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丘陵区引水项目重新启用的探讨

2022-08-03 01:30王吉永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旱田运河灌溉

王吉永

(齐齐哈尔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1 概 况

七一运河始建于1958年,位于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和龙江县境内,雅鲁河左岸,运河沿山等高线蜿蜒布置,引雅鲁河水自流灌溉龙江县城区北部山丘区旱田,以解决龙江县城区北部丘陵区土地干旱缺水问题。运河渠首位于碾子山区雅鲁河上游左岸,碾子山城区西北3km。现有渠道布置在碾子山区和龙江县的丘陵区,走向大致沿等高线趋势,在七棵树镇正阳村附近泄入哈拉海湿地。由于工程建设之初,没有正规的设计,施工条件比较落后,建成通水后,渠道渗漏严重,工程已近荒废,但骨干渠道大部分还有形状。七一运河全线穿过铁路两处,横跨大小坡水沟12条,穿越省道碾北公路6处,同时穿过若干乡道,流经碾子山城区8km长,穿过村屯共17个[1]。

七一运河渠首现有拦河坝一座,进水闸2座。拦河坝为堆石结构,破损严重。其中一座进水闸建于20世纪50年代,浆砌石结构,5孔,单孔净宽2m,高2 m,闸底板高于河底3-4 m,现已经淤积不用;另一座进水闸建于2000年,为碾子山区政府改善市区的水环境建设的,2孔浆砌石方涵结构,单孔净宽2 m,高2.5 m,洞长12 m,闸前引渠长500 m,现工程状况完好。

七一运河原设计长度137km,现有渠道长91km,末端的46km渠道已经被推平,开垦为耕地。保留下来的渠道也多被栽树、种地,坡洪及人为因素导致部分保留的渠道横断面宽窄不一,穿村屯段渠道多处已经建房,还有部分渠道被开山挖沟破坏,渠堤被当作取土场,渠道断面极不规则。渠道首端地面高程在222m,渠尾地面高程在160m,两侧均为坡耕地,地形坡降陡,七一运河上游16km位于碾子山区,其中碾子山城区段长8km,主城区3km长渠道作为城区景观河道,渠底宽11m左右,两侧采用浆砌石直立式挡墙护砌。此段城区渠道现有建筑物15座,其中铁路桥3座,交通桥9座,闸3座,其中铁路桥处底宽10.5m。七一运河除碾子山城区段,其它现有渠道均为土渠,断面不规则,渠道半填半挖。结合沿线取土坑的断面及对渠周边的耕地进行调查,七一运河渠道岩性上部为约30cm厚低液限粉(黏)土、下部强风化岩,大部渠道黏土层薄,渠底坐落于强风化岩石上。

2 方案布置

七一运河建设本意是解决龙江县城区北部丘陵区土地干旱缺水问题,由于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备,渠道渗漏损失大,其工程效益一直未能发挥。七一运河两岸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均已经开垦为耕地,由于缺乏灌溉水源,制约作物高产稳产,因此本次探讨能否把七一运河重新启用,恢复原设计七一运河137km的渠道长度,尽可能扩大灌溉范围,以解决龙江县西北部山丘区旱田作物灌溉水源问题,发展两侧旱田灌溉面积。确定灌溉面积西起雅鲁河,东临哈拉海湿地保护区,南部接九龙分区和龙江县城区,北部至碾子山区和龙江县北部山区。控制面积2.44万hm2,设计灌溉面积23hm2,均灌溉旱田。

该方案七一运河渠道自碾子山区西北3.0km处的七一运河进水闸开始,自西北向东南布置,至龙江县县城北转而由南向北布置。渠道走向大致沿220-205m等高线趋势,总长137km,其中前91km为现有渠道,末端延长46km,末端汇入哈拉海自然保护区。该方案七一运河横穿碾子山城区及龙江县全境,碾子山区境内渠道长16km,0+000-3+000段渠道夹于雅鲁河堤防和滨州线铁路之间,不发展灌溉,3+000-7+000段渠道位于碾子山区城区,是城市景观河道,7+000-16+000段渠道两侧旱田灌溉1000hm2。龙江县境内渠道长121km,依次穿龙江县鲁河乡、龙江镇和七棵树镇,两侧灌溉面积1.93hm2。

七一运河渠道岩性上部为低液限粉(黏)土、下部强风化岩,大部渠道黏土层薄,渠底坐落于强风化岩石上,渗漏严重,渠道边坡稳定性较差。设计渠道全断面采用预制混凝土板护砌,下部铺一层复合土工膜防渗。运河两侧采用喷灌灌水方式灌溉旱田,不布置下级输水渠道。渠道灌溉范围内,地面坡降陡,农田排水顺畅,不布置田间排水沟道。沿渠道一侧布置截流沟,将其西部和北部坡水分区汇流至天然坡洪沟,修建交叉建筑物,穿七一运河后排入下游天然河道[2]。

根据以上布置,七一运河干渠长137km,其中现有渠道整顿改造91km,新建渠道46km;新建截流沟97km;骨干渠系建筑物130座,其中农道桥90座,公路桥15座,节制闸8座,交叉17座。初步匡算骨干工程总投资142347万元。亩均投资高达4745元。

3 必要性分析

从经济效益指标上分析:七一运河分区受地势影响,只能灌溉干渠两侧狭长区域,输水距离137km,灌溉面积仅2万hm2,且干渠沿线地质条件复杂,与道路、坡洪沟等交叉众多,施工难度大,工程占地多,造成工程总体投资大,单亩投资近4800元,根本区域其他灌区亩均投资比较投资偏大,不经济。

图1

从灌区土壤适耕性上分析:七一运河分区内土壤以中层砂砾底草甸土、矿质黑钙土和矿质黑棕壤土为主,土层普遍较薄,质地轻软,高程偏高的丘陵区土层砂砾石多,土壤发育原始,耕作价值低。

从地形地势上分析:七一运河分区地形地貌多为山前台地和丘陵,地势起伏大,地形坡度多>5°,沿干渠两侧旱田需提水喷灌,干渠左岸地势较高,提水高度在20m左右,运行成本也较平原区高,土地适灌性指标和适耕性指标差[3]。

从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分析:七一运河分区内原有贫困户163户,人口389人,按龙江县政府脱贫工作计划,扶贫以“产业扶贫”为主,扶贫产业以肉牛养殖、高端功能木耳、瓜果蔬菜种植三大产业为主,并已启动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已于2019年脱贫。产业扶贫项目对水资源需求量不大,并能通过现有地下水提供水源解决。同时,七一运河分区内土壤贫瘠,灌溉对提高旱田作物种植产量不明显,对区内农户收入影响不大。

从农村人畜和生活用水分析:近年,龙江县政府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经基本解决北部干旱地区农村人畜及生活用水问题,供水水源为深水井,水质、水量满足要求,运行正常。

由以上分析,七一运河骨干工程实施难度大,经济效益指标差,灌区土地适灌性指标和适耕性指标较差,乡村振兴工作和农村饮水安全现有水源均能满足要求[4]。

4 结 论

经过分析,只从发展农田灌溉方面考虑重新启用七一运河工程投资很大、不经济,另外雅鲁河径流量季节差异很大,没有水库等控制性工程,春季灌溉期很难保障引水,因此从目前看重新启用该工程的条件还不成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国家乡村振兴、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打造水美乡村等、保障生态平衡等方面考虑,该工程也会有重新启用的可能。

猜你喜欢
旱田运河灌溉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环境保护下旱田改水田需要注意的问题
旱田改水田对黑土pH、电导率及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