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陵蕃酋像研究史综述

2022-08-04 07:29万宇涵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乾陵帝陵研究

万宇涵,王 蔚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死后的安葬之所——唐乾陵,成为古今中外学者热衷于研究的对象。唐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北梁山上(见图1),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也是唯一一座埋葬有两位皇帝的帝陵,规模宏大、雄伟壮阔,唐代帝陵的陵园形制自乾陵起形成定制。陵园朱雀门外东西两侧排列着的“六十一尊蕃酋石像生”在唐帝陵所立蕃酋像中规模最大,自宋代以来便有学者对唐乾陵蕃酋像进行研究,其部分记录成为后来学者研究唐乾陵蕃酋像的重要材料。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国家开始组织对唐帝陵石刻艺术的调查与保护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唐乾陵蕃酋像的研究。如今,关于唐乾陵蕃酋像的研究仍然在进行中,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将会更加丰富。本文拟从唐乾陵蕃酋像的相关记载、考古发现情况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对唐乾陵蕃酋像的研究史综述。

图1 唐乾陵位置图

一、唐乾陵蕃酋像的相关记载

有关唐乾陵蕃酋像的相关记载最早可见于宋代,于唐代文献中并未得见。在宋代元祐年间,陕西转运使游师雄曾命人将乾陵蕃酋像背后可辨衔名转刻在四块石碑上,并将石碑树立在乾陵蕃酋像前,后经元代李好文加以整理,收录到《长安志图》中编为《乾陵图》,在《乾陵图》中记录的衔名共有三十九条,其中还收录有宋代赵楷为游师雄所立石碑撰写的《乾陵记》:“乾陵之葬,诸蕃之来助者,何其众也!武后曾不知太宗之馀威遗烈,乃欲张大夸示来世,于是录其酋长六十一人,各肖其形,巉之琬琰,庶使后人皆可得而知之。”这些记载成了后世研究乾陵蕃酋像的重要文献资料[1]。

明宋廷佐的《游乾陵记》:“左右列诸蕃酋像,左之数二十有八,右之数三十,仆竖相半。背有刻,皆剥落不可读。论者谓太宗之葬,诸蕃酋来助者甚众,武后不知太宗之馀威遗烈,乃欲张大其事,刻之以夸耀后世是也。”[2]可见在明朝时期乾陵蕃酋像保存情况就已经较为糟糕,宋廷佐文中的“论者”应是指《乾陵记》作者赵楷,关于蕃酋像设立原因的记录也是对赵楷观点的延续。

清初藏书家、金石学家叶奕苞于好友处偶得唐乾陵蕃酋像衔名石碑拓本,共可见三十六条,并将其收录在《金石录补》中,得以流传于世[3]。

除此之外,在《封氏闻见记》[4]、《唐会要》[5]、《资治通鉴》[6]中可见对唐昭陵设置蕃酋像的记载,对于唐乾陵蕃酋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献中关于唐乾陵蕃酋像的记载甚少,且未见唐代对其设立原因及时间的记载,加上这些蕃酋像裸露在外,历经数百年,所以今天对乾陵蕃酋像的研究就需要将文献材料和考古调查情况紧密结合。

二、唐乾陵蕃酋像的调查与发现

唐乾陵作为唐帝陵中规模较大、较为典型的遗址,一直以来都是中外学术界重点关注的,最早对唐乾陵蕃酋像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不是中国学者,早在20 世纪初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就曾对唐乾陵蕃酋像进行过调查并记录在《长安史迹考》[7]一书中,他发现东侧蕃酋像有二十四尊,其中三尊躺倒在地;西侧蕃酋像二十九尊,其中十三尊躺倒在地,且这些蕃酋像头部均不复存在。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过多次唐帝陵调查与研究的工作,对唐乾陵蕃酋像取得了更加全面的认识。1953年,陕西省文物管理文员会成立,对唐代关中地区帝陵开始着手调查,杨正兴将1958—1960 年对乾陵的调查结果整理成《唐乾陵勘查记》一文[8],其中有对乾陵蕃酋像的详细记录:乾陵蕃酋像分布在神道东西两侧排列,分别位于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以北,蕃酋像平均高约1.6米、宽约0.65米,底座平均为0.9米×0.9米左右、露出地面高约0.04米,身高、服饰皆仿照真人雕刻,衔名可辨者有六人。在这次调查工作开展的同时也对乾陵石刻做了一些保护工作,将躺倒在地的蕃酋像予以复位。

