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兴旺: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2022-08-08 07:38任光莉
党员干部之友 2022年8期
关键词:兴旺潍坊植物

□ 本刊记者 任光莉

他是寒门学子,靠着勤奋刻苦,书写了从湘西苦孩子到北大学子再到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生物学家的传奇经历;他是祖国赤子,远隔重洋依然牵挂祖国农业的发展进步,尽己所能提高中国生物育种技术水平;他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勇毅拓荒人,在我国农业生产一线搭建国际一流的研究平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他就是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邓兴旺。

传奇之路:从山里娃到耶鲁大学终身教授

1962 年10 月,邓兴旺出生于湖南省沅陵县北溶乡三八村的邓家岭。这个偏僻而安静的小山村,只有5 户人家,交通极为不便,想要看一眼通往山外的公路,得跑出去10 多里的山路。

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对山外生活的向往,激励着邓兴旺刻苦读书。他知道,要想改变命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父母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尽己所能给邓兴旺提供最好的生活保障,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1978年,16 岁的邓兴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生物学系。那年夏天,兜里揣着全村乡亲们凑起来的100 元钱,他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到了北大,邓兴旺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课、泡图书馆。成绩优异的他,靠着每月15 元的奖学金,一口气读完了硕士。1985 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来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士,用不到4 年的时间修完了通常需要6 年才能修完的课程,提前毕业。毕业后,邓兴旺留在学校的植物基因表达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植物光形态建成及光信号转导研究”。

光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种重要环境信号分子。如果找到了光控制植物生长的“开关”,是不是关掉“开关”,植物照样能生长?为了解开“谜团”,他决定通过研究搞清楚植物对光的感知以及适应环境的基本原理。

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课题,并没有多少可以参照的资料。为了攻克难关,有一段时间邓兴旺每天待在实验室长达16 个小时。靠着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钻研,他率先在世界范围内找到并克隆了光控制植物生长的第一个“开关”——COP1 基因。该成果1992年在国际顶级生命科学杂志《细胞》发表,让学术界眼前一亮。这一原始发现,对进一步理解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信号通路具有重要意义,也奠定了他在国际植物光生物学的学术地位。1995 年,邓兴旺荣获美国总统青年教师奖;1998 年,被耶鲁大学提前聘为终身教授,成为上世纪90 年代美国常青藤大学植物生物学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来自祖国大陆的华人科学家;2003 年,他成为世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最重要奖项Kuhmo 奖的唯一获得者。此外,他还多次在《细胞》《科学》《自然》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文章,他领导的实验室所取得的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建的关于植物光形态建成调控机制的经典理论体系,成为该领域的行业标准。2013 年,邓兴旺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家国之情:大洋彼岸情牵祖国田间地头

1998 年,邓兴旺的父母到美国去探亲。父亲看了他生活工作的地方后,问道:“在这里,你具体做什么?”

邓兴旺竟一时语塞。一方面,他从事的研究很难用一句话两句话说清楚;另一方面,看着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他感到自己这些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没有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我是农民出身,如果不能将自己所学用于祖国,那又有什么意义?”

或许,不出国,不知道血脉真的流不断;不出国,很难体悟祖国的强大有多重要。邓兴旺把目光投向国内,和高校、院所、企业开展教学科研合作。1998 年,他在北京大学开设“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发育遗传学”暑期讲习班,向全国高校院所的生物系学生免费开放,介绍国际生物学前沿信息。2001 年,在他的积极推动下,耶鲁大学在本土之外的第一个合作中心“北大-耶鲁植物分子遗传及农业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在北大成立,中心的研究团队共享设备、资源和专业技术,对植物分子遗传学及农业生物技术开展多学科的深入研究。

2007 年,邓兴旺到家乡湖南沅陵考察中国农村、农业现状。现实情况让他下定决心要尽一切可能提高中国生物育种技术的整体水平!第二年,他便把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基础研究转向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在他看来,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大部分农业生产的问题,培育新型高产、优质、抗病虫害、抗逆境、水资源及营养高效利用的作物新品种,还可以实现我国主要作物由“经验育种”向“精准育种”的战略性转变,加速实现作物的新品质新品种的培育及产业化进程。

当时我国杂交水稻面临的最大技术瓶颈,是制种光敏难题。杂交水稻制种时对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大田温度与预期温度稍有偏差,制种效率和质量就会大幅下降。邓兴旺带领团队通过实战攻坚,于2010 年开发出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新技术,使杂交水稻制种彻底摆脱了对温度的依赖。新技术还解决了常规杂交育种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低、育种周期长的瓶颈问题,建立了稳定的、能自我繁殖的、具有恢复功能的新型不育杂交育种体系。对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评价道:这样的新型不育系,兼具“三系法”的稳定性和“两系法”配组灵活性的优点,比“三系法”“两系法”又进了一步,提升了作物育种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使中国农业科技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振兴之梦:为中国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紧紧牵系着民生。邓兴旺深知中国农民生活的不易,他说:“我最大的梦想,是将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相结合,解决农业发展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农民的增产增收做更大贡献。”

2014 年,在母校北京大学的感召下,邓兴旺毅然辞去耶鲁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回到中国筹建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他希望把自己所学运用到国内建设上,培养一流的现代农业人才,立足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建成后,亟须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建立一个国际一流的研究平台——现代农业研究院。研究院建在哪里合适?在考察了全国多个省市后,邓兴旺把目光瞄向了山东潍坊。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综合性农业总产值长期居于全国首位,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而作为山东半岛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潍坊是全国唯一的“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在农业产业方面也是山东第一市。“‘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研究农业一定要在农业基础打得好的地方,这样的研究才更具引领性意义。”邓兴旺说,潍坊良好的农业基础是他选择把研究院建在这里的重要原因。2017 年8 月,北京大学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约在潍坊共建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四年后,研究院正式启用。

研究院建成后,邓兴旺大部分时间待在山东。他经常穿着运动鞋,走进田间、大棚搞调研。“不能光看报表。农民一年能种出多少东西,能挣多少钱,怎么种的,面临哪些问题,都要取得一手数据才行。”邓兴旺说,一个国际一流的农业研究机构,研究成果必须要对当下社会产生实际的帮助和影响。他希望通过十年或者二十年,在潍坊做出世界最好的、最前沿的研究,同时把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如果说我的前半生是在为科研、为世界的科学界做事,我希望我的后半生,为生我养我的故土、为中国的农民做点事情,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邓兴旺说,他心中有一个美好愿景,未来中国的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简单体力劳动者,也不是传统的种田人,而是有着高技术含量的新型职业农民,懂管理、懂技术、懂金融,懂得操作现代专业机械设备;未来中国的农村也不再和“贫困”“落后”相连,它有着更高的产出和产值,有着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图景,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农村。他坚信,只要努力,梦想一定会实现。

在邓兴旺的领导下,目前研究院已引进科研人员359 人,其中博士96 人,26 个科研团队负责人中22 人有海外留学经历,形成了院士领衔,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为两翼,中青年骨干为支撑的雁阵人才梯队格局,获批创建全省唯一的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两项成果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获得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体系的保持系候选株系,在杂交育种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在潍坊创新实验的洁田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技术,革命性解决了不同作物间作的除草难题,取得1 亩地产出1 亩玉米和0.81 亩大豆产量的骄人成绩,全国推广后年可增产大豆1 亿吨,有望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大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猜你喜欢
兴旺潍坊植物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在潍坊,共话中日韩合作
“筝”艳潍坊四月天
哦,不怕,不怕
风筝之都潍坊
将植物穿身上
肉丁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