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健康融入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2-08-03 04:42袁秀琴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劳动者要点

袁秀琴,谭 兰

(南华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劳动者的生活方式、生产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职业健康促进工作面临新的挑战[1]。一方面,传统的职业病防治任务依然艰巨,2020年我国报告职业病新病例17 064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14 367例,尘肺病仍是威胁我国劳动者健康最主要的职业病[2]。另一方面,比职业病范围更广泛的职业相关疾病带来了更多的疾病和经济负担,如慢性支气管肺炎、肺气肿等非特异性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焦虑、抑郁等行为和身心疾病以及骨骼肌肉疾病等导致劳动者能力减退[3]。与此同时,劳动者的健康需求日益高涨,这与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职业病防治支撑和保障体系相矛盾[4]。为应对这种局面,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强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发展“健康企业”“健康社区”等健康细胞工程,而企业作为劳动者健康促进的主体单位,在这种新形势下将健康融入企业、开展企业健康融入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健康融入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减少疾病和伤害的发生、促进劳动者的健康。制定企业健康融入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推动健康企业建设具有指引和监督作用,也能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客观依据,以进一步改善劳动者健康水平,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本文以结构—过程—结果作为研究逻辑框架,在充分考虑劳动者面临的主要职业性与非职业性健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企业健康融入度评价指标体系,旨在能对企业健康融入度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更好地推动劳动者健康促进工作,加快健康企业建设。

一 企业健康融入度研究综述

(一)企业健康融入度的内涵

WHO健康公式表明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生活方式、环境、遗传和卫生服务,分别占60%、17%、15%和8%[5]。在这四大类健康影响因素中,除遗传因素外均可通过合理干预进行改变。为改善人群健康、促进健康公平,需寻求部门合作,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6]。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理论指出,为减少健康危险因素、促进员工健康、推进经济良性发展,企业必须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如改进管理策略,提供支持性环境,改善员工的作业条件,定期开展员工健康教育,给员工提供卫生服务,促进员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等[7]。我国健康企业的定义来源于上述理论,健康企业是指“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等相关法定责任和义务,全面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环境健康、安全、和谐、可持续发展,劳动者健康和福祉得到有效保障的企业”[8]。因此,企业促进职工健康要从管理制度、健康管理和服务、健康环境、健康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完善[9]。

参考WHO健康公式、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理论及健康企业的定义和建设要求,本文将企业健康融入度的内涵理解为企业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改善职工健康和健康公平的程度,这就必须系统地考虑其在管理体系、服务投入、外部环境等方面融入健康的程度,具体体现在企业是否拥有可靠的管理体系、充足的服务投入、优质的外部环境和高效的健康服务,员工是否拥有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的健康素养和满意度、不断降低的疾病和安全生产事故。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正在大力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项目研究,我国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健康企业建设[10]。部分省市已经设立了多个健康企业试点,健康企业建设初有成效,但仍面临着众多待解决的难点,如企业的主体意识不强,常态化的协商机制还未建立,技术力量薄弱等[11]。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健康融入度的评价机制,发现当前劳动者健康促进面临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难点的一种合理手段。

国外对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方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对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促进效果的评价[12-13],韩国已经在国家层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企业健康促进评价指标体系[14]。我国目前缺乏对于企业融入健康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健康企业建设方面的评价体系也正处于探索阶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发表了《健康企业建设评估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管理制度”“健康环境”“健康管理与服务”“健康文化”的维度开展评价。以指南为基础,广东省和上海市增加“健康结局”和“健康特色”两个维度,贵州省增加“健康活动”维度,四川省增加“健康促进与干预”维度[15]。这些评价指标体系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实际操作性强。但从结构上看,这些评价指标体系并未从结构、过程、结果对企业健康建设进行全方位评价;从内容上看,也并未全面包含健康影响因素,如职工不良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非职业性健康影响因素。此外,仅从评分设置合格线,并未对企业融入健康的程度开展进一步研究。

二 企业健康融入度评价逻辑体系框架构建

为全面、科学地评价企业健康融入度,本文选用卫生服务评价领域常用的结构—过程—结果(SPO)理论框架作为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美国管理学研究者Avedis Donabedian在1966年首次提出结构(Structure)、过程(Process)、结果(Outcome)的SPO评价理论框架。在该框架中,结构评价主要对各种资源配置和环境进行评价,包括人力资源、财务保障和政策支持等;过程评价主要是对医疗机构等单位行动开展的过程进行评价,它是结构转化为结果的必由之路;结果评价是对医疗机构等单位行动开展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患病率、满意度等[16]。SPO评价全面,是实用、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模式,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系统的评价[17]。本文对结构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的说明如下:

企业健康融入度的结构评价是对企业提供的各种促进劳动者健康的资源和环境进行评价,可以从健康管理和健康条件两个部分来进行,前者是促进劳动者健康的必要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人员配置、责任机制和制度安排等,其中制度建设不仅包含职业病防治和安全生产的制度,还包括促进劳动者健康的其他制度,如工间操制度、无烟制度等;后者主要指企业健康促进资金的投入和相关设施的建设,反映外部环境保障。

