,“火凤”出现在明堂定有很强的祭祀寓意。

清代《重修周公庙记》中记载“列金人、欹器,不啻明堂遗制”,可见在明堂遗制中,也有“列金人”这一项。“金人降泛,火凤来巢”对仗工整地出现在祭祀歌词中,且“火凤”有祭祀寓意,明堂遗制中亦有“金人”,更佐证了“金人”有祭祀中“神明”的含义。

唐代陈陶《题豫章西山香城寺》云:“十地严宫礼竺皇,栴檀楼阁半天香。祇园树老梵声小,雪岭花香灯影长。霄汉落泉供月界,蓬壶灵鸟侍云房。何年七七金人降,金锡珠坛满上方。”七七指人死后每隔七日祭奠一次,到四十九日止,共为七七。清钱泳《履园丛话·考索·七七》云:“丧家七七之期,见于《北史》《魏书》《北齐书》及韩琦《君臣相遇传》。又顾亭林《日知录》、徐复祚《村老委谈》、郎瑛《七修类稿》皆载之。要皆佛氏之说,无足深考。”“祇园树老梵声小”引用佛教典故,再联系本诗所提的位置为佛寺,可见此诗与佛教有关。此处“金人”同《隋书·武舞阶步辞》一样以“金人降”的形式出现。“七七金人降”的金人,肯定不是坚硬沉重的“金属像”实物砸下来,应当是指“神明”或更确切地说是“佛教神明”。

《后汉书·西域传》云:“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自汉明帝之世金人见梦,四十二章之书始入中国。”文献中“金人”便言明为“佛”了。

可总结出,“金人”除本义“铜人像”外,其引申义发展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汉代尚未了解西域宗教神明,仅简单朴素地用“祭天金属像”称呼西域神像实物;第二阶段:隋代祭祀歌词中,“金人”已明显为某“祭祀神明”;第三阶段:唐诗中可以推断出“金人”为“佛教神明”;第四阶段:宋文献言明“金人”即“佛”。

“金人”一词经历了由指实物,到指“神明”,再专指“佛”的演变过程。

5 金人、磨兜坚、古谨言人三者比较

“金人”概念在三者中最为宽泛,在黄帝时期便存在金人器;孔子观周在太庙右阶之前见到“金人”,且背有铭文《金人铭》;秦汉时“金人”指“铜人像”,此用法至少自魏元帝时已被“铜人”取代;汉初凿空西域之时,对缺乏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祭祀神像,最初以“金人”称之;随着西域宗教进入中原融合并发展,“金人”开始有祭祀中“神明”的含义,并在特定场合单指“佛”。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中的“金人”应也是“铜人”之意,但因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及儒家的影响力,此事流传甚广,“金人”也被认为专指“太庙金人之事”。孔子从“金人”背拓下的铭文也被称为“金人铭”“金人缄口铭”。也因“金人”典故的影响,张汉认为,要立教化世人的谨言人像,用金属材质才最为合适,“至像不合金为之,尚失本义,虽然仿其意而已”。

相比之下“古谨言人”和“摩兜鞬”涵义具体且单一,两概念都与“太庙金人之事”相关。“古谨言人”从《金人铭》首句“古之慎言人也”简化来。“古谨言人”不是具体指某一个人,而是指拥有“谨言”品质的一类人,为太庙立像所筑之人,可以说“太庙金人像”“榖伯绥之国城门石人”、清周公庙“合土写象一人”,都是为“古谨言人”立的像。而从“不谨言者即日奉金人而祀又何益也”即可看出张汉是明白“古谨言人”与“金人”的差异了。

“摩兜鞬”初为“榖伯绥之国城门石人”腹部铭文,原意为“摩挲头盔和皮弓袋”,是对古谨言人思索状态及行为的具象描述,并不做名称使用。最迟在宋以后,随着原意被逐渐遗忘,加之“古谨言人”形容的是一类人,人名这一项本就缺失,“摩兜鞬”开始被误认为立像人物原型的人名,且宋以后书写出现讹误,“摩兜坚”“磨兜坚”相继出现,遂有清代洛阳周公庙将“古谨言人”署名为“磨兜坚”一事。

注释

①刘向.宋本说苑Ⅲ[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113.

②王肃.孔子家语:卷第三:观周第十一[M].杨博,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66.

③欧阳询.艺文类聚宋绍兴本:卷六十三:居处部三:城:八[M/OL].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94151&page=1714.

④龚嵩林.清乾隆洛阳县志:卷十三艺文:说:二十九[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

⑤王兴亚.清代张汉保护河南古迹的措施及其影响[J].中原文化研究,2016,4(4):74-80.

⑥李敖.朱子语类、太平经、抱朴子:卷第一百三十八:杂类[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308.

⑦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十九:肖貌部[M/OL]//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一.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5339&by_title=%E5%8F%A4%E4%BB%8A%E4%BA%8B%E6%96%87%E7%B1%BB%E8%81%9A%E5%90%8E%E9%9B%86&page=163.

⑧左丘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左传[M].李宏,注.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42.

⑨王瑜纯,孙福轩.论《诂经精舍文集》赋选及其影响[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10):87-92.

⑩四部丛刊三编子部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文部六.铭[M/OL].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80609&page=80&remap=gb.

⑪敬斋古今黈:卷六[M/OL].藕香零拾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82146&by_title=%E6%95%AC%E6%96%8B%E5%8F%A4%E4%BB%8A%E9%BB%88&p age=42&remap=gb.

⑫礼记:卷九:明堂位.仿宋相台五经:卷十六[M/OL].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81593&page=144&r emap=gb.

⑬李敦庆.魏晋南北朝礼仪用乐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⑭孙星衍.明堂考:古合宫遗制考卷上[M/OL].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94589&by_title=%E6%98%8E%E5%A0%82%E8%80%83&page=12&remap=gb.

⑮皇甫谧.逸周书:卷六:明堂解[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52.

⑯王来庆.重修周公庙记[M/OL].//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第四百四十三卷:方舆汇编:职方典:河南府部.https://souyun.cn/yjlh.aspx?book=TuShuJiCheng&id=0179&volumn=KR7a0006_0443

⑰江润身.新安文献志:卷二十八:论梁武帝[M/OL].//钦定四库全书.http://skqs.guoxuedashi.net/wen_2849t/170991.html#030-1a.

猜你喜欢
太庙明堂酉阳
高怀柱
太庙历史文化展设计图、非洲木雕展设计图
太庙礼乐文化的传承价值
千年平城话明堂
酉阳桃花源一游
到明堂去面圣
一垄地
驯服酉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