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北方湖区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以山东省东平湖区为例

2022-08-04 06:02谢国丽李洪亮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湖区民宿养殖

谢国丽,李洪亮

(1.银丰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2.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山东 济南 250103)

中国是农业大国,截至2020年,农村人口为5.09亿,约占总人口的36.1%,“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1]。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2]。本文以中国北方湖区——东平湖区为例,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适合于北方湖区乡村的产业发展路径。

1 湖区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东平湖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4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山东省推出的水浒旅游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区盛产鱼、虾、鳖、蟹以及菱、苇、蒲、莲等湖产品。近年来,各级政府特别重视东平湖的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对东平湖及其周边开展顶层设计,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大水面生态渔业”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近两年在东平湖试验场重点推广了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水生态养殖和二氧化氯水产养殖病害防控等技术,成效明显。2019年,东平县水产品产量7.35万t,其中养殖产量5.56万t,捕捞产量1.79万t,水产业产值达到16.75亿元,同时认证了8个鲤鱼、草鱼、鲍鱼、缩鱼、乌鳄等无公害水产品,申报“东平湖鲤鱼”“东平湖大青虾”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登记[3]。

虽然东平湖水产品产量已具有一定规模,但产品深加工力度远远不够,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三产业薄弱,并未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形成优势产业。经深入走访调查,湖区目前生态环境较好,环湖道路风景秀丽,但湖区周边有较多池塘设施落后,多数处于荒废状态(如图1所示)。湖区周边的农村自然环境普遍偏差,常住村民以中老年人为主,收入普遍偏低。

2 产业发展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2.1 产业发展优势

(1)政策角度。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国家也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地区尤其贫困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和《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均提出了积极支持能吸收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绿色生态种养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针对东平湖区的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山东省和市县政府相继出台了《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2020-2035年)》《水泊梁山风景名胜区东平湖风景区总体规划(2020-2035年)》《山东省东平湖保护条例(2021年版)》,统筹解决东平湖生态修复、蓄水防洪、综合治理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于生态治理过程中“退田还湖、退渔还湖”等转产转业的农民、渔民给予补贴和扶持。

(2)资源角度。东平湖三面环山,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湖水清澈,苇蒲丛生,素有“小洞庭”之称,“平湖夕照”为东平湖的一大自然奇景。东平湖水质优良,湖中水生物种繁多,十几种鱼类水产和水生植物畅销省内外。此外,湖区周边有大大小小山体几十座,纵使有多处山体破损严重,但仍然是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经过修复可借助湖水打造“山水湖城”一体的空间发展格局。东平湖还拥有独具特色的水浒文化,湖畔有白佛山石窟造像、腊山风景区、昆山风景区及司里山的造像群等人文景观,周边乡村散布古建筑、石刻、抗战遗址等历史遗迹[4]。湖区乡村可利用独特的湖水、池塘、山体、耕地、村落、遗址、民俗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在整治人居环境的同时发展优势产业。

2.2 面临的挑战

(1)从发展乡村旅游的角度来讲,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开始向往通过自然的田园休闲生活来释放压力,乡村旅游业在此背景下快速兴起。但目前乡村旅游在局部地区存在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并未结合本土特色文化,风格大同小异。此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存在利益不均现象,乡村旅游开发与政府、村民、投资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三方立场不同利益不同[5],政府如何协调好村民和投资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也是发展乡村旅游不可绕开的难题。

(2)从建设高效农业角度来讲,除了面对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和缺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挑战外,还面临农村产业发展普遍存在的资源环境与农业产业发展之间矛盾尖锐、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力度不足、农业支持和保障体系薄弱等难题[6]。目前,东平湖区周边乡村产业发展仍依赖以家庭为主的传统种植和销售模式,高效农业、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产加工处于空白或起步发展阶段。湖区耕地和可供养殖的水面资源有限,如何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协调好科技、人才、资金等问题是建设高效农业面临的挑战。

3 产业发展方向建议

本文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产业现状,以及消费市场、投资规模、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提出两大适合于东平湖区乡村高质量快速发展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产业。

