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工业化进程探索及对策

2022-08-03 00:57石东领杨武魁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亳州增加值工业化

□石东领 杨武魁

关键字:工业化率;产业转移;新型工业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远景目标。亳州属于农业大市,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率相对不高,工业发展不足,这意味着亳州的工业化还要走一段较长的路程,工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要发挥支撑、带动作用。

|亳州工业化现状

(一)从全省看,亳州工业化率变动趋势与全省一致,与全省差距逐渐缩小

从2000-2020年亳州与安徽省工业化率对比图来看(图1),亳州的工业化率与全省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亳州的工业化率从2000年的19.7%上升到2012年的最高点29.6%,而后逐渐回落到2020年的25.2%。而全省工业化率从2000年的26.9%上升到2012年的最高点39.7%,逐渐回落到2020年的30.1%。亳州工业化率与全省的差距从2006年最大相差12.2个百分点,逐渐缩小到2010年相差10.7个百分点,再到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相差5.4个、5.1个和4.9个百分点,与全省差距呈逐渐缩小态势。

(二)从地市看,亳州的位次整体表现为稳中有进的态势

2001-2015年15年中有11年列全省第16位,有3年列全省第15位,2016-2020年列全省的位次分别为第13 位、13 位、14 位、13位、14 位,位次基本比较稳定。2020年亳州工业化率为25.2%,比亳州低的合肥为20.6%、黄山为22.9%。与宿州、阜阳相比,亳州比宿州低0.1 个百分点、比阜阳低4.6 个百分点。

(三)从县区看,谯城区、涡阳县工业化率高于全市,蒙城县、利辛县低于全市

2020年,谯城区(市辖区口径)的工业化率为30.4%,比全市高5.2 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 位;涡阳县工业化率27.4%,比全市高2.2 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 位;利辛县工业化率19.7%,比全市低5.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 位;蒙城县工业化率18.3%,比全市低6.9 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 位。

(四)从贡献看,工业对GDP的贡献最大且比较稳定

图1 2000-2020年亳州与安徽省工业化率对比情况(单位:%)

2020年,工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为35.6%,居各行业首位,分别比居第2位的其他服务业高8.3个百分点,比居第3 位的建筑业高24.6 个百分点,比居第4 位的金融业高26.3 个百分点。从近5年数据来看,2016-2020年工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5.4%、35.4%、35.2%、32.7%和35.6%,基本在35%左右徘徊,相对比较稳定。从增速上来看,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GDP 增速,2016-202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8.5%、10.9%、10.1%和4.9%,年均增长8.8%,居全省第3 位,快于GDP年均增速0.5 个百分点。

2020年亳州的工业化率为25.2%,说明亳州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新型工业化道路仍任重而道远。

|原因剖析

(一)历史因素

2000年亳州刚建市时,工业基础相对其他地市比较薄弱,工业化率仅为19.7%,居全省后位。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工业强市政策的实施,亳州的工业发展有了明显进步,工业化率有所提升,但一个地区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性的逐渐推进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城镇化率偏低

工业化与城镇化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亳州的工业化率偏低与城镇化率较低也有一定关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亳州的城镇化率为2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 个百分点,居全省末位。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亳州的城镇化率为42.5%,虽然提高了14.5 个百分点,但仍比全省低15.8 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5 位。

(三)传统产业增加值率较低

中医药产业是亳州首位支柱产业,但在高质量发展中,亳州中医药产业整体上还处于产业链低端。其主要产品为中药材及饮片等原材料或粗加工产品,产业增加值率较低。2016-2020年亳州规模以上中药饮片加工的增加值率分别为20.8%、17.2%、14.2%、15.2%和14%,分别低于同期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的增加值率5.3个、7.3个、8.6个、7.9个和8.7个百分点。2020年,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小麦加工实现产值65.5 亿元,而焙烤食品和方便食品制造业产值4.6 亿元。粗略地计算,加工转化率仅有7%。

(四)新经济的支撑力不足

2016-2020年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2.2%、2.3%、2.4%、2.6%和2.4%,居全省第12 位、11 位、12 位、13位和14 位。2019年和2020年亳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26.2%和27.8%,比全省低9.3 个和12.5个百分点,均居全省第12 位。2021年上半年,亳州共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54 家,居全省第15 位,仅为阜阳的48.7%,比宿州少30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8.1%,比全省低13.9 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3 位。目前,占比偏低、位次靠后的新经济尚不足以支撑全市工业发展的基础。

(五)工业投资低迷

工业投资是工业发展的动力,但近年来亳州工业投资增速偏低,占比下滑,导致工业发展后劲不足。2016-2020年亳州工业投资年均增长8.2%,比全省工业投资年均增速低1.7 个百分点,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低4.2 个百分点。2018-2020年亳州工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8.3%、27.4%、20.0%,呈逐年下滑态势。

|工业化程度偏低的影响

(一)不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等工业部门被誉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若缺乏一个强大的制造业作为中坚支撑,将导致经济的“空心化”,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弱。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重新认识到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不利于就业总量的持续增长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亳州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制造业从业人员15.90 万人,占全市第二和第三产业全部法人从业人数的25%,位居各行业首位。工业发展对稳就业意义重大,若工业发展不足,将直接带来本地就业不足、人口大量外流等问题,会直接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三)不利于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先进制造业同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共生共荣、互相促进的关系。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同时不能忽视工业的发展,如果没有庞大的先进制造业提供市场需求,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利于稳住经济发展速度,也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对策建议

(一)围绕工业强市,聚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亳州要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应长期坚持工业强市战略,要把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充分发挥亳州产业特点,围绕医药制造、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展重点招商,拉长产业链条,将亳州基础原材料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二)紧盯产业集聚,大力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

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强链补链延链,积极将集聚区打造成为长三角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优选地。要对标沪苏浙,聚力抓承接,持续深化与沪苏浙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同、人才交流、创新共育、生态共保、民生共享等方面合作,大力开展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建立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引导基金,加大对承接来的企业的贷款投放和资金奖补力度。

(三)聚焦创新发展,着力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逐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农副食品、酒、电力热力等传统产业向两百亿迈进。二是加快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医药产业、新型建材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

猜你喜欢
亳州增加值工业化
司尔特亳州公司打造谯城区特色复合肥品牌
基于区块链的亳州中药共享物流研究——以白芍共享物流为例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华佗故里·药材之乡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
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