1980年,贺梓成将陕西文物管理委员会在1956年之后对唐帝陵进行的调查结果整理在《“关中唐十八陵”调查记》中[9],其中记录有唐乾陵蕃酋像的保存情况及服饰特征:现存乾陵蕃酋像共有六十一座,但都被破坏严重,背刻衔名可辨者有七人,多出的一人衔名为“□右威卫将军兼颉□□都□扶□□□”,石人服饰和汉族有明显差异,多身着长袍窄袖大衣、脚着长靴、腰系宽带、佩有小囊。

1987 年,为了对唐帝陵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刘庆柱和李毓芳两位先生于1973—1978年对关中唐十八陵再次开展全面调查,并整理出《陕西唐陵调查报告》[10],通过这份报告可知:乾陵蕃酋像位于南神门外阙址北18 米,东西分列,每边均为南北四行、东西八排,每个石像的发型、衣服各不相同,均具有明显的非汉族特征。这份报告还对各个帝陵含有蕃酋像的情况都做了详细记录,为整个唐帝陵蕃酋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2006—2007 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展唐代大遗址保护项目[11],对乾陵陵园内进行了钻探与清理,在陵园内城北门发现有多件石刻文物[12];同时在唐代其他帝陵中新发现有蕃酋像,均为研究唐帝陵石刻组合提供了新材料,但对乾陵蕃酋像认识的进益不大。

通过对唐乾陵的多次调查,已经对唐乾陵蕃酋像的情况有了基本的认识:(1)形态特征。唐乾陵蕃酋像的服饰各不相同且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有圆领紧袖武士袍、圆领宽袖褶袍、翻领窄袖短袍等不同类型,身上佩有小囊,有的还带有刀或弓,发式上有披发、卷发或是后脑留有小辫子等不同类型,均和中原风格装扮具有明显差异。(2)规模大小。这些蕃酋像均仿照真人大小建造,身高约为1.5~1.7 米、胸围约0.65米,石像所连石座为正方形边长0.9米,东侧蕃酋像范围为东西长15.44米、南北宽7.47米,西侧蕃酋像范围为东西长15.15米、南北宽7.35米。(3)保存情况。现存六十一座和《长安志图》中记载相符,保存情况较差,残存的蕃酋像中仅有两座保留有残存头部,其余均不见头部。(4)位置分布。唐乾陵蕃酋像分布在乾陵神道东西两侧,东侧29人、西侧32人,分别位于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以北,距离石碑约40米、距南神门18米(见图2)。

图2 唐乾陵蕃酋像位置图

三、唐乾陵蕃酋像的相关研究

(一)衔名研究

宋至清代中国学者对乾陵蕃酋像的研究都只停留在对其背刻衔名的研究阶段,且未对其衔名准确性及人物身份进行考证,历史学家岑仲勉曾依照《长安志图》和《金石录补》中所载进行过唐乾陵蕃酋像现存衔名的修证工作[13],陈国灿先生根据岑仲勉先生的修正结果及文献中的记载,重新对唐乾陵现存三十六尊蕃酋像进行校订,发表《唐乾陵石人像及其衔名的研究》一文,作者结合了现存可查的所有涉及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少数民族担任官职及其姓名称谓,论据扎实,校正结果得到广泛认可,所以当前对唐乾陵番酋像身份的研究皆是以陈国灿先生修订过的衔名为参照,现将陈国灿先生依照《长安志图》中顺序及名称考证结果汇编成表(见表1)[14]。

有学者根据已知的三十六条衔名对失载的乾陵蕃酋像衔名进行补丁,张鸿杰《乾陵“六十一蕃臣像”衔名订补》[15]与樊英峰《乾陵61蕃臣像补考》[16]两篇文章皆是从“突厥阿史那部族、东北地区首领、西南地区受唐敕封者、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受敕封的羁縻州府酋长、同昭陵蕃酋像存在继承关系的蕃国首领”这五个方面对失载衔名进行补充,两篇文章所得结论基本相同,但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受敕封的羁縻州府酋长这一条目下存在一处衔名补订的出入,在张鸿杰《乾陵“六十一蕃臣像”衔名订补》中为“鸟飞州刺史沙钵罗利发”,而在樊英峰《乾陵61 蕃臣像补考》中则是“嗢鹿州都督府都督兼左骁卫大将军娑葛”,对于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讨论(见表2)。