企业健康融入度的过程评价是在资源投入的基础上,企业对劳动者开展健康促进行动的评价,它是结构转化为结果的必由之路,体现了促进劳动者健康组织机构履行职能的过程。可干预的劳动者健康影响因素包括行为和生活方式、劳动条件和健康监护。其中,行为和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不良行为习惯、体育活动、合理膳食和心理健康;劳动条件包括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生产工艺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制成成品的全过程,劳动过程包括劳动方式、劳动组织、作业者操作体位、生产设备布局等,生产环境包括工作场所环境和自然环境;健康监护包括医疗卫生服务、职业健康培训和建设项目健康要求。

企业健康融入度的结果评价即对企业促进健康效果的评价。企业促进健康的效果主要反映在劳动者健康及其合法权益的保障,也反映在劳动者对企业促进健康行动的满意程度上。

三 企业健康融入度评价指标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一)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

广泛查阅和分析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职业病防治、健康企业建设和评价、健康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关于推进健康企业建设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对企业的要求建立备选指标库,并使用结构—过程—结果(SPO)理论框架作为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并基于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二级指标,结合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代表性与简洁性的原则,将备选指标池中的指标放入评价指标体系中,组成评价要点。本文初步制订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以及77个评价要点。

(二)企业健康融入度评价指标筛选

1.专家遴选

选择了13位从事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慢性病防治、食品卫生、预防医学等卫生领域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有副高及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他们来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健康教育所、卫生行政部门和高校,有丰富的公共卫生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2.开展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

开展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完成指标筛选。请专家组成员对各指标重要性与可操作性打分,并填写对这些指标的熟悉程度、判断依据等。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筛选标准和专家建议选择指标,将筛选结果反馈给专家。经过两轮咨询,结果符合筛选标准且专家无异议就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3.统计指标

德尔菲法专家咨询需要对专家积极程度、专家权威程度、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等指标进行统计,通过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帮助完成,检验水准为0.05。

(1)专家积极程度:专家积极程度从问卷回收率和专家建议提出率来反映。两轮问卷分别发出14份和13份,问卷回收率分别是92.86%和100%,第一轮咨询有6位专家提出建议,专家建议提出率为46.15%,第二轮咨询有2位专家提出建议,专家建议提出率为15.38%,因此,可认为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

(2)专家权威程度:专家权威程度值的计算需要依据专家对评价指标的熟悉程度值和判断依据值[18]。根据数据统计,专家对评价指标的熟悉程度均值为0.78,对指标判断依据均值为0.92,计算出专家权威程度是0.85,因此可认为专家权威程度较高,本次咨询的结果可靠。

(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使用SPSS软件计算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两轮协调系数分别在0.272~0.435和0.286~0.521间,且P值均小于0.05,第二轮的意见较第一轮更集中,专家意见协调性好。

4.第一轮指标筛选结果

(1)筛选方法:采用Likert 5分度量法度量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评分,指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量化值分别见表1和表2。使用临界值法作为筛选指标的标准,即经过专家咨询筛选的指标需有较高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得分及较低的变异系数,一般认为指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评分低于评价最高等级的70%,即重要性评分和可获得性评分低于3.5分,或指标变异系数大于或等于0.3,并结合专家意见予以删除或调整。

表1 指标重要性评价量化值表

表2 指标可操作性评价量化表

(2)筛选结果:对第一轮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将3个不符合筛选标准的评价要点予以删除。本文将不符合指标构建原则的指标进行删除,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讨论,增加、合并和修改指标,删除了25个指标,其中二级指标3个,评价要点22个;增加35个指标,其中二级指标7个,评价要点28个;合并指标30个,其中二级指标2个,评价要点28个;修改表述的指标19个,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5个,评价要点9个。经过第一轮指标调整后,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62个评价要点。

5.第二轮指标筛选结果

第二轮专家咨询的指标筛选方法与第一轮一致。在第二轮专家咨询中,各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指标重要性、可操作性的评分均值和变异系数均在指标筛选标准范围内,因此研究小组未对指标及评价要点的内容进行增减。有两名专家提出修改6个评价要点表述的建议,征询其他专家意见,查阅政府相关文件法规,经研究小组讨论修改了6个评价要点的表述。

6.最终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经过第二轮指标修改后,将结果向其他专家反馈后均表示无异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结束。根据第二轮咨询中各指标重要性评分和可操作性评分,使用百分权重法和乘积法确定一、二级指标及评价要点的权重值,得出最终的企业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表,见表3。

表3 健康融入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版)

续表

续表

四 结 论

当前我国强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大力开展健康企业建设,但有关健康企业建设评价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企业健康融入度评价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因此构建企业健康融入度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本文参与德尔菲法研究的专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参与的积极性高,经过两轮咨询,专家意见逐渐趋于一致,说明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框架构建的企业健康融入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健康管理体系、健康服务投入、健康环境管理、健康服务、行为和生活方式管理及健康融入企业效果6个一级指标,组织建构、人员配置、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生产环境管理、生活环境管理、职业健康管理、职业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与检查、劳动过程健康保护、常规保健服务、不良行为习惯干预、开展体育活动、保证合理膳食、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发病情况、安全生产、满意度21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劳动者健康的主要职业性因素和非职业性因素构建了62个评价要点,并结合三分法判定企业健康融入度,对企业健康融入度进行综合性评价。整个指标体系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结构清晰,内容全面,且操作易行,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能有效地对企业健康融入度进行客观评价,为国家充分了解企业健康融入情况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劳动者健康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劳动者要点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致敬劳动者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致敬最美劳动者
向劳动致敬
书写要点(十)
书写要点
构建市(区)人才发展管理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