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三转变

2022-08-05 01:19戴守慧江苏省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210038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动作运动

戴守慧 (江苏省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21003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体育教师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虽然体育线上教学面临情境创设难、学生监管难、课堂教学难、反馈评价难等一系列问题,但体育教师能转变观念、应对挑战,主动探索线上体育教学实施的路径与方法。

一、由课堂教学向“全域”学习的转变

随着网络资源的丰富,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唯一途径。作为体育教师,有责任建设体育学习的资源和平台,拓宽学生体育学习的途径,实现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全域”体育学习。

1.课前发布微课,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面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体育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教师的示范尤为重要。线上教学时,大部分教师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进行教学,授课时设备难以全方位拍摄教师的示范动作,学生对动作的观察效果不佳。

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在课前将教学内容、动作示范、练习方法等提前拍摄、制作成体育微课发给学生学习,上课前学生通过微课了解学习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表象,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2.课堂多效互动,保证学生学练效果

对于课堂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制作动作分解示范、慢动作呈现或画面定格等资源,供学生观看和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技术。针对学生看而不做,学而不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难以监测等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师要熟练掌握各种授课平台的操作方式,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随时切换授课平台的模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通过上课前的点名、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互动,防止学生“挂机”,还可以采用有奖问答、集星升级,或者与学生视频连线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总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尽最大可能保证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

3.课后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提高

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后作业需要体育教师观看学生提交的视频,人工对学生的动作质量进行评价。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发扬奉献精神,压缩休息时间,课后逐个观看学生提交的视频并进行评价、反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还应建设补偿性、替代性或拓展性学习资源,供学生课后巩固学习,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提高动作质量和锻炼效果。教师课后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络平台资源,供学生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益补充,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二、由技能学习向“学、练、赛”结合的转变

1.化整为零,降低学习难度

线上教学不宜选择技术难度大、需要特殊场地器材的技术动作。建议教师设计适宜在3~5m的居家场景内完成的动作,采取教师示范学生跟做的学练形式进行教学。如果再配上学生喜欢的音乐,基本可以保证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对于需要器材的运动项目,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形式,用一些辅助练习和替代物品进行学习。如,进行排球移动垫球的教学时,可以采用“米字格”设计多种脚步动作的组合帮助学生掌握跨步、并步、交叉步等移动时的脚步动作,还可以让学生邀请家人一起利用“抱枕”进行抛、接、垫练习脚步的移动动作。这样既能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又能进行体能锻炼,还能融洽亲子关系,为“教会”奠定基础。

2.一练多变,激发练习兴趣

线上教学之初,教师和学生都热情高涨。可是时间一长,学生的积极性开始消退。其实相同的练习,教师只要稍作改变,就可以翻新花样让学生重新找到新鲜感,保证学生的“勤练”。

改变节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相同的动作在练习时可以改变练习的节奏,将原本一拍一动的动作,变成一拍两动或者两拍一动,还可以为相同的动作配上不同的音乐节奏让学生练习。如,在锻炼核心力量时经常采用平板支撑,但静态的平板支撑学生兴趣不高,变成动态平板支撑后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了一些,再变成跟随逐渐加快的音乐节奏练习动态平板支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改变难度,增加动作的挑战性。教师可以把原有的练习尽可能多地进行不同难度的分层,让每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现有水平的层级,同时指导学生挑战自我,通过自主训练争取晋升到下一个层级。如,在进行俯卧撑练习时,可以设计为站立对墙屈臂撑、上斜俯卧撑、跪姿俯卧撑、宽距俯卧撑、标准俯卧撑、下斜俯卧撑、击掌俯卧撑、单手俯卧撑等,学生在不断晋级的过程中挑战自我,享受运动的乐趣。

改变标志,消除学习的惰性。在线教学时,很多教师发现,相同的练习内容在每日打卡时,部分学生会用之前的视频重复提交。面对部分学生学习上的惰性,教师要防患于未然,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学生进行有效锻炼。改变标志是一个实用的方法,教师在每次布置相同的任务时,要求学生视频内出现不同的标志。如,同样是进行深蹲练习,周一可以在身体前放1个水杯,周二则放语文书,周三换成书包,这样可以杜绝一个视频反复提交,有效防止学生偷懒。

3.“云端”展示,丰富竞赛形式

竞赛是学生展示自我风采,分享体育学练结果的有效形式。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不能在运动场角逐,但体育教师同样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型的竞赛活动,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自我挑战赛。帮助学生在某项运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享受成功。如,前文提到的分层俯卧撑学习,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收集学生学习的打卡视频,一段时间后进行前后对比,看看学生晋升了几个层级,通过后续练习还有多少上升的空间。

运动达人秀。通过一段时间的在线学习,教师组织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爱或擅长的体育项目进行展示,可以利用教学时间直接进行线上展示PK,也可以拍摄视频上传到指定的平台进行网络评选。

云上运动会。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指定项目的运动会,可以是班级内部的运动会,也可以是以年级或学校为单位开展的运动会,还可以组织“小手拉大手”活动,开展亲子运动会,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视频打卡,共同参与锻炼。

三、由提高技能向全面发展的转变

1.落实锻炼常规,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锻炼要遵循全面性、经常性、渐进性等原则。线上体育教学由于缺少教师的现场指导,学生的课堂常规工作容易被轻视。因此,体育教师除了传授技能,还要教会学生运动时正确的着装、适宜的运动时间、运动前充分的热身、运动时场地器材的安全、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与调控方法、运动后进行必要的放松与拉伸等,帮助学生养成合理运动的习惯。如,线上教学时,经常会发现学生有光脚、穿拖鞋、着睡衣进行体育锻炼的现象,这时体育教师应及时指出,并告诉学生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才能保证运动的安全。

2.引导居家行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线上教学时体育教师除了带领学生锻炼身体,还要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习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领域相关知识。如,向学生传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处理、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青春期保健等知识。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体育课开设家长学堂,指导家长与学生一起制订合理的家庭体育锻炼计划、居家期间的健康食谱、情绪与心理的调节方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生活的能力。

3.渗透社会责任,培养良好的体育品德

线上教学还要注重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除了坚毅、顽强等意志品质,还要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等。如,疫情期间居家线上教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健康课引导学生科学防疫;指导学生通过“小手拉大手”行动,将学到的健康知识分享给家人;指导学生制作海报、宣传画,或撰写主题文章等,宣传课堂学过的防疫健康知识;还可以向中学生普及一些防疫志愿工作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动作运动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下一个动作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不正经运动范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