(二)设立原因

赵楷所撰《乾陵记》作为最早对乾陵蕃酋像有所记载的文献对后世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乾陵记》云:“乾陵之葬,诸蕃之来助者……武后……乃欲张大夸示来世,于是录其酋长六十一人……庶使后人皆可得而知之”,从明到清的文献皆依照《乾陵记》的观点来记载,未存在争议。近代,所参照的依然是《乾陵记》中所载内容,只是对语句理解不同产生了差异,如日本学者足立喜六认为乾陵所设蕃酋像是为了纪念修建乾陵时前来助工役的人;贺梓城认为乾陵蕃酋像是武则天为宣扬国威,将前来参加高宗葬礼的周边国家首领立像置于陵园内,这两种观点的性质大体相同。随着对这些蕃酋像进一步的调查与研究发现,赵楷所撰乾陵蕃酋像设立原因并没有实际依据,只是个人推测,许多乾陵蕃酋像的背刻衔名中都带有“故”字,表明在设立这些蕃酋像之前这些人就已经去世了,那么“助工役”和“参加葬礼”的这两种说法自然也就不成立。

在对衔名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又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如刘庆柱、陈国灿等学者认为,乾陵和昭陵蕃酋像的设立原因相同,二者都是“曾侍轩禁”的蕃臣,但张鸿杰指出,乾陵蕃酋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未“入侍轩禁”,如吐蕃酋长赞婆、突厥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吐蕃使大论悉曩热等是由于和亲等原因来到长安的,故认为刻立这些蕃酋像的原因并非是为了表现出“生前仪卫”的性质,而是为了“阐扬徽烈”[15]。

此外,历史学家岑仲勉先生认为唐陵所设蕃酋像是突厥化的一种体现,《北周书·突厥传》中有载“葬讫,于墓所立石建标,其石多少依生平所杀人数。”岑先生认为唐陵所设蕃酋像的是对突厥葬俗“盖亦师突厥之制而略变其意者”[17],对于这一观点也有较多附会者。

(三)其他问题

尽管对唐乾陵蕃酋像已经开展了调查与研究,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难以解答,如乾陵蕃酋像设立时间、蕃酋像最初所设人数以及蕃酋像“无头”原因。随着唐乾陵蕃酋像衔名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已经可以确定唐乾陵蕃酋像的始建时间不早于神龙元年,原因是高宗死后由武则天掌权时曾大改官名,将“左右威卫”改为“左右豹韬卫”,“左右骁卫”改为“左右武威卫”,而神龙元年中宗复位后又将官名改回了高宗旧制,在这些蕃酋像的背刻衔名中所用为旧制,应当是中宗复位后才设立了这些蕃酋像。

文献记载吐蕃使臣悉曩热来到长安的时间是神龙三年,即武则天死后九个月才来到了长安,照此推断蕃酋像的设立时间不会早于神龙三年,但是有学者认为悉曩热在武则天生前就来过长安,只是文献失载。武则天去世前后,吐蕃曾频繁派使臣来访,并且在长安三年(703 年)和神龙元年(705 年)两次来访的使臣姓名未得记载难以进行判断。

《长安志图》明确表示“录其酋长六十一人”,且现在只发现了六十一座蕃酋像的痕迹,所以乾陵蕃酋像也被称作“六十一蕃臣像”,若按四碑每碑十六人来算,乾陵蕃酋像在设立之初应有六十四尊,在宋代可能就已经有三座蕃酋像被毁,故长久以来只记录有六十一尊;此外陈国灿先生根据金元时期作品《大汉原陵秘葬经》中关于“天子山陵规制的记载”里禁围前安左右侍人,左右皇门使,……御马二匹,侍宫四对……”认为乾陵蕃酋像的摆放应该和其陵园内其他石刻一样,均符合对称原则。但是,没有直接证据指向蕃酋像数量应是六十四尊,并且对乾陵蕃酋像衔名补订相关研究的结果皆是“六十一人”,未出现有人数超出的情况。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还需要对乾陵蕃酋像身份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乾陵蕃酋像“无头”的原因,事实上不仅是乾陵的蕃酋像没有头部,其他唐代帝陵的蕃酋像也都没有头部,可以确定一定有人为的因素在其中,有人认为是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被盗走;也有学者通过查找文献发现在明末关中地区发生过多次地震,这些石像难免会震碎后有人将蕃酋像的头部捡去,是受到了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只是人们的猜测,唐帝陵蕃酋像无头的原因可能会成为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题。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王朝,在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唐帝陵陵墓石刻建筑群也呈现出了独特的历史价值,除了其成熟且自成风格的雕刻技术之外,其石刻组成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唐帝陵石刻群当中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出现,以乾陵为例,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为其他朝代帝陵所罕见,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唐乾陵中所设蕃酋石像展开综述,望能够对后来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乾陵帝陵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辽代显陵、乾陵考古发现述略
电影中的帝陵
乾陵云集盛唐珍宝却保存完好
帝陵宝藏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乾陵文化礼品创意设计探析
秦始皇帝陵青铜水禽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