3.1 乡村特色旅游

发展乡村特色旅游要充分利用东平湖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并强调“特色”二字。

(1)在湖区旅游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湖周边的山体资源进行梯田开垦和景观建设,提升自然景观水平。在开垦的梯田上可选择适合东平湖气候特点的景观经济林集中进行山体绿化,并可在山林间进行特色中草药种植,在提升自然景观丰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

(2)建设特色民宿。民宿是当地居民的闲置资源,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它是介于家庭住宅与宾馆之间的建筑形式,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给旅客带来乡野生活的体验。民宿是民居与酒店的结合体,即在民居原有的基础之上,具备酒店提供住宿与餐饮的功能。民宿的个性化更加鲜明,不同的民宿有自身的独特之处[7],如图2所示。

图2 民宿院落实拍

突出地方特色、强化地域性文化是民宿特色化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设计民宿时,不仅要考虑民宿本身的设计风格,更要因地制宜,迎合周边的地理环境做出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在空间设计上依据现有基础以及特点进行不同的安排,使不同空间保持独立而又相互联系。针对东平湖区乡村旅游的特点,一方面设计中尽量利用当地具有悠久历史背景的民房,保留这些老房屋的本真特点,在改造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留原建筑的本真和原有场地的记忆。另外,需将湖区悠久的渔业文化融入到民宿设计之中,打造渔业主题民宿,在民宿内开展水产和特色湖产品美食烹饪等活动。

(3)充分利用当地革命遗址、民俗、传说等资源,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发展红色旅游、绿色康养等。建设红色革命展览馆、民俗体验馆,为游客提供传统技艺展示,还可组建山村舞蹈队、舞狮队、秧歌队等社团,在旅游旺季为游客献上具有当地风情的艺术表演。建设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售票、咨询、住宿、导游、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另外,瞄准未来医疗康养良好的发展前景,可在旅游区建设康养院、养老院等设施。

3.2 高效农业

根据当地政府关于东平湖“引导渔民退湖转产,以鱼护水,以水促渔,大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打造东平湖渔业品牌和产业体系”的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东平湖水资源和耕地资源,通过建设高标准的养殖池塘和种植基地,打造高效种养结合的模式,打造成“省级农业产业园”。一方面可引导当地农民完成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可辅以一定的农事体验功能,与乡村特色旅游相呼应。

(1)水产养殖方面,可利用现有水塘进行改造,采取景观水生植物与水产养殖的立体养殖模式(如莲藕+小龙虾或河蟹),并辅以垂钓功能。另一方面,为提升养殖规模和水平,可建设高标准养殖工棚,采用先进的低碳高效循环水生态养殖、二氧化氯水产养殖病害防控、物联网系统在线监测水质等技术,大幅提升养殖产出率。

(2)特色农作物种植方面,可采取土地集中流转的模式,联合当地农业合作社种植蔬菜瓜果和经济景观作物。可引进第三方管理机构,提升全过程管理服务,全方位把控种植环境、过程管理,打造出高质量的符合有机蔬菜认证的有机蔬菜和有机水果产品。还可建设采摘大棚,与垂钓池塘一起开展农事体验服务。经济景观作物可选择油菜花、菊花等,规模化种植园在花开季节可以大量吸引游客,产出的经济作物可用于初级和深加工,融入当地及周边的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加工产业链。同时,规模化种植基地也可提供原植物形态特征鉴定、教学参观等服务,拓展农民收入。

(3)配套设施方面,为高效农业产出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可在农业产业园内配套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建设收储基地、冷库、烘干等初加工间、农产品交易中心等设施,开展仓储、电商、托管等服务,确保产出的各类农产品妥善储存、及时销售。

(4)运作模式方面,可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联合种养合作社,与当地村民形成有效的联营机制,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分包给每家每户,并制定合理完善的激励机制,带动农户脱贫、增收。

4 结束语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东平湖区应抓住机遇适应产业发展新常态,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改善产业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真正提升“东平湖”区域品牌知名度、提升当地农民生活水平,需要当地政府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人才培训,以借助产业发展全面实现湖区乡村的振兴。

猜你喜欢
湖区民宿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孪生院子民宿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东胡林民宿
生活在湖区
你是民宿达人吗
扬州市湖区渔业的现状与思考
湖区波尔山羊生态型健康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